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院校任職專業實戰化教學和訓練的幾點思考

2016-11-24 20:19穆中國白雪蓮梅建庭
繼續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軍事院校實戰化教學訓練

穆中國+白雪蓮+梅建庭

摘 要:如何開展實戰化教學訓練已成為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從未來戰爭特點和實戰化要求出發,從如何設計教學訓練內容,如何運用教學方法,如何構建教學和訓練條件三方面入手進行思考與總結,提出相應的方法和建議,為軍事院校任職專業開展實戰化教學和訓練提供了思路和參考依據。

關鍵詞:實戰化;教學訓練;軍事院校;任職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軍事院校擔負著向基層部隊輸送“能打仗、打勝仗”的軍事人才重任,大力開展實戰化教學訓練是強化院校任職能力,全面培養“打仗型”軍事人才的重要途徑。當前,軍事院校開展實戰化教學和訓練的重點是研究如何使教學和訓練向實戰化靠攏,如何使學員的能力素質滿足實戰化需求,積極探索實戰化教學和訓練改革的新思路。在實施實戰化教學和訓練時,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和訓練條件是必須考慮的三個關鍵因素,教學內容是實施實戰化教學和訓練模式的依據,其合理設計可確保學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與實戰化要求緊密銜接;教學模式是取得良好實戰化教學和訓練效果的重要手段,其科學運用可以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培養學員的創新能力和實戰化思維意識;教學條件是保障實戰化教學和訓練順利實施的物質基礎,其完善改進可促進教學和訓練沿實戰化軌道不斷發展,進一步強化學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提高其對未來戰爭的適應能力。因此,軍事院校在實施實戰化教學和訓練時,必須立足現有條件,從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和訓練條件三方面入手去尋求改革方法和途徑,本文結合這三方面進行了思考和探討,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方向和建議。

一、著眼未來戰爭需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未來戰爭具有武器威力更大、信息化程度更高和多兵種聯合作戰等特點,對參戰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參戰人員要想勝任未來戰爭的要求,應具備必需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武器裝備操作技能和靈活的特情處置能力。擔任作戰部門領導工作的人員,還應熟悉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理論和新型武器裝備作戰運用等方面的知識,從目前軍事院校任職專業的教學現狀來看,某些教學內容陳舊過時,涉及未來戰爭作戰理論、作戰方法和新型裝備作戰使用方面的內容在教學內容中融入還不夠,涉及外軍武器裝備發展、作戰思想和戰術運用等方面教學內容還應進一步增加,一些與實戰化相關的教學研究成果推廣力度不夠,未能廣泛運用到教學內容設計之中。因此,在進行任職專業實戰化教學和訓練內容設計時,應從實戰化人才需求和解決當前不足入手進行改進創新,要注意強調針對性和實用性,從任職專業基礎知識實戰化、武器裝備實戰化、戰術應用實戰化等方面入手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在設計過程中,應本著“理論夠用、技能管用”的基本思路設計教學訓練內容體系,重點突出實際應用的內容,使學員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在任職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方面,要圍繞專業課程教學需要,進一步向作戰運用領域方面擴展。在設計過程中,應注意區分重點,結合專業特點,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可進行適度濃縮,摒棄一些陳舊過時的知識內容,一些舊的戰術思想和方法如不適合未來作戰需求,應用新的戰術思想和方法加以代替。增大涉及新型武器裝備技術、新型作戰方式和理念、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復雜電磁環境條件下作戰和非戰爭軍事行動等知識在教學內容中的比例。通過融入這些知識,加深學員對未來軍事行動特點的了解,充分發揮這些專業基礎知識在作戰決策籌劃、作戰模型構建、作戰戰術運用等方面的基礎性、功能性的作用,從而使任職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更貼近于實戰化要求。

在武器裝備教學和訓練內容方面,應適度增加涉及新裝備、新技術作戰能力和作戰使用等方面的教學和訓練內容,突出強化在信息化條件下的專業技能訓練。擴大新型武器裝備在裝備教學內容中的比例,增加新裝備的實操訓練時間,以便于學員能更好掌握新型武器裝備的操作和維護技能。結合武器裝備研發現狀,增加涉及相關武器裝備發展現狀和趨勢的教學內容,使學員能及時了解武器裝備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情況,由此跟蹤相關專業領域的最新動態,使其知識體系不斷得到更新。對于涉及舊式武器裝備的教學內容進行適度篩選,一些可能被新型武器裝備取代,應用價值相對較小的舊式武器裝備,不應在作為重點教學內容,簡單介紹即可。鑒于未來戰爭信息化程度水平高,還應當結合我軍和外軍相關研究成果,增加涉及武器裝備信息化技術、信息網絡構建和信息化裝備操作等方面的教學和訓練內容。目前非戰爭軍事行動也是部隊工作的關注重點,為滿足需求,可結合任職專業特點,適當選取一些在非戰爭軍事救援行動中經常會用到的應急救援裝備和某些特種救援裝備作為裝備教學和訓練內容。

