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沙讓礦區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機制初探

2016-10-20 08:36西藏地勘局地質六隊西藏拉薩851400
地球 2016年10期
關鍵詞:鉬礦斑巖巖漿

(西藏地勘局地質六隊 西藏拉薩851400)

(西藏地勘局地質六隊 西藏拉薩851400)

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不僅是世界知名的地學窗口,也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近年來陸續取得重大地質找礦突破,本文論述的沙讓斑巖鉬礦床就是西藏鉬礦勘查取得取得又一最新成果。該礦床自1987年發現并開始調查以來,通過西藏區調隊、西藏地質六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礦業總公司等地勘單位及科研院陸續開展地質勘查工作,在地、物、化、遙等方面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勘探程度基本達到詳查工作要求,對該礦床進行的深入分析研究,對西藏年輕造山帶尋找類似礦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沙讓鉬礦地質特征礦床成因機制

0 引言

沙讓鉬礦區位于西藏林芝工布江達縣城NW299°,距離川藏公路約40Km。礦區范圍人口稀少,經濟落后,進行礦床開發利用對于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增收農牧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在綜合前人工作成果資料的基礎之上,結合礦區最新認識,從礦區客觀實際出發,闡述了礦床成礦地質條件,探討了礦床成因機制,建立了成礦模式。

1 區域地質背景

區域上礦區位于岡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活動邊緣之上,大地構造位置地處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的岡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次級構造單元朱拉--門巴陸內裂谷帶與米拉山--松多晚古生代碰撞結合帶交接部位,工布江達復背斜北翼。出露的地層主要為前奧陶系變質較深的基底巖系(松多巖群AnOsd)及古近紀的中酸性火山巖及火山碎屑巖(帕拉組E2p)。主體構造表現為東西向的深大斷裂構造和復式褶皺,并發育北西向和北東向次級斷裂,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近南北向斷裂構造,促使區域構造格局復雜,控制了區內的巖漿巖及礦產分布。

區域巖漿巖發育,岡底斯陸緣火山--巖漿巖帶以發育巨大花崗巖基和廣泛出露中、新生代火山巖為特征。侵入巖與火山活動關系密切,在空間上侵入巖與火山巖伴生,時間上侵入巖稍晚于火山巖,一般見侵入巖與火山巖呈侵入接觸。侵入巖的形成與火山活動表現出明顯的對應關系,二者巖石成分特征十分相似,構成本區內同源異相的二元結構。它們受區域大地構造環境控制是十分明顯的,而主要的巖漿活動時期為印支期-喜山期。巖石類型主要為花崗巖類巖石、玄武巖、安山巖、(石英)粗安巖、流紋巖以及相應的火山碎屑巖類。

2 礦區地質特征

礦區地層主要發育前奧陶系松多巖群(AnOsd)的馬布庫巖組(AnOm)和雷龍庫巖組(AnOl),兩者呈整合接觸關系(見圖1)。馬布庫巖組主要分布于礦區的西部,呈向南東傾斜的單斜巖層,巖性以石英片巖、云母片巖為主;雷龍庫巖組主要分布于礦區的北部、東部,呈向南東傾斜的單斜巖層,巖性以石英巖夾石英片巖、黑云--二云片巖為主。

圖1 沙讓鉬礦床地質略圖

礦區內巖漿活動較為強烈,具有多期次活動的特點。主要巖石類型有黑云母閃長巖、花崗斑巖、二長花崗斑巖、花崗閃長巖及少量后期的閃長玢巖和煌斑巖脈等,大多呈小巖株、巖枝、巖脈產出,共同構成一個較為復雜的巖漿侵入系統。其中,早期侵入的是黑云母閃長巖,中期(主期)侵入的是花崗斑巖、二長花崗斑巖及花崗閃長巖等,晚期侵入是閃長玢巖和煌斑巖脈。侵入時代據區調資料確定為白堊紀,形成的先后順序為:黑云母閃長巖→花崗閃長巖→二長花崗斑巖→花崗斑巖→閃長玢巖脈→煌斑巖脈;巖漿分異作用明顯,巖體的基性程度逐漸降低,酸性程度逐漸增高。巖體之間的接觸關系呈侵入或漸變接觸關系,具脈動、涌動、超動接觸的特征。

