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對重彩繪畫的認識

2016-11-11 17:15陳娜
人間 2016年27期

摘要:重彩畫的興起給中國畫的繼承和發展帶來了新的突破口。本文主要從石虎和朱振庚的繪畫理論和技法方面淺談我對重彩繪畫的認識。

關鍵詞:重彩畫;石虎;朱振庚

中圖分類號:J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51-01

“重彩”是中國畫展色彩上呈現出一種新的、現代的面貌。中國畫范疇,屬于寫意的一種,但在色彩上更加夸張,表現力更加突出。這一階段,我主要學習了石虎和朱振庚的重彩繪畫,也搜集了一些資料加以閱讀,有了一些淺顯的認知。

石虎的繪畫,在中國大陸比較早的體現出鮮明的性格。這個“性格”包含在視野寬闊的變形,不拘于色彩屬性的重彩之中。其次是他將視域放置在“蠻荒”文化的感覺之上,通過原始性,淡化東西差距,強調人類的共通性。石虎反對新潮美術照搬西方,反對守舊派照抄傳統。他的繪畫風格率真、天然、天馬行空,畫面原始、厚重、倉潤。造型上多用夸張、變形的手法,呈現他描繪的對象:花鳥、人物、山水,還有一些情節性的畫面。用減而又減的筆墨、造型、色彩、象征性的暗示或交代,點到為止。

石虎的繪畫略形重神。把寫意手法加以強化,在傳統寫意手法中加入狂草手法和西方抽象畫元素,通過筆線的運轉,傳達出內在的力感和韻味。在畫面上出現的人物與物像雖無寫實的造型,但富有神采。傳統的潑墨、潑彩法,利用水或彩在紙面上流動的勢,加以適當的處理形成某種形象。石虎將平素對自然、對人、對客觀物象的敏銳觀察和在創造過程中充分利用偶然因素,機智的加以引申,可以說是石虎藝術創作上的另一個特點。

雅昌藝術網,石虎官方網站上石虎的重彩作品在線展中有107幅。概括而言:有以線為主的簡體;有以色彩為主的密體;有大片的空白;有滿構圖的……繪畫手段的多樣性,使他的藝術創造展示出不同的多樣面貌。其實從根本的創作邏輯上,石虎的藝術基本上還是“城隍廟加畢加索”。將中國民間的色彩、造型與現代主義的時空錯置相互穿插。它的邏輯性無疑具有極強的保障性。這就是既有民族性又有現代性。在名族文化的基點上,去追尋現代藝術的新穎感受。石虎說:繪畫和文字一樣,都是在運用一些符號。他將那種民族的符號與現代主義的圖式重疊,讓他的繪畫陷入了一個圖式的迷宮之中。

《晉風圖》中的民間造型邏輯,軌跡昭然;《駐馬圖》是剪紙與超現實主義的交合;《圣浴圖》(1991年)中世紀圣像畫、高更、拓印脈絡明晰;《龍鄉圖》(1992年)克利、米羅、立體派、民間剪紙、超現實主義、民間壁畫,圖式重疊。他將藝術的魅力理解成圖式的重疊,在一塊塊色彩隱藏的圖式下,將他所可能攫取到的形式因素,全部搬到“石虎”的名下。將所有的風格化、符號化的圖式,經過他的所謂“肌理”、“重彩”概念的過濾,最終演化成“石虎風格”。

朱振庚不屬于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畫(文人畫)畫家。他是更屬于畫家型,也就是一幅畫對朱振庚而言,畫面自身的語言遠遠重于畫面以外的東西。用朱振庚自己的話說,他實質是一個“自言自語式的畫家,我的藝術與時髦無關”。他給自己繪畫定的準則是:寫實不拘于法度,變形則求嚴謹,所有的造型要一看強烈,再看嚴實。

按照朱振庚自己的介紹:他的繪畫步驟是:①

1.用毛筆加淡墨勾出大體感覺

2.淡墨加白粉進行調整

3.白粉加乳膠用刀覆蓋

4.適當的用毛筆提出線索

5.施加紅、黑兩色

在夢溪為朱振庚寫的推介信中,有一段這樣的語言

……他一手伸向西方表現主義、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的作品,引進色塊與空間的構成的必要手段。②

朱振庚的造型特征,似乎也無法脫離出現代主義與民間主義兩大方法。在這一點上,他與石虎有著同樣的邏輯取向;現代主義保障了作品的當代性,民間藝術確定了東方主義的定位。而通過特定的技巧,將二者有效的統一起來。從朱振庚的作品來看,人物的形象被當然的“立體化”分解,亦即在正側面人物面部相互“借形”,或者采取“幻影重疊”式地將人物影像化地疊加。中國的皮影成為他作品造型的另一個基因。如“皮影”系列,在這些作品中,朱振庚將他的繪畫推向了具象的邊緣,具象的皮影符號被拆散,打碎交錯于抽象的色塊之間。在這個階段,朱振庚把用粉做到了極近極致,為了防止白粉太厚而剝落,朱振庚在繪 畫中開始使用丙烯白。同時,在作畫工具上,開始使用刮刀和滾筒。白色乳膠反向于黑色墨的渲染,堅硬的刮刀又背叛了毛筆的柔軟與多變,二者相互作用,所產生的那種悠遠歷史感的民間壁畫效果。

朱振庚在《我的彩墨之道》中說到“彩墨,取象外象,色外色,用色以少勝多取其重,以多相加取其靈”、“畫面耐看,滿而不塞”、“色粉墨各自為用,又交錯碰撞,看上去渾然一體,韻味于厚重疊加中產生,其銀灰色調顯現獨特(《天女圖》1989年)”、“畫面有虛有實,虛實相生”。

“皮影”系列之后,如《霸王別姬》、《伏羲圖》等一大批作品。粉的用量逐漸減少,而筆墨在畫面上開始蘇醒。與此同時,他已在用墨、用粉、用色、用筆書寫、畫面布局、取勢、畫面肌理形成等各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意味的造型直覺。

當然,對于重彩畫的學習,這些只是初步的了解與認識。重彩畫雖然在中國畫壇上已有了一定的地位與貢獻,但寫意重彩畫的發展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就需要我們美術學習者與愛好者不斷吸納其他繪畫藝術的精華來充實自己,形成自己的獨特語言,讓寫意重彩畫形成即使傳統又是當代的、具有發展空間的新重彩畫樣式。

注釋:

①《畫廊》1995年3期,第7頁

②《畫廊》1995年3期,第18頁

參考文獻:

[1]石虎《來云朵話-石虎藝術評論集》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3

[2]朱振庚《我的彩墨之道》 《藝術界》 2000年01期

[3]朱振庚《朱振庚:談藝 論教》 榮寶齋出版社 2005

作者簡介:陳娜(1991-),女,河南信陽人,華中師范大學,美術學國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