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俊明教授運用肝胃同治法治療乳痛癥經驗

2016-11-29 07:58朱恒舟侯俊明田博賈勇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6年9期
關鍵詞:因地制宜

朱恒舟+侯俊明+田博+賈勇

摘要:古今中醫藥對于乳痛癥的治療多由“氣”論治,侯俊明教授通過多年臨床研究,運用因地制宜的思想總結性提出“肝胃同治”的治療思路,在臨床上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乳痛癥;肝胃同治;因地制宜

中圖分類號:R271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6)09-0006-02

侯俊明教授現為陜西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腫瘤外科主任。耕耘杏林30余載,在中醫藥治療乳腺相關疾病具有獨特見解。筆者有幸侍診左右,耳濡目染,收獲頗多,現將吾師治療乳痛癥之經驗總結如下。

1追本溯源,致病求本

乳痛癥是以單側或者雙側的乳腺脹痛,刺痛為臨床突出表現的一種疾病,長于月經來潮息息相關,常好發于青年女性,近年來,該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發病患者也逐年增加。是乳腺門診常見疾病之一[1]。

現代醫學中并沒有乳痛癥這一疾病,通過臨床的癥狀的描述,大多將其歸結于乳腺增生病范疇[2]。而乳腺增生是乳腺組織的良性增生性疾病,與體內激素水平有較明顯的關聯,但其不屬于炎癥,也與乳腺惡性病變有較明顯的區別。所以,現代醫學一般認為,乳腺增生無需特別治療。而針對目前所出現的乳房疼痛這一表現,現代醫學并沒有特效藥物,主要的治療仍以維生素類或者激素類藥物改善癥狀為主,但在臨床往往難以收到滿意療效。

祖國醫學認為,乳痛癥的發病與情志及臟腑功能的失調有著密切聯系,發病部位在乳房,當屬于中醫學“乳癖”,“經行乳房脹痛”范疇。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曰:“癖者,僻側在于兩脅之間,有時而痛是也”?!夺t學傳燈·積聚癥瘕痃僻痞塊》提及:“僻者,隱在兩脅之間,時痛時止,顧明曰癖,痰與氣結也”[3]。同時中醫經絡學說認為乳頭屬肝,乳房屬胃。肝主疏泄,情志不暢,氣機淤滯,導致氣滯痰凝,郁結于乳房而為腫塊,瘀而不通,則發為痛。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失運,易生痰邪,加之肝郁乘脾,氣機運行失暢,氣與痰蘊結于內,阻滯經絡。同時王清任《醫林改錯》云:“氣無形不能結塊,結塊者,必有形之血也”。所以筆者也可以認為,在氣機不暢,痰邪內生的同時,瘀血經絡,也是乳痛癥的病因之一。

2因地而醫,辨病施治

《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一書中提及乳腺增生病機時有兩個主要方面,一是由于情志不遂導致肝氣郁結于內,肝氣不調,脾胃之氣不得舒,健運失施,而至痰邪內生,阻滯氣血,甚至出現氣滯血瘀,阻于乳絡。另一方面,由于腎精不藏,天癸不得按時而下,沖任失調,氣血失常,最終導致 乳房痰濁凝結發為乳痛[4]。

導師侯俊明教授通過多年來的臨床研究發現,當地乳痛癥患者中,臨床表現為畏寒肢冷,舌苔薄白,伴有痛經刺痛的患者人數明顯少于那些以脹痛,舌苔厚膩的患者的就診數量。教授通過臨床觀察總結并仔細詢問病史后大膽總結,陜西位出祖國西北地區,當地居民以面食及肉類為主要的營養攝取物質,同時此地口味偏于辛辣,喜好在飲食物中加入辣椒,肉桂,茴香等香辛料。故此得出結論,乳痛癥從基本病因病機上來說,可以大致分為肝郁痰凝,沖任失調,肝郁脾虛,陰寒凝滯等證型。但由于西北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與獨特的飲食結構,使得在在該地區的患者當中,沖任失調及陰寒凝滯癥狀的患者較少,而以氣滯與痰凝為不適表現的患者較多。

