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2016-11-22 13:07王意明
今傳媒 2016年10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建設全媒體

王意明

摘 要:隨著網絡、手機等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聞傳媒業正逐步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全媒體時代下,如何提高新聞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新聞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從全媒體環境下新聞人才必備的技術技能入手,以課程體系建設為立足點,分析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課程體系的現狀,并從橫向與縱向兩個層面就優化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全媒體;新聞采編與制作;課程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10-0152-02

新聞人才的培養,要把握時代脈搏,要對新聞傳媒業的發展與變化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媒介之間的競合到多媒體,再到全媒體,新聞傳媒業正隨著科技的進步而發展變化。因時而變,新聞人才的培養也要與時俱進,適應全媒體環境的新時代。

同樣,高職院校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建設與發展,也要順應時代變化,跟緊全媒體步伐。本文著重就課程體系改革這一個點,談談在全媒體環境下,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的建議。

一、全媒體環境下新聞人才必備的技術技能

何謂“全媒體”?全媒體是指媒介信息傳播采用文字、聲音、影像、動畫、網頁等多種媒體表現手段(多媒體),利用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報紙、雜志、網站等不同媒介形態(業務融合),通過融合的廣電網絡、電信網絡以及互聯網絡進行傳播(三網融合),最終實現用戶以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實現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終端獲得任何想要的信息[1]。

相較傳統媒體,全媒體突出特點就是:表現手段的多樣,媒介形態的多變,傳播渠道的多重,接收終端的多種??梢哉f,全媒體是集大成者,它聚合了現階段信息傳遞的技術優勢于一身。面對全媒體時代的來臨,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是按部就班?還是增添新的活力?顯然,需要適應時代的要求,滿足市場的需要。那么,全媒體時代,新聞人才要具備哪些技術技能?

(一)在技能層面上,注重全能型新聞人才的培養

全能型新聞人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新聞業務基礎技能,新聞業務基礎技能就是從事新聞工作必備的采、寫、編、評、制等基礎技能。全能型新聞人才指學生要掌握的不只是一兩個新聞業務基礎技能,而是要盡可能地全面掌握新聞業務的基本技能。傳統媒體,比如紙質媒體,偏重于掌握新聞的采寫、編輯、評論等技能,電視媒體傾向于采寫、拍攝、視、音頻的處理等技能。而新媒體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幾乎同時包含了聲音、語言、文字、圖形、圖像等進行綜合的、多媒體的信息溝通與交流[2]。因此,全媒體環境下,學生要熟練掌握采寫,評論,編輯,圖形、影像、聲音的制作等全方位業務技能;第二個方面就是新聞業務基礎技能范疇外的技能。新聞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還要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全媒體環境下,新聞人才不僅要具備新聞業務的基本技能,還要實現從新聞向傳媒的轉變,要具備信息策劃,媒體推廣、運營等新聞業務基礎技能之外的拓展技能。

(二)在技術層面上,加強對新媒體傳播技術的掌握

新媒體傳播技術,主要是指利用互聯網、智能手機等新媒體傳播渠道傳遞信息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術。比如網站后臺的操作,微博、微信信息發布操作,手機App客戶端信息的發布與更新等。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主要特點是信息從來源到傳播、表現和接收的多元化,新媒體技術是信息傳播多元化的重要技術支撐。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是傳媒人融入全媒體時代,成功開展工作的基本要領。

全媒體時代對新聞人才技術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能否滿足這類人才培養的需要呢?

二、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的現狀

高職院校新聞與采編專業當前的課程體系設置,經過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通識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實踐類課程三大塊為主的課程體系。通識類課程包括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思政等公共基礎和素質教育類課程;專業類課程,雖然各學校定位不同,課程名稱有所差異,但基本都是圍繞新聞業務基礎技能——新聞采、寫、編、評、攝、制展開;實踐類課程定位較為模糊,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增加一個實踐環節是較為普遍的做法,專門的實踐類課程較為缺乏。

根據筆者的實踐,結合其他研究成果,由于師資力量、實訓條件等因素,傳統“三大塊”為主的高職院校新聞與采編專業課程體系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第一,無法滿足全媒體時代全能型新聞人才的需求,當前課程體系雖然高度重視新聞業務基礎技能的培養,但對新聞業務基礎技能之外的技能培養不夠重視;第二,新媒體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而新聞教育的知識和課程更新并不及時[3]。傳統媒體高學歷的要求,高職院校學生競爭力較弱,作為高職院校,應該把培養目標著眼于新媒體,但是在課程體系中,新媒體傳播技術方面的課程較為缺失;第三,存在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沒有明顯的界限,即使有實踐教學要求,但是實踐課程大都安排在校內,實踐課程形同虛設,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導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動手能力不夠;第四,課程模塊定位不夠清晰,課程之間缺乏聯動。有些課程在固定的學期開設,學生技術技能水平的培養隨課程結束而結束,后期缺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學一段忘一段,課程與課程之間缺乏一個縱向聯動。同時,存在一門課程代表一個方向的現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學生動手能力不強[4]。

