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社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索

2016-11-11 17:11宋明陽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宋明陽

摘要:云南建水自宋末年間開始生產陶器,距今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建水紫陶與江蘇宜興紫砂、廣西欽州坭興陶、四川榮昌陶并稱為中國四大名陶。建水紫陶的特點源于其陶泥取自建水五彩山,陶泥中含鐵量高,高溫燒制之后可以得到硬度較高的陶器。在高硬度的基礎之上利用無釉磨光工藝將陶器打磨出光澤。建水紫陶呈現出的質感不同于其它陶類產品,更接近于瓷器的感覺。正因為這樣的特點,建水紫陶工藝在200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現在的建水紫陶較08年之前有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上依然還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光存在于建水紫陶上面,在其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也大同小異。今天我們以建水紫陶為例,分析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我們都有哪些不足。同時也運用現在社會發展中的一些技術手段對非遺項目的保護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建水紫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42-01

一、建水紫陶的現狀

建水紫陶的發展離不開建水這個文獻名邦,正是由于建水歷代以來,文教興盛,諸多文人墨客聚集使得建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建水的文化很獨特它不僅僅是邊疆少數民族文化,而是邊疆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從古建筑風格,街街巷巷的名字,陶瓷器等等都可以看出。因為建水現在的漢族多數是從古代中原江浙等地遷徙過來,從那邊帶來了文化,科技,而經過這么多年歲月的蹉跎,已經完美的搓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魅力。

而當今的建水少了原本的興盛,甚至在歲月的痕跡中多了一絲蕭瑟。如今建水的紫陶業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在經過了一段大蕭條之后又重新燃起了熱度。據了解,十年前的建水碗窯村只有不到10家的紫陶企業在制作紫陶,而到了2014年,登記注冊的紫陶企業就有300多家?,F在再去碗窯村,進村以后的主干道上,幾乎每家每戶都在做紫陶,顯得十分熱鬧。

但是這些景象都是表面的現象,在去碗窯村調研之后,建水紫陶這個行業還是暴露出了一些弊端。這些問題也同樣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普遍存在的。

二、分析建水紫陶產業中的問題

(一)創造力不足。在走訪了許多家紫陶的作坊,基本上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每家每戶都在做紫陶生意。但是基本上每家店鋪里的商品都是大同小異的,甚至有許多產品都是相同的,那么這個產業的發展就受到了限制。在這個追逐利益的時代里,什么樣的器物可以掙錢,那么大家就都去做這一樣東西。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一個單一產品的制作,而越來越多的工藝就會在追逐利益的過程中流逝了。產品的單一,缺乏創新使得建水紫陶在全國市場上的競爭力低下,與此同時本地市場上同樣因為產品雷同而造成了惡性的競爭。這樣的狀態使得原本潛力無窮的市場變得舉步維艱。這就是創造力不足的問題。

(二)影響力不足。說起陶器可能大部分只能說出來一個紫砂壺,在沒有接觸紫陶之前我也是完全不知道還有紫陶這個東西。由此可見建水紫陶的影響力僅僅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空間內。影響力不足所帶來的壞處就是雖然我有很好的產品,很棒的工藝,很深的歷史文化底蘊,但是沒有人知道就意味著沒有人買。那么它就不能給從業者帶來價值,從而影響建水紫陶的發展?,F今就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高速獲取信息的同時,那些弱勢信息就很難被人們記住,從而逐漸的邊緣化、小眾化。建水紫陶就是這樣的一種尷尬局面。

(三)傳承問題。民間手工藝的傳承大部分都是一代一代手把手的教出來的,很少有系統的資料整理。信息全球化的當今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淪為一種弱勢的文化,這種弱勢的文化在外來強勢文化的入侵下顯得不堪一擊,越來越多的工藝傳承因為民間工藝沒有外來文化那么有吸引力而被拋棄。建水紫陶也是這些式微的手工藝之一,雖然在建水本地的從業中越來越多,可是單純的為了謀取利益而去制作的紫陶產品是沒有靈魂的,工藝的傳承除了保留原本的制作技法之外,還要隨著時間推移進一步向前發展。停留在原地的手工藝意味著終將被世界淘汰。

三、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

創造力的不足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紫陶手藝人本身的文化水平、人生閱歷等都會限制手藝人的創造力。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國家、社會、個人長久的努力。而在現階段我認為可以用一種資源互補的形式提高紫陶產業的創造力。比如,紫陶產業聯合高校進行校企合作。利用高校設計學生的理論優勢進行創新設計,將學生的設計能力與手工藝人的手藝相結合,制作出更多新穎的紫陶產品。紫陶公司也可以聘請專業設計師對現有產品進行設計提高,使工人在制作新型產品的過程中開拓視野得到提高。政府部門也可以面向全國舉辦相關的紫陶設計比賽,在得到好的設計創意的同時又能對建水紫陶進行宣傳推廣。從事紫陶相關產業的藝術家們也可以與本地小從業者進行交流,以個人帶動整體進步。這些措施都可以讓紫陶產業的創造力得到提高,制作出更多樣性的產品。讓更多的人知道建水紫陶,更好的去發展紫陶產業。而當下社會對于信息的傳播已經不再限制于傳統的媒體方式。擴大影響力的途徑也多種多樣,只要把握好機會,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可以用記錄片的形式將建水紫陶的完整工藝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嘴講述給所有人聽。我們還可以在紀錄片中進行眾籌活動,將手工藝人的作品通過眾籌的方式銷售出去。使傳承人名利雙收。

四、總結

民間手工藝是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是千百年來總結的精華。我們應該正視手工藝的價值以掌握一門手工藝為榮。與此同時,手工藝的傳承應該系統的去整理相關的資料,讓這些手工藝形成完整的體系,讓更多的人去學習。近年來,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漸漸受到更多的人的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概念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手工藝的發展也在曲折的實踐中向前發展起來,雖說還是處于一種探索的階段,但是也相對取得了一些成果。國家設立國家級、省級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保證技藝不被生活因素所限制。于此同時部分高校也獲得了非物質文化傳承培訓的資格,讓這些傳承人接觸和學習一些先進的設計理念,開闊傳承人們的視野。雖說民族手工藝的發展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可是我們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投入到這些優秀文化的發展中,我堅信中國的民族民間工藝會迎來一個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陳勁松,張勇,彭瑤.云南特色民間工藝[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8.

[2]張道一.張道一論民藝[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

[3](日)柳宗悅.日本手工藝[M].2版.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

[4]柳宗悅.工藝文化[M].2版,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價值與途徑研究
保護傳承戲曲藝術的重大舉措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
試析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傳統建筑營造技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研究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