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

2016-10-20 16:12畢寶魁
老同志之友 2016年7期
關鍵詞:馬援吾愛交趾

畢寶魁

《古文觀止》收錄文章非常挑剔,能夠收入其中,一定有其理由。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寫給兩個侄兒的一封家書被收錄其中,或是因為它有極高的聲譽而廣為流傳。

馬援本人便是足以流傳千古的人物,而他在遙遠的交趾前線還在關心兩個侄兒的成長,這本身便十分感人。信的內容淺顯生動,尤其是用自己家鄉熟悉的人物來具體指導侄兒的人生道路,一封普通的家書還驚動了皇帝,更是神奇。

援兄子嚴、敦,并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日:“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愿子孫效也?!?/p>

我們先翻譯過來再闡釋

馬援兄長馬余的兒子馬嚴、馬敦,都喜歡譏笑議論,而且和淺薄的俠客交往。馬援在交趾前線,寫信告誡他們倆說:“我希望你們聽說別人的過失,就好像聽到父母的名字一樣,耳朵可以聽,但口不能說。愛好議論他人長短,胡亂評論正常的法制,這是我最痛恨的。寧可死,也不愿意聽說自己的子孫有這種行為。你們也知道我對此深惡痛絕,所以反復跟你們說,好像是父母送女兒出嫁時親自給她披上披巾結上佩帶一樣,是想讓你們不要忘記這些話??!”

“龍伯高為人樸實厚重,周密謹慎,口中說出的話無可挑剔,謙虛自律而又節儉,廉潔公道而有威望,我愛他敬重他,希望你們學習效仿他。杜季良豪爽有俠氣而好義氣,把他人的憂慮作為自己的憂慮,把他人的快樂作為自己的快樂,不管是清流還是濁流,什么人都交結,他父親死,幾個州郡的人都來吊喪。我喜歡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們效仿他。學習效仿龍伯高不得要領,還可以成為謹慎規矩之人,即所謂的‘刻天鵝不成功,還能像只野鴨。學習效仿杜季良不得要領,就會淪陷為天下的輕薄子弟,即所謂的‘畫虎不成反類犬了。直到今天杜季良的結局還不知道,但州郡將領到任下車就咬牙切齒,州郡長官也以他說事。我經常為他感到寒心,因此不希望子孫學習效仿他?!?/p>

因為本文取自《后漢書·馬援傳》,故有前面的幾句話。馬援是東漢名將,開國功臣。老當益壯,被封“伏波將軍”,具有“馬革裹尸”的豪邁氣概,深得后人稱頌。信中,從道德修養方面對子侄進行勸誡,飽含長輩對晚輩的深情關懷和殷切期待。他從自己最厭惡的“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這種行為說起,再用龍伯高和杜季良這兩名自己家鄉人人熟知的不同人物類型以及行為和結局做例證,教育子侄要養成敦厚謙恭、謹慎自處、廉公有威的品德,語重心長,感人肺腑。

這封信的內容被漢光武帝知道,便提拔龍伯高出任零陵太守一職。

猜你喜歡
馬援吾愛交趾
窮當益堅
論宣德“棄置交趾” 中明朝的政策變化及影響
傳說中的交趾國
馬援將軍
試論北宋、西夏和交趾的聯動關系
走過春天
Adieu,mon amour
安南屬明時期官員考述
名將馬援為何死不瞑目
名將馬援為何死不瞑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