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的傳統媒體話語權提升研究

2016-11-22 12:59張杰
今傳媒 2016年10期
關鍵詞:新聞專業主義話語權傳統媒體

張杰

摘 要:新媒體時代,普通受眾獲得了個體話語權,“沉默的大多數”擁有了自由言說的平臺。話語權日益分眾化,“眾聲喧嘩”爭鋒主流聲音,傳統媒體面臨著話語權危機。傳統媒體的出路在哪里?重塑話語體系,打造親民風格,追求客觀公正,做到權威發布,才能不斷鞏固話語權。在這方面,中國化的新聞專業主義具備現實的適用性,其專業性的價值值得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專業主義;傳統媒體;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10-0133-02

新媒體時代,傳者與受者的界限不再明顯,手機、網絡等媒體技術讓受眾獲得了話語權,人人都是傳播者,人人都有“麥克風”。話語權日益分眾化,“眾聲喧嘩”爭鋒主流聲音,傳統媒體面臨著話語權危機。如何鞏固和提升傳統媒體的話語權,本文將從新聞專業主義的研究視角探索有效路徑。

一、新媒體對傳統媒體話語格局的挑戰

隨著電子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新媒體紛紛崛起,傳統媒體的話語空間被大大壓縮。話語權是一種控制輿論的權力,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方向。而長期以來,傳統媒體存在著樣板化、打官腔的問題,一定程度上給受眾造成了“刻板印象”。傳統媒體必須要認清當前的形勢與挑戰,努力在增強傳播力、競爭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上下功夫,才能贏得受眾和話語權。

(一)受眾流失嚴重

新媒體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媒體受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再停留在報紙、廣播、電視上,受眾自身憑借著新媒體獲得個體話語權,受者與傳者的界限不再明顯,傳媒領域出現了話語權分眾化的現象,傳統媒體的話語對象日漸減少。受眾對媒體是挑剔的,官話套話只會使人厭煩,微博大“V”能凝聚起百萬、千萬粉絲,不只是名人效應,重要的是他們找對了受眾的胃口,大家想聽愛聽。面對日漸流失的受眾,傳統媒體必須遵循規律,應時而變,以與時俱進的姿態迎接考驗,才能留住受眾、凝聚受眾。

(二)挑戰話語權威

在新媒體的碎片化傳播過程中,人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和接收者,把關人的作用被大大弱化,出現越來越多的話語失范的情況。信息發布的隨意性和即時性使得一些虛假信息,甚至攻擊謾罵輕松進入傳播渠道。傳播秩序不規范、網絡謠言四起、網絡水軍綁架“民意”,這些網絡亂象干擾著受眾對世界的認識,甚至使受眾對傳統媒體失去信任。傳統媒體必須重新樹立話語權威,建立嚴肅客觀的話語表達氛圍,糾正話語失范,引導傳播秩序。

(三)淹沒主流聲音

當前,媒介生態十分復雜,網絡上搞怪、博眼球的另類現象很多,“眾聲喧嘩”幾乎淹沒了主流聲音。個別名人“大V”經常發表不當言論,給受眾錯誤的示范。在一些突發事件、熱點事件上,網絡段子和小道消息比官方發布的信息傳播得更快。傳統媒體尤其是黨管媒體必須傳遞主流價值觀,這就需要順應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規律,貼近群眾創新話語體系,才能為廣大受眾所喜聞樂見。要努力提高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積極開拓新媒體受眾群,弘揚“主旋律”“正能量”和“好聲音”,逐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輿論環境。

二、新聞專業主義對于傳統媒體提升話語權的價值

新聞專業主義是資產階級新聞學的重要概念,在西方新聞傳媒的長期實踐中發展完善,傳入中國后受到國內很多新聞從業人員的推崇,尤其是自由、客觀、公正等核心價值理念。然而,專業化的實現需要考慮到政治、經濟、社會力量等多重現實因素,我們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眼光去審視新聞專業主義,有所取舍、有所揚棄地去運用。實際上,新聞專業主義在中國不僅有本土化的新聞實踐,其專業性價值同樣值得借鑒。

(一)新聞專業主義的本土化實踐

“新聞專業主義”作為舶來品來到中國,在本土實踐中汲取了豐富的養分,形成了“文人論政”、“群眾辦報”和“政治家辦報”等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獨特元素?!拔娜苏撜焙汀罢渭肄k報”彰顯著中國文人、政客的責任意識,“群眾辦報”折射著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原則,是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創新。在20多年的新聞改革中,中國出現了更多符合專業主義的內容,包括反對“假、大、空”,以事實說話;強調“三貼近”原則,提高媒介的服務性;反對“有償新聞”,提倡新聞業的職業倫理等[1]。中國化的新聞專業主義在歷史和現實的土壤中發展,具有很強的實踐價值和借鑒意義。

(二)專業性價值的適用性分析

發展新聞專業主義必須結合我國國情,完全的“拿來主義”思想只會造成水土不服。筆者以為,客觀性原則、服務公眾利益和新聞自律是新聞專業主義的專業性價值所在,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1.客觀性原則。它強調觀點與事實分開,客觀地將信息傳達給受眾。這似乎與中國媒介語境中的“有立場”是矛盾的,而赫伯特·阿特休爾在《權力的媒介》一書中提出,“報刊雜志和廣播電視并不是獨立的媒介,他們只是潛在地發揮獨立的作用”,可見客觀性除了受主觀思想的影響外,還有政治、經濟、社會等多重影響因素。所以,主觀的立場觀點與客觀的表達,并不是完全對立的。除了準確、公正、平衡地報道之外,還要深入事實,通過理性的表達道出真相。

