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輛器材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研究

2016-10-19 04:38于芷苜
中國市場 2016年36期
關鍵詞:倉儲管理信息系統

于芷苜

"

[摘 要]車輛器材倉儲管理是軍事倉儲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車輛保障的核心環節,車輛裝備器材倉儲管理信息化是適應新軍事變革和提高倉儲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文章對車輛裝備器材倉儲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進行系統規劃和分析,為車輛器材倉儲管理信息化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器材倉庫;倉儲管理;信息系統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145

1 引 言

軍隊武器裝備系統性強,配套復雜,保障難度大,必須使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代替原來以手工報表為主的管理方式。管理信息系統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管理學等學科綜合發展的產物。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根據管理學的有關理論和經濟數學方法等工具,用以輔助組織的經營活動。越來越多的事例表明,管理信息系統正在改變著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近年來,隨著我軍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管理信息系統在軍事領域里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軍事經濟效益。

2 我軍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

車輛器材倉儲管理信息的使用方面缺乏科學性。倉儲信息的使用是為了評估器材倉儲狀況。但是部隊倉儲信息的使用方面缺乏一整套科學的方法。使用的信息不能夠進行系統的分析。這將使得在某些方面我們處于被動狀態。與發達國家軍隊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2.1 信息共享和管控脫節,各部門缺乏交流

全軍雖然建立了各種管理信息系統,但是這些軟件和自動化系統基本是單機版,各個系統之間沒有實現互聯互通。存在數據重復錄入、信息不能共享和管控脫節等問題,嚴重制約著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整體提高。全軍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以完成保障任務為目標,以系統綜合集成為手段,按照統一組織、長遠規劃、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緊貼業務、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操作簡便的原則,構建貫穿軍隊管理活動全過程、全方位的一體化網絡信息系統,提高軍隊保障效能和管理效率,促進軍隊管理跨越式發展。

2.2 建設與應用之間的關系處理不好

建設的目的在于應用,沒有“用”,建設就失去意義。目前建了不用的現象比較嚴重。為什么會不用,既有不好用、不實用、不準用(保密)、用不起的問題,又有不會用、不想用的主觀原因,在這方面軍隊不如地方,如銀行、彩票、訂票、商場、電信等系統,這些行業的信息化已經很發達,它們是“市場”逼出來的。按道理講,“戰場”同樣可以“逼”軍隊快速發展信息化,但實際情況難盡如人意,需要我們很好地反思。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對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還不夠,部隊的很多任務用傳統的辦法就足以解決,用不著信息化,加之一些官兵的知識水平有所欠缺,不愿意放棄自己輕車熟路的老辦法,去嘗試接受新事物,加之現在的一些軟件本身可用性并不強,經常出現問題,給部隊的使用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部隊在管理這套系統時感到對自己關系不大、用處不多,沒有享受信息化帶來的優越性,就不會很好地去維護管理這套系統,其結果是上級想要的“信息”也得不到很好的維護更新,信息化從根上失效。

3 系統規劃與需求分析

3.1 車輛器材倉儲管理信息系統規劃方法

用于信息管理系統規劃的方法很多,包括關鍵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戰略目標集轉化法(Strategy Set Transition,SST),組織系統規劃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等。SST、CSF、BSP都有自己的特點,軍用車輛器材倉儲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不可能只用單一的規劃方法來進行,而是上述三種規劃方法綜合使用。SST把裝備系統的總戰略、信息系統戰略分別看成“信息集合”,系統規劃的過程則是由組織戰略集轉換成信息系統戰略集的過程。CSF是一種幫助裝備部門領導確定其信息需求的高度有效的方法,通過分析找出提高裝備管理與使用效率的關鍵因素,再根據這些關鍵因素來確定信息系統的需求,進行規劃。BSP通過全面調查,分析裝備管理與使用的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統的總體方案,劃分子系統和確定各系統實施的先后順序。

3.2 車輛裝備器材倉儲管理需求分析

3.2.1 器材倉儲管理存在問題分析

通過對我軍某些器材倉庫的調研,我們了解到目前車輛裝備器材倉儲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1)手工操作,效率較低:現有庫房出入庫都是人工記錄信息,庫房管理員工作量大,重復勞動多,容易出錯,且出入庫速度緩慢,浪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資源。

