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明四句教與唯識學八識思想的對比研究淺析

2016-11-10 22:50江文水
人間 2016年28期
關鍵詞:王陽明

摘要:王陽明先生是明代大儒,四句教是其心學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陽明學的核心和精義。對其詮釋和爭論從未停止過。古往今來,對其作出詮釋的人很多,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四句教的詮釋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多數人都是對其的詮釋,基本都是從儒家學說里進行的,以此來闡述它的宇宙觀,本體論和道德觀的。陽明心學盡管上承孔孟心性之學,但引佛入儒的影子也是很明顯的。本文通過對四句教的詮釋和分析,與唯識學思想進行比較闡述,有利于對四句教的理解和認識四句教心學義理的發展脈絡及相關關聯,由此看出陽明心學與佛學,與佛教唯識學相關思想的關系和異同。

關鍵詞:致良知;四句教;王陽明;佛教唯識學;八識思想

中圖分類號:B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137-03

一、陽明四句教的由來

陽明先生一生追求圣道,晚年有四句教為:“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在當時先生尚在人世時就引起身邊弟子的爭辯和強烈討論,陽明先生歿世后,江右王門與越中弟子之間對此的理解發生更大的分歧。明朝末年,由于其他學者對陽明學的攻擊,陽明學逐漸走向衰落。陽明學受到攻擊和不斷的批評,多是以陽明四句教為目標或切入點的。由此見之,四句教是心學之中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心學的提綱挈領。那么,陽明四句教到底是如何提出來的呢?要詮釋四句教的深層次內涵,必須深挖它的由來和出處。

《王陽明全集》卷3《語錄三》為《傳習錄下》,其辭云: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復征思、田。將命行時,德洪與汝中論學。汝中舉先生教言,曰:“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钡潞樵唬骸按艘馊绾??”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話頭。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還有善惡在?!钡潞樵唬骸靶捏w是天命之性,原是無善無惡的。但人有習心,意念上見有善惡在,格致誠正修,此正是復那性體功夫。若原無善惡,功夫亦不消說矣?!笔窍κ套烊獦?,各舉請正。先生曰:“我今將行,正要你們來講破此意。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里接人原有此二種。利根之人直從本源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個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了。其次不免有習心在,本體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實落為善去惡。功夫熟后,渣滓去得盡時,本體亦明盡了。汝中之見,是我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這里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執一邊,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體各有未盡?!奔榷唬骸耙押笈c朋友講學,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的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只依我這話頭隨人指點,自沒病痛。此原是徹上徹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難遇,本體功夫,一悟盡透。此顏子、明道所不敢承當,豈可輕易望人!人有習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功夫,只去懸空想個本體,一切事為俱不著實,不過養成一個虛寂。此個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笔侨盏潞?、汝中俱有省。

《王陽明全集》卷35《年譜三(自嘉靖壬午在越至嘉靖己丑喪歸越)》“(嘉靖六年丁亥)九月壬午,發越中”條云:

是月初八日,德洪與畿訪張元沖舟中,因論為學宗旨。畿曰:“先生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此恐未是究竟話頭?!钡潞樵唬骸昂稳??”畿曰:“心體既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知亦是無善無惡,物亦是無善無惡。若說意有善有惡,畢竟心亦未是無善無惡?!钡潞樵唬骸靶捏w原來無善無惡,今習染既久,覺心體上見有善惡在,為善去惡,正是復那本體功夫。若見得本體如此,只說無功夫可用,恐只是見耳?!辩茉唬骸懊魅障壬鷨⑿?,晚可同進請問?!笔侨找狗?,客始散,先生將入內,聞洪與畿候立庭下,先生復出,使移席天泉橋上。德洪舉與畿論辯請問。先生喜曰:“正要二君有此一問!我今將行,朋友中更無有論證及此者,二君之見正好相取,不可相病。汝中須用德洪功夫,德洪須透汝中本體。二君相取為益,吾學更無遺念矣?!钡潞檎垎?。

上面兩段文字皆是選自《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中,從中可以看出四句教的具體提出以及提出的時間,在場人物等。先生對德洪、汝中說道“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睆拇怂木浣虖V為人知。

