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問題分析

2016-11-11 16:54王精精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網絡新聞新聞媒體

摘要: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得信息最為主要的媒體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聞媒體的發展。但由于網絡新聞媒體在傳播時具備缺乏相應的規范制度和快速傳播性,使得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問題也頻頻發生。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問題的出現,不僅僅是網絡新聞媒體的責任,社會及政府也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建造良好的網絡新聞環境。本文將就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問題的出現及原因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關鍵詞:網絡新聞;新聞媒體;倫理失范

中圖分類號:B8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09-01

一、引言

網絡新聞媒體具有快速傳播性,在商業化時代的今天有效促進了新聞媒體的繁榮發展,改變了媒體的傳播方式與傳媒理念。但網絡新聞媒體同時也具有開放性、自由性和公共性,對閱讀者的觀念改變有著很大的影響。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問題給網絡新聞媒體帶來了一定的倫理危機,對社會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念造成很大的沖擊。網絡新聞媒體、政府和社會都必須正視這個問題并加以解決,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網絡新聞環境。

二、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體現與原因

(一)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體現。

新聞內容失真是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中最為常見的一個問題。真實是新聞的基礎和價值,新聞媒體的責任只需要客觀的將新聞報道出來。但有些媒體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得大眾的關注度與點擊量,不惜夸大、編造,甚至是篡改新聞內容,以主觀或片面的態度去對待、報道新聞消息,讓文章失去最基本的客觀性。

有償新聞是指新聞媒體工作者采用不正當的手段向被報道的對象索取物質或其他報酬的行為。有償行為的實質是新聞工作者利用職務便當進行非常交易,讓新聞失去應有的價值和客觀性[1]。有償新聞的主要體現有紅包、車馬費、贊助費、解決新聞工作者個人及家屬非工作事宜等。新聞工作者受到報酬后,有意識的對其相關新聞進行夸大、篡改或隱瞞,將不利于被報道者的信息刪除或隱藏,放大對被報道者有利的消息,誤導公眾。有償新聞不僅違背新聞的客觀性、公正性,還腐敗了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及職業精神。

新聞內容非道德化是當前重視點擊量的網絡新聞媒體的必然產物。為了吸引大眾的眼球,獲得更多的點擊量,一些新聞工作者不惜使用“少女”“女大學生”并配以一些著裝過于暴露的圖片,引發讓人們產生聯想。也有的新聞工作者為了獲得更多的私利,在新聞中插入一些隱秘的商業廣告或色情、暴力、詐騙等信息,利用網絡新聞媒體的快速傳播性快速傳播。大大影響了網絡新聞環境的潔凈,危害了網絡消費者的信息安全及身心健康(尤其是對未成年的網絡新聞閱讀者)。

由于網絡新聞具有開放性和公共性,因此一些偏差的價值觀得到廣泛的傳播。網絡新聞媒體具有很強的娛樂性,為了制作出轟動效應,一些網絡新聞媒體一味的報道娛樂消息,對嚴肅的社會道德問題根本視而不見。在報道的過程中,為了迎合大眾獵奇的心理,會故意導向一些偏差的價值觀,導致道德虛無主義、拜金主義得到大肆傳播。

(二)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原因。

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2]:(1)網絡新聞工作人員失去正確的倫理判斷。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由于新聞工作者的道德素質不足,及對新聞工作的精神理解不足。在一些新聞工作者看來,新聞報道只是一份工作,沒有意識到該工作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新聞報道工作不僅僅是對新聞的客觀、真實報道,還有引導社會輿論、宣傳正確價值觀的作用。新聞工作者如果僅僅只是將新聞報道作為一項謀生的工作,自然是沒有辦法體會其中的責任與意義,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2)網絡新聞倫理審查不嚴。網絡新聞在發布時是需要經過一定的審核。相關管理機構與政府部門沒有做好新聞審查和監督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情況的發生。網絡雖然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與現實社會還是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相關管理機構及政府部分在網絡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新聞出現后,沒有及時的處理或是選擇沉默,就是一種默認和允許。管理機構和政府部門應該認清自己在網絡新聞環境中的責任與角色,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3)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國還沒有就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問題制定出有效分法律法規,致使在處理相關問題無法可依,無法可循。即便處罰,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起到震懾作用。

三、有效控制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措施

(一)注重提升網絡新聞工作人員的道德修養。

網絡新聞媒體的直接參與者,必須擁有足夠的到道德水平和教育程度。網絡新聞工作者要明白自身所肩負的工作職責和社會責任。在日常工作,網絡新聞媒體部門要對自己的員工進行思想教育,注重對新聞工作者的道德素質的提升,讓新聞工作者任何到網絡新聞傳媒的重要性和社會責任。同時,網絡新聞媒體部門也可以制定一系列相關的管理制度,約束新聞工作者的行為。

(二)建立有效的網絡新聞審查程序。

網絡新聞的相關管理機構及政府部門盡快建立出有效的網絡新聞審查程序,讓新聞倫理失范的新聞根本不能出現在網路傳播平臺上,在最短的時間內降低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情況。同時要監測發布網絡倫理失范新聞的單位或個人的頻率,給予相應的懲處。在建立良好的網絡新聞傳播環境時,相關管理機構及政府部門不僅要更新高端的網絡設備,還要鼓勵群眾進行監督[3]。從現實和網絡兩處共同治理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情況。

(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對于構建良好的道德環境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在網絡新聞傳播方面尚未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網絡新聞倫理失范的情況。網絡新聞活動在采集與傳播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新的倫理問題,現有法律在處理時就會出現權責不明,界限不清的情況。如何細化對這個問題的處理,分清責任人并給予相關的懲處是完善相關法律首要解決的問題。其次,相關部門要保證法律落實到實處,做到違法必究,依法處置。只有保證執法過程的嚴謹與公正,才能發揮法律應有的震懾力,才能促進網絡新聞倫理環境的建設。

四、結論

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根源是我國社會倫理道德的危機。在構建網絡新聞倫理環境,新聞媒體部門、相關政府機構及社會人員都應該意識到自己在其中的角色與作用。而不是僅僅依靠某一單位或部門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陳靜.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的原因與對策[J].新聞窗,2015,01:95.

[2]李文冰,強月新.傳播社會學視角下的網絡傳播倫理失范治理[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2:13-18+148.

[3]蔡培瀟.網絡媒體倫理失范的原因及對策[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72-74.

作者簡介:王精精(1994.04-),漢族,吉林大學,體育新聞。

猜你喜歡
網絡新聞新聞媒體
雪中放牧新風景
淺議網絡新聞傳播的實現途徑
新時期如何做好網絡新聞的編輯工作
新聞媒體與我國當前公共領域的構建
河北“全覆蓋式”對各級新聞媒體進行財政支持
反轉新聞再思考
新聞媒體的表達自由與司法公正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做好網絡新聞的深度報道
網絡新聞失真的解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