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用物理學》教學方法改革探討

2016-11-25 00:00王巧霞薛娓娓溫利平
科技視界 2016年25期
關鍵詞:物理學醫用醫學

王巧霞 薛娓娓 溫利平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陜西 西安710100)

《醫用物理學》教學方法改革探討

王巧霞 薛娓娓 溫利平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陜西 西安710100)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入,對《醫用物理學》教學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授課方式已經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通過教學中采用重能力、重素質的教學方法,探討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從而實現高等院校培養“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

醫用物理學;教學方法;改革

0 引言

《醫用物理學》用物理學原理和方法來解釋醫學現象的交叉學科,是高等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它為醫學專業的學生以后學習專業課和將來從事醫藥衛生工作準備必要的物理基礎。過去的醫用物理學教學模式過于注重理論,強調公式化,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高分低能現象。為適應當前高等醫學院校的素質教育要求和我院的跨越式發展要求,要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三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1]具體教學中通過改革教學方法,有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的科學素質。

1 《醫用物理學》教學現狀

1.1 課程設置

由于近些年課程設置注重專業課,對基礎課大大縮減,《醫用物理學》學時少和內容多的矛盾突出。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護理學專業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醫用物理學》課程,理論課為42學時。講授的內容包括:力學基礎、流體力學、液體表面現象、振動和波、電磁學等章節,“內容多,學時少”往往連基本內容不能系統地講授,更談不上介紹拓展性的知識。有的教師被迫壓縮內容或加快進度,而學生來不及消化吸收,致使疑難問題越積越多,學習效果不理想。

1.2 學生方面

對于剛進校的大一新生,他們既沒有接受醫學專業教育,也沒有學習高等數學,因此學生對有些內容難以理解,苦于物理公式的推導和計算,漸漸存在畏難情緒。還有些同學認為中學階段都學習過物理知識,完全是內容的重復,物理學是生命現象的基礎,卻不能代替生命科學去解釋生命現象,物理學跟自己的專業關系不大,學習物理沒什么用處,不愿投入大量精力,學習興趣不高。

1.3 教師方面

首先,教師有深厚的物理學知識,但醫學知識相對缺乏,教學中不能很好地闡明物理學在醫學中的應用,物理知識與醫學知識無法成功結合,這使得教學過程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絕大多數教師依然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有“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思考”、“重應試、輕素質”的思想。講授教學法一直在該科課堂占據統治地位,講授法的優點在于能快速、集中、系統地為學生提過知識,但它的缺點是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從根本上顛倒了學習過程中內外因的關系。[2]

2 優化課程教學方法

2.1 PBL教學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3]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首創,后來哈佛大學將之應用到醫學教學中,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目前已成為國際醫學院校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首先老師提出物理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搜索網絡,查閱資料;到了課堂上,老師針對課前布置的學習內容,安排學生分組討論,同學們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在組內進行交流和討論;最后,老師把學生的解答和思路,進行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指出問題的重難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把知識直接講解給學生,而是主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從灌輸式轉變為啟發式、討論式,在師生交流互動中,不斷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學生自主意識、表達能力和與人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

2.2 案例式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就是引導學生利用相關的理論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最終就案例中的問題解決提出各種合理可行方案的教學方法。[4]當教師講到某點醫用物理知識,適時引入典型的醫學應用案例,比如黏性流體的泊肅葉定律講解中,聯系冠狀動脈硬化中血液的現象及規律,指導學生對冠心病的治療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這樣,物理理論結合醫學應用的教學方式會更富有吸引力,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枯燥、乏味,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實踐性,學生了解到這門課程和自己的專業有著密切聯系,會主動去學習,大大增加學醫學生的興趣。

2.3 翻轉課堂教學法[5]

翻轉課堂模式是教育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學生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師,自己安排學習計劃與時間,同時學生結合教學視頻以及相關的其他教學材料,進行自主學習,讓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到課堂上就可以師生面對面補充教學及答疑解難,擴大了學習內容和深度,鍛煉學生能力,同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課程課時少的問題。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與學科相關的知識,更加深刻透徹地理解教學的內容,而且,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從而使學生最有效地進行學習,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3 結語

《醫用物理學》以往教學過程中是以教師為課堂的中心,處于主體地位;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處于被動地位,一旦遇到實際問題就不會理論聯系實際去解決問題,失去學習的內在動力和熱情?!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是為了不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話句都強調了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教會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通過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多樣的、開放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中傳統的師生定位,教師應該是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應該是教學的主體,這樣才能提高《醫用物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

[1]張婷,陳濤.醫用物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 2012,9(5):83-87.

[2]周榮麗.現代醫學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考試周刊,2015,4(30):8-9.

[3]曹博,陳志.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理, 2007(7):65-67.

[4]郭鑫,江鍵,黃平.醫學物理學案例式教學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3,12(15): 23-24.

[5]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7(2):132-133.

[責任編輯:田吉捷]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2015年校級教改項目(JG1516)。

王巧霞(1979—),女,陜西榆林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物理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物理學醫用醫學
醫學的進步
75%醫用酒精
美食物理學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定積分在幾何、物理學中的簡單應用
醫學
醫學、生命科學類
物理學的困頓:下一步是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