二、四句教的內涵和意蘊

(一)無善無惡心之體。

無善無惡心之體,這個心,沒有分別,沒有善惡雜念,純然一體,真實而自然活潑的一顆實在心。無善無惡,和佛教空觀的不著兩邊類似。無善無惡,渾然一體,不存在二元分判。無善無惡就是原原本本的那顆心。無善無惡是世界最高的存在,是修行人修行的最極致狀態。但是在現實里,人都有分別心,起善惡念。所以我們時刻都得明白和提醒自己,人所具足的本性。無善無惡心之體,它說的是人性的根本,沒有善也無所謂惡。這里,善惡是相反的兩種性質,善指一切真實、美好、美麗、自然純凈的事物等。

無善無惡心之體的這句話,可以說是陽明先生的點睛之句。這句話也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從這句話來看,人之本性人人具足,由此觀之,則天下人人人平等,本質上無高度之分,無善惡之分,進一步也可以看出,萬物無不如此。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

有善有惡意之動,當善惡出現的時候,那是因為有了分別心,起來念頭動了心思,也就有了二元分判,意念出現后,就有所謂的善惡之分了。一念生而百念動,所以現實里一旦邪惡的念頭產生,會有一系列的邪念持續產生,然后或多或少的付諸行動。觀念世界得以出現,然后各種世界也就相繼產生了。有善有惡意之動,有善有惡,在現實里的普通人皆是如此模樣。正因為人有了意識,才區別于動物,才產生善惡和人世間的一切。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

知善知惡是良知,從無善無惡到有善有惡,可以說是從本性到現象,現實里有善有惡,那么現實里我們就要知善知惡,只有知善知惡,才能為善去惡。那么,什么叫做知善知惡呢?是說在人的意念動了之后,善惡自然有了分別,有了善惡我們自己當然不能也不要去掩藏,因為一個修行的人,正常的人都應該去惡修善,向善向美。關于良知,在《孟子·盡心上》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陽明先生的良知論當為由此繼承發展而來,如果無善無惡是心之體,那么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就是現實里人之體,也就是道德倫理意識,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最高本體。良知是無所謂善也是所謂惡的,但是它始終卻知善知惡。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

為善去惡是格物。知善知惡之后,當然是選擇。選擇的結果是為善為善去惡,這也是人之所以的是人必須要做的選擇,怎么為善去惡,格物,格物致知,致什么知,當然是致良知。心念動了之后,自己的善善惡惡全然明了,善惡都在牽引著你,所以你努力修行和實踐,去惡為善,擇善而為。這一切首先是在心上做擇決,但也離不開現實里的萬事萬物,必須知行合一。

三、四句教和佛教唯識學思想的比較

(一)無善無惡心之體和唯識學第八識的比較。

四句教首句“無善無惡心之體”,說的重點是體,是從本質層面上說的。它指的是心的本體,是最本質的東西,是真心,也是性,是最高的道。從外在的現象來看,它表現為萬事萬物,七情六欲,眼耳口鼻所及之物之象;反之,求諸于內,則類似道家的道,它無善無惡,不來不去;又類似佛教的佛性,不生不滅,如如不動。

陽明先生曰:“道一而已。古人論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先生曰:“道無方體。不可執著。卻拘滯于文義上求道遠矣。如今人只說天。其實何嘗見天?謂日月風雷即天,不可。謂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識得時,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見,認定以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亙古亙今。無終無始。更有甚同異?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又曰:“諸君要實見此道,須從自己心上體認,不假外求始得”。這一段話選自《傳習錄上》,略讀之,如出原始儒家典籍,在《中庸》《孟子》等書籍里都能找到它的影子,但是細讀,卻不是那回事?!吨杏埂罚骸疤斓刂?,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p>

陽明在這里指出:“見得自己心體,就無時無處不見此天此道”。知行合一,要見道,不可以只到外面去求,需從自己心上去體認。認得自己的真心,即認識道,認識天,也就是先生說的知心則知道知天。

