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初探

2016-10-20 16:12潘國平
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方法

潘國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和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頒發,高中數學課程呈現出新的結構、內容、形式和體系。這也給高中數學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思考,本文就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新課改

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學校教育走在發展的最前端,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又要求教師更新教學手段,教學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觀念的支配教學,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從表面上看似乎走進了新課改的最佳狀態,但認真的品味也折射出另人深思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沒有真正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的惟一指標,因此,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

一、更新教學理念,充分利用教材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數學教師要加強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從而認同高中數學的新課程改革,才能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積極配合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有利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改革和實際教學的需要,豐富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因此,數學教師要加強對教材的研究,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比如在講“直線斜率”的概念時,教師可以用正切函數、向量或導數來進行定義,高中數學教師要把握不同章節的側重點.另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函數的單調性”時,教材引導學生利用正弦函數在一周期的圖像來探討單調區間,最后總結出結論.但教材沒有畫出余弦函數單調區間的圖像和總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教材中研究正弦函數性質的方法來推導余弦函數.

二、更新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的“新”要新在哪里?我想首先要體現在教師的教學理念上,要與時俱進。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考慮學生的認知需要,通過生活化教學將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有機結合;轉換教育角色,從知識的灌輸者、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提倡創新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實施各種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給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交流的機會與空間;在培養目標上,要充分認識到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數學能力的培養勝過一切知識的單純灌輸,要認識到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遠比掌握知識本身重要,以上這些都是在強調,教師要樹立新的人才培養觀和發展觀念。

三、創設生活情境,通過豐富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新課標也強調學生要在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并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將生活情境引入數學課堂,使得枯燥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讓學生產生興趣,更有效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在學習概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某人去超市購物,并贏得抽獎機會,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四個,三等獎十個,空獎九十九個,普通獎三十個,問學生中獎幾率是多大。這樣的生活情境更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因而,課堂教學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四、采用信息技術

當今人類已經進入信息社會,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不斷被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很多概念、模型學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牢固,成為學習的難點和疑點,就是因為這些知識太過抽象所致。在此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將整個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動態的演示給學生看,從而讓學生對知識要點、難點有一個比較清楚地認識,進而降低學生新知識的學習難度,使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化抽象為具體,變被動為主動,從而使學習過程由難轉易。由于當前的信息技術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許多可供參考的交互實驗環境,因此,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為學生“做數學”提供了空間,例如以學習“考察函數y=Asin(ωx+φ)的參數A、ω、φ對函數圖象變化的影響”為例,如果沒有信息技術手段,呈現方式上通常采用“五點法”畫圖的方法,圖象是靜態的而且個數非常有限,在使用數學工具軟件之后,上述問題迎刃而解,我們可以任意變化參數A、ω、φ的值,動態的觀察它們對函數圖象的影響,從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數學普遍應用與數據的采集分析之后,通過數學方法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做出合理的決策提供依據,而通過在數學課中引入信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信息技術的引入,還可以溝通數學知識內容間的聯系,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的整體性。例如在研究隨機性問題時,學生可以使用坐標、函數表示和直線方程的形式進行研究,從而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體會數學知識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知識的整體性和有機性。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局域網交流學習經驗和數學學習成果,從而帶動全班學生共同交流探討,一起猜想驗證,得出結論,也可以通過這一平臺接納不同的意見,從而在班內形成一種既合作又競爭的學習態勢。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學生們的數學思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創新,就會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通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策略的實踐,證明了課堂教學必須具有藝術性、智慧性,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的意義,減輕學生認為數學枯燥無味的顧慮,有效地提學生數學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榮燕飛.淺談高中數學學科整體性教學方法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0).

[2]黃翠松.淺議高中數學教學方法[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03).

[3]黃自藩.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教學思考,2008(02).

[4]龔云清.課改形式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思索和實踐[J].現代閱讀.2013(02).

[5]赫丙軍.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J]. 學周刊, 2012(04).

[6]李曉莉.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的一點反思[J].現代閱讀.2013(04).

猜你喜歡
新課改高中數學方法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