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新型智庫知識聯盟建設研究

2016-11-30 05:54儲節旺
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智庫機構資源

張 靜,儲節旺

(安徽大學管理學院,合肥 230601)

?

特色新型智庫知識聯盟建設研究

張 靜,儲節旺

(安徽大學管理學院,合肥 230601)

面向國家新型智庫建設,探討智庫知識聯盟構建的必要性與方法。采用文獻研究與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內涵與建設意義的基礎上,明確建設智庫知識聯盟的必要性,指出建設我國智庫機構知識聯盟的制約因素、構建方法與運行保障。智庫知識聯盟是我國新型智庫建設的必然,知識聯盟系統構建是智庫知識聯盟的核心,知識聯盟系統通過整合聯盟成員的知識資源為智庫機構知識創新提供服務,知識聯盟系統的有效運轉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持,還需要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作為保障。

智庫聯盟;新型智庫建設;知識聯盟;知識創新

1 引言

根據新華字典的釋義,“智”有智謀、才智、智慧、機智等意,則“智庫(Think Tank)”即指智慧庫、智謀庫、才智庫或思想庫等,是一種以提供決策幫助為主要目標的機構或組織,又被形象地稱之為“思想工廠”“外腦”“智囊團”等?!爸菐臁弊钤绯霈F于二戰時期的美國,指討論戰略與計劃的密室(think box)。智庫雖出現于20世紀初,但發展于20世紀70年代以后,進入21世紀后,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與全球化挑戰不斷出現,智庫數量在世界各國呈現爆炸式增長。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中提出“建設一批具有專業知識的思想庫”,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加強中國特色新型知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將我國智庫研究熱情推上了一嶄新層面[1]。在CNKI全文數據庫中,以篇名為檢索條件輸入“智庫”,可檢索到近10年(2015-2006)的論文數為5440篇,其中2006-2010年共958篇,2011-2015年為4482篇,是前5年的4倍之多。上述事件及數據表明,我國已從國家層面認識到“外腦”的重要性,以及在響應國家政策下學者們對于智庫的研究熱情與取得的成果。

《全球智庫發展報告(GGTTI)》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與公民社會計劃(TTCSP)的研究成果。該項目自2006年開始,每年會對全球智庫數量進行統計,并且依賴于一組標準、透明的提名與選拔程序對全球智庫進行排名,致力于展現全球智庫的重要貢獻與國際發展趨勢,為激勵各國智庫發展提供動力。作者通過對近五年(2015-2011)GGTTI數據整理(如表1所示)發現:(1)我國的智庫總量近五年來變化不大,與美國相比,約占美國的四分之一。(2)綜合排名入選數量處于逐年遞增的趨勢,表明我國的智庫能力在不斷提升,但與美國相比,還需努力。(3)在前10名入選名單中,我國近五年一直處于空白。通過GGTTI數據對比發現,我國智庫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建設新型智庫、建設一流智庫還需社會各階層共同努力。

表1 2011-2015年全球智庫報告部分數據對比

數據來源:作者整理

從知識流的角度來看,智庫就是一個知識生產機構,不斷地對知識進行創新,為決策提供支持,因此其知識資源的豐富與否直接影響著智庫知識創新的能力與質量。根據我國智庫的發展與運行機構環境,我國智庫可分為黨政軍智庫、社會科學院智庫、高校智庫和民間智庫四種類型[2]。處于不同地域內不同類型的智庫由于其服務對象、所處地域文化、經濟發展等不盡相同,其自身的知識儲備特色也不盡相同。知識聯盟將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知識資源匯集在一起,為聯盟成員機構的知識資源獲取與創新提供平臺,促進智庫機構的知識創新能力,提高決策質量,為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提供能量。

2 新型智庫的內涵及建設意義

我國新型智庫建設是以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為基本,以世界一流為目標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3],是推動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有其獨特的內涵與意義。

2.1 新型智庫的內涵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強調“特”與“新”。通過分析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1月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發現,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之特色,是指智庫建設應在堅持黨的領導下,與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相匹配,努力形成體現中國風格與氣派,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符合黨和政府決策需求的,具有前瞻性、針對性的智庫[4]。而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之新型,是相對于傳統智庫而言,指智庫應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傳統智庫多以政府主辦為主,在這種模式下的智庫機構,其課題選擇、經費來源、人員編制等一般都來自于政府,而新型智庫建設在肯定政府主導的前提下,要求與社會主導共同發展。在以社會主導為主的運行模式下,智庫機構可以自主地選擇研究課題,并通過市場募集或售賣智慧產品等方式籌集經費。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智庫,因其智慧產品具有市場競爭性,其課題的選擇將會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研究的質量也將會更高。傳統智庫較為松散,不同智庫間的運行方式、參考標準各不相同,而新型智庫要求規范化、標準化。

