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荷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效果對比分析

2016-11-17 01:59陳庭合高振華周禹哲
湖南林業科技 2016年1期
關鍵詞:跡地根苗木荷

陳庭合, 高振華, 周禹哲

(雙牌縣林業局, 湖南 雙牌 425200)

木荷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效果對比分析

陳庭合, 高振華, 周禹哲

(雙牌縣林業局, 湖南 雙牌 425200)

采用一年生木荷容器苗和裸根苗在不同造林地類型上造林,比較造林效果。結果表明:木荷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不同的造林地類型中均明顯優于裸根苗。木荷容器苗造林樹高生長和地徑在不同的造林地類型中均明顯優于裸根苗,并且差異顯著。不同的造林地類型中,采伐跡地的成活率、保存率、樹高生長量和地徑生長量最好,其次為林冠下,再次為生物防火帶。

木荷; 容器苗; 裸根苗; 造林效果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公益林工程、珍稀樹種培育和國家木材戰略儲備項目等一系列重點林業工程的大力實施,林木種苗的需求量大增,然而傳統方式用裸根苗造林因其用種量大、造林季節短、造林成活率低、緩苗期較長等諸多缺點難以滿足現代林業發展的需求[1-3]。容器苗具有造林技術要求不高,造林時間不受季節限制,造林成活率高、節約種子等優點[4],特別是對一些裸根苗成活率低的樹種、立地條件較差的造林地,容器育苗能夠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目前國內關于容器苗培育和造林研究主要在常規造林樹種上,如馬尾松(Pinusmassoniana)[5]、濕地松(Pinuselliottii)[6]、油茶(Camelliaoleifera)[7]、南方紅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 Rehd.var.chinensis)[8]等樹種。木荷屬山茶科木荷屬,為亞熱帶地帶性常綠大喬木,廣泛分布于南方12 個省區,是我國南方重要的珍貴優質闊葉用材樹種、生物防火和生態防護樹種[9-12]。木荷育苗技術研究較為成熟[13-15],但是對裸根苗與容器苗造林的研究不多。我們分別對木荷1年生裸根苗和容器苗在不同造林地類型進行試驗,旨在探索不同造林地類型木荷苗木的最佳選擇方案,為大面積造林提供依據。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擇在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瀧泊林場中低山區,該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溫暖多雨,年平均氣溫17.6 ℃,年降雨量1296.3 mm,年平均日照時數1436 h,相對濕度較大,無霜期292天左右。試驗選擇在采伐跡地、生物防火林地和林冠下3種造林地類型上開展不同類型苗木造林。采伐跡地和生物防火林帶造林試驗地均設在園林工區,林冠下造林地設在周沖工區。采伐跡地造林地前茬為第二代杉木人工林,海拔650 m,南坡,坡度20°~25°,土壤為第四紀紅壤,土層厚度60-80 cm;生物防火林帶造林地前茬為第二代杉木人工林,海拔700 m,東南坡,坡度15°~25°,土壤為第四紀紅壤,土層厚度40~60 cm;林冠下造林地海拔680 m,南坡,坡度15°~25°,土壤為第四紀紅壤,土層厚度60~80 cm,原有林分為第二代人工杉木林,于2010年初進行撫育間伐,間伐后林分密度為1200株/hm2,郁閉度0.6,林下草本灌木層主要有鐵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五節芒(Miscanthusfloridulus)等。

2 材料與方法

選取1年生木荷容器苗和裸根苗兩種類型的苗木作為供試對象,試驗所用的輕基質容器苗和裸根苗均來自雙牌縣林業局苗圃。容器苗和裸根苗培育時間相同,所用種子均來自湖南省林業廳種苗站的相同種批,種子處理、催芽及育苗措施均為常規的育苗技術。1年生容器苗基質配比為V(泥炭土)∶V(珍珠巖)=6∶4,緩釋復合肥施用量1 kg/m3, 1年生苗木容器規格為5 cm×10 cm。

于2011年3月在不同造林地類型上進行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設3次重復,每種造林地類型6個小區,小區面積600 m2。株行距2 m×3 m, 穴狀整地,穴規格為50 cm×50 cm×40 cm。試驗所選容器苗和裸根苗規格基本一致。

于造林當年進行造林成活率的調查,每年于5月和9月進行2次撫育,2014年10月對試驗林進行造林保存率及樹高、胸徑等生長量調查。采用Excel和Spss 17.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不同造林地類型木荷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保存率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造林地類型中木荷容器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遠高于裸根苗。林冠下,木荷容器苗成活率最高達到94.30%,高出裸根苗16.1%。生物防火帶,木荷容器苗成活率為82.30%,高出裸根苗12.6%。采伐跡地,木荷容器苗成活率為88.50%,高出裸根苗12.6%。在造林保存率上,林冠下、生物防火帶、采伐跡地三種類型造林地容器苗保存率比裸根苗保存率分別高出21.3%、15.3%、15.4%。方差分析表明(見表2),裸根苗的成活率、保存率在三種造林地類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容器苗的成活率、保存率也在三種造林地類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在不同的造林地類型中木荷容器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明顯優于裸根苗,這說明容器苗更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并能顯著提高造林成效。

