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城隍廟建筑漫談

2016-11-01 09:27柴琳
文物季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城隍城隍廟棲霞

□柴琳

太原市城隍廟建筑漫談

□柴琳

太原市城隍廟是該地區城隍發展的歷史實證,本文僅從現存兩處城隍廟建筑的歷史沿革、建筑形制及平面布局談起,淺析城隍廟建筑的特色價值,為研究該地區乃至全省的城隍廟建筑提供一定的基礎資料。

太原城隍廟歷史形制特色

“城隍”一詞最早見于《周易》中記載“城復于隍,勿用師”。從《說文解字》可知“城隍”最初的含義:“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為池,無水為隍”。城隍原意是護城的壕溝,后引申為城市的守護神,又逐漸演變為陰間的城市地方官。

祭城隍神始于春秋,宋代祭拜城隍的習俗已相當普遍,多將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為城隍神;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詔將城隍神引入國家正祀之中,并對其分級加封。還曾詔告天下府、州、縣建城隍廟,規格結構與當地官署正衙等同。有明一代城隍信仰趨于普遍化和制度化,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規制體系。清代的城隍崇拜沿襲明制,城隍廟則分首都、府、州(縣)三級,城隍廟建制與祭禮更加完備。

一、太原市域的城隍廟

太原地區城隍信仰應早在宋代就已初見端倪,至明清達到鼎盛時期。明《永樂大典》太原府輿圖中府轄各州、縣圖中均設有城隍廟。

北宋至明清,太原府轄域各有不同,以朱元璋下詔將城隍神列為國家正祀的明初為例,太原府直轄縣十三個,地域范圍約與今日太原市、晉中市轄境相當。本文則以今日太原市所轄六區一市三縣內的城隍廟建筑為例討論。

案諸明清城隍廟設立規制,縣設縣城隍,縣以下不設城隍,以土地廟代之。今太原市轄域內明清為縣治的有徐溝縣(金始置縣,于1952年改置為鎮)、清源縣(乾隆二十八年,清源縣并入徐溝縣)、太原縣、陽曲縣(縣治府城內)。古交市舊屬交城縣,婁煩設縣雖早至漢代,但縣治多不在今婁煩縣境內,特別是明清兩代,均隸屬于靜樂縣(隸屬忻州)。因此,本文太原市轄境應有城隍廟建制的僅為四縣——陽曲縣、太原縣、清源縣、徐溝縣。

太原府城建有城隍廟。據康熙《陽曲縣志》卷之五的禮祀中記載:“城隍廟祀本府本縣城隍之神,縣附府不另立廟”,是陽曲縣與太原府府城隍合祀一廟;建筑遺存位于今城坊街(原城隍廟街)。清源、徐溝二縣城內均建有城隍廟。清源置縣始于隋,與徐溝縣歷經幾次分和。清光緒《清源縣志》卷七:“城隍廟在文廟北。順治十八年知縣和羹重建?!背勤驈R現已無存。徐溝鎮,金大定置縣。明萬歷、清康熙《徐溝縣志》載:“城隍廟在縣治西五十步。金大定中建?!背勤驈R建筑遺存位于清徐縣城以東21公里處的徐溝鎮(原徐溝縣治)西北方。太原縣建置早至隋。曾經作為縣治的晉陽古城與今小店區城西村皆已成為丘墟,至明洪武年遷今址(今晉源街辦所在地)。城內建有城隍廟。明嘉靖、清光緒《太原縣志》雖無明確文字記載,但明嘉靖《縣志》及清乾隆《太原府志》圖考中明示太原縣城內東南角建城隍廟一座,現已不存。由此可知,太原市域內按照明清規制應建有城隍廟的共四處,明確記載建有城隍廟的也是四座,分別是太原府城隍廟、徐溝縣城隍廟、清源縣城隍廟、太原縣城隍廟。如今僅存兩處,分別是太原府城隍廟和徐溝縣城隍廟。本文即以太原市域內現存的兩處城隍廟為例,探討其歷史沿革、平面布局、形制和建筑特色。

二、城隍廟歷史沿革與建筑平面布局

1.太原府城隍廟

太原府城隍廟位于城坊街(明清太原府城內,原為鎮朔坊西街,閻錫山統治時期更為城坊街),府城隍神列屬為“公”。據《古城衢陌》中記述:在北宋時期,太原城隍廟建在開遠門內東側朝真坊內,金元兩代又遷址城西南角的三桂坊。據清道光《陽曲縣志》載:府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重修。民國2年(1912年)廢棄,在該廟址開辦了第一座輕工企業——平民工廠。1945年閻錫山創辦的西北印刷廠由太原市北門外遷到城隍廟內,歸西北實業公司管理,廠房設在廟內正殿和東、西配殿內。

