?

基于采購績效的供應鏈采購質量控制對策

2016-10-19 03:46歐邦才吳義生
中國市場 2016年36期
關鍵詞:保障體系供應鏈

歐邦才 吳義生

"

"

[摘 要]文章首先提出了采購質量控制原則,在此基礎上,從供應鏈與節點企業兩個層面,分別提出并構建了基于供應鏈采購績效的采購質量控制的流程、管理制度和保障體系,以達到提高競爭鏈的競爭力、協同穩定性與經濟效益的目的。

[關鍵詞]采購績效;供應鏈;采購質量控制;保障體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041

1 引 言

供應鏈既是物流管理在廣度與深度方面的擴展而形成,同時又是一個上、下游企業間基于供應價值與采購價值的功能價值相互滿足的均衡、維系與延伸。供應鏈作為一個動態聯盟,聯盟的基礎是上游節點產品或服務對下游節點需求價值的滿足,由此可見,從該角度上看,采購績效水平的高低是供應鏈穩定性的基礎。供應鏈采購績效水平的高低及其穩定性,直接取決于采購質量的控制,因此,必須對供應鏈采購質量進行科學控制并加強管理。

采購質量控制需要制定原則、計劃[1]、質量檢驗保障體系[2]、控制采購質量、降低成本[3]、供應商考評體系[4]和保障體系[5]等。

2 采購質量控制的原則

一般而言,采購質量控制主要圍繞質量、數量、交期(時間)、地點和供應商等五個方面[6]進行,質量控制具體原則如下。

(1)適當的質量原則?!安磺笸昝罒o瑕,但求完全滿足”即為適當質量原則。質量過剩將會導致采購方成本增加,只要物化性能、材料質地等能夠完全滿足采購方需求即可。

(2)適當的數量原則。是指在滿足采購方數量需求前提下的采購成本與儲存成本的最小化。

(3)適當的時間原則。是指能夠按照采購方采購計劃適時供貨,既可達到生產、銷售順暢,又可節約成本,提高競爭力。

(4)適當的地點原則。是指發貨地點就近與配送地點準確的原則,這樣可達到降低成本與方便協調溝通的目的。

(5)適當的供應商原則。是指采購方根據采購商品或物流料的差異制定不同的供應商選擇標準,由于標準不同可以適當降低采購總成本。

3 基于采購績效的采購質量控制的對策

提高供應鏈采購績效就必須開展采購質量控制管理工作,此項工作對策包括供應層面與企業層面兩個方面。

3.1 供應鏈層面的對策

3.1.1 從供應鏈的層面重視采購質量控制管理

供應鏈的競爭力的高低與其產品、服務、成本、效率等因素直接關聯。為提高供應鏈整體的競爭力水平,必須確保供應鏈采購績效,因此,需要從供應鏈層面制度有關質量控制的管理辦法。

(1)制定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質量管理制度。供應鏈的競爭力、穩定性、服務和采購績效等方面的好與壞,都與核心企業直接關聯,因此,必須建立基于供應鏈核心企業為核心和主導的質量控制與管理的相關制度。

(2)制定供應鏈質量目標與控制體系。供應鏈最基本的質量目標是供應商的品質保障系統必須與客戶內部的質量需求具有一致性。建立供應績效的衡量是以客戶采購績效的滿足為前提的評價機制。因此,在具有供應商與客戶雙重角色的節點企業所處的供應鏈中,在核心企業主導下必須建立相應的質量控制體系。供應鏈質量控制體系應以供應鏈信息共享為前提,從供應商原材料或構件質量、生產過程質量、產品質量、供應物流計劃與客戶需求計劃的協同、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質量控制協作與反饋等方面來構建。

