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礦機電設備檢修管理問題研究

2016-11-11 16:34靳濤峰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有效措施

靳濤峰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機電設備在煤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煤炭開采越來越科學化和高效化,煤礦開采效率大大提升。但目前部分礦山只注重對機電設備的應用,缺乏對機電設備的維護和保養,造成設備老化、不靈甚至機電設備事故,不但影響煤礦的開采率,更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利益,本文就對機電設備預防性檢修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進行了闡述,希望對我國煤礦企業對機電設備的應用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預防性檢修;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TD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64-02

隨著煤礦安全生產日益受到重視,企業、部門單位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煤礦電氣技術不斷突破,煤礦機電設備受到了廣泛應用,煤礦生產逐步向自動化、機械化、電氣化發展,生產水平大幅度提升。煤礦環境的特殊性、復雜性對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煤礦機電設備故障原因分析

(一)科學化管理系統不健全。

煤礦企業的管理系統包括機電設備的管理和保養,為保證安全生產和機電設備的運行效率,構建合理的煤礦機電管理系統尤為重要。煤礦企業的現代化發展的體現就是管理系統的不斷健全,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

(二)不重視環境對機電設備的損壞。

煤礦企業的自然環境相對于其他行業非常惡劣,機電設備往往在井下工作,而井下作業土灰含量大、酸堿性氣液體濃度高、潮濕等特點使得機電設備更容易陳舊和損壞,如果在使用過程中不注意,機電設備的使用壽命將減少,極大地增加了企業運行成本。

(三)技術人員專業性不強。

由于煤礦開采工作危險性高,塌方、瓦斯爆炸、漏水等意外事故頻發,導致技術人員的缺失比較嚴重,機電操作人員的整體專業水平差,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很多地區從事煤礦產業機電設備工作的人員,大多為當地文化水平偏低的農民工,而且部分煤礦企業更是聘用臨時工從事如此專業的操作工作,現代機電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并不能完全勝任。

二、煤礦機電設備的維修要點

(一)做好問題處理的前期工作。

煤礦機電設備在維修前,工作人員需要全面了解分析故障設備出現的問題并進行歸類,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同時進行全方位的搜尋是十分必要的,對設備材料選取、零部件安裝、設備電路通暢等方面逐一排查。通常根據設備運行狀態來尋找原因,如通過設備離心泵的填充物的發熱現象可以判斷是電路的不穩定或者是離心泵功能下降或是零件安裝錯誤導致的。

(二)利用科學儀器設備進行維修。

維修技術人員憑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可以處理常見的設備問題,但是隨著機電設備的不斷現代化,維修技術人員很難做到對機電設備的精確維修。因此,煤礦機電設備需要科學儀器的診斷,儀表檢測盤、液壓起重裝置等科學儀器得推廣和應用,這些儀器很容易發現問題所在。

(三)采取先進的檢測維修技術。

運用先進的檢驗維修技術是保障煤礦機電設備正常運轉的最有效手段,它能最大程度提高維修效率。先進的機電維修技術主要包括熱度診斷與振動檢測,前者通過設備運轉時所散發的熱度與規定熱度比較,若設備某個部分的高度不在正常水平上需對設備該部分進行檢驗檢測,可以分析電路或零部件安裝等方面的影響因素。后者是當前煤炭開采業維修設備運用的一種重要手段,利用了物理原理中的振動頻率,設備正常運行時,振動頻率會處于合理的范圍之內,如果設備出現故障,通過觀察與設備連接的計算機所呈現的圖像,來判斷設備存在的問題。

三、煤礦機電設備預防性檢修的有效措施

(一)推進精益化管理。

煤炭企業往往把生產作為第一要務,而對于機電設備的日常檢修與保養往往被忽視,因為會浪費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且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工作。但日積月累的機電設備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不僅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而且嚴重時導致的安全事故極大地損害了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煤炭企業應加強對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方案,加強安全責任意識教育,要做到第一時間排除安全隱患,對于企業工作人員不能解決的設備故障問題要及時聯系專家,提供咨詢服務。