據清道光《陽曲縣志》“禮書”載:“城隍廟在北門鎮朔坊西街,縣廟附府。三月十五日大祭,羊一、帛一、爵三官主之。按崇墉為城,環水為隍,必有神憑焉。唐張九齡文曰:方隅是保,甿庶是依,則神之職司可見。明封天下城隍之神,府曰威靈公,州曰靈佑侯,縣曰顯佑伯。春秋上戊合祭于社稷山川壇,今仍之。凡吏于土者,始至必齋而祀焉。水旱疾疫則禱之,每朔望肅謁行香?!背勤驈R作為鎮城之廟,從一些老照片及民國時期《山西省城詳圖》中依稀可以感受到當年城隍廟壯觀的氣勢,殿宇飛甍,斗栱翹昂,規?;趾?。

據《城區地名志》所附《山西省城詳圖》所示,城隍廟平面布局為四進院,據史料記載最初占地面積約為1萬多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樂樓、山門、享廳、過殿、正殿及寢宮,兩側建有牌坊、鐘鼓樓、東西配殿、角樓等建筑?,F僅存東配殿及鐘、鼓樓,為明、清建筑。

牌坊立于城隍廟山門外,為四柱三樓式木構牌坊。透過牌坊可見城隍廟山門,為硬山頂建筑;與之相對的位置建樂樓一座,為單檐歇山頂與卷棚歇山頂勾連搭形式,樂樓面寬五間,前出抱廈面寬三間。

過殿面寬五間,明間檐柱雕刻盤龍兩條,栩栩如生。明、次三間均設七級垂帶踏步,其上設雕花欄板、望柱及抱鼓石,由此可見其規模和等級較高,在該地區如此規格的廟宇并不多見(圖一)。

圖一 太原府城隍廟過殿(照片來源:《太原老城》一書)

圖二 城隍廟正殿及享廳(照片來源:《太原老城》一書)

享廳位于正殿前,面寬三間,為單檐卷棚歇山頂;明間前檐懸匾,柱間設雕花雀替。享廳四周開敞,四根檐柱上均掛楹聯。

正殿面寬五間,明、次三間設隔扇門,梢間為隔扇窗。重檐歇山頂,筒瓦屋面,殿頂琉璃剪邊,設琉璃方心三塊(圖二)。

(2)徐溝縣城隍廟

徐溝縣城隍廟位于太原城郊清徐縣徐溝鎮(1952年清徐縣與徐溝縣合并為清徐縣,后改置為徐溝鎮),縣城隍神列屬為“伯”,是太原市現存最完整的一處城隍廟建筑遺存。據清康熙《徐溝縣志》卷三載:“城隍廟在縣治西五十步,金大定中建,凡新到縣者必齊宿而誓焉,明永樂、宣德間金水泛漲遂淤壞,景泰間知縣李維新重建,成化間知縣楊翔重修;廟門上建樂樓一座,嘉靖間知縣王禮增修?!蓖瑫硭摹吨匦蕹勤驈R樂樓碑記》中記載:“明成化年間建樂樓于廟門。崇檐俊宇,覺楹修榱,結構之巧,世傳紫薇觀之飛仙所造。真神功鬼斧非人力所能成者,說者謂為一邑之巨……?!庇?983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2007年對城隍廟進行實地勘測時,曾在一進院棲霞樓北側探出享亭臺基部分以及寢殿西側耳殿和圍墻基礎。另據《徐溝古城》和《晉商史料全覽》所繪的城隍廟印象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山門南側曾建有照壁,但并沒有經過考古勘探,尚無法得以證實。其現存建筑和享亭臺基的勘探結果與印象圖所繪一致。

由此得知,城隍廟平面布局為三進院,原中軸線應有照壁、棲霞樓、享亭、大殿、寢宮,兩側分別鐘鼓樓、配殿和耳殿等?,F存棲霞樓(樂樓)、大殿、寢宮及兩側的鐘鼓樓、配殿等29間,為明、清建筑群,占地面積2831.2平方米(圖三)。