(3)建立基于采購質量績效的評價與調整機制。在核心企業的機制主導下,從供應鏈整體及節點企業兩個層面,開展基于采購項目周期和定期兩種方式的采購質量績效評價工作,依據采購質量績效評價的過程及結果,一方面對質量控制中好的一面進行肯定,另一方面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同時,必須對質量控制中存在不可調和的節點企業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提高整個供應鏈質量保障與競爭力的目的。

3.1.2 建立供應鏈采購質量協調控制與反饋流程

對既有供應鏈,核心企業通過市場調研與分析,確定供應鏈的產品戰略與發展戰略;通過對產品、功能、質量、成本、服務、效率等方面的分析,并結合市場需要分析、行業競爭態勢和核心企業自身的優勢,確定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

有關質量方面,核心企業確立所有節點企業的供應質量必須滿足下游采購商的質量要求;確定各節點企業在質量控制過程中的責任與義務,督促節點企業制定內部質量控制流程及相互協作方式;開展基于定期和采購項目周期兩種方式的采購績效評估及反饋工作;通過對各節點企業的采購績效評估情況,做出對節點企業的肯定、完善或調整的決定,對于調整情況,核心企業依據供應鏈的質量目標與要求選擇新的節點企業。供應鏈質量控制流程如圖1所示。

3.2 企業層面的對策

供應鏈采購質量控制的關鍵在于企業層面工作的正確落實。企業采購質量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解決“做什么、如何做和做多久”的問題,這三個問題分別由采購質量控制的工作內容、控制流程和保障機制來解決。

3.2.1 合理確定企業內部采購質量控制的工作內容

(1)計劃工作。包括:①采購部門與企業內需求相關部門溝通,對企業所需采購各類物資的品種規格、數量、批次等進行合理準確定義;②利用歷史采購數據與調研所獲數據對供應鏈內、外部優選供應商與備選供應商進行評估與綜合對比分析,以便確定主要的備選供應商;③編制采購計劃與內部審核。

(2)組織工作。包括:①組織與主要備選供應商進行采購談判,確定各種物資的最終供應商,并相應供應商簽訂內容合理、條款完備的采購合同;②確定各個合同跟單員,依據合同規定組織供應物流;③按照企業對各類物資的驗收項目規定組織到貨驗收、入庫與儲存保管工作,對不合格品與供應商協調組織退換貨工作;④按照企業生產部門其他部門的生產計劃或需求計劃按照規定的品種規格、數量、時間等,組織企業內生產物流與供應工作。

[摘 要]我國的物流經濟在近年來得到快速的發展,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帶動效應表現為合理配置各種優勢資源,增強了物流行業的運行效率,推進物流產業升級創新,帶動企業轉型,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區域經濟綜合實力。為提高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推動力,必須構建良好的市場發展機制,整合物流資源,加強區域經濟的合作,增強政府對物流經濟的宏觀調控。

[關鍵詞]物流經濟;區域經濟;經濟增長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017

近年來,電商的飛速發展帶來了物流經濟的騰飛,而區域經濟在物流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程度的進步??梢哉f,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和影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我國物流經濟產業還存在著發展較混亂、物流資源配置率較低、造成的資源損耗較大等問題,但隨著區域經濟的整體進步,這些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物流經濟與區域經濟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為有效提高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帶動效率,本文對物流經濟的發展進行研究,提出區域物流經濟的發展建議,以期促進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1 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帶動效應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手機App、iPad等掌上終端智能設備的逐漸普及,網絡銷售得到迅猛發展,我國物流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此外,我國正大力鼓勵企業積極創新,深化改革,產業結構進行大調整,傳統物流進入轉型升級期,這些為物流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它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1 合理配置各種優勢資源,提高物流行業的運行效率