在戰術教學和訓練內容方面,可結合軍內外研究成果,從作戰指揮、戰法運用、指揮協同和綜合保障等幾方面出發進行設計,重點介紹兵力編成、數量需求、編組模式、運用方式和保障方法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教學內容的靈活設置,強化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精兵作戰、聯合制勝的思想觀念,使學員熟悉和掌握新的作戰方法和理念,能自如應對未來戰場的作戰變化。在非戰爭軍事行動方面,可適當增加涉及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反恐怖活動和國家重大活動安保應急指揮、協同行動和力量編組等方面的知識作為教學和訓練內容,為學員在未來任職崗位上更好完成相應的任務打下基礎。

二、立足于實戰化教學要求,靈活豐富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實戰化教學訓練強調學員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因此必須在傳統教學方法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創新。當前,軍事院校任職專業教學主要以傳統式教學模式為主,教員講授為主,學員被動接受知識,教學和訓練方法不夠靈活,教員和學員之間的互動不夠,未能給學員充分的思考空間,忽視了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培養,長期如此,會增加學員對教員的依賴性,遇到學習困難時,總是寄希望于教員,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弱。因此為滿足實戰化教學和訓練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敢于實施教學方法改革,更新教學理念,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通過靈活豐富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在實施實戰化教學時,一是應注意突出實戰化思維,通過開導啟發,培養學員的思維能力;二是引導學員利用逆向思維進行思考,通過綜合判斷加深認識;三是引導學員全方位思考,形成開放式的思維。為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注意啟發式教學和研討式教學方法的結合運用,利用案例分析教學模式、導學式教學模式和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和訓練內容的講授,在運用這些教學模式時,應注意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一)通過案例研討式教學,培養學員創造性思維能力

目前,任職專業學員中有一些已完成基礎階段的教育,具備與本專業相關的理工科基礎知識。有部分學員來自于基層部隊,有一定的部隊工作經歷和實踐經驗,案例分析教學模式恰好契合任職對象的培訓需求。因此,應在實戰化教學過程中,適當實施案例分析教學模式。在實施案例分析教學時,應注意結合任職專業特點,精心選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或貼近實戰的模擬戰例,要確保案例的實戰性和實用性。教員要圍繞案例和教學內容巧妙設計問題,引發學員思考、組織學員交流討論,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評判。在授課過程中,教員應注意引導學員深刻認識案例所要揭示的問題,確保學員能夠圍繞案例問題進行具有前瞻性的探討,剖析掌握其中蘊涵的規律,探求其中的軍事謀略和作戰方法,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由此培養鍛煉學員的思維創造力。

(二)通過導學式教學,實現“教”與“學”的統一

未來戰場上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學員只有具備較高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從容不迫地應對未來戰場上的各種突發事件。因此,為滿足實戰化教學訓練的需要,應適當運用導學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導學式教學模式是以現實戰場上或訓練實踐中的熱點或難點內容為牽引,啟發并引導學員自行學習的方法。該方法鼓勵學員帶著問題進行自學,圍繞問題進行思考,教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起輔助作用。當學員遇到依靠自身能力難以解決的困難時,教員才給予適當的指點和引導,由此充分展現“教”與“學”的統一。教員在使用導學式教學模式時,應注意該教學模式只是為培養學生自行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所采取的一種教學手段,并非適合于所有教學內容的講授,經常是一些綜合性比較強、難度較大、對學員能力要求的教學內容適合采取導學式教學模式。一般涉及戰術運用、作戰部署等方面的教學內容等適合采用導學式教學模式進行講授。導學式教學模式提高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員在教員的協助下,憑借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水平,圓滿完成學習任務,學習自信心也會得到明顯增強。另外,通過觀察學員自主學習情況,可幫助教員深入了解學員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使得后續的教學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三)通過任務驅動式教學,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

同前兩種教學模式不同,任務驅動式教學是為發揮學員主觀能動性而設計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的特點是把“傳授”“灌輸”為主的教學理念,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多維互動式的現代教學理念。在實施該種教學模式時,教員首先根據課堂目標設計,提出學習任務,然后教員針對所提出的任務采取講解的方法,給出完成該任務的思路、操作方法和結果,最后引導學員完成教學任務。同導學式教學模式不同之處在于,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教員的指導作用更強一些,對學員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教員在使用此種教學方法時,應注意精講學員完成任務所需要的關鍵知識點和難點,將這些內容講活講透。在學員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鼓勵學員彼此之間交流討論,可以單獨,也可以協作完成學習任務,該種教學模式一般適用于武器裝備實操、維修和戰術演練等教學和訓練內容。