(2)信息流通不暢:庫房的信息不能及時傳達給上級部門,導致不能合理安排調撥計劃或保障計劃。

(3)貨位安排不合理:目前車輛裝備器材型號多,品種規格雜,儲備數量大,保管員僅僅依據經驗安排貨位,導致器材堆放混亂,嚴重影響倉庫作業的效率。

3.2.2 對車輛器材管理信息系統的需求

倉儲是軍事物流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倉庫信息化建設對我軍軍事物流建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F代戰爭節奏快,對抗激烈,軍事倉儲必須做到精確、高效、快捷以適應千變萬化的戰場形勢,其中,信息的暢通與否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我軍目前倉儲管理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因此為實現我軍現代化建設,更好地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有必要對倉儲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3.3 系統總體目標

車輛裝備器材倉儲管理信息系統研究的最終目標是提高該部隊倉儲信息化建設水平,提升倉庫作業效率。新系統要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就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倉儲作業功能完備:在系統設計之初,要充分考察各種倉儲作業流程,把握車輛裝備器材倉儲管理流程與其他物資倉儲管理流程的不同之處,把車輛裝備器材倉儲所特有的功能需求納入該系統中。

[摘 要]隨著政府的日益重視和業界的共同努力,陽江市電子商務產業已經初具規模。文章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陽江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現狀,對陽江電商產業發展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陽江;電子商務;創業園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142

1 陽江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陽江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各級政府對電子商務的重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政府日益重視電子商務發展,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陽江市人民政府近五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電子商務,制定了《陽江市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方案》,把電子商務提到促進傳統產業升級、促進消費的戰略高度;陽江市政府以及下屬各區縣根據省市統一部署,設置了扶持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域內企業發展電子商務;陽江市政府、陽江市商務局指導成立了陽江市電子商務協會、陽江市網商協會等電商領域行業協會,搭建了企業交流和協同發展平臺;陽江市主要領導如前任市委書記魏宏廣、市長丘志勇多次調研陽江市電子商務企業;陽江市商務局設立了電子商務科,協調統籌陽江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陽江市商務局組織舉辦了首屆陽江電子商務展覽會暨線上刀博會,設立了5個展區,共有70家電商企業參展;陽江市與阿里巴巴、蘇寧云商、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建立了合作關系,支持引導陽江企業運用各大平臺開展電子商務。

1.2 電子商務產業初具規模,網絡消費劇增

2014年陽江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過4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6%,全市網購市場規模超過36億元,同比增長近33%,相當于陽江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左右;2015年陽江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過66億元,同比增長35%。

1.3 園區化協同發展,規劃建立了一批電子商務創業園

陽江市電子商務創業園位于陽江五金刀剪商貿城,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辦公面積7000平方米,是陽江市首家集網絡銷售、品牌孵化、產品對接、創業培訓、人才培養、跨境電商、保稅體驗、電商服務于一體的電子商務創業園。根據入園企業的發展需求提供辦公場地裝修、兩年免租、第三年租金減半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有效地降低了入園企業與創業群體的運營成本,促進了入園企業與創業群體的發展,創業園首批入園企業有25家。除此之外,陽西縣、陽春市、陽東區、高新區都規劃或建設了電商創業園,陽西電商創業園計劃以農村電商為主,陽東電商創業園則計劃主打跨境電商。

1.4 企業層面電商應用多渠道,發展業態多元化

陽江市各類企業在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引導下,認識到電子商務的重要性,開展電子商務意愿強烈,電子商務普及率提高,利用阿里巴巴、淘寶、速賣通、京東等平臺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越來越多,據調查,全市應用阿里巴巴、環球市場、亞馬遜、Wish、速賣通、敦煌、環球資源等重要電商平臺發展外貿的企業約有500家,運用阿里巴巴、淘寶(含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發展內貿的有2100多家;涌現了一批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如做電子商務支撐服務的祥業網絡、直接從事電商交易的悠客家居等;傳統特色優勢企業如陽江市十八子、羽威羽絨、巧媳婦、豐多采農業均深入實施“互聯網+”戰略,大力開展電子商務;本地O2O電子商務發展迅猛,電影、餐飲、娛樂等企業積極運用大眾點評、美團等團購平臺、導購網站、微信公眾號、App等形式導入客戶,據統計本地O2O電子商務占據本地網購總金額的30%以上;跨境電商逐步發展,2015年5月保利海陵島昊遠全球購開張,2015年6月粵西地區首個公用性保稅倉——匯達保稅倉開業,2015年10月廣東奧園奧買家跨境商品直購陽江體驗中心和陽江市超宇跨境商品保稅體驗中心開張,益華百貨也在籌備新建跨境商品保稅體驗中心;農業電子商務方興未艾,豐多采農業、三洲海霞等骨干龍頭企業紛紛試水電子商務。

