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語文教師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2016-11-23 23:48王靜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教學語言語文教師新課程

王靜

摘 要: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主要渠道是語言,但是,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與新課程理念存在巨大差距,教學語言有效評價的缺失,“話語霸權”與“語言暴政”,對話實效性的缺乏,語言的有效性急需提高。新課程提倡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教學語言觀也要發生變化。要充滿激情,富于感染力;規范準確,富有科學性;含蓄幽默,耐人尋味。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教師;教學語言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主要渠道是語言。只有掌握好語言,才能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只有精通語言藝術,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對于中學語文教師這一職業,語言不僅僅是工具,更應是一門藝術,只有以人為本,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藝術地使用語言,才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一、中學語文教師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

很早以前,呂叔湘先生就大聲疾呼:“十年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習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了十幾年,語文課堂的人文性確實增強了,但是,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變化。筆者經常聽一些老師的語文課,聽課中發現,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與新課程理念存在巨大差距,語言的有效性急需提高。

(一)教學語言有效評價的缺失

課堂中教師的語言不規范,過于隨意,常常想當然,隨便進行表述。在日常的授課中,很多老師用“這個”“那個”開頭,有的頻繁使用“我們知道,”“就是說”……等。有時語言中常常帶有“對不對”或者“是不是”等。學生在這種課堂中上課,經常感受到的是沉悶與無趣,甚至昏昏欲睡。

(二)教學語言“話語霸權”與“語言暴政”

教師的“話語霸權”現象在中學課堂中表現得異常頻繁,這里的“話語霸權”是指教師憑借在教學中的絕對地位,牢牢操縱師生間話語的內容和形式,尤其是思想的傾向,在教學中形成了“一言堂”的現象。新課程語文標準提倡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的教學模式。然而在很多的語文課堂卻很難做到這些,我們經??吹降氖且环N“語言暴政”。例如“我再說一遍”“大家給我聽好了”等。

(三)教學語言對話實效性的缺乏

課堂教學中,學生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師生的對話生成的,“對話是一種創造行為,是一種平等的行為,不應是一方控制另一方的不良手段。對話中隱含的控制是對話雙方對世界的控制,對話是為了人類的解放而征服世界?!爆F在大力提倡“對話教學”,但是當我們認真觀察時卻發現,真正實踐“對話教學”理論的教師很少,或者教學實踐中,對話經常被阻斷,課堂上響著的最多的是教師的語言。

二、中學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問題歸因

(一)落后教育思想的影響

“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使得中學語文課堂更加偏重結果而忽視了學習過程。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上課只滿足于知識的傳授而忽略知識的來龍去脈甚至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教師們更加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而忽視了語文的人文性,學生學習起語文來,絲毫感覺不到快樂,感受到的只是枯燥的做題技巧。

(二)教師忽視教學語言藝術的學習

教學理論的缺失。越是優秀的老師,越是重視理論的學習。不少教師對語文教學理論知識不夠了解,許多教師屬于“經驗型”“辛苦型”教師,而“研究型”“創造型”教師卻占少數。先進的教育理念是教師上好課的指揮棒,也是提高教師、促使教師不斷發展的一劑良藥。一位語文教師,如果缺少審美觀念,缺少提升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意識,缺少欣賞和創造語言美的動力,那就不可能創設自己的語言特色。

(三)教師教育智慧的困窘

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總會設法創造一種包容、和諧的課堂環境,讓自己的課堂語言妙語連珠。中學語文課堂,學生心中喜歡的語文老師往往是知識淵博、上課激情四溢的教師。但是在日常教學中,由于沒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講課缺乏必要的知識積累,從而影響了教學語言的效度和信度,同時失去了教學語言的示范性、啟發性和審美性。

三、改進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建議

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師角色的轉變,必然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觀也要發生變化。

(一)充滿激情,富于感染力

從審美的角度看,語文課就是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豐富感情的課?,F行語文教材所選取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典范之作。但是,由于其中相當一部分篇目的內容同當今的現實生活有較大的距離,加上學生本身的生活閱歷十分有限,其認知水平、審美情趣又受現實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因此,要想使這些作品的內容與學生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給學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就必須借助教師良好的語言表達功力。

(二)規范準確,富有科學性

知識的傳授和掌握,必須借助于語言來表達,因此語文教學語言必須要做到規范和準確。語文教學語言的規范,要求語文教師講課時發音要正確,語句要合乎語法修辭,使用普通話。每個國家的語言因民族、地域不同而差異很大。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不能因地域不同而“入鄉隨俗”,應采用和推廣普通話。語文教學語言的準確,要求語文教師選字用詞要科學無誤,不含混、不糊涂、不模棱兩可,要求圍繞中心,句句緊扣,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具有嚴密的邏輯力量。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是否規范和準確,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效果的好壞。只有規范準確、言簡意賅的教學語言,才具有美感效果,才能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三)含蓄幽默,耐人尋味

語文教學語言的含蓄,指的是含而不露,語文教師只引導思路而不告訴結論,不講本意而進行烘托和暗示,讓學生思而得之。語文教學語言的幽默,是指在保證課堂莊重嚴肅、科學規范的前提下,適時插入一些頗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發人深省的典故等。含蓄幽默的語文教學語言是耐人尋味的,它能啟發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想像力,去豐富和補充語文教學內容。

猜你喜歡
教學語言語文教師新課程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語文教師
如何為我們的教學語言插上飛翔的翅膀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