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情感運用

2016-11-23 22:43牟冬寒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美育美的美術

牟冬寒

摘 要:情感教育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得到豐富,審美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是美術課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關鍵詞:情感教育;美術創作

我國近代歷史上美育的倡導者蔡元培先生曾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睂徝澜逃仁且环N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其方法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知識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學生整體素質形成中的作用

素質教育旨在謀求學生身心素質的整體發展,從心理方面來說,它必然既關注學生的認知發展,也必然關注學生的非認知發展,其中特別是學生的情感發展。重視情感與情感教育在學生整體素質形成中的作用,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一個實質性區別,兒童素質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在美術課上,我便有意識對學生進行健康的情感教育。當學生作畫時,我便強調要大氣,勿小氣,培養學生大方、大膽的性格;在進行美術手工課教學時,總是提倡團結協作精神,表揚樂于助人的好同學;在進行記憶畫、寫生畫教學時,注意用親身經歷或名人典故來教育學生對一件平凡的物件也要有珍惜和愛護之情;在設計制作課教學時,我總是反復叮嚀學生,要他們將做得最好的書簽、掛盤、賀卡、剪紙等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老師,培養孩子們的親情和愛心。

二、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1.情感是美術作品的重要審美特征。

美育的一個重要性質特點就是在輕松愉悅之中讓人受到感染和熏陶。德國著名的美學家席勒在其著作《美育書簡》中就明確提出了這一點:“從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審美教育的任務?!泵佬g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也必須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中接受美的熏陶。而美術作品本身就蘊含有這種輕松愉悅感,它這種輕松愉悅感是通過直觀感知來獲得的。比如讓學生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作品時,學生自然而然會在這些作品中感受到這種輕松愉悅的氣息。

2.情感是美術創作過程中的重要因素。

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法國19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大師羅丹也曾說過:“藝術就是情感?!痹谌魏蚊佬g作品中,作品的形象都滲透和凝聚著創作者所賦予的人格魅力和激情。如果說科學是以理服人的,那么藝術則要以情動人,情感的真摯與強烈,可以增添作品的美感。例如德國畫家丟勒曾“以滿腔的熱誠與愛去刻畫他的母親,他那幅描繪一個操勞積慮的老人的真實畫稿,會使我們感到震驚”。美術創作過程是自由自在的,不帶有強制性,學生宜于在教師的引導下,暢開心扉,認識和發展自我渲泄釋放自己的情感。其實美術創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情感釋放過程,同時它又是一個心理完善和健全的過程。這樣通過美術創作就達到了我們教育的目的:健全學生人格,完善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情感教育

1.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靈。

愛心是教師一切教育藝術、技巧、方法產生的基礎與源泉,也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的起點。就美術教育而言,美術的核心是情感,美術教育更關注人道精神的傳遞。美術教育是幫助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重要手段,是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途徑之一,美術教育的形象性、直觀性最能適應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識需要,最能容易使學生獲取情感體驗,并使之轉化為學生的內部動力。美術教育能幫助學生獲得將先天的基礎實現后天的成就的內因動力,能培養學生去熱愛自然、熱愛生活,關愛他人。因此,在美術教學中,除了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和智力,更要重視對他們的情感教育。

2.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

(1)尊重學生。教師尊重學生的實質也就是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而尊重學生的個性也恰恰是學生樂學的一大秘密。理解是一種心理換位,是只能站在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教師雖為人師,但不應就此將自己束之高閣,而應走進學生、融入學生,了解并理解學生的需要。美術教育是最能容易滿足人的情感需要的藝術教育。學生在美術教育的陶冶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生實現其自我完善的過程,是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行成與發展的過程,也是人的精神需要與實現自我價值的體驗過程。

(2)轉變觀念。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只有把學生看作是引起、展開、參與和評價各種學習活動的主角,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更要認真研究學生情感發展的規律,想方設法使自己的教學內容經過“外部刺激”使受教育者產生情感體驗,為其所接受,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一方面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師生互動,使學生主動全面地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因材施教,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情緒和情感發展水平,確立不同的學習目標、情感目標。

(3)信任學生。不僅如此,作為教師,還要信任學生。信任也是一種教育力量,它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克服困難,積極要求上進。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也能看到學生不同的態度、處事方法、為人作風等,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及時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形成一個輕松的課堂環境。這樣才能使師生相互信任、情感交融,把許許多多的教育教學因素充分調動起來。教師愉快地教,學生愉快地學,共同在愉悅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教育本來就應該是充滿感情的事業、充滿愛的事業。情感教學對美術教育的滲透還直接有利于陶冶審美情操。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發揮教學內容、方法以及教學環境、教師言語、板書、教態、儀表等方面的美的因素。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美感體驗,陶冶學生審美情操,滿足其對美的需要。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豐富的情感體驗,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同時,有機地將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相互融合,使學生接受到更完整、更全面的情感教育,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

猜你喜歡
美育美的美術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創意美術
好美的霧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