無善無惡心之體,明心見性,知心則知道知天。和佛家禪宗的關聯似乎很大,那么和唯識學的第八識的關系呢,什么是心什么是道什么是天?它們是有很多相類似的地方的。首先都是本質上的,是萬事萬物,世間百態根本。四句教之無善無惡心之體,唯識學之第八識之根本性,都被視為是世間萬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其次是道德倫理意識在本質上是相類似的,無善無惡。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基礎或者說最核心的部分,本質上萬事萬物無善無惡,但是未發和發是截然不同的,一旦行諸于外就要向心內求天道,通過外在實踐之,去惡求善,知行合一。唯識學第八識也是無善無惡的,第八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中,它是屬于‘無記,統納一切善惡種子,它是染凈皆收,不分好壞,付諸于現實善惡好壞全憑意識擇決。

(二)有善有惡是意之動和唯識學思想的比較。

四句教次句“有善有惡是意之動”。這里說的意動,即是已發,顯現于外。意的深層次含蘊有兩個方面:其一,意是真心本性的顯現;其二意是指私心雜念,并通過人身的種種方式表現出來。這句是接著上句而進一步推進的,在萬事萬物的本體上,意是不動的,是無善無惡的,只有它隨外緣起用時才有善惡之別。于現實里來說,圣人已經做到了保持真心不動,不以私心生愛恨。凡夫則顛倒萬象,找不到真心本性,分不清善惡,常常執著于錯誤的東西而不肯放手。

“問:圣人應變不窮,莫亦是預先講求否?先生曰:如何講求得許多?圣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是知圣人遇此時,方有此事。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須先有個明的工夫。學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變之不能盡?!边@一段話出自《傳習錄上》,先生為說明“心之發動處謂之意”,舉“圣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圣人心如明鏡,無物不照,說明圣人知善知惡,圣人照見的也是有善有惡的。只是它是善來照善,惡來照惡,真心并不起分別。

若把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的意拿來和唯識學的識來做比較,發現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意的意蘊的第一個方面,即意的本性真心的顯現,和唯識學第八識很類似,是根本性的存在,第八識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外事萬象依它而顯現。其二,在佛教中,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煩心雜念由此而產生,這和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的意的然會知。與良知之第二個方面的意思私心雜念是極其相似的。

(三)知善知惡的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和佛教唯識思想的比較。

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惡的是良知”,這一句是指心體的作用,即是重在外顯外用。先生以“致良知”立論,在這里,良知是充滿社會道德倫理評判意識的,但是它是從本體上說的,講良知知善知惡,是體之用。

先生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良知是心之本,不管什么時候它都在。善惡生起時良知也知道,只是人不察覺。在先生看來,良知的作用的外顯就是仁義禮智等。在這里,先生把良知看成為真心,是天理,無善無惡,純凈至極。

可是通過修行,圣人卻可以通過良知良能知善知惡,認得善惡本質,返照明心,知道良知即體即用。那么要怎樣修行,就是要格物致知,即是致良知。

佛說妙明真心是一切人所具有的,不能證得概因妄想執著所障礙。這里的妙明真心也即是第八識,也即是阿賴耶識。唯識學第七識也叫末那識第六識也叫意識,末那識執著于第八識,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恒審思量,末那識只是分析好壞善惡,卻不選擇,第六識最活躍,對于眼耳鼻舌身等得來的東西最終擇決選取的判斷權都在它這里。四句教之知善知惡的是良知與他們有什么類似的呢?

其一,知善知惡,而后選擇。它們都知善知惡,良知心知肚明,修行人也會通過格物選擇去惡從善,盡管每人都有“良知”,但有些人受欲望、貪婪、虛榮心等的蒙蔽,良知并沒有發揮作用。唯識學里的第八識里存有善惡好壞等種子,前五識還不斷汲取各種善惡好壞的東西,但是修行人也會通過第七識的思量權衡,第六識作出它認為正確的選擇,當然,修行不夠的人還是受到外界的干擾,各種煩惱障礙而誤入迷途,不知回頭。

其二,在本體論上的類似。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是心之體,心即是天理,是道,是最高最極致的存在。由此可見陽明學的本體論即是良知本體論,也即是心本體論。心之用也即是體之用就是你的所有世界,如你你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你腦子里的全部,就構成了你的全部世界。佛教唯識學中,萬事萬物的本體就是第八識的種子,種子不分善惡好壞全部存在第八識之中,要想多存善知識,好種子,那就要靠七識的思量權衡,意識的擇決。外在的世界都是人的眼耳舌鼻身等五蘊變現出來的,虛假不真。人的或者世界的本質是因為第八識存在,那是真心,是真如,是佛性,是最高存在和最根本的存在。