三、全媒體環境下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優化建議

培養適合全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從業者,就必須加強對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優化,在保留現有優勢課程的基礎上,仍要從橫向與縱向兩個方面下足功夫。

(一)橫向拓展,與時俱進,拓寬課程的覆蓋面

拓寬課程的覆蓋面,不是單純的添加一兩門課程,而是要緊密圍繞全媒體環境下新聞人才必備的技術技能要求,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首先是要明確課程方向,設置好課程模塊。針對各個模塊,有針對性開設課程。比如,新聞業務基礎技能模塊,就需要圍繞采、寫、編、評、攝與制作來開設課程;拓展技能(新聞業務基礎技能以外的其他技能)模塊,就要把握全媒體的需要,增加信息策劃,媒介推廣、營銷等方面技能的課程;其次是要適度增加新媒體技術課程的比重。新媒體是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方向,要適度增加新媒體技術課程比重,加大新媒體課程體系建設,比如,微信、微博的信息編輯與發布等一些新媒體技術類課程,讓學生充分認識新媒體,適應新媒體工作;最后要增加實訓課程比例,拓展校外實訓基地,與市場接軌。開展好實訓課程第一是要構建好校內全媒體平臺,在原有???、校報、廣播站、電視臺等傳統實踐平臺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網絡媒體、手機媒體實踐平臺的建設,比如校園門戶網站運營、公眾號運營等,聘請行業專家、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媒體人到校兼課、兼職指導學生的實踐;第二要積極探索并建立適合本校校情的校外實習制度,充分利用學生的寒暑假,寒暑假時間較為充足,更有利于學生系統、全面開展實踐;第三還要構建校外實踐平臺,讓學生的實踐教學走向校外,貼近市場。

(二)縱向聯合,項目引領,促進課程之間的聯動

以往教師在講授某一門課程時,教學計劃、教學重點、難點大都圍繞自身教學需要而設立,教師與教師之間相對獨立,就導致課程與課程之間缺乏內在的聯動,實踐教學大多也是單課程實訓或者是學期末實訓。全媒體時代,學生要掌握的技術技能是全面的,也就是說要培養更加全面、全能的新聞人才。缺乏縱向聯動的課程體系顯然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全媒體時代下必須加強課程之間的內在聯動性,在明確好課程模塊的基礎上,增強課程與課程之間的縱向聯動。

打通課程間的內在聯系,就需要通過專門的實踐項目或者說是實踐課程來帶動。而這個實踐項目不同于以往的單課程實踐或者學期末實踐,而是要契合課程項目化發展方向的課程貫通式綜合實踐,就是以一個完整的項目,把學生一學期甚至更長時間所學習的課程貫穿起來,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應用于實踐當中。以“原創一張新聞網頁”這個項目為例,就可以要求學生完成新聞信息的采寫、編輯,新聞圖片的拍攝、視頻的制作、網頁效果的設計以及通過新媒體技術進行信息的發布等。這樣就把新聞采寫,攝影,圖像、圖形處理,網頁設計,網絡信息采集,網絡信息發布等課程聯動起來,增強課程之間互動效果。課程之間的聯動,既鞏固了已學課程,也讓學生對現有課程更加了解,而且借助課程聯動促進了技能和業務的聯動。

項目引領是實現課程之間聯動較為有效的辦法和策略。要想在教學過程中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增加教研室內部的協作,在明確專業方向和課程模塊的基礎上,開發出更多貫穿式綜合實踐項目,讓學生真正從課程當中學到更多具有實踐意義的知識。

四、結 語

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要進一步適應時代,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就必須加強自身專業的建設。課程體系建設作為加強專業建設中一個重要方面,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業務素質和就業前景。只有適應全媒體時代需求,優化課程體系,增加課程設置的寬度和深度,才能讓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課程更加符合全媒體的要求,才能培養出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新聞人才。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全媒體[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z9J5 C5LI6LZbNAIcNHe-wK8S_nTesOaVUooxzV-gMS_d9t25XGAN8hOYwW3QJEJrfTAAPYpWsL37Q1qHgmb6a

[2] 許竹.淺析新媒體技術在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應用[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512/c395997-26987572.html,2015-5-12.

[3] 林如鵬,侯東陽.全媒體時代新聞教育的轉型方向[J].中國記者,2011(2):92-93.

[4] 余俊峰,田建鑫.完善課程體系 主動對接傳媒產業——兼論新余學院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新聞學院學報,2015(2):103-106.

[責任編輯:東方緒]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建設全媒體
基于“互聯網+應用”的應用型本科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院校特色化課程體系建設路徑探索
財經院校軟件服務外包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法律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國產小成本電影全媒體推廣的邊際效應探究
淺析電視民生新聞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全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競爭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體路徑”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