礦區構造作用主要表現為線性斷裂構造和劈理化帶中的裂隙、節理。

(1)近東西向斷裂構造(F1):該斷裂為礦區內發育最早的構造,它控制了區內巖漿巖的展布形態、分布范圍,其斷裂構造具多期活動的特點,早期地貌上表現為緊閉平直的特征,具壓扭性特征,晚期具伸展、剪切特征,劈理、節理發育,導致巖石破碎強烈,形成寬約2-10m的碎裂巖帶。在構造碎裂巖帶中,多充填細脈狀、薄膜狀輝鉬礦細脈、網脈,局部礦化富集形成鉬礦體。

(2)近南北向構造:主要為晚期斷裂(F3):呈南北走向,延長1.2km,切割了東西向斷裂(F1),斷距0.5-2.0m左右,控制了沙讓溝兩側近南北走向的侵入巖。

(3)北西及北東向構造:呈X形交叉,巖石碎裂巖化強烈,形成了巖體中的劈理、節理化帶,輝鉬礦化呈細脈狀、網脈狀、大脈狀產出,多使礦化富集。

3 礦床特征

3.1 賦存特征

本礦床為一隱伏—半隱伏礦床,是以鉬礦產為主,局部伴生有益組分為鎢和銅,但均不能獨立圈定伴生礦體。通過2005-2009年的礦區勘查工作,在沙讓礦區鉬礦床主要劃分出兩種類型的鉬礦體,分別為石英脈型鉬礦體(Ⅰ礦體)、斑巖型鉬礦體(Ⅱ礦體)。

Ⅰ號礦體主要分布于礦區的鉬礦化花崗斑巖中,沿巖石的裂隙、節理間形成石英脈型鉬礦(化)體。Ⅱ號礦體主要產于鉬礦化花崗斑巖、二長花崗斑巖體中,呈似層狀、層狀大致平行于巖體侵入接觸面展布。

3.2 礦物組成及礦石類型

礦石類型比較簡單,以原生硫化礦石為主,氧化率一般在1-5%之間。礦石中的金屬礦物主要為輝鉬礦、黃鐵礦,少見鈦鐵礦、磁鐵礦、黃銅礦、閃鋅礦、褐鐵礦等。脈石礦物主要有斜長石、鉀長石、石英、水云母,副礦物有榍石、金紅石、鋯石等,蝕變礦物有高嶺石、綠簾石、絹云母、綠泥石、伊利石等。礦石具自形粒狀結構、半自形粒狀結構、它形粒狀結構、包含結構和交代殘余結構、充填交代結構;礦石構造主要有細脈浸染狀、細脈狀、條帶狀、網脈狀、薄膜狀、致密塊狀、團塊狀等構造。

3.3 圍巖蝕變

礦體圍巖主要均為鉬礦化花崗斑巖,礦區蝕變較為發育,分布廣泛,呈面狀分布,為接觸式分帶類型,以接觸帶為中心,蝕變分帶呈不完全對稱分布。常見的有硅化、絹云母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高嶺土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等。從接觸帶向花崗斑巖體為:石英-絹云母化帶→泥化帶(局部)→石英-弱鉀化帶;從接觸帶向圍巖為:石英-絹云母化帶→黃鐵礦-絹云母化帶→青盤巖化帶。

4 礦床成因機制探討

4.1 地層條件

礦區主要出露前奧陶系松多巖群(AnOsd)的馬布庫巖組和雷龍庫巖組,主體巖性為石英片巖、云母片巖,在后期巖漿及構造運動中,發生巖性活化,物質成分重新分配、組合,根據與國內外鉬礦床類比,其成礦與早期沉積深變質巖系關系密切。

4.2 構造條件

礦區內鉬礦化花崗斑巖體幾乎全巖礦化,根據斷裂構造與礦體的空間分布位置及賦礦層位分析。近南北向及東西向展布的斷裂,基本控制了含礦花崗斑巖的分布和產出形態,表明含礦斑巖體與近南北向及東西向斷裂關系密切,為巖體的侵入和礦體的定位提供了條件,為成礦作用提供了部分熱液、礦源通道和賦礦空間,為成礦前構造。而北西向、北東向構造破碎帶劈理、節理帶為形成富礦的主要容礦構造,均為成礦前構造。

