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聲樂教學中男高音歌唱的技術訓練與能力擴展

2016-11-23 01:02唐博
資治文摘 2016年7期
關鍵詞:男高音民族聲樂技術

【摘要】相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男高音因為聲部特征,其教學難度一直較大。本文將通過對民族男高音聲部特征進行分析,借用強調共鳴腔體運用、注重歌唱氣息調整、保持良好起音狀態、注意換聲區的訓練等方式優化男高音的發聲技術訓練,并有效運用換聲區的巧妙過渡、歌唱音色的調整保持、演唱曲目的循序漸進等方法拓展男高音的歌唱能力。

【關鍵詞】民族聲樂;教學;男高音;技術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改課題《地方本科院校聲樂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RKJGY1312”。

前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民族聲樂在民族文化融合過程中不斷沉淀和演變,發展成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聲樂表演形式。在民族聲樂的發展歷程中,我國民族聲樂男高音表演者一直處于奮力趕超的階段,如何在民族聲樂教學中對男高音進行有效的訓練和培養成為各高校聲樂教學的難點,需要民族聲樂教學者積極探究。

一、民族男高音聲部的特征

1.音色亮麗。民族聲樂的特征之一是音色亮麗、高亢。中華民族是用鮮血鑄就的民族,民族聲樂的歌唱音色猶如鮮血般亮麗,這與我們的歷史和審美緊密相關。中華民族通過歌聲表達對祖國、民族的熱愛,其曲風上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如《黃河岸邊的鄉親、《船工號子》、《黃河泰山》等等,這些曲目都選取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音樂題材。民族男高音在對這些音樂的表現中,通過氣息的運用、共鳴腔體的調整、高中低聲區的變換、真假音的轉換,用亮麗的歌聲表達了對祖國和生活的熱愛。

2.音域寬闊。由于現代的民族唱法在發聲方法上借用了西方美聲唱法的優點,在歌唱音域上得到了極大的擴展。由于唱法與表達方式的不同,民族唱法在表演過程中突出較強的“民族”意識和審美,通過在歌唱發聲中合理的運用身體的共鳴腔體,音域寬闊,讓中、低音區甜美、通暢,高音區亮麗、有力而充滿震撼。

二、民族男高音發聲技術訓練

1.強調共鳴腔體運用。在民族男高音學生發聲技術的訓練中,通常強調共鳴腔體的運用。男高音學生運用歌唱共鳴腔體的側重點不同,則歌唱音色、音量就會發聲變化。在民族男高音共鳴腔體的訓練中,可以運用以下方式:(1)中國的民族聲樂唱法和歐洲美聲唱法有著一定區別,其中共鳴腔管比之歐洲民族聲樂表演者較細、較短[1],咽、喉腔的開放程度窄,相對來說民族聲樂演唱要求喉結的穩定性較松,發出的聲音較為集中、結實、明亮,與這些特點結合,民族男高音學生在演唱和表演中要適度的使用共鳴腔管,便于歌唱曲目的咬字清晰;(2)加強對“三腔”的訓練,即演唱曲目中打開喉嚨、抬起軟腭、放松下巴,通過訓練有效的提升歌唱泛音共鳴,提升聲音的表現力。

2.注重歌唱氣息調整。在民族聲樂教學中,強對男高音學生歌唱氣息的訓練是教學重點。如何加強男高音學生歌唱氣息訓練,可采用以下2點:(1)講究氣口,氣口是指民族聲樂唱法中吸氣點和吸氣方式的方法。男高音學生在歌唱發聲中要加強歌唱氣口的練習、加強偷氣、搶氣、快吸氣、慢吸氣、淺吸氣、深呼吸等氣口的講解和練習,為了在曲目表演中美化唱腔,教導學生在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音長之后增加氣口;(2)加強腹式呼吸的訓練,在氣息訓練中注意男高音學生的呼吸是否均勻、平穩。

3.保持良好起音狀態。保持良好的起音狀態會使男高音學生的聲樂學習的變得輕松,能增加音樂彈性和持久性,能有效提升民族男高音學生對聲帶運用的合理化,減少男高音學生在聲樂學習中聲音的滯重。

三、民族男高音歌唱能力擴展

1.換聲區的巧妙過渡。民族聲樂教學中,注意換聲區的訓練有利于提升男高音學上的聲樂演唱能力,有利于男高音提升民族聲樂的表現力。換聲區的教學訓練,要求學生有效的結合氣息變化,用將氣吸的深而沉,做好氣息的有效存儲,為換度過聲區提供保證;同時隨著音域的高升,逐步以頭腔共鳴為主,音量減少、音色感覺變暗,提升男高音換聲區過度的平穩度,巧妙的渡過換聲區。

2.歌唱音色的調整保持。音色是歌唱的生命,在民族聲樂教學中,要注重歌唱音色的調整和保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調男高音學生通過呼吸的調整、腔體的運用等技術手段保持歌唱音色的統一,針對每句歌詞的曲調結構進行藝術處理,保證音色的平穩發揮,民族聲樂表演強調歌唱音色的整體性,要讓歌唱音色保持一個水平線上。

結語

為了培養優秀的民族聲樂男高音,高校積極開展男高音聲樂訓練方法的改革,著力提升民族男高音學生的歌唱能力,為民族聲樂男高音的持續發展夯實基礎;同時,通過在民族聲樂教學中對男高音發聲技術的訓練和歌唱能力的擴展,促進了高校聲樂教學的發展,為更好的培育民族聲樂人才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郭紅巖.聲樂教學中示范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從聲樂教學中看教師的示范作用[J].音樂創作,2014,06:192-194.

[2]郭紅巖.聲樂換聲區示范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探索,2014,07:41-43.

[3]張名.關于快速掌握高音演唱技術的探索和成果展示[J].音樂時空,2014,23:34-36

作者簡介:唐博(1982.7—),男,漢族,湖南永州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聲樂演唱與教學工作。

猜你喜歡
男高音民族聲樂技術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聲樂教育
民族聲樂的演唱風格與方法
探究我國音樂發展的“多元化”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清唱劇《以利亞》中兩首男高音詠嘆調演唱研究
人魚先生
意大利歌劇即將消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