圖三 徐溝城隍廟總平面圖

棲霞樓(圖四)通面闊11.62米,通進深13.51米。主體梁架為徹上露明造。梁架結構由三部分構成,主體結構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筑;前出山門檐廊,為卷棚歇山頂,尾部與一層檐柱相交;后出抱廈為戲臺前臺,通過斗栱以及橫、縱向枋類構件與主體結構相互拉結,形成結構交融的“共同體”(圖五)。

圖四 徐溝城隍廟棲霞樓

圖五 徐溝城隍廟棲霞樓明間斷面圖

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懸山頂素瓦屋面,綠琉璃瓦剪邊。明間面闊4.5米,次間面闊4米,梢間面闊3.82米,梁架為徹上露明造;前設抱廈,面闊三間,卷棚懸山頂素瓦屋面,明間面闊6.57米,次間面闊2.66米。

寢宮面闊三間,進深兩間,設前廊。懸山頂素瓦屋面,綠琉璃瓦剪邊。明間面闊4.2米,次間面闊3.875米,梁架為徹上露明造。

通過兩處現存城隍廟考察可以看出,城隍廟建筑的規格形制和衙署建筑相似,府城隍廟平面布局更繁復,功能分區更加細化。而縣城隍廟則多將部分功能合二為一。中軸對稱的多重殿宇遵從禮制建筑“前殿后寢”的格局?!扒暗睢奔创蟮睿ǔ勤虻睿?,供奉城隍神位,在整個廟宇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一般呈“凸”字形平面,大殿前置享亭一座,供人參拜;“后寢”即后殿,或者祭祀城隍父母,或者祭祀城隍夫人,兩側為從屬建筑,其建筑體量、形式、等級、高程都略遜于中軸線上的建筑,體現了我國傳統道德理念中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的禮儀文化,也是傳統文化脈絡在古建筑群中一種繼承和延續。

三、城隍廟單體建筑特色

1.樂樓——徐溝城隍廟棲霞樓

古代戲曲舞臺隨時代發展而變化,由初期在平地上演出到建立露天戲臺;到中期從無屋頂的露臺變為有屋頂的“舞亭”或“舞樓”,觀看形式仍為三面觀或四面觀;后期又將“舞亭”或“舞樓”變“樂樓”,觀看變為一面觀形式。樂樓在太原地區的出現主要是從明代開始,而在這一時期,對于城隍神的崇拜進入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統治階級重視程度非同一般,樂樓出現在城隍廟中成為必然。受到封建社會的影響,城隍廟作為鎮城之廟,樂樓的建立是為了酬神,更重要的是通過戲曲方式更直接形象地教化民眾,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民眾喜愛的娛樂場所。

徐溝城隍廟樂樓稱之為棲霞樓,重檐歇山頂,二層斗栱處置牌匾,書“天下第一樓”,三層匾書“棲霞樓”。其造型奇特,崇檐俊宇,蔚為壯觀。設前廊,卷棚歇山頂。后檐設抱廈,卷棚歇山頂。旁置八字墻,樓內置通柱直達二層梁架,構成多層框架形式,2.04米處架木板,上為臺面,下為通道。

這種“過路臺子”的形式,將山門與樂樓相結合,在功能上既為人們進出廟宇留有必要的空間,又可進行戲曲演唱,將多種功能融為一體,在有限的空間內最大化地滿足人們的心理訴求;在建筑形式上,建筑體量宏偉壯觀,屋面造型錯落有致,立面尺度比例均衡,并且將鐘鼓樓與之連為一體,在山門兩側各出懸山頂檐廊三間,這種組合較孤立的單體建筑更加雄偉壯觀,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人們的視覺效果,這種建筑形式在山西城隍廟中并不多見。從內部結構來看,主體部分一層檐柱上置斗栱層并與二層檐柱相連,二層檐柱用通柱直達構架層,檐柱通高7.64米,明間置內金柱,高度達8.15米,既起到結構穩固、拉結作用,又進一步分散結構荷載,這種構架形式與樓閣建筑相似,但二層檐柱及金柱用一根整料直通二層結構層的做法在眾多城隍廟建筑中較為少見。棲霞樓這種奇特的建筑形式與構造在太原地區乃至整個山西地區都實屬罕見,不愧為“天下第一樓”。

棲霞樓試聽功能亦為出色,從現存建筑山墻上仍可看出內部架設木板的凹槽,凹槽上平距地面2.04米,較金元戲臺1米左右的臺基有所升高,相對較低的臺基來說,直達聲波掠過聽眾區域而被吸收的部分在減少,直達聲波可以傳達到更遠的地方,便于后排觀眾的收聽。而八字墻與樂樓相結合的設置像一個擴音喇叭,聲源傳播范圍較普通的一面觀戲臺更廣泛,使之坐于兩側的人們也可清晰聽到戲曲的旋律。

