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亞型及相關指標臨床意義分析

2016-11-28 10:07黃波萬小濤張有輝鐘方財
醫學信息 2016年29期
關鍵詞:病毒基因B型亞型

黃波++萬小濤++張有輝++鐘方財

摘要:目的 探討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亞型與病毒復制狀況、凝血功能、肝臟功能的關系,以及不同基因亞型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液標本,檢測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亞型、病毒載量、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標,應用統計軟件SPSS 16.0進行分析。結果 本次調查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亞型主要為B型和C型,B型略多于C型。但在肝癌患者中,C型所占比例高于B型(P<0.05)。C型患者病毒載量高于B型(P<0.05)。不同基因亞型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肝功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本地區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亞型主要為B型和C型,C型患者肝臟損害較B型重,提示不同基因亞型可能影響患者體內病毒復制,并引起不同臨床損害程度的慢性肝病。

關鍵詞: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Clinical Correlation Research of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HUANG Bo, WAN Xiao-tao, ZHANG You-hui,ZHONG Fang-ca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eijiang, Neijiang 641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s in Neijiang area,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genotypes with virus replication, liver function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 genotypes. Methods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hepatic cell carcinoma individuals.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virus replication, liver function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were detected. The data was analyzed with SPSS 16.0.Results The main genotypes in Neijiang area were B and C. The C genotype virus replic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 genotype(P﹤0.05).The proportion of C genotype in hepatic cell carcinoma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B genotype(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liver function between B and C genotypes(P>0.05).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coagulation function between B and C genotypes(P﹤0.05). Conclusion The main genotypes in Neijiang area were B and C. The liver damage of patients with C genotype i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B genotype, which prompts that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may influence on in vivo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and may cause chronic liver disease of different clinical types.

Key words:Hepatitis B virus;Genotype

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其中乙型病毒肝炎是危害較廣泛的慢性傳染病,目前全世界大概有近20億人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有超過3億人發展為慢性感染者。我國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發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高達7.1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后,損傷肝細胞,嚴重者導致肝細胞壞死,少數發展為肝硬化乃至肝癌,預后較差,遷延不愈,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后的臨床狀況、治療效果、預后等與病毒的不同基因亞型都有一定的關系[1]。為探討本地區乙肝患者基因亞型和相關指標的關系及臨床意義,本調查選取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液標本,檢測乙肝病毒基因亞型及病毒載量、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標本來源于2014年9月~2015年7月在本醫院住院患者,經檢測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且血清HBV-DNA拷貝數≥1×103患者172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67例,年齡16~70歲。所有病例排除合并其它肝炎病毒感染、脂肪肝、酒精肝、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均未使用溶栓及抗凝藥物。其中慢性乙型肝炎98例,肝硬化40例,肝癌34例,全部按照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2]。標本均為早晨空腹靜脈血,當天及時分離血清并檢測。

1.2儀器與試劑

1.2.1乙肝兩對半檢測 采用蘇州新波公司EasyCuta全自動時間分辨熒光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進行檢測。

1.2.2 HBV-DNA定量檢測 采用美國ABI7500熒光定量PCR儀進行檢測,試劑盒由達安基因公司提供。

1.2.3 HBV基因亞型檢測 采用美國ABI7500熒光定量PCR儀進行檢測,試劑盒由上海復星公司提供。

1.2.4肝功能檢測 采用HITACHI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試劑盒由四川邁克公司提供。

1.2.5凝血功能檢測 采用Sysmex7000儀器及配套試劑盒進行檢測。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統計軟件SPSS 16.0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均數使用t檢驗,偏態數據使用中位數和非參數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進行分析。設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HBV基因亞型檢測結果 對172例HBV患者進行基因亞型檢測,見表1。本次研究發現乙肝病毒患者基因亞型主要為B型和C型,另有少量混合型BC型和BD型。B型比C型略多,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騺喰头植荚诼砸倚透窝准案斡不颊咧袩o顯著差異,但在肝癌患者中,C型比例高于B型(P<0.05)。

2.2 HBV-DNA定量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見表2。C型患者HBV-DNA水平(以lg表示)為(6.722±1.085),B型患者HBV-DNA水平為(5.268±1.036),C型高于B型,病毒載量相比有差異(P<0.05)。BC型及BD型例數較少,未參與統計分析。

