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小平思想中“科技興農”戰略探討

2016-10-22 18:42李龍強?A許建文
關鍵詞:科學技術鄧小平農民

李龍強?A許建文

摘要: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我國農業發展出現了人口增長、農產品需求增長、耕地減少、人均農業資源占有減少等問題,這一增一減形成了制約中國農業發展的突出矛盾。為破解這些難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科技興農”戰略構想。該構想將制定實施中國農業科技發展戰略的必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革新了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路徑,實現了農業科技體制改革與推進農業科技和農業生產發展的有機結合,推進了農業科學技術的運用,使中國農業的發展逐步邁向現代化的道路。

長期以來,中國農業面臨著諸多壓力。例如,由于人口增長、耕地減少、農產品需求增長而人均農業資源占有量減少,許多地方嚴重依賴化肥、農藥、農膜等石油衍生品,既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也帶來了食品安全與環境污染問題;同時,需要較好灌溉條件的農業增產模式過度消耗了水源;一味追求增加耕種面積、提高農產品數量增長的生產模式也破壞了農業生態平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開始強調將農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機結合,總結農業發展的經驗教訓;隨后開展了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工作,調整了農業生產和產業結構布局,實施了植樹造林、改良土壤、防治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等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防治農業污染的政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根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基于科學技術對農業增產的重要性,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科技興農”的戰略構想,主張調整我國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改革農業科研推廣體制,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推進農業科學技術的運用。這些構想蘊含著極其重要的理論創新,在我國農業科研推廣政策改革的實踐中,推動了農業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發展。本文擬對鄧小平思想中“科技興農”戰略進行探討,以深化該問題的理論研究,進一步推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一、將制定并實施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的必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

基于對中國農業長期發展的考察,鄧小平認為1980年代初期中國農業政策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的,因為“靠政策只能解決一段時間的問題,農業還要靠科學”[1]216。中國農業的發展還是要依靠農業科學技術的突破,因此必須實行科技興農戰略。根據改革開放后農業生產的新形勢,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化了對農業科學技術作用的認識,闡釋了在中國實行科技興農的必要性。

1.通過對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業科技發展教訓的總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認識到革新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的緊迫性

清末民國時期,現代科技就開始應用于我國農業生產。然而當時中國科學技術基礎薄弱,工業化水平和農民識字率較低,無法為中國農業生產提供應有的良種、化肥、農藥和技術支撐。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采用計劃管理手段,強力推進農業科技的發展,農業科技水平取得了顯著進步。但由于當時受蘇聯科技界錯誤批判遺傳學說的影響及領導人農業現代化思想的局限,中國農業科技發展在目標選擇上出現過一些失誤。1950年代國家確立了以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和化學化為特征的農業技術路線,到1960—1970年代卻變調為片面強調以農業機械化為主要內容的發展戰略。另外,僵化的計劃管理體制也在實踐中使目標與手段錯位,導致不少工作上的失誤。例如,1950年代,農民把國家配給購買的犁頭變為“掛犁”、集體農業組織強行征調勞動力興修水利工程,不加區別地在各地全面推廣農業機械化等。

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的教訓,歸結起來,主要表現為:農業科技的投資主體單一,資金全部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信貸和集體農業組織的高積累,加重了集體農業組織的負擔;片面強調種植業的機械化,壓縮了對生物技術等其他農業科技的投入,導致農機具生產重復建設,生產成本偏高;按政府計劃進行農業科技產品和服務的分配,不能滿足千差萬別的中國農業生產區的實際需求,集體農業組織喪失了對農業科學技術的選擇權和采用先進技術的積極性。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我國農業科技發展歷程進行了總結與反思。1962年,鄧小平指出,“如何根據各地的不同情況,采用適合的農業機具,長期以來沒有很好解決”[2];國家花了很多錢搞水利建設,但是利用水利設施取得的灌溉效益不理想;不但如此,就連哪個地方的土壤適用哪種化肥,也不甚了了。1975年,鄧小平提出要對中國農業科技發展戰略進行調整,明確提出“農業現代化不單單是機械化,還包括應用和發展科學技術等”[3]28。1980年4月,中國開始放棄“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口號,決定立足國情,遵循經濟規律,面向農民需要,以市場為導向,制訂并貫徹符合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趨勢的務實的農業技術路線。1983年1月,中央強調中國“農業的技術改造應有自己的特色”[4]262,一方面要發揚農業精耕細作、節能低耗、維持生態平衡等傳統,另一方面要注重吸收現代技術和先進管理方法。

2.為滿足農業政策改革后農民運用科學技術的需求,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對中國農業技術進行有自己特色的改造