在觀看的視覺效果方面,由于棲霞樓唱戲的平臺較高,坐于后排的觀眾從視線上可以掠過前排觀眾的頭部清晰看到舞臺上唱戲者的神態、姿勢以及人物的情感變化,而八字墻的設置又進一步擴大了視域范圍,對于坐于兩側的觀眾來說視覺通廊開闊,更能深入其中感受戲曲文化所傳達的文化信息和藝術魅力。

此外,棲霞樓屋頂形式豐富、形成高低錯落的立體空間,也更好地滿足了建筑的使用功能。由于山門與戲臺融為一體,因實際功能需要,將其主體部分加高;而對于唱戲或看戲者來說,過高的屋頂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聲源的傳播以及降低音質的效果,所以在棲霞樓主體部分出卷棚抱廈三間,明間開間是次間的兩倍之多,一是提高了聲音傳播的質量,二是提升了觀演者的視覺空間,三是擴大了內部使用空間,主體部分作為后臺,抱廈部位用作前臺,供唱戲者演出之用,這樣的設置避免了后臺活動對觀眾的注意力的干擾和分散。再者,為使建筑外觀比例均衡、尺度適宜,樂樓外側過高的墻體會給人極度壓抑的心理感受,且墻體在沒有屋檐的保護下易受風雨侵蝕而遭到破壞,因此前出廊結構滿足了人們的視覺及建筑功用之需,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建筑設計理念的具體展現。

(2)太原城隍廟東配殿

圖六 太原城隍廟東配殿正立面圖

東配殿主體結構為單檐歇山頂,整體構架較高,前另出廊與主體相連,從正面看則為重檐歇山頂,這種構造形式在太原地區諸多廟宇配殿中十分罕見,是太原城隍廟建筑造型藝術的一大特點(圖六、圖七)。

圖七 太原城隍廟東配殿側立面圖

東配殿大木構架并未像多數傳統木構建筑那樣,由柱、斗栱、梁枋、檁等層層相疊構成建筑的木構體系,而是省去了斗栱層,直接將梁架置于平板枋上,下由柱支撐,這種結構形式在太原眾多明代建筑中均有所應用,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

東配殿雖未采用斗栱,但梁架規正,用材碩大,尤其是大木構架三架梁、五架梁梁身保存了完整的明代彩繪圖案,梁身為旋子彩畫,枋心為龍鳳圖案,檁亦為旋子彩繪,枋心繪博古圖案,如此完整的明代建筑木構彩繪圖案實屬難得。

這些古老的建筑所涵蓋的歷史信息豐富,梁架結構各有千秋,或繁縟,或簡潔,皆反映出古代匠師在建筑尺度設計上嚴謹而不失巧妙,大氣而不失細膩的風格。

四、綜 述

城隍廟作為城隍信仰的重要載體,是我國封建社會長期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其文脈的延續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城市乃至鄉村百姓的生活。太原城隍廟建筑作為太原歷史文化發展的實物存在,是城市固有的本土歷史和民俗文化的存續空間,同時也是這一地區建筑技藝發展的縮影,其建筑特點鮮明、體量較大,是研究太原城隍文化發展的重要實證。

1.太原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太原古縣志集全》,三晉出版社,2012年。

2.裘影萍《城隍廟的由來》,《內蒙古林業》2013年第4期。

3.蕭放《城隍廟與城隍神信仰》,《文史知識》2007年第3期。

4.楊瑞武《古城衢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5.益暖中華·保護歷史的足跡團隊《遺失的歷史——太原市老城區瀕危文物古建調查》,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6.山西省政協《晉商史料全覽》編輯委員會編《晉商史料全覽·商鎮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7.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清徐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清徐文史資料》第7輯。

8.石佳、傅巖《城隍廟文化瑣談》,《城市問題》2003年第2期。

9.彭克偉、劉強主編《建筑裝飾與物理環境》,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作者工作單位: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猜你喜歡
城隍城隍廟棲霞
平遙城隍廟,中秋之月
兩個城隍
城隍廟的來歷
城隍廟的來歷
逛鎮江城隍廟街
禁戲下行與“以神為戲”之民間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劇為例
丘陵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環境規劃探討——以棲霞古鎮都村為例
城隍廟里紅紅的年味
趙學敏書法作品
趙學敏書法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