2.3肝功能測定結果 檢測172例HBV患者血清總蛋白(TP)、白蛋白(Alb)、總膽紅素(TBil)、谷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等指標,結果見表3。B型和C型患者的TP、Alb經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Bil 、ALT 、AST經非參數秩和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C型及BD型例數較少,未參與統計分析。

2.4凝血功能檢測結果 檢測172例HBV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bg)等指標,B型和C型在慢性乙肝組、肝硬化組及肝癌組的比較見表4。BC型及BD型例數較少,未參與統計分析。在慢性乙肝組,與B型患者相比,C型患者PT延長(P<0.05),Fbg水平降低(P<0.05),APTT、TT無差異(P>0.05);在肝硬化組,PT、APTT、TT、Fbg相比均無差異(P>0.05);在肝癌組,與B型患者相比,C型患者APTT和TT都延長(P<0.05),PT、Fbg無差異(P>0.05)。

3 討論

乙型病毒性肝炎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感染病毒后機體對其清理能力及疾病的轉歸預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病毒基因亞型的差別。學者研究發現乙型肝炎病毒根據全基因組序列差異>8%或S基因片段差異>4%可分為A-H共8個基因亞型,在我國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為A、B、C、D 4個基因亞型,所占比例分別為1.2%、39.3%、50.2%、8.1%。各省市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亞型分布也不相同,在北部地區主要為C型,約占81.6%;在南部地區則主要為B型[3]。本次調查數據顯示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基因亞型以B型和C型為主,B型較C型略多,但兩者差異無顯著意義。BC型和BD型較少,可能與標本例數不足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隨著肝臟疾病嚴重程度的增加,由慢性乙型肝炎發展為肝硬化乃至肝癌,C型所占比例逐漸升高,B型所占比例逐漸降低,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亞型與疾病的活動性可能存在一定的關系。分析原因可能為針對不同基因亞型病毒,藥物治療效果存在差異,使治療效果明顯有效的B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的幾率比C型低。提示C型感染的危害比B型感染更為嚴重,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更高,早期應積極采取措施治療并監測病情進展情況,防止病情惡化。

本次調查發現C型乙肝病毒感染者HBV-DNA水平明顯高于B型感染者,提示復制較活躍。學者研究發現,C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后,雖要經過機體的免疫清除,但效果不佳,最終進入較嚴重的肝臟損傷階段,而B基因型則經過機體免疫清除后很快進入較輕的損傷階段,效果較好。干擾素對病毒載量低的患者治療效果好,對B型感染者的治療效果比C型感染者好。

肝臟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管,出血是肝臟疾病的常見癥狀,臨床上凝血功能四項指標常被用作評價肝病患者肝臟功能受損的程度。APTT是反映機體內源性凝血功能的指標,PT是反映機體外源性凝血功能的指標,TT是預測肝炎患者病情進展及預后的靈敏指標,Fbg在肝臟合成,在凝血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Fbg含量降低,反映肝臟損害程度嚴重。將病毒基因亞型與凝血功能結合分析,在慢性肝炎患者組,C型較B型的Fbg降低(P<0.05),PT延長(P<0.05);在肝硬化患者組,C型和B型四項指標無差異;在肝癌患者組,C型較B型的TT及APTT均延長(P<0.05)。提示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機體凝血功能異常的重要危險因素,對于臨床指導用藥及患者出血監測具有一定的意義。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亞型分布對于判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預后轉歸、如何選擇抗病毒藥物治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有助于指導個體化治療。相信隨著基因檢測及基因治療的不斷發展,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亞型作為重要指標將更加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

參考文獻:

[1]Tujios SR, Lee WM. New advanc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J].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2,28(3):193-197.

[2]中華醫學會肝病學與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胃腸病學,2011,19(6):351-366.

[3]Zeng G, Wang Z, Wen S, et 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virolog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in China[J]. Viral Hepat, 2005, 12(6): 609-617.編輯/金昊天

猜你喜歡
病毒基因B型亞型
粵西地區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
基于B型超聲的在線手勢識別
深圳2580例高危男性人乳頭瘤狀病毒基因型分析
B型血的憂傷你不懂
Ikaros的3種亞型對人卵巢癌SKOV3細胞增殖的影響
人感染H7N9禽流感26例臨床特征與病毒基因分析研究
ABO亞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學鑒定
慢性丙型肝炎男性患者體內雌雄激素與抗黏病毒基因表達的關系
PSS4B型電力系統穩定器參數整定
HeLa細胞中Zwint-1選擇剪接亞型v7的表達鑒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