2 陽江市電子商務產業SWOT分析

2.1 優勢(Strengths)

2.1.1 產品資源優勢

電子商務市場最終的競爭是產品的競爭,陽江市的五金刀剪、海產、優質農產品等優勢產品資源是陽江電子商務產業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突出的競爭優勢。

(1)五金刀剪產品優勢。陽江市五金刀剪產業生產總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70%,出口量約占全國的85%。陽江市現有五金刀剪企業1500多家,主營業務收入超過兩千萬元的規模以上企業有2000多家,有17家企業入選中國刀剪企業30強,產品達3600多種,市場覆蓋國內各省份和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陽江市五金刀剪行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廣東省名牌產品49個,廣東省著名商標47件,專利申請量12258件,專利授權量9023件。陽江市先后被授予中國菜刀中心、中國剪刀中心、中國小刀中心、中國陶瓷刀中心、中國水果刀中心、中國果蔬刨中心、中國刀剪機械制造中心、中國五金美容化妝工具中心、中國腳輪中心、中國腳手架中心等國字號招牌。

(2)海洋漁業產品優勢。目前全市擁有海洋捕撈生產漁船4000多艘,功率37.65萬千瓦,分別占全省同類漁船的19%和25%。陽江市相繼獲得“中國南海漁都”“中國蠔都”“全國文明漁港”“中國國際休閑垂釣基地” 等國家級漁業品牌和10個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2014年全市漁業總產值149.04億元,增長4.7%,水產品產量118.45萬噸,增長3.4%,2015年漁業經濟總產值195億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長42.79%。

(3)優質農特產品優勢。陽江地勢由北向南傾斜,依山傍海,東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霧山環繞,空氣質量一直位列廣東前三甲,優良的自然環境和空氣質量保證了陽江農產品質量,蔬菜、水稻、水果等農產品產量豐富、質量上乘,是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的農產品供給基地之一,陽江豆豉、陽春馬水橘、陽東雙肩玉荷包荔枝、大八益智、陽江黃鬃鵝、陽春砂仁、陽西五彩番薯、海陵珍珠馬蹄等特色優質農產品享譽省內外和港澳地區。

2.1.2 地理優勢

陽江是粵西地區連接珠三角的交通走廊,也是連接珠三角經濟圈和東盟、北部灣經濟圈兩大板塊的橋梁和紐帶,是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之一。

2.1.3 政策優勢

陽江市包括電子商務產業在內的經濟社會發展上升到廣東省的戰略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2013年7月25日廣東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2014年《陽江市人民政府關于陽江市加入珠中江經濟圈的請示》獲省政府批復,批復原則同意陽江市按“3+1”(珠中江+陽江)模式參與經濟圈建設。

2.2 劣勢(Weaknesses)

2.2.1 人才匱乏

陽江市地處粵西地區,相對珠三角的人才聚集洼地而言,陽江市電子商務人才匱乏,根據調查數據,陽江市91.32%的企業缺乏電子商務人才。

2.2.2 起步晚、產業規模偏小

陽江市電子商務產業起步較晚,2014年廣東省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2.63萬億元,2014年陽江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49億元,僅占全省交易總額的0.19%。

2.2.3 產業層次較低,無行業話語權

陽江市電子商務企業大多處于電子商務產業末端,缺乏電子商務底層的大數據與云計算、網絡金融、電子商務平臺等服務企業,大多企業只是應用電子商務開展網絡銷售,大多是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交易,缺乏行業話語權。

2.3 機會(Opportunities)