2.2 新型智庫建設的意義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作為連接大學、研究機構與政府決策的橋梁,深刻地影響著我國政府對內政外交的管理,是我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意義有:(1)資政。指智庫參與政府決策,為政府在決策形成的過程中提供方案,間接或直接參與政府決策。智庫的質量取決于智庫對于政府決策影響力的大小。(2)啟智。指智庫通過客觀研究,影響政府決策?!八枷搿鄙a是智庫的核心功能之一,智庫不僅可以通過實地調研對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進行客觀的研究分析,為政策決策提供民眾心聲,還可以通過研究提出某種主張,并通過獲得公眾的認可而對政府決策提供啟發與影響。(3)聚才。智庫是由不同學科專業的各類專家組成,因此可以稱之為人才庫。智庫由于其特殊的構成方式,可以作為國家培訓與應用人才的中轉站,通過對國外“旋轉門”人才管理機制研究發現:人才在政府與智庫間的流轉,不僅可以將政界的思想流入到智庫中,還可以將智庫中的思想流入到政界中,從而促進國家治理能力與智庫同時發展。(4)強國。智庫作為國家的軟實力,在我國對外交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發展,有助于在國際上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良好形象,將中華文化融入世界,在國際舞臺上傳遞中國最強音。

3 新型智庫知識聯盟建設的必要性與制約因素分析

聯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或組織為了共同的利益通過訂立盟約而結成的集團。知識聯盟是指為提高知識創新能力,由不同組織或機構間進行的結盟。智庫作為智囊團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提供支持,其專家成員的知識廣度與深度對于智庫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知識是智庫決策質量的基本保障,智庫知識聯盟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基礎環節。

3.1 智庫知識庫聯盟建設的必要性

3.1.1 有利于智庫機構獲取知識資源

知識創新能力是檢驗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指標之一,知識資源的獲取能力影響著知識的吸收與創新能力,從而影響著決策的質量。不同類型的智庫,由于其服務的對象各不相同,其知識結構與知識儲存也不盡相同。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專家成員需要實時對相關研究現狀、研究熱點等進行全面的跟進與了解,然而我國目前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沒有實現共享,致使研究資源獲得困難,造成重復研究頻頻發生,資金浪費嚴重[5]。因此,構建智庫知識聯盟,將知識資源納入統一的平臺,不僅可以整合知識資源,為知識獲取提供便利,提高知識的吸收與創新能力,還可以避免重復研究,避免資源及人力浪費。

3.1.2 有利于帶動整個智庫生態鏈的動態運轉

從知識流視角來看,智庫其實就是一個知識生產機構,政府或智庫機構提出知識創新需求,智庫機構根據知識創新需求結合知識現狀開展相關研究,完成知識創新目標。目前我國智庫機構多以封閉式研究為主,知識流僅限于企業內部,與外部的知識交流方式主要靠文獻發表與會議交流,很難帶動整個智庫鏈高效運轉。隨著我國人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大眾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的欲望越發強烈,然而封閉式的創新使得大眾參與困難。因此,通過構建智庫知識聯盟,將智庫機構納入統一的網絡中,對智庫機構的知識存儲及研究動態進行整合與跟進,不僅有利于智庫機構間的競爭,方便智庫機構尋找合適的聯盟伙伴,還有利于收集大眾智慧,帶動整個智庫知識鏈高效運轉,為我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提供保障。

3.1.3 有利于智慧成果的轉化

研究成果轉化率較低是目前阻礙我國智庫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也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我國研究問題的提出主要來自政府,以學術論文著作居多,對于現實問題的研究較少,致使研究成果實用性較小,難以轉化,并且不重視研究成果宣傳,致使多數研究成果不為大眾所知。構建智庫知識聯盟網絡,研究機構可以通過聯盟平臺對研究熱點與大眾心聲進行分析,研究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問題,還可以通過智庫知識聯盟平臺對研究成果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宣傳,提升研究成果的轉化率。