表1 不同造林地類型木荷裸根苗和容器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Tab 1 ThesurvivalrateandpreservingrateofSchimasuperbacontainerseedlingandbare?rootnurseryseedlingindifferentforestlandtypes造林地類型成活率(%)保存率(%)裸根苗容器苗裸根苗容器苗林冠下78 2±2 794 3±5 869 8±2 091 1±1 9生物防火林帶69 7±3 382 3±2 265 4±1 680 7±3 0采伐跡地75 9±1 988 5±1 471 2±1 986 6±1 1

3.2不同造林地類型木荷裸根苗和容器苗樹高生長量

從表3中可知,裸根苗和容器苗除在生物防火帶造林地類型中2013年度樹高生長量差異不顯著外,其余造林地類型和不同年份間的生長量差異均顯著,容器苗生長量顯著大于裸根苗生長量。其中林冠下容器苗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樹高生長量比裸根苗高5.6%、10.6%和9.5%。生物防火帶容器苗2012年和2014年樹高生長量比裸根苗高17.5%、19.6%。采伐跡地容器苗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樹高生長量比裸根苗高9.1%、12.7%和11.6%。由此可見,不管在哪種造林地類型中,容器苗樹高生長量明顯高于裸根苗,而且樹高生長量差異顯著。其中采伐跡地對苗木的樹高生長最好,其次為林冠下,再次為生物防火帶。

表2 不同造林地類型木荷裸根苗和容器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方差分析Tab 2 VarianceanalysisofthesurvivalrateandpreservingrateofSchimasuperbacontainerseedlingandbare?rootnurseryseedlingindifferentforestlandtypes平方和df均方F顯著性組間115 98257 99 7 925740 020成活率組內43 967 316667總數159 888裸根苗組間54 960227 4808 3020 019保存率組內19 86063 310總數74 8208組間216 0802108 040 7 9580 021成活率組內81 460613 577總數297 5408容器苗組間163 220281 61017 5630 003保存率組內27 88064 647總數191 1008

表3 不同造林地類型木荷裸根苗和容器苗的樹高生長量Tab 3 TheheightincrementofSchimasuperbacontainerseedlingandbare?rootnurseryseedlingindifferentforestlandtypes造林地類型苗木類型樹高生長量(m)2012年2013年2014年林冠下裸根苗0 71±0 10A1 32±0 16A2 32±0 23A容器苗0 75±0 09B1 46±0 11B2 54±0 23B裸根苗0 57±0 04A0 94±0 06A1 48±0 11A生物防火帶容器苗0 67±0 06B1 21±0 13A1 77±0 18B裸根苗0 88±0 06A1 65±0 12A2 49±0 25A采伐跡地容器苗0 96±0 07B1 86±0 06B2 78±0 12B 注: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容器苗和裸根苗達P<0 05差異顯著水平。

3.3不同造林地類型木荷裸根苗和容器苗地徑生長量

從表4中可知,三種造林地類型在不同的年份里,容器苗與裸根苗造林在苗木地徑生長量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容器苗造林后地徑生長量明顯高于裸根苗造林。其中林冠下容器苗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地徑比裸根苗高5.8%、6.8%和7.6%。生物防火帶容器苗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地徑比裸根苗高7.4%、5.5%和6.5%。采伐跡地容器苗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地徑比裸根苗高14.6%、8.5%和9.6%。從2014年地徑數據來看,地徑最大的為采伐跡地下的容器苗,平均地徑為3.87 cm。其次為林冠下容器苗,平均地徑為3.66 cm。地徑最小的為生物防火帶裸根苗造林,平均地徑為3.08 cm。從容器苗造林地徑數據來看,容器苗造林中,采伐跡地的苗木地徑生長最大,其次為林冠下造林,最小為生物防火林地;裸根苗造林中,采伐跡地的苗木地徑生長最大,其次為林冠下造林,最小為生物防火林地。由此可見,立地類型和苗木的類型對苗木生長有顯著影響。

表4 不同造林地類型木荷裸根苗和容器苗的地徑生長量Tab 4 ThegrowthofgrounddiameterofSchimasuperbacontainerseed?lingandbare?rootnurseryseedlingindifferentforestlandtypes造林地類型苗木類型地徑(cm)2012年2013年2014年林冠下裸根苗1 39±0 07A2 35±0 14A3 40±0 16A容器苗1 47±0 06B2 51±0 11B3 66±0 14B裸根苗1 22±0 08A2 19±0 12A3 08±0 13A生物防火帶容器苗1 31±0 07B2 31±0 09B3 28±0 12B裸根苗1 44±0 10A2 47±0 13A3 53±0 21A采伐跡地容器苗1 65±0 08B2 68±0 15B3 87±0 15B 注: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容器苗和裸根苗達P<0 05差異顯著水平。

