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我國養老金入市風險及措施

2016-11-11 15:53劉怡廷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入市養老金風險

摘要:2015年8月17日,國務院印發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投資辦法》),關于養老金是否入市的爭論終于塵埃落定。至此,我國養老金入市進入了全面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時代。本文簡要介紹了我國基本養老基金(以下簡稱養老金)的現狀,分析了養老金入市存在的風險以及就相關風險提出解決措施,為我國養老金的健康發展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養老金;入市;風險;措施

中圖分類號:F842.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77-02

一、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現狀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加劇以及人口壽命的不斷延長,加上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使得我國對養老金的需求不斷增加。為了增加養老金,我國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擴大基金的覆蓋面,提高基金的收繳率等,但這些措施都只是從供給角度來增加養老金,所以來源有限。截至2014年末,由于統籌賬戶挪用了個人賬戶的資金,導致我國個人賬戶的空賬額已經超過3.5萬億。

在《投資辦法》公布之前,由于未能建立起市場化和多元化的投資體制,我國的養老金僅限于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而且在實際運行中,很大比例的養老金都放在銀行,只有小部分的資金用來購買國債。這種做法的后果就是我國養老金收益率連年虧損,一直處于貶值狀態。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測算,基本養老保險在過去20年來的損失量化后分別為:以通脹率(CPI)作為基準,貶值將近千億元;以企業年金基金投資收益率為參考基準,損失將高達3277億元;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收益為參考基準,潛在損失將近5500億元;以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作為參照,福利損失將高達1.3萬億元①。如果不及時建立“專門機構投資運營模式”,我國養老金將會持續虧損,入不敷出。

2011年,時任中國證監會主席的郭樹清首提養老金入市觀點。2012年3月召開的人大政協兩會上,養老金入市與否引發爭議,成為熱門話題。由于這涉及到了廣大參保人的“養命錢”,社會各界對于養老金是否應該入市的話題一直熱議,其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一部分社會公眾把養老金入市誤解成了直接投資股市,對養老金入市持堅決反對的態度;有些專家學者認為養老金應該投資股市,并就養老金的投資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投資國外市場,購買H股,進行信托投資、發行特種社保國債等。

《投資辦法》規定養老金投資股市的上限比例為30%。鑒于2015年我國股市的“過山車”行為,有些專業人士認為這個比例太高,會增加養老金的投資風險;而有些專家則認為這個比例太低,因為我國社?;鹜顿Y股市的比例上限為40%。并且我國社?;鸬耐顿Y收益率高于通貨膨脹率和養老金收益率。下表為近5年我國社?;鹗找媛?、養老基金收益率以及通貨膨脹率:

從表中可以直觀的看出我國的養老基金收益率一直低于通貨膨脹率,更是遠低于社?;鹗找媛?。這表明我國的養老金應盡快入市,以解決長期的貶值問題。

二、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入市后可能面臨的風險

(一)股市短時間內波動幅度大。

在《投資辦法》公布后,有一些公眾對養老金入市充滿了堪憂。由于我國股市發展時間短,相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使得我國股市波動幅度很大,投資風險也很大。如從2015年8月15日-8月26日,共計52個交易日,其中有21個交易日指數大幅下跌或暴跌,有17次千股跌停,其中更有數次超過兩千只個股跌停。2016年開盤6個交易日,滬指暴跌522.48點,跌幅高達14.76%。因此有些人認為養老金入市無異于“羊入虎口”。

(二)基金統籌層次低。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統籌層次特別低,全國只有7個省份實現了養老基金的省級統籌。大部分地區的養老基金集中在市、縣級的2000多個社保單位。這種碎片化的模式導致了我國養老基金管理效率的低下,也使得各地區的社?;饠祿还_、不透明。

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大量勞動力人口從中西部流動到東部地區,但目前我國養老金沒有實現全國統籌,養老金在各地區之間的轉移存在很大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省的養老金結余的巨大差距。一線城市如北上廣等養老基金有大量結余,而中西部有些地區則出現了養老金支付缺口。再者,集中在市縣一級的養老金占到地方財政的很大比例,所以各省市都沒有真正實現養老金統籌的動力,這最終導致了我國養老金統籌的止步不前。

(三)監管制度不健全。

《投資辦法》中只有第52條和第53條涉及到了基金的監管方面。第52條規定由人社部和財政部對受托機構、托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及相關主體的業務實施監管,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機構進行監督。從以上規定中可以看出,養老基金投資的監管者也是具體執行者,這可能會導致出現監管不力、各機構之間相互包庇等行為。面對我國目前股市不健全,基金統籌層次低,各地挪用養老基金做他用等現狀,很顯然認為這樣的監督力度遠遠不夠。

(四)養老金受托機構單一。

根據《投資辦法》對受托機構的界定,全國社?;鹄硎聲蔀轲B老金唯一的受托機構。社?;鹄硎聲型顿Y社?;鸬慕涷?,能夠挑選出合格的投資管理機構。但因為是全國唯一的受托機構,所以沒有比較的標準,因此很難去評判它的投資行為的優劣。

(五)信息披露不健全。

2016年初有媒體報道,2015年有800億養老金被挪作他用,資金去向不明。人社部發言人李忠在隨后召開的發布會上澄清了這一不實傳聞?!渡鐣kU基金財務制度》中規定養老基金的用途為基本養老金發放、醫療補助金、喪葬補助金、轉移支出和其他支出。報道所稱的不知去向的800億實際上是用于了后四項支出。而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認為養老基金僅用于發放基本養老保險金。所以就造成了這樣的誤解。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的信息披露制度還不夠完善。

