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結核的CT及MRI影像診斷價值

2016-11-28 08:37姬明峰陳志榮
醫學信息 2016年29期
關鍵詞:影像診斷脊柱結核

姬明峰 陳志榮

摘要:目的 探討脊柱結核的CT及MRI影像診斷價值。方法 將2012年3月~2015年9月我院及外院收治的96例脊柱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應用X線片、CT及MRI影像診斷方法,對比診斷結果。結果 X線片、CT及MRI診斷符合率分別為51.8%、65.6%和100%,X線片、CT及MRI評估單個椎體結核病灶均破壞范圍分別為24%~48%、55%~83%、65%~91%,P<0.05。結論 MRI在脊柱結核影像診斷中的效果最為顯著,優于X線片、CT檢查,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缺陷。為了提升脊柱結核影像診斷的準確性,需要聯合應用CT及MRI影像診斷辦法,為脊柱結核的手術治療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脊柱結核;CT;MRI;影像診斷

脊柱結核是一種常見的骨關節結核病,主要表現為胸段、胸腰椎、骶尾和頸椎等部位的病變[1]。脊柱結核具有隱匿性的特點,潛伏期長,癥狀不顯著,很難及時、準確的予以診斷,誤診和漏診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其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提升脊柱結核早期影像學診斷的準確性尤為重要,應用X線、CT和MRI等影像學技術,明確病變的范圍及具體情況,為手術提供重要的參考,提高手術質量,降低復發率,對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有著積極的影響。本研究做了相關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我院及外院收治的96例脊柱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51例,女45例,年齡7~76歲,平均年齡(43.1±4.8)歲。病變部位:胸腰段28例、腰椎段20例、胸椎段24例、頸椎段16例以及腰骸段8例。以上患者病歷資料完整,由手術病理和影像學檢查確診,均應用X線光、CT和MRI進行檢查,排除合并脊柱血管瘤,脊柱外傷等其他脊柱疾病患者。

1.2方法 行X線檢查,連續拍攝可能發生脊柱結核病變的目標區域,主要采用正側位和受累部位雙斜位檢查。應用西門子64層螺旋CT進行檢查,患者保持仰臥位,根據X線攝片揭示病變部位,連續行脊柱平掃(層厚5 mm、間隔5 mm),重建軟組織窗和骨窗,重組MPR冠狀、矢狀,利用VR三維顯示觀察病變[2]。

應用西門子1.5T超導型MRI儀進行MRI檢查,采用頸胸腰相控陣線圈,患者保持仰臥位。T1WI掃查矢狀位、橫軸位、T2WI掃查軸面和冠狀位,必要時需增強掃描。

2 結果

比較X線片、CT和MRI的診斷符合率,X線片篩查病灶破壞椎體陽性54例(51.8%),陰性42例(48.2%);CT篩查病灶破壞椎體陽性63例(65.6%),陰性33例(34.4%);MRI篩查病灶破壞椎體陽性96例(100%),無陰性病例。X線片評估單個椎體結核病灶破壞范圍為24%~48%,CT評估單個椎體結核病灶破壞范圍為55%~83%,MRI評估單個椎體結核病灶破壞范圍為65%~91%。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脊柱結核是一種隱匿性很強的疾病,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加上其病程漫長,很容易被忽視而不能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導致病情的延誤,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像學檢查資料是脊柱結核的診斷結果,是手術治療的重要參考。脊柱結核早期診斷需要更加及時和準確,提升手術治療的成功率及有效性。X線光、CT和MRI是脊柱結核影像學檢查的主要方法,具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來選擇合適的影像學診斷方法[3]。

3.1 CT檢查 CT檢查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夠清晰的呈現病變位置的具體情況,可以從CT影像當中了解椎體和附件的病變情況,比如骨質破壞或骨質密度增高,清晰呈現小塊死骨形成和椎管受累等情況,明確冷膿腫的形態范圍。目前在脊柱結核影像學診斷主要應用多排螺旋CT,有效利用其在任意角度重建圖像的功能,所顯示的脊柱結核征象更加清晰。當然CT檢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椎間隙和軟組織的病變,很難通過CT檢查影像當中清晰的呈現,并予以準確的診斷。

3.2 MRI檢查 在MRI影像檢查當中,能夠詳細了解患者椎間隙和軟組織的病變情況,能夠清晰的對骨質破壞、骨髓水腫予以呈現,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CT檢查存在的不足。MRI能夠在脊柱結核發病早期發現病灶,確定病變的部位、范圍大小以及脊髓受壓情況,通過三維圖像清晰的顯示出來。MRI同樣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其影像檢查不容易發現骨質鈣化[4]。

本組研究表明,在96例脊柱結核患者中先后行X線光、CT和MRI,影像學分析顯示,CT與MRI均能清晰的顯示骨質破壞、附件受損、椎管狹窄、脊髓受壓、椎間盤受累以及椎旁軟組織膿腫等。其中在脊髓受壓檢查中,CT顯示例數明顯低于MRI,對比差異顯著(P<0.05)。CT檢查未顯示韌帶下播散,MRI檢查顯示韌帶下播散28例(29.2%),CT檢查發現死骨和鈣化45例,高于MRI顯示的20例,對比差異顯著(P<0.05)。MRI診斷符合率(100%)高于X線片(51.8%)、CT(65.6%),MRI評估單個椎體結核病灶均破壞范圍(65%~91%)同樣高于X線片(24%~48%)和CT(55%~83%)。

綜上所述,在脊柱結核影像診斷中,CT和MRI是有效影像學診斷方法,其中以MRI的應用效果最佳,聯合應用CT及MRI影像診斷辦法,能夠有效提升影像學診斷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盧東霞,張鳳翔,晨曦,等.脊柱結核的CT及MRI影像診斷價值[J].影像技術,2014,05:13-14.

[2]王莉莉,盛海萍,雷軍強,等.CT、MRI在脊柱結核中診斷價值的對比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5,02:71-72+76.

[3]鄧清文.脊柱結核的CT影像診斷價值[J].中外醫學研究,2013,08:69.

[4]李明鑒,王國棟,謝海燕.脊柱結核的CT與MRI影像表現(附28例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2,18:4169-4170.

編輯/申磊

猜你喜歡
影像診斷脊柱結核
CT引導經皮微創與開放手術治療脊柱結核的臨床療效比較
CT引導經皮微創與傳統開放手術治療脊柱結核療效比較
肩鎖關節損傷的MRI影像診斷的臨床價值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