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石通膠囊治療腎結石mPCNL術后殘石的臨床觀察

2016-11-28 10:21韋云丹周善昌韋勇
醫學信息 2016年29期
關鍵詞:殘石腎結石

韋云丹++周善昌++韋勇

摘要:目的 觀察結石通膠囊治療腎結石mPCNL術后殘石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 對80例腎結石mPCNL術后合并有殘石臨床治療2個月,患者現代醫學處理原則一致,治療組43例在圍手術期及手術后口服結石通膠囊2個月,對照組37例。結果 治療組痊愈35 例,好轉6 例,無效 2例,總有效率95.35%;對照組痊愈 21 例,好轉7 例,無效9 例,總有效率75.68 %。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結論 結石通膠囊可有效促進腎結石mPCNL術后殘石排出,提高腎結石手術療效。

關鍵詞:結石通膠囊;腎結石;殘石;排出

腎結石(Renal Calculus)即中醫的石淋病,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臨床特點以腰腹部疼痛、血尿、惡心、嘔吐等為主。手術治療是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近年來,經皮腎穿刺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mPCNL)是治療復雜性上尿路結石的首選治療方法之一,且療效較傳統腎鏡取石術佳,但對部分鑄型結石、鹿角型結石或合并腎盞結構異常的腎結石等仍有術后殘石發生。我們在對腎結石mPCNL術后有殘石的患者術后應用結石通膠囊治療2個月,發現結石通膠囊對促進殘石排出有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的80例患者為2013年06月~2015年06月期間住院患者,經超聲、X線或CT檢查確診為腎結石,且均接受mPCNL治療后發現有殘石。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 43 例,其中男23例,女 20 例,年齡25~60歲,平均42.5歲;病程4個月~30年,平均15.6年;對照組37例,其中男20 例,女17例;年齡18~61歲,平均39.5歲;病程 6個月~28年,平均17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疾病嚴重程度比較,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病例選擇 觀察病例選擇已明確腎結石診斷,適合手術治療,年齡在18~61歲,無合并心臟、腦、腎臟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且均經手術復查X線、CT或B超證實有腎內殘石,對結石通膠囊無過敏現象,能接受隨訪和定期復查B超或CT者。

1.3診斷標準

1.3.1中醫診斷 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診斷依據為:①發作時腰腹絞痛,痛及前陰,面色蒼白,冷汗,惡心嘔吐??砂橛邪l熱惡寒,小便澀痛頻急,或有排尿中斷;②肉眼可見血尿,或小便有沙石排出;③尿常規檢查有紅細胞;④做B超檢查、X線腹部平片、CT可見結石。結石大小的測量,以B超取最大徑為準。

1.3.2西醫診斷 參考《2011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診斷依據為:①疼痛和血尿;②腎區叩擊痛及壓痛;③無發作腎絞痛;④并發感染;⑤尿常規可見到紅細胞,伴感染時可見到白細胞升高;⑥尿細菌培養:若伴感染時應作尿細菌培養;⑦B超可作為腎結石的首選檢査,了解腎實質情況和集合系統形態,積水狀況;⑧泌尿系線平片可以發現90%左右的陽性結石,大致地確定結石的位置、形態、大小、數量,純尿酸結石不顯影。

1.4納入標準 ①符合西醫診斷標準,屬于腎結石者;②年齡18~61歲;③單側行一期或二期mPCNL取石術,最后一次術后仍存在上尿路結石;④單個殘留結石最大直徑≤0.8 cm。中醫癥候診斷屬于濕熱蘊結證;⑤患者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

1.5排除標準 ①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障礙患者;②濫用藥物、精神失常、以及其他智力、情感障礙;③除了本研究之外,同時服用其他排石藥物者;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1.6退出標準 ①出現本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難以繼續治療;②患者自動放棄本研究的治療;③不按療程及劑量服用擬定的藥物。

1.7方法

1.7.1治療方案 觀察病例均按常規作術前準備、術后處理,外科手術原則為清除結石,相同術式患者行mPCNL的規范化手術操作,兩組處理原則一致。術后復查見殘留結石后,治療組開始口服中藥結石通膠囊(藥物組成: 廣金錢草、玉米須、石韋、雞骨草、茯苓、車前草、海金沙草、白茅根),口服,3次/d,4粒/次,口服,連續2個月,同時囑患者多飲水,飲水量大于2000 ml/d,對照組按常規作圍手術期處理,不加服結石通膠囊,僅囑患者多飲水,飲水量大于2000 ml/d。