物流經濟隨著網路電商的興起而得到飛躍式的發展,而物流經濟不僅僅滿足了網絡銷售的配送貨,而且對區域經濟進行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效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物流經濟的發展為企業節省了運送方面的人力損耗,提高了物流企業運輸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產、銷售企業不必要的運輸成本,提高了物流經濟以及區域經濟的運行效率,對盤活區域經濟資源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物流經濟的發展中,有更多的競爭者參與進來,刺激了物流產業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物流運輸體系,區域間的物流方式不斷豐富,各類運輸方式綜合利用,運輸系統得到完善。區域物流體系的構建,有效地提高了區域產品的流動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儲運風險,有利于實現交易雙方的互利共贏。物流經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在互聯網經濟作為中間紐帶的作用機制下,企業的運行成本大大降低。物流體系越發達,區域之間的產品越能夠實現快速的交易,企業的運行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1.2 推進物流產業升級創新,帶動企業轉型

隨著物流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轉變購物模式,連帶著企業的運行模式也發生較大的變化。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的轉型期,企業需要不斷變革創新,不斷滿足消費者日益變化和增長的需求。區域經濟在物流產業的大船上不斷的前進和發展,區域經濟中的多個生產、經營企業不得不轉變經營模式,與物流經濟緊密聯系起來,以適應當下的市場競爭機制,從而保證不被市場淘汰。而為了適應物流經濟的節奏,區域經濟中的產業結構就會發生變化,以往以粗放型為主的生產經營模式逐漸被精密型所取代。與此同時,物流經濟的發展,有效調動了民間資本的流動性,提高了金融行業的活躍性,并將生產、經營企業緊密地聯系起來。

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產生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有力地提升了區域經濟中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例如,信息產業對物流信息數據的收集、統計和分析是提高物流經濟的有效途徑。區域經濟在物流經濟的帶動下不再像以往一樣受到多重阻礙和限制,在助推第三產業興起的同時有效地改善了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提升了區域經濟的活力,增強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潛力,從而有利于區域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1.3 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區域經濟綜合實力

物流經濟的大力發展為區域內的相關企業帶來了壓力和便利:一方面逼著這些企業不得不提高自身的經營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區域內的就業崗位,有效提升了區域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福利。而物流經濟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的最大效應就是提升了區域經濟的綜合實力,一些新興產業不斷出現,中小企業得到較大的發展,創業變得更加簡單有效。

物流經濟的發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加了就業崗位,從物品的倉儲、上貨、運輸以及最后的卸貨、派送等都需要較多的人力。而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在人員的選擇上沒有太高的要求,通常在經過一定的培訓之后就能上崗就業?!耙赂?,先修路”,在物流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創業,只要擁有一定的貨源或是渠道等商品交易過程中的一份優勢,創業者就可以借助物流經濟發展的東風,積極進行創新。

2 物流經濟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策略

目前,在物流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增長有著較明顯的帶動作用。然而,物流經濟作為新興發展的一種經濟,在與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中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影響了區域產業與物流產業的共同發展。以下就如何提高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推動力進行分析。

2.1 構建良好的市場發展機制

物流產業經濟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有著較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到物流產業經濟的市場競爭中,直接造成了區域內物流經濟市場的混亂。缺乏有效的引導機制是目前區域物流經濟的較大問題,影響了物流經濟的長遠發展,同時還對區域經濟產生了阻礙。為此,在物流經濟的發展中,應構建科學的發展戰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市場進行適當的干預,引導物流經濟健康的發展,為區域經濟做好良好的助推準備。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相關的準入機制,推出行業標準,提高物流經濟的水平,防止一些不合規的物流企業擾亂市場秩序,構建良好的市場氛圍。結合區域經濟的產業特點,對自身的經濟水平進行精準定位,優化物流資源配置,構建物流信息分享平臺,通過良性競爭來促進物流產業的服務質量,為當地的產品輸送和購進發揮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保障體系供應鏈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完善質量保障體系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四川工商學院“二三四”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實踐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信號系統安全軟件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ETC關鍵設備準入標準及運行保障體系構建
關于構建戰區聯合作戰后勤聚合保障體系的思考
構建更安全可靠的機房電源保障體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