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2016-11-16 19:42鮑俊杰
大學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創新

鮑俊杰

[摘 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以下簡稱新能源專業)是國家新設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具有開拓性、復雜性、前瞻性和緊迫性等特點。新能源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框架,明確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打造高品質校園文化,加強創新創業和實踐教育,從而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能源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創新;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C9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029-02

隨著常規能源的短缺以及能源與經濟發展、能源與環境保護矛盾的日益突出,發展新能源已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是實現新能源的轉化和利用以及發展新能源技術的關鍵,其發展程度與技術水平在國民經濟和科技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并影響著國家安全。[1]為支撐國家發展,2010年教育部批準了15所高校開辦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以適應我國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新能源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能源行業對人才培養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好新專業的同時如何培養創新型新能源人才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新能源專業建設的特點

(一)專業建設的開拓性

新能源專業是新辦專業,目前處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階段,沒有現成的人才培養方案可用,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借鑒,新專業在培養目標、培養要求、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制訂既要圍繞本專業開辦的基本要求,還要圍繞開辦學校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確立有特色的專業建設方案,這些都是開拓性的工作,需要在摸索中不斷完善。

(二)學科內容的復雜性

新能源專業是由物理、化學、生物、材料、電子、機械等多學科交叉,以能量轉換與存儲材料及其器件設計、制備工程技術為培養特色的戰略性新興專業,專業的特點決定其學科內容的綜合性、交叉性和復雜性。

(三)人才培養的前瞻性

新能源專業主要任務是培養能掌握新能源材料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工程技術技能,掌握新能源材料組成、結構、性能的測試技術與分析方法,了解新能源材料科學的發展方向,具備開發新能源材料、研究新工藝、提高和改善材料性能的基本能力的新能源材料專門人才。[2]當今新能源科學研究十分活躍,新的理論不斷提出,新的技術不斷突破,人才培養必須緊跟科技前沿和社會熱點。

(四)社會需求的緊迫性

隨著國家有關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的不斷落實, 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新能源專業人才的大量缺乏已成為制約當前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最大屏障之一,未來中國新能源產業將完善各個鏈條,包括上游的材料和設備制造,下游的并網技術,以及政府相關政策的制定等各個環節,這些都急需有相關知識背景的人才。

二、新能源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一)創新型人才的內涵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對國家、產業、企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創新型人才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豐富的知識儲備、良好的心理品質等,通常表現出靈活、開放、好奇的個性,具有精力充沛、堅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豐富以及富于冒險精神等特征。[3] [4]

(二)新能源國際化競爭需要創新型人才主導

我國的新能源研究起步較晚,新能源人才培養滯后,整個新能源產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上的差距,未來的競爭焦點在于技術創新能力的競爭,并最終歸結為人才及其創新能力的競爭。因此,我們必須適應人才競爭環境的要求,從專業開辦的一開始就精心設計,加強對新能源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和完善,為行業輸送創新型人才。

(三)新能源多學科交叉需要創新型人才應對

新能源技術涵蓋多個學科,要掌握好新能源技術就必須具備駕馭多個學科的本領。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曾指出“學科交叉就是要以另一個學科的視角審視原有學科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直至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要具備這樣的能力就需要培養一批基礎扎實、具備多學科交叉知識背景、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

(四)新能源高難度技術需要創新型人才攻克

新能源專業的重點是研究與開發新一代高性能綠色能源材料、技術和器件,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核能、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以及超級電容器等新能源轉換和存儲材料,要在這個高科技領域里突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有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能取得較好的成就。

三、新能源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途徑

(一)確立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基本框架

培養創新型新能源專業的學生,就是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本科教學為主體,以質量為生命線,引導學生個性化和多樣性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安徽大學堅持以本科學生為對象,以教學活動為中心,以綜合教育為手段,將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基本理論、較強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基本素質作為目標,實現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的全面發展。

(二)明確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

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應著重突出能力的培養,注重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素質、身心素質、專業素質的培養,注重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適應發展的能力以及對終身學習的正確認識和不斷學習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5]這不僅是創新型人才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當前新能源行業、企業等對新能源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

安徽大學新能源專業的培養方案分為公共基礎教育、學科專業教育、專業拓展教育和實踐教育四大模塊。公共基礎教育模塊安排有思想道德修養等思想理論課和高等數學等分層次同修課程;學科專業教育模塊則由無機及分析化學、固體物理等學科平臺課和材料科學基礎等專業核心課組成;專業拓展教育模塊設有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等專業選修課和素質教育課程,學生可依據自己的喜好和發展方向個性化選擇自己的專業選修課程;實踐教育模塊則由就業指導課、實習見習、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組成。重視素質教育,強化實踐教育,突出個性化選擇的課程體系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改善課堂教學思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部分專業選修科目在課程設計上,增加學生“課堂論壇”環節,討論新能源現階段應用問題,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系列開放自由式話題,改善教學思維,突出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不拘泥于課本,讓創新性思維在課堂上得到訓練。實驗課程設計環節的新能源綜合實驗,要求學生分組協作,自主設計實驗流程,測試實驗相關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完成課堂知識向實驗實踐的轉化和互補。

(三)打造高品質的校園文化,促進創新型人才的身心發展

我們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舉辦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心理情景劇比賽、素質拓展比賽等,積極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培養學生優秀的心理品質。同時還要以校園文化體育活動為載體,不斷追求文體活動的高品位和高層次,努力提升活動內涵,豐富大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增加學生的創新靈感。

(四)加強創新性訓練和實踐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堅持從新能源專業特色入手,著力打造具有鮮明專業特色的科技活動,以競賽為龍頭,以學術交流、科普宣傳為途徑,舉辦化學文化節、化時代講壇、新能源論壇等培養學生對新能源專業的興趣。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學術科技節各項活動,指導學生申請大學生創新實驗,參加數學建模大賽、挑戰杯大賽、新能源設計大賽、科普創新創意大賽等,激發大學生科技創新熱情。指導學生成立各類學習興趣小組、學習交流會,讓討論與交流無處不在,營造出濃厚的學術氛圍。同時要強化實踐育人環節,結合專業特點,組織學生開展新能源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將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內容納入對新能源應用的探索和學習上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提煉新能源專業的培養方向與專業特色,為教學改革和創新型人才培養引領方向。

(五)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夯實開展創新性活動的基礎

把開展學生學術科技活動與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緊密結合,與導師科研項目、學生創新項目緊密結合,與校園文化活動緊密結合,提供更多的創新教育載體。通過建設校園文化項目、打造學生科技節、扶植優秀學生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科研新星等措施多管齊下,營造校內外學術科技活動氛圍,鼓勵和扶持學生新能源類學術科技社團發展,為學生提升創新能力、展示創新思維、實現創新夢想搭建廣闊平臺,將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 注 釋 ]

[1] 柏朝暉,米曉云,張希艷.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建設的探索[J].大學教育,2013(11):52-53.

[2] 安春愛,米曉云,柏朝暉.淺談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建設[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6):107-108.

[3] 李蕾.創新型人才培養與教學創新研究[J].中國高??萍?,2012(5):67-68.

[4] 胡強,潘植華,葛曼曼.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9):189-191.

[5] 楊世關,李繼紅,董長青.國內外新能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比與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2):58-61.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創新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