3.2 智庫知識聯盟建設的制約因素分析

3.2.1 資金因素

智庫知識聯盟建設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前提,是開啟智庫開放式創新的敲門磚,是加速智庫轉型的潤滑劑。智庫知識聯盟建設是一個新型的聯盟形式,是利用現代化技術方便研究人員對知識進行利用與創新,因此需要整合促進智庫發展的所有知識資源,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資金的投入直接影響著知識聯盟建設的質量與速度。處于轉型中的我國智庫,目前以服務政府決策為主要目標,市場經濟機制沒有形成,大部分智庫的運營多以財政撥款為主,但是可用于現代化建設的資金比例不是很充實[6],知識聯盟個體在知識現代化建設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當聯盟個體知識現代化建設無法跟進時,將會阻礙智庫知識聯盟建設。

3.2.2 技術因素

智庫知識聯盟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聯盟,技術的應用是智庫知識聯盟系統運行的最基本的保障[7]。智庫知識聯盟由眾多智庫機構的知識組成,由于各個機構及其部門現有硬件配件、系統工具、技術標準等不盡相同,從而導致知識聯盟中的技術對接受限,對知識整合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智庫知識聯盟建設需要所有智庫機構的努力與合作,然而不同機構或部門的人員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對于系統操作、維護等也不同,缺乏統一的技術指導標準,致使基層數據難以得到保障,影響知識聯盟建設。同時,智庫知識聯盟系統要通過對知識進行關聯、推理等來提供智能預測服務,對于技術的要求較高,建設難度增加。

3.2.3 觀念因素

知識資源是智庫知識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資源的豐富程度、可利用性、新穎度等直接影響著智庫知識聯盟的質量。每個智庫機構都有其購買或自建的知識資源庫,由于每個智庫機構的購買能力、機構規模、成立年限、研究方向等不同,其所擁有的知識資源數量、種類也各不相同。智庫知識聯盟要對知識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實現知識在聯盟平臺共享,使聯盟成員的知識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研究創新能力。但是由于各智庫機構所擁有的知識資源不平衡,資源較多的機構在知識共享時會覺得吃虧,不愿將其知識進行共享,尤其是那些擁有珍貴知識資源的機構,更不愿進行共享。如果智庫機構認識不到知識共享的重要性,不愿進行共享,聯盟平臺上只是一些通用資源,那么知識聯盟將失去意義。

3.2.4 政策因素

政策制度是智庫機構有序運轉的“軟”保證,對于智庫知識聯盟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智庫知識聯盟是在現代技術上建立起來的一種面向智庫發展的新型知識服務模式,對于聯盟成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庫知識聯盟是一種開放式創新模式,而原有封閉式創新模式下政策制度已無法支撐知識聯盟運轉,甚至會制約知識聯盟建設,需要在明確智庫知識聯盟的建設目標下,對現有政策制度進行修訂。

4 智庫知識聯盟系統構建及其運行保證

4.1 智庫知識聯盟系統構建

智庫知識聯盟系統是智庫知識聯盟構建的核心,是帶動智庫機構開放式創新的基礎,智庫知識聯盟系統主要圍繞知識的共享與創新,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分布于各個聯盟成員的知識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并利用信息分析等技術對收集到的知識資源進行分類、知識關聯、知識推理等,從而為智庫機構提高研究創新能力提供知識服務。如圖1所示:

4.1.1 知識資源的收集獲取

知識資源是構建智庫知識聯盟的最基本保證,知識資源的收集數量與質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智庫知識聯盟建設的成敗。智庫知識聯盟的知識資源主要來源于智庫機構內部與外部。內部知識資源是指智庫機構在日常的生產活動過程中所收集、產生積累的知識,包括研究報告、課題資料、內部期刊、會議記錄、專家日志等;內部知識資源是智庫知識資源獲取的重點,因為內部知識資源所具有的獨創性、稀缺性與針對性等特性,更加符合聯盟成員的知識期望。外部知識資源是來源于智庫機構之外的對于智庫發展有益的一切知識,如期刊數據庫、數字圖書館、媒體、各類網站、政策法規庫、政府報告等,外部知識資源一般來源于公共資源。

