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種微量元素在鲇魚組織中積累分布規律研究

2016-10-19 13:39韓慶黃春紅蔡仁賢
湖北農業科學 2016年8期
關鍵詞:鲇魚肌肉組織微量元素

韓慶 黃春紅 蔡仁賢

摘要:采用靜態染毒法,研究了安全濃度混合的微量元素銅(Cu)、鐵(Fe)、鋅(Zn)和錳(Mn)在鲇魚(Silnrus asotus)組織中短期的積累分布規律。結果表明,不同的微量元素在鲇魚體內不同組織的積累分布不同,Fe和Mn在鲇魚的肝臟中有極顯著積累(P<0.01),在肌肉和鰓中的積累并不顯著。Cu和Zn的含量暴露期間在魚體各組織中無明顯的積累。不同微量元素在鲇魚體內的積累分布與不同組織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

關鍵詞:鲇魚(Silnrus asotus);Cu;Fe;Zn;Mn;組織;積累;分布

中圖分類號:TS2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8-2097-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8.045

Abstract: The accumulative and distribution rules of Cu, Fe, Zn, Mn of safety consistency four admixture microelements in Silnrus asotus were researched by static stats contaminat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cumulative an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icroelements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atfishs tissues. Fe and Mn had apparent accumulative in the liver (P<0.01) and not apparent accumulative in the muscle and gills of Silnrus asotus. The content of Cu and Zn in the tissues of the fish had not apparent accumulative. The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different microelements in catfish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different tissues.

Key words: Silnrus asotus; Cu; Fe;Zn; Mn; tissue;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Cu、Fe、Zn、Mn是魚類的必需微量元素,是酶的激活劑或輔基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在飼料中含量不足會導致魚類出現各種缺乏癥,在魚類的配合飼料中需額外添加。微量元素主要通過魚鰓從水中吸收和積累,少部分用于各種生命活動的需要,過剩的在魚體內不斷蓄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影響人體的生長發育,甚至危及人類生命安全[2]。目前,國內外關于重金屬對魚類的毒性作用研究較多[3-5],而在重金屬對魚類的積累作用方面研究較少[6],各種微量元素在魚體不同組織器官的富集能力不同,因此,研究重金屬在魚類中的積累具有重要意義。鲇魚(Silnrus asotus)是一種小型名優淡水經濟魚類,以無肌間刺、味道鮮美而深受消費者青睞。本試驗對微量元素Cu、Fe、Zn、Mn在鲇魚體內的生物積累進行研究,以期為鲇魚飼料合理添加微量元素,保障人類膳食安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鲇魚購自常德市白鶴山魚苗繁養場,體長10.5~15.3 cm,體重15.2~20.8 g。試驗魚在水族箱中馴養7 d[4],在暫養期間淘汰受傷病弱的個體,選取身體健康、反應靈敏、大小基本一致的鲇魚隨機分成2組,每組100尾,試驗期間不投喂飼料。

1.2 試劑與儀器

CuSO4·5H2O、ZnSO4·7H2O、FeSO4·7H2O、MnSO4·H2O為分析純(廣州化學試劑廠)。解剖器械、移液器、容量瓶(25 mL)、WFX-1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FA-1004型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增氧機(浙江森森實業有限公司)、電爐(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馬福爐(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恒溫干燥箱(上海市儀器總廠)。

1.3 試驗方法

微量元素在鲇魚體內的積累試驗采用靜態染毒法,取各微量元素的安全濃度混合染毒,Cu、Fe、Zn和Mn對鲇魚的安全濃度值分別為0.01、0.50、0.05、0.50 mg/L。在2個水族箱中分別加入50 L曝氣的自來水,水體pH 7.0~7.5、溶氧量(DO)6.0~7.0 mg/L、水溫19~22 ℃。分別將100尾魚置于2個水族箱中飼養,飼養期間不投食不換水,在0、12、24、48和72 h各取16尾魚,用蒸餾水沖洗干凈魚的體表,并用吸水濾紙吸干體表水分,解剖并取其肝臟、肌肉和鰓等組織,將不同鲇魚的同一組織合并稱重,烘干后,560 ℃馬福爐中灼燒灰化后,加入2 mL鹽酸和數滴濃硝酸,小心煮沸至液體透明,冷卻后移入25 mL容量瓶中定容待測。