2.服務公眾利益。傳媒要承擔社會責任,發揮社會公器的職能,為全體社會大眾服務。這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要服從服務于國家和公眾利益”是一致的,新聞傳媒應該是負責任的公共傳播者,應當避免新聞娛樂化和對市場利益的盲目追求。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進一步把“經濟效益必須服從社會效益”作為我們傳媒業的基本原則[2]。無論是發展經濟還是發展社會文化,都要堅持為人民服務。

3.新聞自律。我國當前形形色色的“有償新聞”、虛假新聞的屢禁不止,除了行業規范和《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之類的制度規范,加強新聞自律很有必要。媒介在西方雖然被比作“第四權力”,然而任何權力都需要規范和監督,絕對的權力只會導致絕對的腐敗。新聞媒介需要道德約束和行業規范,更需要新聞自律,杜絕有償新聞和假新聞,以自律求自由,才能為傳媒贏得較大的活動空間,才能取得受眾的信任。

三、基于新聞專業主義理論提升傳統媒體話語權的策略

法國哲學家??抡f過:“重要的不是話語講述的時代,而是講述話語的時代”。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要把握發展規律,積極促進媒介融合發展,努力改善受眾的閱讀體驗,盡可能地擴大受眾群。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專業化程度,樹立親民、客觀、權威的話語姿態,這樣才能鞏固話語權的權威地位。

(一)維護公眾利益,打造親民風格

當前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各種矛盾沖突很多,民意需要有效的疏通,傳統媒體需要更多地表達弱勢群體的呼聲,給公眾提供一個公共話語平臺。傳統媒體承擔傳遞正能量的責任,應該第一時間回應社會熱點話題和公眾關心的敏感話題,對公眾負責,敢于為公眾說話。努力做好監督性報道,揭露問題弊端,反映民情民意,在民眾與政府部門之間搭建上通下達的橋梁。在新聞語言上應選擇群眾化的語言風格,適當采取個性化的表達,兼顧年輕受眾和網絡受眾的需求。杜絕艱澀難懂、制式八股等問題,做到樸實、通俗、簡練、客觀、確切,使受眾易看易聽易懂。

(二)追求客觀公正,保持新聞理性

客觀公正是一個相對概念,也是必須始終堅持的原則。要堅持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報道新聞事件,還原新聞的真實面貌。在新聞報道中,由于話語主體的介入,新聞語言必然帶有對報道事實的主觀傾向或態度。這就要求新聞記者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盡可能地去還原客觀實際,盡可能地減少主觀偏見,用準確的語言報道新聞事實。應多用客觀的敘述,杜絕主觀的說教,做到用事實說話。應提高對新聞事實的理性判斷,減少模式化的新聞報道,避免盲目跟風或追求眼球效應,把新聞提升到理性化的高度,以理性的震撼力引導讀者思考。

(三)堅持新聞自律,做到權威發布

面對話語失范、眾聲喧嘩的民間話語,傳統媒體更要加強對新聞話語的規范。尤其要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加強新聞自律,切實恪守新聞職業道德和規范。探索加強行業自律的內在機制,規范新聞的生產發布流程,杜絕有償新聞、虛假新聞,防止商業利益和新聞娛樂化的侵蝕。同時,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堅持做到重大事件、焦點問題權威發布,第一時間發布官方的信息,盡可能使用來自權威信息源和權威人士的信息,保證新聞語言的嚴肅性、專業性、準確性,從而提高話語的權威性。

(四)注重深度報道,堅持內容為王

在新媒體的挑戰下,傳統媒體要堅持打造深度新聞,多做專業化的調查和采訪,提高思想深度、情感溫度、觀點銳度,深入挖掘新聞的內在價值。相比于新媒體的“短平快”,傳統媒體在專業性、可信性上仍然具有較大優勢,要利用專業報道隊伍開展深度報道和專題報道,努力做優質內容的供應商。充分把握核心競爭力,利用品牌優勢,以內容為王,以質量取勝。依靠話題新聞可能吸引受眾,但只有深度報道才能留住受眾。

參考文獻:

[1] 李淵航.從沖突性報道看《南方周末》對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或背離[J].新聞知識,2010(5):22-24.

[2] 李良榮.公共利益是中國傳媒業立足之本[J].新聞記者,2007(8):3-5.

[3] 李彬,馬學清.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理念:責任感和建設性[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3):187-188.

[4] 關琮嚴.試論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四大源流[J].新聞研究導刊,2012(11):28-31.

[責任編輯:傳馨]

猜你喜歡
新聞專業主義話語權傳統媒體
短視頻對傳統媒體主流價值表達的推動
話語權是一種暴力
陳年凡客創始人
爭衡·重塑·掌控
淺談普利策新聞獎調查性報道的特征
淺析媒介體制比較研究的框架設計和技術邏輯
“新聞反轉劇”中的媒體責任冷思考
社交媒體時代突發事件報道面臨的新問題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實現融合與發展
培養多面能手 提高綜合技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