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楚文化中漆器圖形紋樣

2016-11-23 18:39羅冠
人間 2016年24期
關鍵詞:楚文化漆器文化傳承

羅冠

摘要:在祖國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荊楚文化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華夏文化的浩瀚長河中。楚文化是波濤洶涌的支流。極大的充實,豐富了華夏文化的內涵。楚文化內容豐富,在中國和世界的地位很高,漆器作為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當代藝術運用中我們也能常??匆娝挠白?。在當代藝術設計中的運用,不僅能加強楚文化的傳播發展,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地域文化和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關鍵詞:楚文化; 文化傳承; 漆器

中圖分類號:J5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234-01

一、楚文化的特點

楚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是我國古文化的重要一支。它是江漢地區為中心,在原始宗教、巫術、神話的沃土中發展起來的一支由楚人創造的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開放而多元的南國文化。楚文化是在荊楚大地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吸取了周邊文化之長,同時又保留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形態和文化特征。楚文化充滿了神巫性,古代由于人類的生產水平低下限制了對大自然的認知水平,認為萬物皆有靈。隨之產生了原始宗教活動。隨著生產力發展人類對大自然認識能力的提高,開始擺攤宗教的種種束縛。

二、楚文化中的漆器

中國漆器工藝是古老華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所謂漆器,就是用漆涂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和美術品。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彩,光彩照人。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漆器的制作工藝相當復雜,首先須制作胎體。胎為木制,偶爾也用陶瓷、銅或其它材料,也有用固化的漆直接刻制而不用胎。胎體完成,漆器藝人運用多種技法對表面進行裝飾。漆器的主要特點是可以拋光到可與瓷器媲美。漆層在潮濕條件下干燥,固化后非常堅硬,有耐酸、耐堿、耐磨的特性。像陶瓷、絲綢一樣,中國漆器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社會要求在不斷發展變化,但漆器因色澤不變,色彩絢麗,制作簡便一直留存下來。漆器這一手工藝行業為藝匠們提供了充分發揮想象的機會,漆器制品的大量涌現,并逐一代替了一部分其他材質的日常生活用品。

荊楚漆器的圖形紋樣,題材十分廣泛,線條交錯有致,圖案組合優美,色彩搭配和諧,漆器艷麗光潔楚人較多的保存了氏族社會自發的自由精神對自然生命充滿熱愛的精神本質。所以楚人能無邊的想象,浪漫和激情巧妙的手法揉合在一起,使荊州藝術圖形常常以神奇浪漫的手法表現描繪自然物象,形態奮激躍動,又以崇拜和追求的神思表現楚名族的生活特征,大凡荊楚漆器其圖形紋樣無不是具有飄逸流暢的線條,富有輝煌的色彩,對題材遍及神話傳說,自然景觀。

三、漆器-鎮墓獸

鎮墓獸是楚國貴族墓中的隨葬品,是一種造型詭異、神態猙獰、神出鬼沒的神獸雕像。質地以木胎為主,往往髹漆并加以彩繪,也有陶質和桐木合體構造的。

(一)漆器鎮墓獸形制特征及演變。

神獸雕像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方座、鹿角、獸首。方座以簡單的方梯形為主加以彩繪,也有以繁雜紋飾而加以雕刻成的復雜形狀。鹿角主要取材于狩獵所獲的真鹿角,也有木雕陶塑角,至于鹿角的大小粗細都無關緊要,只要作為獸首的附屬物而存在。獸首是神獸的主要組成部分,形態變化多端,有獸首與人首、直體與屈體、雙頭與單頭之別。這三者有機結合成為楚俗內容之一。從年代的推延和形制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對漆器鎮墓獸進行分析可以分為面目不清型、獸面型和似人型。這三中形制基本包含了楚國漆器鎮墓獸的形制特征和演變發展過程。

(二)藝術手法上的體現。

漆器鎮墓獸是兼雕刻和繪畫有機結合于一體的藝術精品。在胎體表面的裝飾紋圖和色彩表現方法也體現楚國漆器繪畫性特點。從青銅器上演化而來的龍紋、云雷紋進行大膽的處理后,繪于器形表面,漆器的內容與器物造型緊密結合,形成一種生動流暢的時代風格。這種畫法可能從青銅的冶鑄線條紋發展而來,而鎮墓獸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分幾個區域用適合的紋樣加以裝飾,用線流暢優美,保留了青銅器上的怪物形象,又不死氣沉沉充滿生機。龍鳳是楚文化的母體,漆器鎮墓獸上的龍紋變化多端,活潑生動。色彩上極富漆器特色的黑、紅作為基調,在此基調上在敷陳五彩,筆觸流暢。

比起同時期其他的漆器造型特點,鎮墓獸有獨特之處,同時期漆器的其他品種對事物的臨摹都極其逼真,只有鎮墓獸打破常規,別具一格奇思妙想,大膽的將真鹿角創造性的和鎮墓獸結合在一起,奇妙的利用鹿角具有向上伸展,四周擴散的抽象形式意味,靈活多變的視覺效果來渲染神秘氛圍。

(三)造型象征審美含義。

威嚴容貌人面鎮墓獸與強盛怒吼的獸面鎮墓獸,是隋唐時代追求無限力量的具體創造,是標志身份階級地位的象征,諸多貴族墓葬同時以獸面圖像結合纏枝蔓草,華麗裝飾著葬門和葬具皆是生者為亡者追求趨吉避兇,富貴延綿,庇護子孫的心理表現,造型背后深刻的象征含義,透過藝術樣式直接詮釋了喪葬生死關和宗教信仰,在造型的象征元素組合過程中,標志著時人欣然鑒賞的審美品味。

四、總結

楚漆器圖形藝術中蘊含的儒家、道家、和釋家審美思想于一體的中國傳統造物美學思想,是一種中華名族文化的意韻精神,對于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使用漆器設計仍具有啟發和借鑒作用,它將憑著其深厚的本土文化內涵逐步融入到現代的主題空間和生活理念中,成為一種對傳統的體驗和延續。

當物質生活發展到一定水準,人們必然會厭倦工業制品所帶來的人與自然疏遠之感,呼吁人與自然和諧,呼喚傳統文化的復歸,追求生活中的藝術,追求審美消費,重新發現漆器文化的價值,服務于現代生活,荊楚漆器圖形集中地從局部藝術反應中華名族文化發展,繁榮的過程,也充分體現了藝術的多元性,開放性,包容性的文化傳統,進一步說明藝術是由多名族共同創造并不斷向前發展,只有不斷的交流融合下,才能探索和創造出藝術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陳振裕.楚文化與漆器研究[M].科學出版社.2003.

[2]田少鵬.中國古代裝飾藝術[M].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

[3]天野.重放異彩[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張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人名出版社,1987.

[5]馬承源.中國青銅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陳振裕.龍楚文化與漆器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7]張松林.中國古代鎮墓神物[M].北京,文物出版.2004.

[8]張正明.楚文藝論集[M].武漢,1991

猜你喜歡
楚文化漆器文化傳承
湘楚文化之楊家將與太極起源
戰國漆器的設計研究
漆器收藏三問
不該屈尊的大美漆器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淺析楚文化中的絲綢植物紋樣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