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阿恩海姆的藝術“張力”理論

2016-11-10 00:04程贊
人間 2016年28期
關鍵詞:構圖平衡張力

程贊

摘要:張力作為藝術作品的靈魂,也同時是作品強大感染力與視覺沖擊力釋放的助推器。它能讓作品形式豐富多變兼具穩定,特點鮮明直擊心靈深處,傳達藝術家所要表現核心內涵,涉及包括繪畫、雕塑和藝術設計等領域。讀魯道夫.阿恩海姆教授的《藝術與視知覺》,對于藝術張力有系統性認識及作為理論支撐,讓學者明白面對繁多的藝術作品時如何感知藝術張力,從而進行視知覺的體驗,將藝術張力應用到實際中,也助于對其深層次的理解把握。作為一名攝影技巧與理論的研究者,以攝影家藝術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為基礎,以前輩大師的作品和經驗為參照,解讀阿恩海姆的張力理論,或能取得更具實踐意義的新成果。

關鍵詞:張力;攝影;構圖;平衡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230-01

目前,國內外對于攝影構圖的理論研究已經較為完善,但在構圖的視覺張力方面的研究很少。研究當代攝影構圖的視覺規律掌握信息傳遞與途釋的視覺張力,有助于加強攝影者對于攝影視覺要素的認知和理解提升視知覺的想象力,以便推進攝影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魯道夫.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中用了一個章節來討論張力其中引用了艾略特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中國式的花瓶,雖然是靜止的但看上去卻似乎在不斷運動著?!痹谙ED雕塑的褶皺中、巴洛克式建筑物正面的漩渦裝飾中都可以看到物體之中的動,但是顯然繪畫或雕塑中不存在物理力驅動的動作,我們從中看到具有“運動性”的或者康定斯基所說的“具有傾向性”的張力。繪畫和攝影等平面藝術中張力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視覺產生擴張感、延伸感、膨脹感、收縮感、旋轉感等表現運動感引發視覺心理的各種感受蘊含著霍爾特所指的“最優美的地方和最強大的生命力”。當代攝影中很多因素都可以凸顯視覺張力,其中構圖的視覺張力最直接、影響力最大。研究攝影構圖的視覺張力其目的和意義在于為當代攝影在視覺傳達更廣闊的空間提供創新與發展的可能。

一般攝影的構圖都有一種平衡感。平衡原本是物理學的術語,意思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客觀物質因素間進行的自主調控及和諧調整。在現實生活中平衡是生理器官控制的一種心理感受。格式塔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心理活動總是傾向于平衡、簡單、有規則的組織結構狀態。人究竟為什么需要平衡?因為平衡可以給人安全感使人心情愉悅。為什么一種活動或情勢能夠令人感到愉快。阿恩海姆這樣回答:“一個觀賞者視覺方面的反應應該被看作是大腦皮層中的生理力追求平衡狀態時,所造成的一種心理上的對應性經驗?!边@種平衡的經驗在人們的審美過程中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在美學中平衡是指美的客體對象各部分之間進行排列,使各視覺要素在整體中形成和諧統一的分布關系。分量相當的合理布局中,某個局部失重平衡就被打破了。當代攝影區別于傳統攝影的重要特點就是要在瞬間鎖定觀者視線并傳遞信息與觀念,因此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在第一時間引起關注,成為攝影師創作時思考的重要內容。當代攝影構圖的創新點之一就是故意破壞我們習以為常的平衡感制造不協調夸大數量、形狀、重量等因素的差距。這些平衡與不平衡、協調與不協調的多種變化蘊含了巨大的視覺張力能使觀者產生緊張、新奇、不安等多種復雜的心理感受。

攝影中對稱式平衡是在構圖中最為常見的。這種構圖方式可以使參觀者的視覺神經處于極度平衡狀態,最大限度的滿足了視覺心理及對平衡的追求。對稱式的平衡構圖屬于靜止性的構圖往往給人嚴肅、整齊、一絲不茍的視覺感受。所以在攝影中用對稱式構圖來表現莊嚴肅穆、神圣威嚴、強調形式的主題是最合適不過。但是,對稱式平衡構圖的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絕對的相等不能有力地刺激人的視覺無法體現視覺張力表現動感,缺少變化不會在第一時間吸引人的視覺注意。但攝影師阿爾弗雷德.愛森施特的攝影作品《勝利日之吻》就很好的形成了向外拓展的視覺張力破壞了畫面的均衡。攝影師以其獨具匠心的巧妙構思準確地捕捉住二戰勝利后人們的心情,揭示了攝影藝術巨大的震撼力與視覺張力。

與一些對稱、均齊的形式不同,動態平衡不是雙方在同形、同量的關系中保持平衡也不是簡單的在體積對等或均勻分布關系上保持平衡而是在動態變化中保持平衡。這種平衡在矛盾和沖突中變化,更多的是在視覺心理上產生的平衡。動態平衡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審美價值。動態平衡處理的是兩個不相等的主體或者區域。平直整齊的形態可能形成單調和呆板,失衡多變又可能導致混亂,在這二者之間把握一個合適的度才是動態平衡的精髓。動態平衡就是在力量的不斷變化中表現精彩,在靜中有動的圖形上表現生動,這種動靜相結合的復合關系使畫面豐富而生動。動態平衡與對稱、均齊的形式相比更為生動更有視覺沖擊力與視覺張力能使人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動態平衡應用于當代攝影可以將構圖中的視覺張力極力擴大,而這些靈活多變的動態效果同樣可以強調穩定的形式,打破動態的平衡在對比中突出視覺沖擊的力度。這樣靜止的畫面有一種“力”的動感吸引視覺關注或者借助均衡感緩沖、協調整體的畫面效果。在矛盾與平衡中產生了新的動力,變化又統一對比又協調動靜有致的畫面效果滿足觀者視覺多樣化的需求。

一幅作品,僅僅描寫一種內在的和諧、平衡和秩序是不夠的,正如描寫出有機體那喜歡簡化和喜歡最小的緊張力的那一面是不夠的一樣。人們之所以習慣于以這樣一種片面的態度去衡量藝術品,部分原因大概是由于受到了強調簡化和靜穆的古典美學的影響,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們在強調作品形狀的簡化性時,忘記了聯系它的內容和意義??此破椒驳氖挛?,由于拍攝的角度不同了,驚喜與創新會應運而生。這不單純是構圖和拍攝技巧的學問更是審美與素養的考驗。所以阿恩海姆的張力理論運用在攝影藝術的構圖當中,打破平衡感是形成畫面張力諸多因素之一,不能為了單純的追求構圖的新奇而忽略了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對于視覺張力在攝影構圖中的運用還需要更多的理論與實踐。

參考文獻:

[1]魯道夫.阿恩海姆[美],《藝術與視知覺》,[M]。

[2]敖琳 ,《阿恩海姆的藝術“張力”理論——在藝術作品中的形式解讀》[J]讀天下。

[3]殷曉克,《打破構圖的平衡感》 ,[J]作家,2013。

猜你喜歡
構圖平衡張力
于腹股溝斜疝患者中分別應用有張力修補術、無張力修補術實施治療效果對比
巧測水膜張力
方寸之間
淺談中國民間藝術門神的造型研究
論中國國畫構圖中的構成元素
淺析電視劇敘事藝術與畫面技術的結合
干式復合張力的影響因素與控制措施
斯新政府想“平衡”與中印關系
希拉里釋放“平衡”猜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