教員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結合教學和訓練內容,靈活使用上述教學模式,還應探索把這些教學模式同其它教學方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三、著眼實際、增加投入,全面探索實戰化教學和訓練條件

實戰化教學和訓練條件通常包括有利于構設和形成貼近戰爭實際的教學設施、設備、場地、環境等。同基層部隊不同,由于受缺乏武器裝備和專業訓練場地,當前軍事院校任職專業的教學和訓練主要是在校園和課堂范圍內進行,學員接觸新型武器裝備、參與實戰化實踐和大型實戰化作戰演練的機會較少;課堂教學手段不夠豐富,所運用的多媒體資源種類單一,內容陳舊,功能有限,難以滿足實戰化教學和訓練需求;模擬訓練系統和器材在教學和訓練中雖有運用,但在操作功能、作戰場景模擬的逼真程度、綜合運用和模擬對抗演練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改進,這些不足對任職專業開展實戰化教學和訓練產生一定影響,不利于學員實戰化感知的形成。因此,軍事院校應當著眼實際,遵循規律,增加投入,從課堂教學手段改進、模擬訓練條件強化和專業訓練場地構建等方面入手,全面探索滿足任職專業實戰化需求的教學和訓練條件。

在課堂教學方面,要注意加強各種多媒體技術的融合運用,利用視頻、圖片和模擬軟件等信息化資源豐富授課內容,組織力量,依托多媒體動畫技術,開發與教學和訓練內容相關的電視教材、網絡課程和多媒體課件等信息化教學資源,將其運用到教學和訓練實踐之中。圍繞教學需要,建設門類齊全、特色鮮明、豐富實用的教學專業數據庫,由此實現平時教學和訓練所需教學資源的采集、存儲、處理和共享,依據軍事訓練信息化系統平臺建設標準,立足未來戰爭特點和實戰化要求,構建網上對抗平臺,為在課堂上實施網絡對抗演練創造條件。

在模擬訓練條件方面,應加大模擬訓練系統和器材的研究力度,構建與實戰化接近的情景式模擬教學和訓練環境。在研制模擬教學訓練器材時,要注重模擬單個武器裝備的基本操作、武器裝備綜合運用和作戰對抗演練等,通過模擬裝備的使用性能、運行規律和戰技術特征,滿足學員對裝備技術原理、動作要領和專業技能的需求。在構建實戰化教學模擬訓練環境時,應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依托,結合未來戰爭的特點,通過三維素材庫,構建逼真的立體化戰場場景,學員在虛擬環境的背景下進行裝備實操訓練、戰術對抗演練、特情處置訓練和指揮戰術應用訓練時,既可訓練專業技能,又能加深對未來戰場的感知和認識。軍事院校承擔的科研項目較多,可通過以科研項目為依托,加大對在模擬訓練器材的研制和開發力度,并結合實戰化要求,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和訓練之中。

在訓練場地條件方面,應結合任職專業學員在未來戰爭中可能承擔的作戰任務,從訓練場地的環境改造和規模擴建等方面入手,進行相應的建設改造,使教學和訓練朝向科學化和正規化方向發展。為此軍事院校應結合任職專業的特點,集思廣義、增加資金投入,加大對專業訓練場地的建設開發力度。應按照實戰化要求,對教學訓練場地進行環境改造,引入相關的訓練設施,構設惡劣的自然環境、激烈的對抗環境和復雜的電磁環境,使訓練環境盡量與實際作戰環境相接近。教學訓練場應能滿足不同規模訓練的要求,既能開展各種單兵技能訓練、又能滿足多人次進行戰術技能協同訓練和演練的需求。學員在近似于未來戰場實際環境的條件下進行偵察、實彈射擊、信息傳遞、救援等各種專項技能訓練和演練,既強化了作戰技能,又磨礪了心理素質,由此使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建良,貫徹院校教育向實戰化靠攏,深入推進實戰化教學改革[J].現代兵種,2013(6).

[2]吳東升,董同力.著眼打贏要求構建軍事地形學實戰化教學模式[J].軍事體育學報,2014(3).

[3]田文斌,淺談戰例研究在實戰化教學中的作用[J].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學報,2014(2).

[4]艾艷松,夏偉.任職教育院校實戰化教學組訓形式探析[J].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學報,2014(1).

猜你喜歡
軍事院校實戰化教學訓練
對概率統計有效教學的幾點認識
關于推進軍事訓練實戰化方式的研究
士官職業技術教育裝備維修保障專業實戰化訓練改革的思考
變換規則與要求提高非專業女子籃球教學訓練水平
抗戰時期遷黔軍事院校體育活動研究
軍事院校針灸學任職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
新中國軍事院校領導管理體制的沿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