針對這種特殊的發病情況,導師侯俊明教授通過臨床探索及古籍研究,總結性的提出肝胃同治的治療方法。西北婦人嗜食辛辣,在驅逐寒氣的同時,日久傷胃,并且從小食以米面奶制品,使得沖任不虛,但易內生痰邪。自此脾胃不和,作息不得安穩,一是容易發生痰邪,其次又易影響情志,損傷肝脾。痰邪阻于乳絡,不同則痛,肝脾氣機失調,氣血無以滋養乳房,不榮則痛。經運:“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故此,導師認為對于這種特殊情況的乳痛癥,應當同時注重脾胃化生飲邪的重要性并且兼顧肝脾調暢氣機的作用。而不應經驗性的以疏肝理氣為治療方法。對癥施治上侯俊明教授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兩者不和,則津液潴留,痰生濕釀,痰瘀互結,發為腫塊。故用焦三仙,砂仁顧護胃氣,青皮,浙貝,瓜蔞化痰散結。兩者納運相成,升降相宜,燥濕相濟。脾胃得生。兼用柴胡,香附疏導氣機,活血化瘀。肝胃同治以期脾胃得榮,痰飲得化,肝氣得舒,腫結得散,氣血陰陽相得,經絡暢通無礙,情志調暢無憂,從而達到治療乳痛癥的效果。

3典型病例

案1:許某,19歲,陜西咸陽人,好食辛辣,刻下:左乳脹痛,觸之左乳外上象限11點方向有1 cm×1 cm大小包塊,硬度柔軟,活動度好。小便正常,舌淡紅,苔白膩,脈弦細。辨證:肝氣阻絡,脾胃失運。治法:健脾助運,疏肝理氣。處方:柴胡15 g,枸杞子15 g,白芍l0 g,山茱英l0 g,仙鶴草15 g,,綠尊梅6 g,合歡皮10 g,炙雞內金15 g,焦山碴15 g,焦神曲15 g,佛手6 g,香附6 g。每日1劑,14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溫服。

案2:原某,22歲,陜西興平人,平素多食面食,2014年7月在本院門診行乳腺B超示:雙側乳腺增生?;颊咦杂X雙側乳房有憋悶感,曾自服“逍遙丸”“乳僻消”,憋悶感在服藥后減輕,過后又再次出現??滔拢弘p側乳房疼痛,觸診表現符合增生表現?,F患者小便正常,舌淡白,苔潤而白膩,邊有齒痕,脈弦。辨證:痰濕內阻,肝胃失調。治法:健脾化濕,疏肝理氣。處方:太子參15 g,山藥15 g,黃芪15 g,柴胡15 g,砂仁12 g,白扁豆9 g,薏苡仁12 g,焦山碴15 g,焦神曲15 g,佛手6 g,香附6 g。每日1劑,14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溫服。

4小結

通過對于臨床工作的實際探索,侯俊明教授發現了運用肝胃同治法在乳痛癥中的確切效果,不在拘泥于經典中對于乳腺疾病傳統認識與治療方案?!锻庾C醫案匯編》中提及:“治乳者,不出一氣字定之矣……無論虛實新久,溫涼攻補,各方之中,挾理氣疏絡之品,使其乳絡疏通,氣行則血行……自然壅者易通,郁者易達,結者易散,堅者易軟”。誠然對于經典的疏肝理氣治療方法,對于大多數的乳痛癥患者能夠受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對于西北地區獨特的地理飲食因素,而造成的肝氣不舒,胃氣不和的特有的臨床表現,未能獲得其全效。侯教授通過多年的臨床觀察,潛心研究。制定了肝胃同治的治療思路,通過疏肝理氣,緩解癥狀表現的同時,扶助胃氣,顧養根本,肝氣得舒,脾胃運化有力,從而使得痰飲之源無以生,氣機通達無以礙,標本兼顧,醫病治本。這一治療思路也從事實角度驗證了中醫治療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療大法。

中醫藥在治療乳痛癥的治療具有特殊優勢,乳痛癥的發生不外乎肝,脾胃,腎,沖任的損傷。但只有仔細的辨證分析,合理用藥,方能收到滿意療效。

參考文獻:

[1]霍艷丹,劉穎乳腺增生的臨床治療近況[J].光明中醫,2015,30(1):2486-2489

[2]楊秋莉,王學芬,張向農古代中醫對乳腺癌的認識[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16(5):437-439

[3]楊慧霞乳癖證治的古今文獻研究[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0

[4]朱燕中醫治療乳腺增生癥的理論基礎[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02):187-188

猜你喜歡
因地制宜
鄉村學校少年宮
貴州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研究
因地制宜 張弛有度
淺析舊建筑改造中的“綠色”
城市紅綠燈設計及行人管理缺陷研究
立足鄉村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研究
談如何因地制宜地開展三亞市高校體育
充分挖掘自然資源,豐富幼兒體育活動
大班中的“小班化”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