1.4 樣品測定及數據處理

測定工作在環洞庭湖水產健康養殖及加工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進行,用WFX-1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和分析樣品中的Cu、Fe、Zn、Mn含量。數據處理采用Excel數據分析工具庫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并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Cu在鲇魚體內的積累曲線

試驗期間,Cu在鲇魚體內的各個組織器官中沒有表現出積累特性,可能是因為較低的試驗濃度所導致的(圖1),也可能說明Cu在鲇魚體內不是一種積累性元素。肝臟組織中Cu的含量高于鰓和肌肉組織,且差異顯著(P<0.05),這可能與肝臟的解毒功能作用有關。

2.2 Fe在鲇魚體內的積累曲線

Fe在肝臟組織中表現出積累特性,其含量隨暴露時間緩慢上升,而鰓和肌肉組織中含量隨暴露時間有減少的趨勢(圖2、圖3)。肌肉組織中的Fe含量極顯著低于肝臟和鰓的(P<0.01),這可能與Fe主要通過消化道吸收積累有關。

2.3 Zn在鲇魚體內的積累曲線

在試驗期間,Zn并沒有表現出積累特性,在肝臟組織中24 h時出現一個高峰,而后保持動態平衡(圖4)。但Zn含量始終表現為:肝臟組織中顯著高于鰓和肌肉組織中(P<0.05),鰓和肌肉組織中的含量差異不明顯(P>0.05),這可能與Zn是許多酶的組成成分而肝臟組織中酶的活力較高有關。

2.4 Mn在鲇魚體內的積累曲線

Mn在鲇魚肌肉組織中的含量始終較低,在整個試驗期間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積累特性,其含量隨時間延長反而降低;Mn在肝臟組織中形成波形積累曲線,初始階段Mn濃度上升明顯,24 h后有所下降,48 h又上升;Mn在鰓組織中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積累(圖5、圖6)。

3 結論

結果表明,鲇魚體同一器官組織中Cu、Fe、Zn、Mn 4種微量元素的蓄積量存在著顯著差異(P<0.05),各個組織中均表現為Fe最高。同一微量元素在魚體不同部位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異,Cu、Fe、Zn、Mn 4種微量元素在鲇魚肌肉組織中含量均為最低。鲇魚體內的微量元素主要來源于水體,鲇魚通過魚鰓和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不同的微量元素在鲇魚體內不同的組織的積累分布不同,Fe和Mn在鲇魚肝臟組織中有極顯著積累(P<0.01),在肌肉和鰓組織中的積累不顯著;Cu和Zn在鲇魚體各組織中無明顯的積累。不同微量元素在鲇魚體內的積累分布與不同組織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 韓 慶,李麗立,黃春紅,等.不同劑型的微量元素及不同水平的氨基酸螯合物對黃顙魚(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長及體組成的影響[J].海洋與湖沼,2008,39(5):482-487.

[2] 張海瑞,許曉曦.重金屬離子銅、鉛在錦鯉魚幼魚體內積累的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9,30(7):276-278.

[3] MAITI P,BANERJEE S.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the fish Oreochrom is nilotica exposed to waste water[J]. Environ Ecol,1999,17(4):895-898.

[4] 吳賢漢,江新霽,張寶錄,等.幾種重金屬對青島文昌魚的毒性及生長的影響[J].海洋與湖沼,1999,30(6):604-608.

[5] 韓金土,王 輝.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人參和西洋參中微量元素[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7(2):173-174.

[6] 方展強,楊麗華.重金屬在鯽幼魚組織中的積累與分布[J].水利漁業,2004,24(6):23-26.

猜你喜歡
鲇魚肌肉組織微量元素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建立同時測定肌肉組織中4種藥物殘留的方法及其確認
ICP-OES法測定鋼和鐵中微量元素
智多寶智斗鲇魚精
解析中微量元素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肌肉組織中4 種獸藥殘留
為什么“改革的鲇魚”不生猛?
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
ORS-ICP-MS測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種微量元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