4.3 斑巖體條件

礦區中東部有鉬礦化花崗斑巖出露,此斑巖體為含礦主要部位,經工程驗證和室內綜合分析、研究可知,礦區巖體巖漿分異作用明顯,具有多期次活動的特點。巖體巖性從早到晚呈現出由基性向酸性演化特點。后期的酸性花崗斑巖體為礦區鉬礦的成礦作用提供了充足物源和熱源。

4.4 成礦時代特點

經取樣測試分析,沙讓鉬礦床輝鉬礦Re-Os同位素年齡等時線為(51.0±1.0)Ma(MSWD=0.55)(唐菊興等,2009),代表了沙讓鉬礦的成礦年代屬始新世早期。

沙讓鉬礦床的成巖成礦時間與印度-歐亞大陸碰撞期間(40~65Ma),岡底斯主碰撞帶巖漿巖底侵作用事件(47.0~52.5Ma,大約50Ma的始新世)(莫宣學等,2003;董國臣等,2005)相一致。即沙讓復式巖體的形成及巖體中輝鉬礦化的形成與岡底斯成礦帶存在的巖漿底侵作用有關。斑巖鉬礦的形成,表明始新世早期岡底斯成礦帶的地殼已經增厚到可以產生地殼熔融的厚度。

4.5 成礦機制與成礦模式

沙讓礦區鉬礦床輝鉬礦主要產于鉬礦化花崗斑巖體中,在巖體中呈層狀、似層狀,由巖體頂部向下分為數十層鉬礦體,在巖體的構造破碎帶、巖體接觸帶及含礦巖石微細裂隙中,形成浸染狀、細(網)脈狀、薄膜狀、致密塊狀鉬礦石。根據區域地質礦產、沙讓礦區地質和礦體特征,結合國內外大型鉬礦床的成礦特點,初步確定沙讓礦區鉬礦床鉬物質來源于早期的前奧陶系松多巖群(AnOsd)的馬布庫巖組和雷龍庫巖組石英片巖、云母片巖,其早期地層在地下深部巖漿熱力活動及后期構造運動的影響下,發生重熔、混合巖化、花崗巖化等蝕變,成礦元素通過活化、遷移、富集,在晚期花崗斑巖體中富集成礦(圖2)。

圖2 沙讓鉬礦的成礦模式圖

如上所述,認為沙讓鉬礦為典型的斑巖類型礦床,含礦巖體具有多期次巖漿侵入、分異成礦、熱液疊加等特征明顯;鉬礦體中與圍巖漸變過渡的細脈浸染礦石與斑巖體為同期次,而脈狀、大脈狀富礦體則為后期熱液疊加充填的結果,含礦斑巖體及其接觸帶圍巖具有明顯的蝕變礦物分帶特征,是此類礦床重要的找礦標志。

[1]西藏林芝工布江達縣沙讓礦區鉬礦詳查地質報告.(2010.11).

[2]西藏岡底斯構造巖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研究.(劉鴻飛,徐開鋒等2013).

[3]董國臣,莫宣學等.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過程中岡底斯帶巖漿底侵作用的年代學限定: SHRIMP鋯石U-Pb年齡證據 [J].地質學報.2005.79(6):756-765.

[4]莫宣學,趙志丹等.印度-亞洲大陸主碰撞過程的火山作用響應 [J].地學前緣.2003.10 (3):135-148.

[5]唐菊興,陳毓川等.西藏工布江達縣沙讓斑巖鉬礦床輝鉬礦錸-鋨同位素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J].地質學報.2009.83(5):698-704.

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沙讓礦區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機制初探

■郭紅俊 白瑪措姆 胡濤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10-26-2

猜你喜歡
鉬礦斑巖巖漿
專利名稱:一種鉬礦和鎢礦的聯合冶煉工藝
淺析淶源縣大黃峪鉬礦成礦遠景
遼寧調兵山西調斑巖型鉬礦床特征及找礦標志
全球十大鉬礦
斑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鉬礦微震事件的識別分析——以卓資山鉬礦為例
巖漿里可以開采出礦物質嗎?
火山冬天——巖漿帶來的寒冷
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煌斑巖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