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桉樹人工林胸徑變化特征與環境因子的關系研究

2016-10-19 05:25王藝涵周雯雯
中國市場 2016年36期
關鍵詞:環境因子變化特征儋州

王藝涵 周雯雯

"

"

[摘 要]2014年6月13—14日,利用DD型莖干生長測量儀對海南西部儋州桉樹人工林胸徑進行定點定株連續監測,分析了桉樹人工林胸徑變化特征對其環境因子的響應。結果顯示:①桉樹胸徑變化呈明顯的晝夜變化規律,表現為白天收縮,傍晚和夜間復原和膨脹的過程;②桉樹胸徑變化與土壤水分含量與大氣相對濕度之間呈現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大氣溫度和太陽輻射之間呈現極顯著負相關關系。

[關鍵詞]儋州;桉樹胸徑;變化特征;環境因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243

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形態結構的建成受周圍多種環境因素的綜合影響,而植物莖干直徑的變化過程可直接反映植物的生理狀況及其對環境因子的響應。與其他生理指標相比,莖直徑變化可以反映植物水分狀況,具有簡單易行、不破壞植株組織、適合長期自動監測的優點。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概況

儋州林場位于儋州市西北部(19°42′31″N,109°20′33″E),區內海拔33米,地勢和緩;年均日照時數2000h以上,年均溫23.8℃,年降水為800~1600mm,年蒸發量為1200~2500mm,屬熱帶季風氣候類型,雨季為每年的6~10月,降水量較多,11月至次年的5月為旱季,降水量較少;土壤是砂質磚紅壤,土層較薄,土壤肥力相對較低,以經營人工林為主。

1.2 研究材料與方法

本實驗設在林場內桉樹人工林群落分布區內,區內桉樹長勢良好,平均植株高度為14.7m,平均胸徑為4.3cm,平均株距約為1.0m。選取樣地內長勢較為良好、樹體相對均勻的3年生桉樹作為研究對象,于2014年6月13—14日對桉樹的胸徑與其相關環境指標進行監測。

樹干胸徑變化采用DD型線性差分徑向變化儀(LVDT,德國Ecomaik公司,測量精度2m)進行定點定株連續監測,傳感器安裝在距地面1.3m的樣樹主干處,選取樹干光滑平整、沒有結疤部位,安裝前用小刀先刮去觀測處的死樹皮,確保傳感器探頭與主干的接觸良好。

1.3 數據采集與處理

用DL2e數據采集器連續記錄桉樹胸徑變化,通過測量輸出電阻數據,再將其換算成樹干胸徑值;太陽輻射(TIR,W/m2)由距試驗區20 m的小型自動氣象站同步測定;與DL2e型數據采集器相連的Delta樹干莖流儀同步輸出土壤含水量(SMC,%)、大氣相對濕度(RH,%)、大氣溫度(Ta,℃)等。所有數據均由儀器每10min記錄一次,每隔一周下載原始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桉樹胸徑生長日變化特征

桉樹胸徑呈24h的波動周期性波動變化(見下圖),上午7∶00日最大值之后,樹干胸徑收縮是因為此時太陽輻射增強,葉片蒸騰作用增強,根部吸水已不能完全滿足其需要,樹干儲存水分同時并向上傳輸,導致含水量降低、樹干收縮。下午4∶00日最小值之后樹干胸徑增粗說明葉片蒸騰作用減弱,根系繼續吸水補充了樹干消耗的水分,導致樹干膨脹增粗。

桉樹樹干胸徑日變化特征

2.2 桉樹胸徑變化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環境因子對桉樹胸徑變化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選取Ta、SMC、RH、TIR等來分析胸徑變化與氣象因子間的關系。從下表可以看出,桉樹莖干胸徑變化與四種環境因子的相關性均達極顯著水平,桉樹莖干胸徑的變化受各環境因子的綜合影響。桉樹胸徑變化與SMC和RH之間有顯著正相關關系,與Ta和TIR之間有顯著負相關關系。

3 結 論

通過研究發現桉樹胸徑變化呈明顯的晝夜變化規律,表現為白天收縮,傍晚和夜間復原和膨脹的過程,日最大值出現在上午7∶00左右,日最小值出現在下午4∶00左右;桉樹胸徑變化與土壤含水量與大氣相對濕度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大氣溫度和太陽輻射之間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因此,可初步認為土壤含水量和大氣相對濕度是影響本區桉樹莖胸徑增粗變化的主要因素,而大氣溫度和太陽輻射是影響本區桉樹胸徑減粗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管偉,熊偉,王彥輝,等.六盤山北側華北落葉松樹干直徑生長變化及其對環境因子的響應[J].林業科學,2007,43(9):1-6.

[2]熊偉,王彥輝,于澎濤,等.六盤山南坡華北落葉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樹干直徑生長及其對氣象因子的響應[J].生態學報,2007(2):432-441.