4 結論與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木荷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不同的造林地類型中均明顯優于裸根苗,這說明容器苗能夠顯著提高造林成效。木荷容器苗造林樹高和地徑生長在不同的造林地類型中均明顯優于裸根苗,并且差異顯著。不同的造林地類型中,采伐跡地木荷成活率、保存率、樹高生長量和地徑生長量最好,其次為林冠下,再次為生物防火帶。

容器苗造林能夠顯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容器苗造林能夠減少苗木運輸和栽植過程中水份的蒸發,降低了苗木對造林環境的要求[16];二是容器苗根系發達,造林過程根系未受到傷害,接觸土壤后能爆發性生根,能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促進幼齡期樹木生長[17]。而裸根苗造林后具有明顯的緩苗期,因此容器苗造林成效明顯優于裸根苗直接造林。容器苗造林成效好,能夠使林分提早郁閉,減少撫育次數,從而節約造林成本,并且容器苗造林不受季節限制。一些珍貴樹種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而容器苗能夠大大提高其成活率。因此,大力推廣容器苗造林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錢輝明.樹木容器育苗[M].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1982.

[2] 劉勇.我國苗木培育理論與技術進展[J].世界林業研究, 2000, 13(5): 43-49.

[3] 袁冬明,林磊,嚴春風, 等.3種造林樹種輕基質網袋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2, 40(3):19-23.

[4] 劉偉,陳正金,李因剛, 等.3個闊葉樹中容器育苗輕型基質配方探討[J].浙江林學院學報,2010, 27(5):803-808.

[5] 陳輝, 洪偉, 林光先,等.馬尾松輕型基質容器苗造林初效的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 1999,19(2): 105-109.

[6] 韋小麗,朱忠榮.濕地松輕基質容器育苗技術[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7(5): 55-58.

[7] 江澤鵬, 張乃燕, 陳國臣,等.油茶容器苗與裸根苗造林效果分析[J].廣西林業科學,2009, 38(1): 52-54.

[8] 王月生,周志春,金國慶,等.基質配比對南方紅豆杉容器苗及其移栽生長的影響[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7, 24(5):643-646.

[9] 阮傳成,李振問,陳誠和,等.木荷生物工程防火機理及應用[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

[10] 程先富,朱華,郝李霞,等.丘陵山區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的空間分布預測[J].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8,14(4):484-487.

[11] 王鵬程,肖文發,張守攻,等.三峽庫區主要森林植被類型土壤滲透性能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7,21(6):51-55,104.

[12] 林春俤.木荷人工林生長發育規律研究[J].林業科技通訊,1998(11):19-21.

[13] 謝文雷.木荷種子不同方式育苗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 2009(6):63-64.

[14] 王瑞輝,謝祿山,羅丹杰.木荷播種育苗的關鍵技術[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4,24(2):59-63.

[15] 皮寶珍.木荷芽苗切根移栽育苗技術 [J].江西林業科技,2001(4):14-15.

[16] 彭學林,趙德縉.柏木容器苗造林成效試驗[J].湖北林業科技,2008(1):19-22.

[17] 劉偉,周善松,張先祥,等.不同立地條件下木荷容器苗與裸根苗造林對比試驗[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9,26(6):829-834.

Afforestationeffectofcontainerizedandbare-rootseedlingsofSchimasuperba

CHEN Tinghe, GAO Zhenhua, ZHOU Yuzhe

(Forestry Bureau of Shuangpai County,Shuangpai 425200, China)

Using the one-year-old container and bare-root seedlings ofSchimasuperbato afforest on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ing area, compared the afforestation effe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and preserving rate of the container seedling afforestati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ing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bare-root seedling.The tree height growth and diameter of the container seedling afforestati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ing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bare-root seedling,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ing area, the survival rate, preserving rate, height growth and diameter growth in the cutting-blank was the best, followed by canopy base, again for biological firebreak.

Schimasuperba; container seedling; bare-root seedlings; afforestation effect

2015-08-25

S 792.99

A

1003-5710(2016)01-0116-04

10.3969/j.issn.1003-5710.2016.01.000

(文字編校:張 珉)

猜你喜歡
跡地根苗木荷
檫木與木荷混交造林效果比較分析
杉木扦插苗與實生苗生長對比分析
已經誰備好了
封二、封三:寒蔥嶺戰跡地 (伏擊戰) 新考
不同育苗方式落葉松苗木生長及生物量特征研究
廣西南寧木荷人工林生長規律研究*
淺談裸根苗造林的優勢
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發30 m分辨率全球火燒跡地數據產品
不同移栽苗對甜葉菊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火燒跡地造林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