中國農業政策改革后,農戶變成了農業科技投入的主體和受益者,這一變化帶來了農民對農業科技產品與服務需求的變化。作為相對獨立的農業經營者,農民在市場取向的改革中,必然通過經濟核算,以能否獲取經濟效益為標準來確定是否和怎樣使用農業科學技術,根據人多地少的生產條件、不同的生產力水平和收入水平,權衡農業科技產品的物化勞動成本和活勞動成本,以自主選擇農業科技產品。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隨著鄉鎮企業等非農產業的發展和部分農民進城務工經商,農村商品經濟迅速發展,農民從事農業勞動的成本增大,農民選擇農業科技的積極性逐漸提高。針對農業科學技術需求和農民對待農業科學技術態度的新變化,鄧小平曾指出,現在連山溝里的農民都知道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他們從實踐中逐漸“懂得了科學技術能夠使生產發展起來,使生活富裕起來”[5]107的道理,農民把科技人員看成是幫助自己擺脫貧困的親兄弟,甚至稱他們是“財神爺”。為滿足農民運用農業科技的需求,尤其是他們對小型、實用、低廉農機的需求,1983年鄧小平強調指出,中國農業的技術改造應有自己的特色,“當前應著重發展小型、多用、質優、價廉的農業機械,因地制宜地改善水利灌溉條件,增加化肥供應,改善氮磷鉀比例結構,改良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4]263,以滿足農民對農業科技產品需求的新變化。為此,中央決定“小型農田基本建設和服務設施所需要的投資主要依靠農業本身的資金積累和勞動積累”[4]264,并鼓勵農民個人或合股集資興辦如倉庫、公路、小水電等農村基礎設施,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同時還允許農民個人或聯戶購置農副產品加工機具、小型拖拉機和小型機動船,從事生產和運輸。

二、革新了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路徑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清楚地看到:1980年代初期,中國農業取得成效的首要原因雖是實行了農業政策改革,但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且呈衰減趨勢;想要增加財政投入又受到國家財力限制,所以就必須在農業科學技術方面尋求較大突破。因此,我國黨和政府充分借鑒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的經驗教訓,面對農業經營政策改革后農業科技推廣的新形勢、新問題,結合當時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的現狀,推動了中國農業科技發展路徑的革新。

首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走傳統農業技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立足于我國國情,根據中國人多地少的農業生產條件,尤其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民生產規模呈現原子化的現狀,強調中國農業必須從實際出發,選擇具有中國特色的、適應勞動密集型生產的傳統農業技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農業發展路徑,依靠科技進步,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把現代科學技術與中國傳統農業精耕細作、土地利用率高的優良傳統結合起來,使其共同發揮作用。也就是說,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要圍繞提高農業產量這一中心目標,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資源,縮短生產周期,拓展農業生產新空間,提高農產品產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鄧小平針對計劃經濟時期依靠行政資源、拼人力拼投資輕科技的弊端,強調國家要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提供各種條件,向農民提供實用、低廉的技術,以保證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5]23

1982年以后,鄧小平重點思考了中國農業增產的方法。早在1975年,在談到中國農業落后狀況時鄧小平就指出:“糧食產量按全國人口平均每人只有六百零九斤,儲備糧也不多”[3]4,他對中國實行以機械化為標志的農業技術路線提出了批評,“農業現代化不單單是機械化,還包括應用和發展科學技術等”[3]28。他強調指出,發展農業必須靠科學,“中國要把農業搞上去,就必須使用高效肥料”[1]216。鄧小平將肥料問題看得非常重要,提出要盡快解決肥料問題。他認為,種子和肥料特別是復合肥料如果搞得好的話,我國農業發展的潛力將是巨大的,農業增產的前景將會大好。鄧小平因此要求國家農業規劃要“從增加肥料上,從改良種子上,從搞好農田基本建設上,從防治病蟲害上,從改進管理上,以及其他手段上,能夠做些什么、增產多少都要有計算”[5]23。1988年9月,根據世界農業科技發展趨勢,結合中國農業增產的目標,鄧小平高瞻遠矚地指出,農業的未來出路將落腳在生物工程等尖端技術方面,中國必須要在農業高科技領域占據一席之地。[5]275這一思想非常具有預見性和前瞻性,即便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同期,中央要求各地不可放松對有利于提高糧食單產與總產量的技術措施的推廣應用,強調我國的農業技術改造一定要符合自身的特點,發揚傳統農業精耕細作、節能低耗、維持生態平衡等優點,“在農村生產和建設的各個方面吸收現代技術和先進管理方法”[4]262,“著重發展適用于我國農業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和新材料”[4]872,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推廣良種、改良施肥技術和發展節水農業、旱作農業為重點,搞好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6]340,國家產業政策要重點支持“農業、林業中的適用科學技術和有利于良種培育、新技術推廣的項目”[6]418。

