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乳顆粒結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療產后缺乳療效觀察

2016-11-28 10:18汪志霞
醫學信息 2016年29期
關鍵詞:中醫治療

汪志霞

摘要:目的 觀察通乳顆粒結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2014年01月~12月198例缺乳產婦,隨機分為治療組97例、對照組101例,觀察用藥前后產婦的乳房充盈、乳汁分泌、純母乳喂養率、子宮復舊情況。結果 治療組產婦其乳房充盈、乳汁分泌量優于對照組。結論 通乳顆粒結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療產后缺乳能明顯提高產后泌乳量,提高產后純母乳喂養率,同時有效促進產后子宮復舊。

關鍵詞:產后缺乳;中醫治療;通乳顆粒;乳房手法按摩

哺乳期內,產婦乳汁甚少,或全無,稱"缺乳"[1]。產后缺乳是產科常見病,影響新生兒的健康發育及產婦的產后恢復。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倡議嬰兒最理想的喂養方式是堅持純母乳喂養6個月,并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堅持哺乳24 個月及以上,除有明確醫學指征者外都必須實施母乳喂養[2]。近年我國產婦由于年齡趨于兩極化、剖宮產率上升、孕期營養過盛、產婦心理緊張等因素,產后缺乳發生率明顯上升。我國目前產后4個月純母乳喂養率僅為16.0%~34.4%,母乳喂養率較低的原因之一是乳量不足[3]?,F代醫學對本病尚缺乏有效治療方法,且哺乳期用藥存在安全問題,因此中醫藥治療成為治療產后缺乳的主要方法,結合乳房手法按摩、穴位敷貼、藥膳等輔助治療,則療效更佳。本院自2014 年01月以來使用通乳顆粒結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療產后缺乳,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臨床資料198例均為本院2014年01月~12月住院分娩產婦,治療組97例,年齡22~36 歲,平均年齡:(28.07±3.14)歲;孕周37+1 w~41+2 w;缺乳程度輕度6例,中度89例,重度2例。對照組101例,年齡23~36歲, 平均(28.62±3.08)歲;孕周37+1 w~41+3 w;缺乳程度輕度7例,中度93例,重度1例。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產后缺乳診斷參照《中醫婦科學》[1]。產后哺乳期內乳汁量少或全無,不足以喂養嬰兒。

1.3排除標準 ①年齡在20歲以下或40 歲以上者;②有明顯乳房疾?。ㄈ缦忍煨匀橄侔l育不良者),使用了影響乳汁分泌的藥物,不適合母乳喂養者;③伴有嚴重心、肝、腎及血液系統基礎疾病、嚴重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者。

1.4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系母嬰同室,早接觸、早吸吮;由同組專業醫護人員常規健康宣教、指導喂養;指導掌握正確的哺乳方式,按需哺乳;指導加強產婦營養,多飲湯水;避免緊張、生氣、憂慮等不良刺激;做好乳頭及乳房護理,發現乳頭有輕度內陷時,指導外拉乳頭方法,繼續母乳喂養;不過早添加代乳品。

1.4.1治療組采用通乳顆粒結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療 服藥方法:從產后第一天開始服用通乳顆粒。藥物組成:黃芪、當歸、熟地黃、白芍(酒炒)、黨參、柴胡、穿山甲(燙)、王不留行、路路通、鹿角霜、漏蘆、天花粉等15味中藥。遼寧好護士藥業(集團) 有限責任公司出品,每袋5 g。2 袋/次,3次/d。

手法按摩:從產后第一天開始。由專業護理人員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按摩動作輕柔,協調而有節律,手法切不可粗莽和生硬,從外周向乳頭的方向有序進行,時間15~20 min,不宜過長以免增加產婦的疲勞感。按摩乳腺周圍穴位疏經通絡、活血化瘀,進而起到疏通乳腺管、減輕乳房脹痛、消除乳房硬塊等療效。

1.4.2對照組僅乳房手法按摩,方法同治療組,不用任何藥物。

1.4.3 療程及記錄方法 兩組療程均為3 d,專人觀察和記錄所有病例服藥及手法按摩后其乳汁分泌量、乳房充盈情況、惡露量、子宮復舊情況、純母乳喂養率等情況。

1.5療效評定標準

1.5.1判斷泌乳量能否滿足嬰兒需要,分為①乳汁充足:喂奶時聽到吞咽聲; 喂奶前乳房豐滿,喂奶后乳房柔軟; 母乳有下奶的感覺; 嬰兒24 h 小便6 次或6 次以上,大便若干次; 嬰兒在兩次喂奶期間很滿足、很安靜。②乳汁滿足嬰兒2/3 需要量:乳汁滿足嬰兒2/3 需要量表現是喂奶時能聽到吞咽聲; 母乳有下奶的感覺; 嬰兒大小便次數略低于正常; 喂奶頻繁,但喂奶后嬰兒能夠安靜入睡。③乳汁滿足嬰兒1/3 需要量:喂奶時能聽到吞咽聲; 母乳下奶感覺不明顯; 在哺乳過程中嬰兒不安靜; 嬰兒小便次數明顯減少; 嬰兒吃奶時間長于間歇時間; 停止哺乳后嬰兒帶有哭鬧;需部分添加代乳品。④無乳:雙乳不充盈,無乳汁,完全使用代乳品。

1.5.2按乳房充盈程度不同和乳汁分泌量分為4 個等級:乳房脹滿、乳汁足量;乳房中度充盈、中量乳汁;乳房輕度充盈、很少量乳汁;乳房空虛、無乳。

1.5.3惡露量 產后每24 h記錄一次陰道流血總量,用專用產婦計量墊記錄,稱重法測量。

1.5.4子宮復舊情況評估 采用子宮底高度測定法,于產后每天上午測量子宮底高度。具體方法:囑產婦排尿、排便后,平臥于床上,以軟尺測量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至子宮底最高點的距離(cm),總的下降高度=治療前高度-治療后高度。

