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略論

2016-11-10 06:28云立新
團結 2016年4期
關鍵詞:孫中山民主民族

◎云立新

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略論

◎云立新

現代化不僅是人類社會史上的重大變遷,也是人類文明進入嶄新層次的鮮明標志。對中國而言,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伴隨著西方世界的霸權威脅與文明示范”,現代化浪潮就猛烈叩打這個古老帝國保守封閉的門戶。正如有的學者所言:“現代化的發展,就一定伴隨著現代國家建設”,“它的政治維度就是建設現代國家”。所以金耀基先生認為:“中國自19世紀中葉跨入近代歷史以來,一直面臨兩大政治任務的挑戰:一是‘國家建構’(state building),一是‘民主建構’(democrace building)”。這就意味著一個背負了幾千年傳統的古國,不僅要從“王朝天下”轉向“現代民族國家”,進而完成“兩種不同結構和原則的融合,一種是政治和領土的,另一種是歷史的和文化的”。

如何回應時代對國家建設提出的嶄新命題?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推翻清朝專制統治,創建“主權在民”的共和國,實現現代化的一系列思想理論。

一、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要旨及其特點

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要旨就是把中國建成一個“民族的國家、國民的國家、社會的國家”。因此孫中山首先把喚醒民族意識作為國家建設的基點。19世紀歐洲風起云涌的民族主義運動給予了孫中山很大的啟發,使他認識到,正是由于滿清專制的民族壓迫讓當時的中國“沒有民族的精神,所以雖有四萬萬人結成一個中國,實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貧弱的國家,處國際中最低下的地位”。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需要喚醒他們的民族意識,“結合四萬萬人成一個堅固的民族”,方能抵御列強的瓜分豆剖。其次,孫中山高度認同民主是國家建設的本質要求。由于他深受歐美政黨政治、民主法治模式的影響,所以堅決主張以主權在民的共和國取代“惡劣政治之根本”的皇權專制制度,同時難能可貴的是,為了克服西方國家代議制的種種弊端,孫中山創造性地將這些外來思想資源與“天下為公”等中國傳統菁華相結合,設想構建一種新型的權能分開的高效率政治系統和國家治理體系。再次,孫中山把民生作為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抓手。由于他在早期革命失利、流亡國外期間,認真對照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實地考察了其社會制度,“始知徒致國家富強、民權發達如歐洲列強者,猶未能登斯民于極樂之鄉也。是以歐洲志士,猶有社會革命之運動也”。因此他把民生當作社會、歷史發展的原動力以及社會革命的綱領,希望將民生問題“與民族、民權問題同時解決”,以期防備“將來社會不均的大毛病”。

審視孫中山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內容的國家建設思想,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孫中山的國家建設思想從反抗民族壓迫,催生民族意識,爭取民族獨立著手,進而把民主作為國家建設的根本,同時視民生為實現國家安定繁榮的關鍵。通過民族、民權、民生問題的有機結合,積極回應撲面而來的現代化浪潮沖擊,總體思考和擘化有關建設現代中國的時代主題,希望以民族、民權、民生三位一體建立共和,推進中國的國家建設。

二是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先進性和創造性。有學者認為,孫中山不僅看到了“從傳統帝國體制邁向現代國家,中國只能選擇民主”,而且還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眼光認識到“中國的國情與民情決定了中國的民主,不能獨立于中國的民族問題與民生問題,應該三者統一”?;诖?,針對國家建設中有關國體與政體、各方權力如何均衡等重大問題,他沒有照搬照抄歐美,而是博采中外政治理論精華,提出了極富中國特色的“五權分立”模式及權能區分學說,并且還就國家的經濟組織功能以及如何將“政治革命”與“社會革命”一并完成等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論構想。

三是實現了理論創建與革命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指引下,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開啟了全亞洲第一個建設民主共和國的實踐,這是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最偉大的成果。而作為第一部中國歷史上共和民主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更是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制度化體現,對去除傳統專制制度的遺毒,讓民權和共和理念深入人心,推進現代中國建設意義重大。

二、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歷史影響

孫中山的國家建設思想,被后人譽為“反映和概括了當時整個時代的要求和歷史的動向,是當時中國最先進最完整的思想體系”,在中國近百年來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過巨大的影響。

一是在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影響下,中國開啟了走向現代國家的新紀元。武昌首義而天下響應,辛亥革命可以說是“對一個社會居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和神話,及其政治制度、社會結構、領導體系、政治活動和政策,進行一場急速的、根本性的暴烈的國內變革”。辛亥革命以建立共和取代了改朝換代,終結了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循環更迭,開啟了中國走向現代國家的新紀元。特別是伴隨“辛亥革命之后建設現代國家的強烈歷史沖動”,一系列關涉國家建設的重要原則理念得以確立和尊崇。如確立了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維護國家統一等基本原則;人民的基本政治權利和自由以法律的形式明確;確定了以憲法為基礎的行政制度、司法制度、選舉制度等民主政治形式以及立法對政府的權力限制機制;在憲法中明文賦予了司法體制相對的獨立性,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開始,獨立和公開審判的司法原則就已確立,即便在后來的《中華民國約法》和《天壇憲法》中也沒有改變,一直得到了保留。