總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上述這些戰略思想,既強調了科學技術對農業的重大貢獻,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運用于農業生產領域,也繼承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重視農業科學技術的思想,突破了農業機械化是中國農業現代化首選路徑的傳統觀念,符合中國勞動密集型農業的生產實際。這些思想的提出及在實踐中的運用,直接推動了中國農業科技體制的改革。

三、實現了農業科技體制改革與推進農業科技和農業生產發展的有機結合

改革開放前,我國高度重視農業科研與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建設,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農業科學家及農業科技人員。但由于受發展基礎薄弱、輕視科學、輕視人才、輕視農業職業教育的影響及國家財力的局限,農業科技人才存在著絕對數量少、整體素質偏低、結構不盡合理、多集中于種植業等問題。另外,國家計劃管理的農業科技推廣體制,也存在投入主體單一、資金缺乏、科技人員積極性不高,長期存在科研與農民需求脫節、科技與經濟脫節等問題。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科學技術的需求對象由農業集體組織變為了單個的農民家庭,農民普遍產生了運用農業科技知識增加產量和收入的迫切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既有的農業科技推廣體制如何適應農業經營新體制的變化,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思考解決的重要問題。

鄧小平深知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大作用,強調要加強農業科研工作,促進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滿足農民的科技需要;認為搞好農業科技的基礎研究,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需要充分調動現有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改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從1977年到1978年,鄧小平多次強調指出,科技工作者應該把大部分精力用在科研上,“至少必須保證六分之五的時間搞業務”[3]94,同時要求相關部門要做好后勤保障,為農業科技人員解決后顧之憂。1983年,他又提出要大力加強農業科學研究,重點攻關一些農業科學項目,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農業科技人才。[5]231985年,他提出農業科技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解放生產力,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只有雙管齊下才有可能比較好地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另外要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就必須注重培養科技人才,“有了人才優勢,再加上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目標就有把握達到”[5]120。1986年,他指出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一日千里,我們不能落后。[5]1201988年,他又提醒黨的干部,對科學技術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要注重科學技術方面、農業方面的投入,發展農業高科技。[5]275

同期,中央針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出現的農業科技投入減少、科技推廣機構渙散的情況,要求各地把農業科研、技術推廣、教育培訓等工作組織起來,形成分工合理、相互協調的工作體制,允許農業技術人員“同經濟組織簽訂承包合同,在增產部分中按一定比例分紅”[4]264,增加收入。中央強調指出: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的目的是推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推動農村經濟向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轉變。為調動農業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中央決定重大的農業技術開發項目或區域開發項目實行公開招標、擇優委托;引導省級以上農業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等各方面科技力量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建立科技成果綜合運用示范基地;鼓勵和推動城市科技人員和機構“向農村提供各種技術成果、信息和技術服務”[4]668;動員和組織農業科技人員下鄉,重點推廣“花錢較少、增產顯著、適用性強的良種技術、栽培技術、施肥技術和其他科學技術”[6]691,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建立和健全產前、產中、產后的生產、科技服務體系,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國務院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建立的農業發展基金須重點用于農業科技研發,并要求相關部門不斷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同時還要求各級政府要支持農業科技機構面向市場,逐步建立起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投入體系,強調“搞好農業科學技術的縱深安排,是增強科技興農后勁的重要保證”[6]762,農業高技術研究計劃要突出農業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關注動植物新品種的開發研究。

總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主張改革中國農業科技體制,培養和造就農業科技人才,提高中國農業科研水平,促進農業科研與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這些思想直接促進了1980年代以后中國農業科技成果的大量產生和推廣運用,極大推動了中國農業的發展。

四、推進農業科學技術的運用

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著農業科技成果能否得到運用,而且影響著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中的產出與經營效果。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后,農民成了農業科技的投資主體和農業科學技術的直接使用者。大多數農民使用農業先進技術的積極性很大,也很重視科技教育的投入,但也出現部分農民比較短視的現象?!坝械牡胤匠霈F了學生停課、退學現象,有的適齡兒童‘上田不上學了,有的地方文盲增多了”[4]278。加之歷史的原因,中國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對農業科技和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吸收運用先進技術的能力不強,農業商品經濟的意識嚴重不足,這些問題將導致中國農民無法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阻礙農業科技知識的應用及推廣。在這種情形下,如何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與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就成了鄧小平高度關注的又一個問題。針對這一問題,鄧小平提出要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來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為農村培養留得住的農業技術應用與推廣人才,調整農業科技推廣政策,推進農業科學技術的運用。

