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超硬材料及制品專業課教學質量途徑探析

2016-11-25 19:59韓平盧新坡李文鳳鄒文俊
科技視界 2016年25期
關鍵詞:教學質量教學方法

韓平 盧新坡 李文鳳 鄒文俊

【摘 要】通過對超硬材料及制品專業課教學現狀的分析,找出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師能力三個方面提出了提升超硬材料及制品專業課教學質量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超硬材料;教學質量;教學方法

0 前言

超硬材料是先進的工具材料,主要包括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兩種,其制品有砂輪、刀具、鉆頭、鋸片等各種形式,在地質鉆探、機械加工、石材加工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中國尖端技術的創新、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超硬材料產業發展迅速,技術競爭日益激烈,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通過專業課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自動思考,并能夠應用專業知識解決技術問題[1]。專業課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超硬材料專業及制品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競爭能力,努力提升專業課教學質量是培養本專業創新人才的關鍵[2]。

1 超硬材料及制品專業課教學現狀

超硬材料及制品專業課不同于其他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超硬材料及制品的設計與制造屬于材料科學領域,超硬材料及制品的選擇和使用屬于機械加工范疇。其專業課內容主要為:超硬材料制造、陶瓷磨具制造、有機磨具制造、金剛石燒結制品,超硬材料電鍍制品、砂輪特性與磨削加工、石材概論等,所涉及的學科涵蓋了材料科學和應用科學的多個領域。目前,超硬材料及制品專業課教學中主要存在下述問題:

1.1 教材內容陳舊

隨著超硬材料應用領域的拓展和延伸,相關專業課所涉及的內容也在不斷的擴展和更新。由于學科的交叉特性,專業課教材內容遠遠滯后于工程實際,一些專業課教材內容和方法在工程實際中已經被淘汰,而很多新的理論和方法又不能夠及時補充進來,使得超硬材料及制品教材內容陳舊化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不及時更新教材的話,學生很難形成符合社會需求的知識體系,失去了專業課教學的意義。

1.2 教學觀念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的更新日益加快,讓教師們目不暇接,對目前新晉產生的或引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缺乏了解和認識,固步自封,只是單純的講解知識,一味的灌輸,不注重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應用。抽象的理論和冗長的公式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脫離實踐內容的講授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茫然無措。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師,他們有著淵博的學識和扎實的專業功底以及豐富的實踐知識,卻由于教學觀念的落后,不被學生們認可。老師在學生厭學情緒的影響下,失去了以往的教學激情和知識更新的動力,導致了課堂教學質量的大大下降。

1.3 教師隊伍結構單一且實踐教學經驗不足

目前的超硬材料及制品教師隊伍中,新增的教師大多數具有博士學歷,少部分具有海外留學的經歷。這樣的高學歷教學隊伍雖然在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方面有許多優勢,但其中大部分是“從校門進校門”,造成教師隊伍結構單一。同時,新增教師在利用社會資源合作研究方面較薄弱,與企業合作開發實用產品的研究較少,造成實踐教學經驗不足[3]。同時由于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在備課、課堂教學、課外等教學環節中不能很好的了解學生,選擇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合理的教學進度,以及對他們的課外學習活動的監控。

上述問題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超硬材料及制品專業課教學質量。

2 提升教學質量的具體途徑

2.1 優化教學內容

專業課教學的主要內容來源于教材,超硬材料及制品專業的教科書是教學成功關鍵。專業知識的學習都需要經歷從入門到逐步精通的階段,專業課教材也應該由淺入深且緊密聯系實踐。由于超硬材料及制品專業的學科交叉性,而且原有教材已經使用十余年,可結合技術發展情況編纂新教材。編纂教材內容應考慮知識的系統性外,更應該考慮知識的循序漸進和通俗易懂,最好有相應的工程實例講解和知識的具體應用。編寫人應包括資深的專家學者、新銳的海歸博士和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樣的教材在學術上有較高水準,在前沿和應用領域具備前瞻性,在知識上增加通俗性。當然,僅僅依靠教材還不夠,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和加工,以合適的工程案例為出發點,精心組織教學過程。

2.2 改變教育觀念

要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克服知識由教師到學生的單向灌輸造成的課堂教學質量下降,就應該采用立體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包括:啟發式、討論式、交互式、合作式、情景模擬、任務型、報告型等等。只有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恰當使用,才能讓學生成為多層次、全方位的多邊互動的主角和活動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4]。同時要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如翻轉課堂,這已成為全球教育領域研究的一個重點。它的基本思路是: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匯報討論;課外時間學生要通過在線觀看視頻等方式完成針對知識點和概念的自主學習,即顛倒了傳統的學習過程,這也更有效的利用了第二課堂。

在有機磨具制造課程中,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部分是比較抽象的??赏ㄟ^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方法,提出兩個實際生產的問題——“樹脂砂輪壓不平”和“磨削后樹脂砂輪膨脹”,鼓勵學生以本節課知識解釋原因。在知識講解完后,鼓勵并提示學生回答課前提出的問題,解釋“樹脂砂輪壓不平”是因為工藝設計不合理,沒能在樹脂固化前成型完畢,樹脂固化后鏈段失去運動能力,固化后再加壓力不能產生變形;“磨削后樹脂砂輪膨脹”是因為選用的磨削液中含有樹脂的溶劑,固化后的砂輪在溶劑的作用下溶脹造成的。通過實際問題的思考與解答,引導學生用理論知識解釋實際的問題。

2.3 提升教師工程素質和教學能力

在引進青年教師時,注重優先考慮有工程實踐背景的青年人才。同時,對于有意提升實踐能力的現任老師,鼓勵他們到相關企業和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另外,可以通過學院資深教授和企業的縱向項目,對中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進行“傳、幫、帶”。這不僅體現了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為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又可以在老教師的指導下增加中青年教師的工程經驗,提高工程素質。達到加強中青年教師在利用社會資源合作開發產品的能力,也彌補了他們實踐教學經驗不足。

專業課教學即使加入了實踐內容,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但知識的講授難免枯燥。因此,需要提升教師的講授技巧和專業素養,用通俗、生動、形象的語言或其他方式將教學內容準確的表達出來,使學生比較容易聽懂。另外,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技術信息素養,制作出高水平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學視頻,采用聲音、圖片和視頻等多種模態生動地呈現課程內容,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5]。

3 結語

隨著國內裝備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對超硬材料及制品的工程技術人員要求越來越高。超硬材料及制品的學生畢業后一般從事技術開發工作,提升專業課教學質量,可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實力。提升專業課教學質量可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師能力這三方面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做出長期努力,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畢業生,使學生更快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朱虹,王棟,邢楠.論工科大學專業課的引導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02:151-152.

[2]王國平.提升工科專業課教學質量途徑探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08:100-103.

[責任編輯:朱麗娜]

猜你喜歡
教學質量教學方法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實踐教學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實用型中醫人才培養中慕課教學方法的探討
文言文教學方法實踐初探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