二是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指導書寫了建設現代中國的絢麗篇章。辛亥革命后的十幾年中,中國歷史上首次以國家建設為目標的基本方略付諸于實踐,開啟了國家建設的偉大嘗試。首先是一攬子體現國家建設本質要求、與民主共和密切相關的體制、機制建構徐徐展開。這是因為在現代政治邏輯中,“對任何國家來說,民主化不僅意味著一種政體選擇,而且意味著一種國家重構,即建構以人民主權為基礎,以保障人民自由、促進人與社會發展為使命的現代國家制度體系”。正是隨著主權在民的新型國家治理系統的建設,言禁、報禁等固有的專制禁錮被沖毀,一大批宣揚先進文化,傳播民主與科學的報章雜志刊物先后創辦,進一步發揚和增強了輿論的監督力和影響力,許多愚昧、落后的社會觀念和生活習俗被紛紛摒棄,民權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尊重和保障,整個國家進入了一個民主寬松、思想解放、言論自由、文化求變的新時期。此外,制約民間經濟發展的專制桎梏亦被打破,各類實業、現代工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蓬勃而出,中國民族工商業迎來了它發展史上的“花樣年華”??茖W技術、國民教育等諸多現代國家建設的基礎構成要素同樣得到了進一步發育發展,現代中國已然成型。

盡管孫中山的國家建設思想恢宏遠謀,大大超越了同時代的那些被約瑟夫·列文森等學者認為僅限于救亡的應急之計,但是“源于要用現代政體去安頓具有千年獨立政治傳統的帝國的困難”,因此不幸在實踐中被屢屢中斷,抱憾落空。這也進一步說明,在中國進行國家建設的艱巨性前所未有,不僅不能憑一場疾風暴雨式的革命一蹴而就,而且需要經歷幾十年甚至百年的反反復復。

三、孫中山國家建設思想的當代價值

雖然一切思想家都立足于他所處的時代,回答時代所提出的問題,但孫中山卻以選擇取向上的開放心態,理論構建上的開闊視界以及制度設計與實踐上的創新思維,使得他的國家建設思想著眼于當時又超越了當時。即使放在今天,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仍然是一筆珍貴遺產和一座有待深入挖掘的思想資源庫。

孫中山特別重視富國富民的振興農業工作,此橫幅是他1921年給內政部農務局秘書、同鄉李祿超的題詞。

首先,孫中山有關“民主”的真知灼見亟需反思和總結。有學者指出:“從國家建設看,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走出有中國特色的民主發展道路”。而薩繆爾·亨廷頓的觀點是,“21世紀所有國家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這個國家的‘現代國家形態’是否與其固有‘文明母體’具有親和性,是否能植根于其固有文明母體”。孫中山對民主發展的世界潮流有所“因襲”,如尊崇法律為“共和國之命脈”,主張保障民權的基礎在于法律至上、憲法至尊,政府各機關的組織、活動都應有法可循,依法行政,以法治國。同時他還從國情出發選擇性地對西方制度有所斟酌“規撫”,進而完成新的“創獲”,設計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權力制衡和“權能相分”的制度。這對于今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道路,避免走偏,同時有效實施“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很有裨益。

其次,孫中山的民生觀尚需深入挖掘借鑒?!懊裆辉~,從經濟而言,涵蓋發展與分配兩個方面?!碑敶袊粌H存在著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不同步的矛盾,而且壟斷現象依然突出、資源短缺等生態危機依然嚴峻,貧富差距以及城鄉、東西部的差距依然很大。盡管有觀點認為孫中山就民生問題只是“提出‘節制資本’和‘平均地權’兩個模糊的解決方案”,不一定能解決當前轉型中國呈現的一些具體復雜的深層次問題,但孫中山“一手抓土地流轉(平均地權),一手抓投資調控(節制資本)”等聚焦民生、注重公平以及有關繁榮區域經濟的思想,亟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維度上展開,以期為如何真正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提供值得借鑒的進路。

再次,孫中山關于民族主義的論述還需進一步堅持發揚。對于具有56個民族的中國來說,妥善處理民族關系,加快邊疆民族地區的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當前一些國家和地區因民族沖突引發政治分裂,我國一些民族地方因各種原因出現不安定因素,無疑讓今天的國家民族事務面臨一系列新挑戰。因此,闡發孫中山有關把維護各民族地位平等、增進民族凝聚力放在國家建設首位的論述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更重要的是,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主張“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不但是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還要對于世界負一個大責任”。希望“不但在我們的美麗的國家將會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享更為光明的前景”。這對中國今天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向全世界宣示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把“中國夢同周邊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區發展前景對接起來,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順利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意義尤為重大。

(云立新,甘肅中醫藥大學經貿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民革中央理論研究與學習委員會委員/責編劉則永)

猜你喜歡
孫中山民主民族
別開生面先行者——孫中山的哲學創意
中國式民主
孫中山的綽號
見證民主法治鏗鏘前行的力量
MINORITY REPORT
王緒陽孫中山人物畫作品選
民主制度在軍隊推行的由來
孫中山祖上因迷上風水致貧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