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2016-11-11 16:55胡南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文創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

胡南

摘要: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0號)的文件精神。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物質文化追求上升到精神文化追求。

在國家大力倡導文化創意產業的背景下,云南特色民間工藝——個舊錫工藝作為其中一員,更加需要進一步發展,在符合相關政策的前提之下,做出更好的文化創意產品。通過實地學習與研究,該文章從全面了解的角度出發,發現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在分析問題的情況下提出一定的解決之法。希望能夠為個舊錫工藝的發展做出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錫工藝;文創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G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12-01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狀態下的文創產品概述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目前的狀態下算作是熱門的情況。但,在大熱的狀態下,自己一些不算成熟的思考隨之也就有了一點。非遺,這里說的是手工技藝,不涉及其他。手工技藝是否越是精湛就是越好?是否制作的器物越是華美就越好?顯然,就目前來看,諸多技藝精湛,裝飾華美的器具都會得到大加贊賞。反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杰出手工藝徽章認證的物品,大多都是一些極其貼合生活的器物。無獨有偶,日本茶道之中的“大名器”,均是出自無名人士之手,也都沒有華美的裝飾。

目前就我們國家的狀態來說,起步比較晚,路途還比較長遠。有一條,或許是理想化的個人觀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手工技藝傳承,更應該尊重手工技藝制作人也就是傳承人自己的意見,大的方向性的指導是不能夠左右的。

在傳統的手工技藝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涉及到的產品大多是歸于工藝品之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用品相對較少。作為這種普遍現象的出現,我們需要思考一下“非遺”在今后應該如何更好地發展下去的問題。就筆者而言,能夠貼近民眾生活,能夠符合大眾需求的文創產品是一條相對較好的選擇,畢竟,非遺來源于民間,更多的應該服務于民間。在這里絕對沒有反對走高端路線,也不是否定越來越多非遺傳承人所做的華美之器。

二、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的文創之路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手工技藝以及手工藝品越來越多的受到歡迎。同時,在大力發展的現狀下,取得了諸多的成果。在云南,尤其是個舊,賴慶國大師目前作為中國唯一一位國家級錫工藝大師,研究他的工藝以及設計方式,對于錫工藝乃至云南其他金屬加工工藝的發展有著必然的幫助。就目前市場情況來說,手工技藝取得了較大成果。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這種問題存在著普遍性,解決好這些問題,對于整個手工技藝來說將會有一個更加有力的發展前景。

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在我國目前尚屬前期階段,沒有達到完全成熟,在整個體系狀態下必然存在一定風險性與不確定因素。個舊錫工藝與大市場環境的結合需要有一定的“度”去把握。這種“度”即要保留好傳統文化特色又要符合現代人的社會生活方式,不能靠一味地迎合或者模仿的方式進行創作生產。這一點的研究也是需要突破的難點。

三、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之路需要解決問題

文化創意產業的大力發展,對于傳統的再造,需要有著新的角度去解讀:

首先,針對大師個人的影響力做好宣傳準備工作,設計制作一套行之有效的VI系統,做到整體性與易識別性。目前在市場上,大部分的產品模仿較多,不能做好區分,即使是大師的作品也都存在被抄襲的風險。

其次,針對個舊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品,做文化創意產品。一方面設計出更適合現代人生活方式新產品,另一方面具有極大的文化內涵,體現出個舊乃至整個云南的特色。如何更好地去引導制作匠人走上一個相對正確的道路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這里個人認為,通過系統學習的設計師,剛好可以將市場需求和產品功能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給匠人一個較好的能夠更好發揮其作用的發展方向。拓寬了個舊錫工藝產品道路。

四、解決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之路的研究方法

首先,以個案研究的方法推進行業借鑒之路。個舊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賴慶國大師作為目前唯一的錫工藝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對其錫工藝的個案研究目前相對較少,之前的錫工藝研究相對寬泛,起到指導性作用,而個案研究更具有針對性,可以在前人共性的狀態下做出個性化的研究成果,大師往往起到導向性作用,對于其他地區錫工藝,甚至其他金屬工藝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其次,技藝傳承是核心點,對其研究不可疏漏。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手工技藝極具民族特色。個舊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依托名家,根植民族,通過錫工藝傳承的不僅僅是對于云南的熱愛,更是對于文化傳承的責任。不論工藝美術還是非遺手工技藝,作為人類的文化遺產,都需要像賴慶國大師這樣的人去堅守、發展。

再者,文創產品與非遺手工技藝結合,發現新的發展道路。個舊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品進行文化創意設計是除了理論研究之外的另一個創新點。文化創意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強調一種主體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個人(團隊)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營銷知識產權的行業。

另一點來看,傳承人的培養是長遠的問題。諸多手工技藝不論是家傳還是公司都會存在一個后繼無人的局面。在 “非遺”大熱的狀態下,大部分年輕人仍然看到的是眼前的經濟利益,這無可厚非。但,技藝的傳承,文化的延續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去參與。大師在老去,技藝不能消失。傳人人斷代也是目前整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巨大的問題。

五、結語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的發展,或者說整體非遺手工技藝的發展在大多數追求高端路線的情況下,道路越走越窄;在以技藝高超而評判傳承人級別的情況下,越走越遠離生活。我們需要思考,需要讓非遺手工技藝回到民間,回到大眾。作為大部分源自于民族民間的非遺技藝,或許不需要太多華美的器具,不需要華麗的技巧。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與發展,大部分尋求能夠發展文化,體現文化的設計作品,希望能夠表達出一定文化內涵的同時,所設計的作品貼近于民眾,貼近于日常生活。這一點上,二者的結合或許能夠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的發展走出一條更寬闊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柳宗悅(日).日本手工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1.

[2]陳勁松,張勇,彭瑤.云南特色民間工藝.云南大學出版社.2008-2-1.

[3]楊志明等著.云南少數名族傳統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12-1.

[4]陳勁松,張勇,彭瑤.個舊錫工藝.云南大學出版社.2008-2-1.

[5]柳宗悅(日).工藝之道.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1.

猜你喜歡
文創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意義重大
基于文化創意產業的傳承與創新
蘇州昆曲文創產品的再設計研究
現今社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索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民族元素在文創產品中運用的教學改革
文創為媒助力館際交流展覽的跨區域文化傳播
基于游客視角下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與營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