[摘 要]科技的飛躍發展,網絡已經全面普及,作為新一代大學生的我們更是對網絡了如指掌。網絡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作為高科技產物不僅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改變著我們的思想。大學生初出茅廬,思想比較活躍,很容易被網絡所誘惑,所以就出現了大學生“網癮”“宅”等一系列現象,甚至還出現了大學生網絡犯罪的事件。網絡具有的隱蔽性,匿名性等特點,再加之學生自身的主觀原因,還有家庭學校社會等客觀環境的影響,以及政府對網絡管理監督力度不夠強,導致一系列的網絡問題,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就必須提出與此相對應的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生活;人生觀;價值觀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237

1 在校大學生網絡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1.1 使用網絡的娛樂性目的較強

網絡的高速發展,使得網絡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在高校學生中有90%的人在閑暇時間會上網,在這90%的人群里有將近25%的人上網是為了聊天,有40%的人上網是為了看新聞、聽音樂、看電視劇電影等;有9%的人上網主要是為了查閱資料,看公開課視頻是用來學習的;還有16%的人上網主要是為了打游戲,玩網游的,這些人群大多都是男生;還有另外一部分特殊人群是計算機系的,他們對于計算機網絡的使用主要是研究網絡程序,制作各種編程等,他們所占的比例只有4%;有5%的人上網是為了購物的,他們只關注當下流行的服飾以及化妝產品,當然也有極少數人購買一些學習資料,但是這些人所占的比例不足1%,這種行為也就是當下最流行的網購,這些人群主要是女生。從以上這些學生上網的目的來看,他們的上網目的多種多樣,但主要是用來娛樂,而不是用來學習,這種極其方便的網絡生活促使了大學生“宅”一族的出現。

1.2 學生的網絡生活時間沒有規律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那么我們每日的網絡生活是不是也應該遵循一定的時間限制和規律呢。就目前來看,晚上熬夜已經成了我們的一個普遍習慣,那么這樣沒有一定規律的上網就會導致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混亂無序,而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①學校學生公寓不限電,學生可以在任意時間使用電,也就是說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使用電腦;②學校允許學生宿舍接入有線寬帶,而且學校還有免費使用的無線網絡,那么學生就可以隨時上網;③大學課程較少,學生業余時間比較充裕,而且業余時間可以自行安排;以上這些條件都助長了學生對網絡的迷戀,這樣毫無章程的生活,必然會導致學習成績的下滑。

1.3 少數學生已經存在“網癮”,網絡生活存在很大問題和隱患

在調查數據中顯示,大約78%的人使用網絡的目的還是正確的,而除此之外的少部分人對于網絡的使用就存在偏差,比較盲目,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更加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水平的提高。這種“癮”主要表現在:①沉溺于網聊,這里的網聊主要指網戀,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什么都是美好的,很容易使人產生好感,尤其是對現實不滿的人來說在這里能尋求安慰和滿足感,通過網絡來肯定自我價值的存在;②沉溺于網游,所謂網游就是指網絡游戲,網絡游戲對于這些青年的大學男性同學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它具有挑戰性,刺激性,而男生喜歡挑戰喜歡征服,所以一些人不惜逃課、通宵來玩游戲;③沉迷于網購,網購是當下很流行的一種購物方式,因為它方便實惠,不用去擁擠的街上就可以淘到各種寶貝,但是正因它便宜實惠,好多人省吃儉用只為上網買件衣服,把大量的錢都花在購物上,甚至有時超支;④沉迷于黃色文化,有些網絡道德素養低的學生經常性的瀏覽一些黃色網站和黃色電影,還有一些具有暴力和煽動性的視頻。以上這些現象都說明了大學生目前網絡生活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2 網絡生活對在校大學生生活造成的影響

2.1 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首先從身體方面來說,大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最后時期,如果長期面對電腦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長期坐在電腦前,身體處于靜止狀態,不運動,這非常不利于消化系統,此外,飲食、睡眠的不規律,會嚴重影響到腸胃、頸椎的健康, 長時間這樣,身體就會處于“亞健康”狀態。從心里方面來說,有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健談,并不開朗,而在網絡中卻截然相反,開朗活潑,這樣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心理成長的,這樣會越來越導致性格上的缺陷。孤僻的性格應該多接觸社會,多接觸周圍的人,而不是在一個虛擬世界里任意發泄,這樣不僅會形成嚴重的心理障礙,還會讓這種有性格上缺陷的人產生嫉世心理,更加排斥現實社會,最后只能是越來越脫離社會,由此引發的犯罪案例也不在少數。

2.2 對學生學業、事業發展的影響

網絡的方便、快捷對于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凡事要把握一個度。對于網絡的運用要把握好一個度,長期沉迷于網絡就會荒廢學業,耽誤學習。有一些人認為,通過網絡可以了解天下所有的事,但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出真知,只有實踐才能檢驗理論的正確與否,從網絡上所了解到的都是一些理論性的東西,有些可能還是錯誤的。只有把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才能證明它的正確與否,而且長期只沉迷于網絡就會缺乏實踐經驗,形成眼高手低的毛病,以后走上工作崗位缺乏實踐鍛煉也是行不通的,沒有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經驗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因此,要走出網絡看看世界,千萬不要因網絡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2.3 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網絡是大眾傳媒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一個載體,它具有廣泛的信息來源,而且更新迅速,所以這些信息會對大學生網民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思想產生影響的同時也就對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了影響,因為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網上的一些暴力、貪污腐敗以及其他負面信息都會對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產生影響,會讓他們覺得社會很黑暗因此對社會產生排斥心理,對以后的生活失去信心,最重要的是他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就會蕩然無存,同時也加劇了青少年大學生犯罪心理的滋生。除此之外,網絡垃圾文化的存在,暴力、黃色、賭博等會使得他們心理扭曲,忽視倫理道德。

猜你喜歡
環境因子變化特征儋州
儋州雞產業發展的思考
儋州宣言——2017年12月16日“蘇東坡與文化儋州”全國專題學術報告會通過
蘇軾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問
NDVI在祿勸縣植被變化特征分析中的應用
務川縣氣候變化特征
秦皇島海域夜光藻種群密度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儋州新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