1.5.5純母乳喂養率 完全使用母乳喂養,無需添加任何代乳品者,占該研究組總數的比例。

1.5.6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擬定:痊愈:乳汁分泌明顯增多,能滿足嬰兒需要;顯效:乳汁分泌增多,基本滿足嬰兒需要,需添加少量代乳品;有效:乳汁分泌增多,但不能滿足嬰兒需要,需添加代乳品;無效:乳汁分泌量較用藥前無明顯變化。

1.6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 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系統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運用t檢驗。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治療組總有效率84.5%,對照組51.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

2.2不良反應 治療組97例服用通乳顆粒后均無明顯不良反應。

3討論

母乳喂養對母嬰健康均有益。對嬰兒:提供營養及促進發育;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有利于牙齒的發育和保護;建立和諧、健康的心理。對母親:哺乳可幫助產婦子宮收縮、預防產后出血、降低乳癌與卵巢癌的發生率等[5]。此外,母乳溫度適宜,隨手可得,喂養嬰兒方便。產后缺乳會導致母乳喂養率降低,子宮復舊緩慢,嬰幼兒發育不良等,奶粉等代乳品的選擇、購買及使用程序較為繁雜,造成產婦及家庭負擔。乳汁過少可能是由乳腺發育較差,產后出血過多或情緒欠佳等因素引起,感染、腹瀉、便溏等也可使乳汁缺少,或因乳汁不能暢流所致。產后缺乳是一種常見病,在我國婦女尤其是城市婦女中較常見,且近年來有逐步上升趨勢,目前西醫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祖國醫學認為乳汁為血所化生,而賴氣以運行?!度驑O一病證方論》將其分虛實論缺乳:"產婦有兩種乳脈不行,有氣血盛而壅閉不行者,有血少氣弱澀而不行者。虛當補之,盛當疏之"?!陡登嘀髋啤罚?"失乳乃氣血之所化也,無血固不能生乳汁,無氣亦不能生乳汁"。"氣旺則乳汁旺,氣衰則乳汁衰,氣涸則乳汁也涸,必然之勢也"。因此,氣血虛弱致乳汁化源之不足及肝氣郁滯致乳汁瘀滯不行,是導致乳汁缺乏的主要發病機制。產后缺乳主要分為兩大癥型: 一是氣血虛弱型,主要是由于素體氣血虛弱,產時失血耗氣,或脾胃素虛,氣血生化乏源,影響乳汁的生成,一般以乳房柔軟而無脹痛為辨證要點。二是肝郁氣滯型,是由于素性抑郁,或七情所傷,肝失調達,氣機不暢,以致經脈澀滯,阻礙乳汁運行而缺乳,一般以乳房脹硬疼痛,情志抑郁,胸脅脹悶,或伴身熱為辨證要點[1]。產后缺乳的治療原則:虛者宜補而行之,實者宜疏而通之。

通乳顆粒作用機理:通乳顆粒具有益氣養血、通絡下乳功效。產婦在早期哺乳時乳腺管阻塞、乳房受擠壓等造成乳房腫脹、乳汁淤積而導致乳腺炎的發生,給母乳喂養帶來困難,是導致母乳喂養失敗的原因之一[6]。中醫對產后缺乳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穴位按摩治療產后缺乳早有記載?!秾幚っ丶ど暇怼ご簏S膏方》云:"治產后無乳……不拘時吃乳, 母要揉奶千余轉, 其乳即如泉涌。"通過規范的乳房手法按摩可以明顯增加產婦的泌乳量,有效延緩血清泌乳素下降水平,對產婦早泌乳、多泌乳非常有利,同時還對于產后乳脹及疼痛等不良反應可以起到顯著緩解的效果[7]。

生活調養及情緒、營養飲食調養對改善產后哺乳也很重要,藥物治療結合手法按摩同時,囑產婦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按需哺乳,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舒暢,多進食湯水,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同時建議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適當配合瑜伽等適度的運動和社交更有助于產后形體和心理的恢復。

通過臨床實踐,我們證實了通乳顆粒結合乳房手法按摩可顯著增加乳汁分泌量,改善乳房情況,對保持乳汁通暢、降低乳房積乳發生率,促進產后子宮復舊等有很好作用,可提高產后純母乳喂養率。純母乳喂養率的提高,對保證嬰幼兒的營養支持需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乳顆粒結合乳房手法按摩,積極改善產后缺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馬寶璋.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282.

[2]Derg,Batty G D,Deary I J. Effect of breast feeding on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prospective study,sibling pairs analysis,and metaanalysis[J].BMJ,2006,333(7575):945~950.

[3]劉剴,朱素君,蘇衛蘭,等.產婦母乳喂養1314 例調查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9,15(5):472~474.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S].1993:19-20.

[5]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25.

[6]陳霞,王小言,何麗鏗,等.預防乳腺炎的康復護理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103~105.

[7]鄭娟娟,趙毅,陸萍,等.乳房局部推拿對產后泌乳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2,32(2):159.

編輯/孫杰

猜你喜歡
中醫治療
“攻”“補”“通”法在治療系統性硬化癥中的應用探析
中醫治療婦科慢性宮頸炎陰道炎臨床療效研究
淺析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優勢與不足
塵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醫治療現狀
探討精神分裂癥采用中醫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探討中醫治療神經內科失眠患者的療效
中醫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觀察
霍奇金淋巴瘤的中醫治療淺析
分析養陰活胃合劑對萎縮性胃炎的中醫療效
研究西醫治療對冠心病患者血漿BNP水平變化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