2.3.1 跨境電子商務

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以五金刀剪為代表的產業跨境出口電子商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2014年陽江市成為粵東西北地區首個人均GDP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地級市,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海外優質產品需求旺盛,跨境進口電子商務前景廣闊。

2.3.2 借勢“互聯網+”,優勢特色產業線上線下融合

陽江市的五金刀剪、優質農產品、海產品等優勢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與互聯網技術跨界融合,創新企業生產經營和銷售方式,必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2.3.3 旅游電子商務

陽江旅游資源豐富,海陵島是粵西地區唯一一個5A級景區,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陽江的對外開放水平將進一步擴大,旅游電子商務前景廣闊。

2.3.4 農村電子商務

根據陽江市2015年統計年鑒,陽江全市人口為2499527人,農村人口為1273509人,農村人口占50.95%,隨著互聯網在農村日漸普及和農民消費觀念的改變,優質工業消費品等網貨進村和農產品通過互聯網進城潛力巨大,農村電子商務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

2.4 威脅(threats)

2.4.1 平臺集中化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日新月異,電子商務各細分領域均出現了1到2個行業霸主,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這些優勢企業集中的現象日益明顯,陽江企業對阿里巴巴、環球資源、淘寶系、京東平臺依賴度較高,未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不利于陽江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2.4.2 經濟結構的調整會對低層次電子商務形成沖擊

根據最新經濟政策,“去庫存、去產能、調結構”是2016年的重點工作,在此背景下,低層次電子商務企業面臨著較大的調整風險。

2.4.3 國家政策的影響

隨著電子商務交易中出現的假貨、網上交易稅負不公等問題,國家層面未來可能會出臺較為嚴格的電子商務監管和征稅政策,將會對陽江市電商企業發展造成一定的沖擊。

3 陽江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政府統籌,完善電子商務生態體系建設

3.1.1 培育電子商務市場主體

針對陽江市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數量偏少、規模偏小的情況,政府和相關部門應鼓勵電商、物流、商貿、金融、郵政、快遞等各類資本參與電子商務發展,支持第三方平臺創新和拓展電商業務,培育、擴大、做強電子商務市場主體。

3.1.2 培育電商服務企業

支持組建縣、鎮或面向某個行業的電商協會等行業組織,成立產品拍攝、產品設計、網絡推廣等專業服務機構,為電商發展提供咨詢、培訓、技術支持、網店建設、品牌培育、營銷推廣、物流解決、代理運營等專業化服務。

3.1.3 引導大眾依托電子商務進行創業就業

加強電子商務公共培訓和設立扶持資金,引領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氛圍,幫助更多的人開展電子商務,以電子商務促就業、促創業。

3.1.4 政校行企協同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提供人才保障

陽江市可充分發揮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等本地大中專院校的優勢,由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多方協同培育高素質、高技能的電子商務人才,為陽江企業提供優質人才儲備;加大企業員工和農村青年等社會人員的電子商務培訓力度,促進現有企業員工的電子商務應用能力。

3.2 依托優勢產業,構建國內外知名的五金刀剪和海洋漁業電子商務基地

3.2.1 打造五金刀剪和海洋漁業網貨基地

數量充沛、質量可靠的貨源保障是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陽江市要充分依托陽江市的五金刀剪產業、海洋漁業等優勢特色產業,加大宣傳力度和市場推廣力度,政府、企業、行業組織協同打造面向世界的五金刀剪網貨基地和海洋漁業網貨基地,占據相關產業產品供應鏈源頭,提高相關特色優質產品市場占有量。

3.2.2 打造五金刀剪和海洋漁業電子商務產業中心

充分發揮專業市場的要素集聚作用,在陽江市五金刀剪商貿城和陽江市電子商務創業園的基礎上,按照“高端策劃、立足廣東、面向國際、集中經營、協同發展、打造品牌”的思路,構建集電子商務技術服務、電子商務應用、電子商務培訓于一體的陽江市電子商務產業中心,推動陽江市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促進相關產業質量和效益提升。

猜你喜歡
倉儲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信息系統安全防護
基于區塊鏈的通航維護信息系統研究
信息系統審計中計算機審計的應用
企業綜合節能信息系統SciMES
高速公路信息系統維護知識庫的建立和應用
試述電力物資倉儲管理的完善與創新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統運檢自動化診斷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