首先,通過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來推動農業科學技術的運用。早在1978年3月,鄧小平就指出,“勞動者只有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豐富的生產經驗,才能在現代化的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3]88。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此高度重視,主張農業科技人才不僅要通過高等學校來培養,還要通過中等教育結構的改革培養面向基層的農技推廣人才,即注重為農村培養留得住的、在農技推廣中作用巨大的“土專家”。對此,鄧小平提出要適當擴大各種中等專業學校的比例,“我們有大量的中學生,要把他們培養成土專家,讓他們在農村中發揮作用”[1]275。中央強調指出,農村中種花生、種棉花、種稻子的能手是農村科技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與專業技術機構如科學院、農業院校相結合,發揮的作用將更大;要培養農村中學生成為農業科技的骨干力量;必須加強教育改革,每個縣都要辦農業學校,多數農村中學都要改成農業中學,按照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設置課程,畢業生至少掌握一項農業技術或經營管理知識。同時,中共號召農村青年要踏踏實實地去踐行農業科技,努力學習、帶頭運用、積極推行先進生產技術;強調提高農民科學文化與思想道德素質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必不可少的基礎,要消除封建遺毒和小生產狹隘眼界對農民的影響??傊?,增強中國農業發展后勁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提升農民的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斷增長農民的科學知識、信息知識和文化知識。正是在鄧小平的大力倡導下,全國各地重視教育和人才、學習科學技術蔚然成風。農村在推行普及義務教育的基礎上,農村職業中學迅速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了一批懂科技、善經營的新型農民,為中國農業科技的運用奠定了基礎。

其次,通過建立農業技術推廣組織來推進農業科學技術的運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農業經營體制改革后,把建立健全農技推廣組織作為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重要措施,希望以此建立農業雙層經營體制。1983年以后,中央強調農業集體組織要統籌安排、統一管理,按照互利的原則,“分別承包,建立制度,為農戶服務”[4]256,辦好農民家庭不能解決的機耕、水利、植保、防疫、制種、配種等事情。中央明確要求各地要辦好國家和集體的農技服務機構,通過技術承包制,“建立科技示范戶、技術服務公司、生產科技聯合體、科技普及協會等等”[4]263,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同時還提出要鼓勵和允許農業技術人員同經濟組織簽訂承包合同,在增產部分中按一定比例分紅,增加收入;要把農村集、鎮建設成為農村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科技推廣中心。中央還要求鄉鎮企業要經常性地向農民提供各種農業機械與配套服務;支持國家、集體、個人以合作形式興辦農村科技服務;農技推廣機構應同研究機構、高等學校、鄉鎮企業、各種合作組織,以及專業戶、技術示范戶、能工巧匠相結合,積極做好各方面的技術服務和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工作,推行按照經濟效益計算報酬的技術責任制或收取技術服務費的辦法,增加推廣機構和科學技術人員的收入,推廣機構可以興辦企業型的經營實體,“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單位逐步做到事業費自給”[4]668。1988年,國家要求農業科技推廣的運行機制向市場化轉變,政府以往主導并開辦的面向農民的基層技術推廣服務機構要改革為獨立實體,通過有償技術服務、技術經濟承包和經營與技術服務有關的農用生產資料等業務,“改變單純依賴政府撥款的狀況,逐步形成自我發展能力”[6]245。國家還鼓勵科技人員做好農民的技術培訓和服務工作,以發揮民間科技組織和農民技術員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這些規定使得我國農業科技推廣的公共服務逐漸走向市場化,對中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動力支撐。

針對農技推廣機構經費匱乏、人才流失等問題,1989年,國家要求鞏固和發展縣(含縣)以下農技推廣機構,支持發展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民技術員、科技人員為骨干的各種專業科技協會和技術研究會,“以疏通科技流向千家萬戶和各生產環節的渠道”[6]758,強調農業技術承包實行以物資供銷為依托、綜合配套的社會化服務。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把農技推廣工作納入市場化運作的改革,開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農民科技文化教育活動,中國農村出現了政府推動、市場拉動農業科技開發與運用的新局面。

綜上所述,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科技興農”的思想,直面中國農業經營制度變革后農業科技推廣面臨的新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的農業技術路徑,并對農業科技推廣體制進行了改革。這些變革及其方針和政策,既適應了中國農業的生產實際,又把握住了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的未來趨勢,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6.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歡
科學技術鄧小平農民
耕牛和農民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更名為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
科學技術部令第19號 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
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
農民
鄧小平與中蘇論戰
歷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紅色讀物
鄧小平“怕”回老家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已達1200萬(等10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