其三,在社會倫理屬性上的類似。良知是道德的本體也是社會道德的基本準則。良知是一切善的集合,心之體外顯之后,良知知善知惡,且通過格物為善去惡。陽明先生說:“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親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從兄便是弟,致此良知真誠惻怛以事君便是忠?!蓖ㄟ^忠孝來說明和表現良知。凡此種種,在《傳習錄》中有很多的例子。那么在佛教唯識學中,是如何表現社會倫理屬性的呢。唯識學中第七識“有覆無記”的倫理屬性,受到本體之阿賴耶識和現象界前六識的影響。末那識的倫理趨向,或善或惡,受到前六識的影響和熏習而不斷改變,影響著一個人的思量權衡。先天影響著它 的一貫性,后天又是開放外向的,不斷吸取或者受到新的影響和熏習,所以現實里人要通過修行,前六識接收到的都是好的現象或者善的知識,這樣第七識在思量權衡和第六識在擇決時基本都是偏向于善的方面的,每個人都這樣,整個社會和世界都是和諧的,善的,美好的。

其四,在人生修行境界上的類似。陽明先生說怡神養性以游于造物,閑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他人生所追求的是一種“真樂”或“真吾”境界。這種境界是擺脫個人名利等束縛的自由而又真實的狀態。對于生死,他是這樣看的“人于生死念頭,本從生身命根上帶來,故不易去。若于此處見得破,透得過,此心全體方是流行無礙,方是盡性至命之學”。人的一生中,除了生與死,其他都是小事,向死而生,萬物皆是身外之物,每個人最終都會死亡,這樣就會提醒人們自己珍惜現實的生活,放下那些虛妄的執著,計較得越少,人生得到的就更多,心就更豁達,這樣就活得更加自由自在。不管是“真吾”還是“生死觀”,在大乘佛教里,也多半類似,佛教的修行在于證得佛性,得見真如,見到那個真正的自己,以致勸人及時修行,不斷精進。對于生死等現象,佛教更是叫人不要執著,要放得下。諸行無常,一切有情眾生乃至外界的世界,都是處在變異、運動、假合的狀態,從生到死,構成生命存在的一個過程,誰也逃不脫,所以對于生抑或死,都不要執著,生命就是我們當下的感受和覺悟。

其五,也就是實踐和修心方法類似。陽明先生通過格物而為善去惡然后致知,最終直通圣境。唯識學也即是佛教也是通過現實的修行,轉識成智,然后明心見性。要想實踐和體認“良知”,陽明先生的修行方法有:靜坐、息思慮和知行合一。具體意思靜坐就是強調內修的修煉方式,排除雜念,不受外界的亂象所誘惑?!按蜃?,平心靜氣,物我一體的修行方法,二者基本上是一樣的。知行合一是內與外的完美統一,是良知的一種實踐方法,就是要求在具體的事上磨煉。這和大乘佛教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以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一樣的,要求修行人在世間修行。具體和唯識學也是這樣,唯識學說的種子論,業力論,善惡種子皆來自你自己的攝取。唯識學的八識思想皆和現實世界息息相關,離開八識就沒有了你的世界,也沒有你,也離不開世界,它們是不即不離的關系。所以要求要在現實里不斷實踐和修行,種下善的種子,積累善業,得證佛道。

參考文獻:

[1]王陽明.王陽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瑞士]耿寧.人生第一等的事——王陽明及其后學論“致良知”[M].倪梁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3]弘學.唯識學概論[M].四川:巴蜀書社出版,2009.

[4]釋太虛.法相唯識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11.

[5]高予遠.實踐的良知--王陽明哲學的闡釋[D].復旦大學,2000.

[6]劉宗賢.從"四句教"看王陽明心學的哲學意蘊[J].東岳論叢, 2004年6期.

作者簡介:江文水(1984—),男,苗族,貴州,研究生在讀,研究生,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中國哲學。

猜你喜歡
王陽明
悲憫照亮前行路
真正心平氣和
王陽明龍場悟道
贊《百家講壇》講述的王陽明
王陽明脫衣巧審案
“千年第一人”的說與做
王陽明被逼射箭
王陽明脫衣巧審案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霍思燕與王陽明拍親密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