三、應對風險措施

(一)合理設置投資組合,分散風險。

《投資辦法》規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基金資產凈值的30%??紤]到目前我國股市的情況,為了保證養老金的按安全,對股市的投資不應達到30%的上限。而且應該更多投向基金而不是個股,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而且投資組合中的個股不應該集中于藍籌股。雖說藍籌股收益穩定,但目前我國藍籌股的盈利情況不容樂觀:中國工商銀行2006年12月29日的收盤價為4.58元,到2015年12月31,收盤價為4.46元;中國石油2007年12月30日的收盤價為28.67,2015年12月30日的收盤價為8.35元;中國石化200年12月29日的收盤價為5.42,2015年12月29日的收盤價為4.96.從以上數據可以直觀看出,我國藍籌股在過去十年左右并沒有獲得穩定投資回報,有的甚至出現了暴跌。而養老保險基金會進行長期投資,穩定性較高,所以基金池中的股票可以選擇一些新興行業以及國家重點扶持產業,例如VR、車聯網以及互聯網金融等。

為了使養老基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除了投資股市外,還應該有一定比例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公租房、廉租房、高速公路建設等。這些項目因為有國家信用背書,所以風險較小,可以有效降低養老金投資的整體風險。

(二)人社部應盡快出臺資金歸集、劃撥辦法。

目前人社部正會同財政部研究制定投資基金歸集和劃撥的具體辦法,制定資金歸集和劃撥流程,明確各個單位的具體要求。根據社?;鹑胧械慕涷?,從方案出臺到真正實施需要1年多的時間。但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急需入市投資來保值,因此人社部和財政部應加緊各具體規則的出臺速度。

目前我國要解決資金統籌存在很大困難,這需要在具體實施細則的前提下,積極調動各省歸集資金的積極性,按時足額的歸集到養老基金。使得養老金入市得以順利進行。

(三)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

養老金想要順利入市并得到健康運行,就必須有相應的監管制度與之相匹配。養老金入市之初一定會有很多法律法規沒有涉及到的問題,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完善的監管體系,很可能會使相關當事人和機構鉆法律的漏洞,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取私利,損害投保人的利益。

毫無疑問,《投資辦法》中規定的單方面監管無法形成完整的監管體系。因此我國應該加快建立專門的養老基金投資監管機構,并且組成人員里面除了有政府機構工作人員外,還應當包括專業投資人、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等,以達到監管的專業性和公正性。此外,還應該積極倡導社會公眾的監督,讓社會成員知道自己的“保命錢”投到了哪里,取得了多少收益。只有形成這樣三足鼎立的監管局面,才能使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體系真正建立起來并發揮作用,為養老保險基金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四)建立新的托管機構。

目前我國養老金的入市剛剛起步,考慮到目前養老金專業方面人才的缺乏等原因,要在短時間內建立一家新的托管機構存在很大困難。但是隨著制度的運行以及相關制度的完善,可以考慮建立新的機構,與社保經濟理事會形成競爭關系。以此來提升托管機構的競爭意識。

在新的托管機構成立前,由托管機構選擇若干家基金管理公司進行基金的投資,并留出一部分由托管機構自行投資。在托管機構和基金管理機構之間形成競爭機制,對于投資收益率較低或者低于平均收益率的機構采取相應措施。

(五)加強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確保廣大參保人的知情權。

要保障廣大參保人的知情權,委托人、受托機構、投資管理機構以及托管機構都要各自履行其職責,按時、真實的發布養老金投資的相關信息。定期公布養老金投資的金額、投資組合、盈利情況等。并對發布的數據的真實性承擔責任。同時,與養老金投資相關的機構都應該定期舉辦發布會,公布經營業績,并對參保人的疑問給出明確答復,真正實現投保人的權力。

四、結論

《基本辦法》對各主體的權力義務以及禁止行為都做了明確規定,同時設置了投資股市的上限以及規定了必須提取的風險準備金比例。為養老金的投資設置了雙重標準。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降低養老金的投資風險。如果這些規定能夠被真正貫徹,那么我國養老金入市后的風險一定是可控的。

但是我國相關的具體規則還沒有頒布,《投資辦法》也存在沒有涉及到的地方。所以在實施之初肯定會有一些障礙,這就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迅速采取措施改正,及時彌補因制度不健全造成的風險。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養老金投資的各個方面問題,才順利實現我國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注釋:

①引用:鄭秉文:養老金潛在福利損失1.3萬億

參考文獻:

[1]楊燕綏.基金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投資是必然[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5.9

[2]張春俠.養老金入市引爭議[J].中國報道,2015.8

[3]胡繼曄.養老金融:養老和資本市場問題解決的突破口[N].中國經濟時報,2013.4

[4]蔣夢惟.養老金入市明年啟動 約6000億元可以入市[N].北京商報,2015.10

[5]趙麗,谷朋.權威解析養老金入市三大焦點問題[N].法制日報,2015.7

[6]單朦.基于入市趨勢下的養老金信托分析研究[N].蚌埠學院學報2015.8

[7]李慧.養老金投資運營問題探析[J].金融經濟2007.12

作者簡介:劉怡廷(1992-),女,漢族,山西霍州人,研究生在讀,就讀于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社會保障基金。

猜你喜歡
入市養老金風險
日本逾10萬人被漏發養老金
印度政策利好,中國企業“入市”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您的退休養老金足以養老嗎?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我國養老金入市問題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