智庫知識聯盟要將所有的知識納入一個統一的平臺,為智庫聯盟成員知識獲取提供便利。知識收集的方法有人工錄入、自動存入、知識挖掘等。由于我國智庫現代化建設還處于初步階段,很多智庫機構并沒有統一的知識平臺,知識資源都分散存在于不同的機構部門,并且大多數知識都沒有進行數字化處理,需要手工轉換錄入,成本較高。自動存入是由知識生產者將所生產的知識主動地存入知識聯盟系統中。處于網絡時代的今天,碎片化知識充滿整個網絡,這些碎片化知識隱藏著巨大的價值,知識挖掘通過對網絡中大量存在的、不完全的知識碎片進行提取,將隱含在其中的與智庫發展相關的隱性知識進行顯性化[8],為后續的知識分析提供基礎。

圖1 智庫知識聯盟系統的構建模型

4.1.2 知識資源的整理與分析

方便智庫聯盟成員利用知識是智庫知識聯盟建設的目的,當知識資源被收集后,需要對其進行整理與分析,以便為聯盟成員提供各類知識服務。由于不同智庫機構的研究方向與服務對象各不相同,如官方智庫以服務政府決策為主,而非官方智庫多以企業決策需求為主要服務對象,其對于知識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根據知識需求、用戶使用習慣等對收集到的知識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整理與分類。

知識聯盟系統的知識分析是指根據聯盟成員的知識需求,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對收集與挖掘到的數據、信息與知識等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加工,為促進智庫機構知識創新提供支持。知識分析既可以根據聯盟成員的知識需求進行,也可以根據程序設置自動進行。知識關聯與推理是知識分析的最基本方法,知識關聯是指根據知識的空間屬性,尋找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而知識推理是指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依據一定的規則從已有的事實推出結論或從已有的事實推出別一種事實的過程[9]。

4.1.3 知識服務

知識服務是知識分析的結果,根據智庫機構的日常知識生產需求,知識聯盟系統作為一個綜合知識服務平臺,除了應提供知識檢索、知識瀏覽、知識上傳、知識人才招聘等日常功能外,還應提供智庫機構庫、專家庫、課題項目研究現狀、課題推薦、課題趨勢智能預測、智慧成果銷售、群眾智慧交流等功能。知識人才招聘平臺通過將人才需求納入統一的平臺,為智庫機構人才的招聘與求職提供更加廣泛的信息,為預測智庫機構人才需求走勢提供分析數據,以便人才培養更有針對性。智庫機構庫與專家庫對所有的智庫機構及其專家成員進行實時的統計與更新,為智庫機構尋求合作與聯盟對象提供便利,為研究項目推薦提供可能。項目課題統計通過將所有智庫機構的研究項目與現狀進行統計與跟進,為杜絕重復研究提供可能,為研究成果需求者提供路徑。課題走勢智能預測通過對群眾、媒體、政策法規、研究現狀等進行分析,對未來研究趨勢、熱點等進行預測,以便引導智庫的研究步伐。智慧成果銷售平臺作為一個中介平臺,將研究成果與買家進行連接,為促進智庫成果轉換提供便利。為社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是每位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群眾智慧交流平臺為那些有決策參與意愿的人們提供交流途徑。

4.2 智庫知識聯盟系統的運行保障

智庫知識聯盟是新型智庫建設的前提,知識聯盟系統是智庫知識聯盟建設的核心,知識聯盟系統的高效運轉是智庫知識聯盟建設的標志。知識聯盟系統的有效運轉除了需要先進的信息技術與設備作為支持,也離不開盡職盡責的管理人員與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作為保障。人員通過管理機制實現系統正常運轉,管理機制通過約束與規范人員保證人員盡職盡責,只有當系統、機制與人員協同一致時,才能保證系統有條不紊的高效運轉,才能促進知識創新,促進智庫發展。

4.2.1 人員保證

人員是系統運行的維護者,是管理機制的執行者。這里所說的人員是指與聯盟系統運行有關的所有人員,包括知識收集人員、知識分析人員與知識使用人員。知識收集是指通過各種途徑與方法獲取所需的知識。知識收集的質量影響著知識分析與知識服務的質量,從而影響智庫的質量。因此,知識收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責任心,還應具備一定的知識收集技巧。知識收集可以由智庫機構人員兼職,也可以設立專門的收集人員。知識分析人員是為了輔助系統分析或解決系統問題而設立的專業人員,一般應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水平。知識使用人員是指一切通過知識聯盟系統使用知識的人員,大部分都來源智庫機構。