1.7.2觀察指標 手術前明確結石部位、數量、大小,手術后2 d內復查結石變化情況,術后2個月復查B超或CT,了解有無殘留結石和結石復發。研究過程中密切觀察可能出現的任何不良反應癥狀,如實記錄癥狀嚴重程度、是否需要停藥、是否釆用處理措施等。

1.8療效評價 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對石淋病的療效評價,對兩組受試者殘石排出情況評價如下。

1.8.1治愈 殘留結石完全排出,X線、B超或CT檢查提示結石陰影消失。

1.8.2好轉 X線、B超或CT復查提示殘留結石下移至輸尿管或膀胱;無結石排出感,復查提示殘石數量減少或直徑減??;雖有結石排出,但復查仍見有殘留結石者。

1.8.3無效 X線、B超或CT復查提示殘留結石大小、位置、數量、積水情況均未改變或結石較前增大。

1.9統計方法 使用 SPSS 19.0統計軟件,采用了兩組定性資料的χ2檢驗,結果是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見,與對照組相比,結石通膠囊可使腎結石mPCNL術后殘石明顯變小甚至消失,無效者甚少。

本研究期間患者未訴使用結石通膠囊的不良反應,且均按時按量服藥,無自動放棄治療。

3 討論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病、多發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資料表明,腎結石在泌尿系結石中的比重也有了數倍增長,復發率也高達60%~80%[3]。近年來mPCNL技術在臨床上迅速發展和應用,使得腎結石的治療水平有了顯著提高?,F代醫學認為腎結石是一種全身性、系統性疾病,是基于人體脂質、糖、鈣、磷、鎂等代謝異常的結果。因此,泌尿系結石常與糖尿病、高血脂癥、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并發[4],治療中除排石還應當注意調脂、降糖和抑菌治療。該病屬中醫"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疇。本病多因腎虛和下焦濕熱引起,病位在腎,與膀胱和尿竅密切相關,腎虛為本,濕熱為標。腎虛則氣化不利導致尿液生成和排泄失常,另攝生不慎,感受濕熱之邪,或飲食不節,嗜辛辣肥甘厚膩,引濕熱內生,結為砂石;濕熱蘊結,氣機不暢,結石梗阻,不通則痛;熱傷血絡,見血尿?!吨T病源候論·卷十四》中有云:"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沙石。"故治宜清熱利濕,通淋排石,鎮痛止血。結石通膠囊由廣金錢草、石韋、茯苓、車前草、海金沙等制成的一種中成藥[5],切中病機。其中,金錢草、雞骨草清熱利濕排石,玉米須利尿消腫,石韋、車前草、海金沙、茯苓利水通淋,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此方共奏清熱利濕,通淋利尿?,F代藥理研究顯示:結石通膠囊使排尿量顯著增加,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對腎盂內壁、輸尿管內壁等處粘膜因結石機制刺激而致的充血、水腫等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及恢復粘膜正常功能作用,且有良好的止血、鎮痛作用[5]。

mPCNL目前是各醫院泌尿外科治療腎結石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技術的限制、腎結石的特殊性、病情變化等,術后殘石不能完全避免。然而術后殘石較小的,再次手術取石加重患者經濟負擔,因此,尋找有效、安全、經濟、患者易接受的術后殘石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表明,治療組內使用結石通膠囊促進殘石排出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療程短、療效佳,能在短時且無創,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學習,無明顯不良反應又價廉的情況下,及早解除患者身心痛苦,更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6-27.

[2]那彥群,葉章群,孫光.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68-200.

[3]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出版社,2001:546-548.

[4]陳沛林,董艷,趙建杰,等. 自擬中藥方劑金石飲治療腎結石136例臨床觀察[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11:2989-2991.

[5]高昌琨,高玉菊.結石通膠囊的藥理作用研究[J].中國當代醫學, 2013,10(5):24-26.編輯/金昊天

猜你喜歡
殘石腎結石
梁潮印草·美言不信篇
腎結石圍術期針對性護理應用
膽管內超聲用于膽總管結石內鏡下取石
鬼針草水提物對大鼠腎結石改善作用
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鑄型腎結石經皮腎鏡碎石術后殘石的臨床效果分析
祛除腎結石,雞中有內“金”
維生素D、高鈣尿和腎結石的關系探討
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腔鏡術后殘石的療效分析
經皮腎鏡治療腎結石的護理體會
不同術式在肝膽管結石手術治療中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