(二)建立完善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

通過制定完善的規范機電業務管理制度,從十二個方面(設備故障、設備檢修維護、EAM 管理、設備點檢、潤滑管理、內業管理、物資管理、電氣焊管理、局扇管理、車輛管理、機電質量標準化、加分項目) 對各個區隊進行考核。并將其納入礦五型績效考核,直接與工資掛鉤,保證機電設備安全平穩運行。

(三)加強預防性檢修。

預防性檢修計劃由各單位在每月25 日前向機電辦提報下個月的預防性檢修計劃。計劃中要反映出檢修內容、時間、工作量、檢修工時、需要的各種材料配件以及需礦協調解決的問題等。機電辦對各單位提報的預防性計劃檢修內容進行核實,計劃確定后需經機電分管領導審核,在計劃實施前十天向設備管理中心提報。定期檢修計劃各單位在每周六前向機電辦上報下周定期檢修計劃,機電辦統一協調確定檢修時間。各單位預防性檢修時間如下:1.礦井預防性檢修天數(包括節假日) 全年不應少于12 天-15天; 2.綜采隊、運轉隊及機電隊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不小于12 小時的預防性檢修。連采、掘錨隊可在綜采隊、運轉隊及機電隊預防性檢修時實施本隊的檢修;3.每周安排一次8 小時定期檢修,主要完成周檢、月檢檢修內容。每日根據生產和外運安排,綜采不少于4 小時,主運系統不少于3小時的設備保養維護時間; 4.連采、掘錨隊可根據情況在每日早班對設備進行日檢,按8小時檢修時間執行。

(四)加強機電技術人才的培養。

建立機電技術人才的備案制度,對機電技術人才考核建立可量化的制表,并進行實時追蹤,讓人真正起到主導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機電設備的故障率。

(五)加大機電維修部門資金投入。

保證煤礦產業的安全生產,避免機電設備事故的發生,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和人員支持,無論政府還是企業本身,都必須足夠重視機電設備管理,尤其是機電設備的檢測和維修,不斷加大投入,通過購買新興設備,學習新興技術,來保障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學會應用高科技設備,真正實現煤礦產業的機械化和便捷化。

(六)提高全員的預防意識,包機到人。

目前,很多煤礦企業過于注重經濟效益,忽略了對生產安全的保障,因此,機電設備事故時有發生,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十分慘重,而機電設備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設備的老化以及操作人員的不正當操作,因此,加強對職工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全員的安全預防意識非常重要。

對全礦機電設備進行梳理,建立全礦設備包機人臺賬:1.機電辦每月對各單位設備包機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考核并在機電例會上進行通報; 2.各單位針對所管轄范圍設備種類、數量及維護、操作人員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包機內容。所有設備必須要包機到人; 3.各單位設備實行掛牌管理,使用全礦統一的設備包機責任牌,責任牌上需明確包機人; 4.設備包機人負責所包設備的日常檢查、維護及故障處理,及時填寫設備檢修相關記錄; 5.設備包機人在停機或檢修時需對設備停電、閉鎖、上鎖; 6.對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包機人應遵循設備使用說明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內容,按要求檢查(試驗) 安全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等。

四、結語

機電設備作為機械化設備,與人工開發相比,既節省時間,又提高效率,是對人力財力物力的最大節約,但是,如果煤礦企業仍然不重視對機電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那么一旦發生機電設備事故,企業的效益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當前煤礦企業必須加強對機電設備管理和檢修工作的重視,實行預防性檢修制度,從根本上保證煤礦開采的安全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延春等.淺析煤礦機電設備的維修要點和預防措施[J].科技資訊,2014,08:147 - 148.

猜你喜歡
煤礦機電設備有效措施
淺談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與對策
船舶涂裝工藝技術改造中的環保技術研究
煤礦機電設備變頻節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論煤礦機電設備故障的維修及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