為了保證知識聯盟系統的正常運轉,應成立知識聯盟管理機構,設立知識聯盟負責人,對知識聯盟進行統一的管理。智庫知識聯盟將所有智庫機構的知識進行聯盟,由于各個智庫機構間的地理位置較為分散,對于智庫的統一管理難度較大,因此應根據智庫機構的類型及所在區域設立智庫知識聯盟中心或委員會,并在各個智庫聯盟成員機構內設置專門的知識聯盟負責人,實現逐層管理,從源頭保證知識聯盟的質量。

4.2.2 管理機制保證

管理機制作為知識聯盟系統運轉的軟保障,它通過各種制度流程規范人員行為,實現人員與系統的高度吻合,保證聯盟系統的高效運轉。從知識聯盟系統運行的角度來看,知識聯盟管理機制應包括知識收集管理機制、知識分析管理機制、知識使用管理機制。知識收集管理機制應明確知識收集的原則、方法、流程、負責人等,并且需要對知識收集人員的權利與義務進行界定。知識分析管理機制將對知識分析人員的工作范圍、職責、方法等進行制度規定。而知識使用管理機制不僅需要對知識的下載、共享、瀏覽、交流等方式、方法進行制度明確,還需要對知識使用人員的使用權限、使用規則等進行制度明確。

為了保障知識聯盟系統的質量,應制定知識考核機制,對智庫聯盟成員的知識共享、使用、成果轉換等進行考核,以便激發聯盟成員的知識創新能力。為了保證聯盟成員機構對于聯盟系統的重視,還應制定知識培訓機制,定期對知識相關人進行培訓,使其明確知識質量、創新能力、知識使用能力對于我國智庫發展的重要性。

5 結語

智庫知識聯盟已成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必然,知識聯盟通過現代化信息網絡技術將分散于各地的智庫聯盟成員機構的知識資源進行整合與分析,構建統一的服務平臺,為智庫聯盟成員的知識獲取、知識共享、知識交流以及智慧成果轉換提供便利,通過知識聯盟平臺帶動整個智庫機構知識生態鏈的運轉,提高知識創新能力,提高智庫的質量。本文基于我國新型智庫建設的意義,提出智庫知識聯盟構建思想,期待能夠對我國新型智庫建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 李國強.對“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認識和探索[J].理論參考,2015(1):17-21.

[2] 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2013中國智庫報告:影響力排名與政策建設[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6-8.

[3] 曲一琳,王斯敏,楊謐,張勝.中國智庫建設跨入了新時代[N].光明日報,2015-12-03-04.

[4] 胡銳軍,寶成關.創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完善智庫建設七項機制[J].人民論壇,2013(35):24-27.

[5] 蔡永禮,萬伏牛.加強科技智庫建設 提高決策服務能力——河南省科技智庫建設研究報告[J].學會,2015(1):52-59.

[6] 李偉.社科智庫信息服務聯盟建設研究[J].知識經濟,2015(21):7-8.

[7] 王紅.圖書情報機構在國家智庫建設中的使命擔當與服務創新[J].圖書情報工作,2015(14):46-50.

[8] 戴泳.知識發現與知識挖掘技術及其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26):184-185.

[9] 王海艷,曹麗英,邵喜武.大數據時代下的地方高校教育智庫建設研究[J].情報科學,2015(6):76-80.

(責任編輯:朱愛瑜)

The Research of Building Knowledge Alliance for Characteristics of New Think Tank

ZHANG Jing, CHU Jie-wang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new think tan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ways to construct knowledge alliance of think tank.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new think tank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necessity of knowledge alliance of think tank is confirmed. This paper points out its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proposes the constructing method and operation security.The knowledge alliance of think tank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new think tank in our country, an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lliance is the core.Knowledge alliance system provides service for knowledge innovation of think tank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alliance knowledge resources. In order to keep running efficiently, the alliance system needs not only the support of advancing technology but also the guarantee of the reasonable management mechanism.

think tank alliance;the new think tank construction;knowledge alliance;knowledge innovation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15YJA870002);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08085MG140)

G250.73

A

1006-1525(2016)06-0005-06

張 靜,女,碩士研究生。

2016-08-08

猜你喜歡
智庫機構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微智庫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微智庫
一周機構凈減倉股前20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