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活運用數學教材的幾點思考

2016-11-23 01:01羅春鈴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靈活拓展教材

羅春鈴

摘 要:怎樣靈活運用教材,積極主動挖掘教材,整合優化教學資料,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以達到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目的,是我們每位教學教師值得探討的共性問題。

關鍵詞:教材;讀懂;靈活;拓展

教材是課程標準規定下的課程內容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轉化的“文本”,它涵蓋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習活動在心理上和實踐中主動獲取的學習內容。新課程已將我們從“以本為本”的桎梏中解脫出來,走向“以人為本”的全新發展觀。新課程使我們明白教材只是一種資源,并不需要我們照本宣科,但也不等于我們就可以天馬行空,完全棄之不顧。教師應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在充分理解、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讀懂教材,并在實踐探索中實現對教材的拓展,以促進新課程的有效實施。

一、讀懂教材,把握教學目標

特級教師沈重予曾說過:“教材是執行課程標準與體現課改精神的載體,也是眾多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智慧的結晶,粗線條的閱讀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每個章節的每一道例題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不僅如此,例題中的每一個要求、問題,其背后都蘊涵著特定的意圖。同樣,各道練習題也有不同層次的要求與目標。因此,僅僅看了表面內容就不假思索、大刀闊斧地變更教材,不是一個智者的教育行為?!彼?,聽專家所言,使我們明白教材只是一種資源,并不需要我們照本宣科,但也不等于我們就可以天馬行空,完全棄之不顧。因此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挖掘教材蘊涵的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合理使用教材,使教材為我們服務。所以,對我們廣大教師而言,要用好,用活教材。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圍繞目標去進行教學設計。例如,首先在低年級出現讓學生感知,然后在中高年級再具體學的“幾何圖形”的教學,“乘、除法的意義”等內容,我們只有了解了它們的聯系,教學才不會降低或拔高教學目標。

二、靈活運用教材,激活教學資源

靈活運用教材,讓資源貼近學生。要讓教材成為充滿誘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資源,那么,信息資源的趣味性、現實性與挑戰性應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如“認識小數”一課的教學,教材安排了測量課桌椅的長、寬的操作活動,以認識零點幾這樣的小數,知道十分之幾這樣的分數可以改寫成一位小數,而整數部分不是零的小數則是通過人民幣來認識的。這兩個內容好像是割裂的,是為教學兩個不同內容而采用了不同的素材,有不協調之感。為此,我們在準確解讀教材和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靈活運用。課始以某個小朋友喜歡喝的酸奶價錢導入,由不同形式的數表示價格,很自然地揭示課題:認識小數。課中以學生的身高情況為線索,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自發地以相應的單位的小數來表示9分米、5分米、1米2分米等長度,從中自主領悟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同時,在觀察比較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發現零點幾都比1小,幾點幾都大于1,促使學生數感的形成。練習中又首尾相應,讓學生闡述一盒酸奶的價格是幾元幾角,如何改寫成小數,這樣將學生可感,可觸摸的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合到教學中,讓學生切實感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同時也讓學生感到學習很有意思。靈活運用教材,讓資源啟迪探究。文本材料雖然有些也是圖文兼備的,但因時空的限制,往往是以靜態的形式呈現,有時不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需要,努力把靜態的教材資源轉化為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活動的動態資源,使其能在動態變化中誘導學生質疑問難,更好地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促使學生主體的自我構建。

三、活用教材,激發創造性思維

教材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的藍本。尤其是課本上的很多練習是編者精心設計的,富有思維含量。不過,也有一些教材資源雖有廣泛的思考探究空間,但教材的問題并未完全凸現其應有的價值。教師可以發揮自己的主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將其延伸拓展,充分挖掘這些練習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等發面的價值。

開放中發散。為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新教材幾乎在每個練習中都設有不是唯一答案的開放性習題。如學生在學習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描述數的大小關系式,課本上有一道開放性習題:“你能拿出一個數和55比一比、說一說嗎?”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只是完成課本上的問題,那確實是資源的極大浪費。其實,教師除了讓學生練習課本上的習題外,還可以充分發揮其作為開放題的價值,再輔以不同層次的問題加以訓練。如:找出一個比32多一些的數(或比58小一些的數);找出比98少一些(或少得多)的數;在這些數中任意找兩個數,說一說它們的大小關系……還可以置換其中一些數,再說說它們的關系。這樣,一方面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開放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變與不變”中逐步感悟數大小的相對性,即同一個數與不同的數比較時,描述方式有所區別。此外,同一個數在與其他數比較時,也是相對于所給數的大小范圍而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2、4、9,9比2多得多;而2、9、45,9比2只是多一些。這樣創造性地對教材資源發散利用,拓展了思維空間,提升了學生的思維水平。

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挖掘教材蘊涵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顯然,這樣的實踐活動,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我們教師如果都能在日常教學中進行啟發滲透,讓學生主動參與思考探究活動,必將有利于學生的后續發展。

新教材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創造性發揮的空間,教學不再是教師忠實地執行教材文本的過程。教師應在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將課程與教學整合,成為課程創生、課堂創造的主角,為學生創設親歷探究過程的、富有個性的和主動發展的學習平臺,使我們的課堂因“用好、用活教材”而活力無限。

猜你喜歡
靈活拓展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關于開設計算機的輔助課程探究
高中語文《先秦諸子選讀?孟子》課堂拓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