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研究

2016-11-30 10:55呂德天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9期

呂德天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飼養動物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成為較為普遍的提升精神生活品質的方式。與此相適應,近年來飼養動物的人群和家庭大幅增長,但同時,因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現象屢有發生,漸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本文主要從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構成要件、歸責原則和免責事由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飼養動物;無過錯責任;絕對無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

一、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的概念和范圍限定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币獪蚀_理解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必須注意一下幾點:

(1)須為飼養的動物,包括普通個人飼養和動物園飼養,不包括微生物和野生動物。

(2)須因動物獨立加害。故:動物在人的駕馭、支配下致人損害(如主人唆使其狗撲咬他人),不屬于動物致人損害,屬于人的加害行為。

(3)須為動物“固有的危險實現”,如牛抵人、狗咬人、雞啄人、馬踢人。

(4)包括給他人造成人身損害與財產損害。既包括直接給他人造成損害,也包括間接給他人造成損害。

二、飼養動物致人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

(1)無過錯責任。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如果受害人挑逗動物,對損害的發生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的責任。比如,若受害者因挑逗別人飼養的狗而被咬傷,對于受害者所受到的傷害,該受害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故意,故可以減輕該動物飼養人的責任。

(2)絕對無過錯責任。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無免責事由。這種情況下,不問受害人有無過錯,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為不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本身即存在重大過錯,承擔更為嚴格的責任當是情理之中的事。飼養禁止飼養(指未經批準)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致人損害的,無免責事由,這種情形同樣屬于較為嚴格的責任,因為飼養禁止飼養的、對他人的人身安全具有威脅的動物本身即屬于嚴重的違法行為,存在重大過錯,因而應當承擔較為嚴格的責任。所謂的“無免責事由”,指即使受害人挑逗動物,對損害的發生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亦不能減輕或者免除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責任。這種責任是無過錯責任中的無過錯責任。

(3)過錯推定責任?!肚謾嘭熑畏ā返诎耸粭l規定:“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責任的,不承擔侵權責任?!庇纱丝梢?,動物園對其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的損害承擔過錯推定責任。

三、實踐中遇到的其他情形

在司法實踐中,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情形除了動物園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致人損害、飼養的一般動物致人損害之外,還包括以下兩種情形:

(1)禁止飼養的危險動物致人損害。這種情況指飼養的動物為法律明令禁止的不允許個人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情形。根據相關法規、規章的規定,城市區域禁止飼養大型犬只,這種大型犬只通常對人身安全具有一定的威脅,因而在飼養上為法律所禁止。如果某人違反法律規定,私自飼養烈性犬等危險動物(包括蟒蛇、鱷魚等野生兇猛動物),并對他人造成損害的,則不論受害人是否具有過錯,動物飼養人、管理人均應承擔賠償責任。即屬于上歸責原則中的絕對無過錯責任。

(2)遺棄、逃逸的動物致人損害?!肚謾嘭熑畏ā返诎耸l規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薄斑z棄、逃逸期間”的措辭表明,若遺棄、逃逸的動物被他人收養,則“遺棄、逃逸期間”結束,該動物致人損害的,由新的飼養人承擔責任,原飼養人不承擔責任;這種措辭還表明,若將飼養的野生動物放還大自然,則不存在“遺棄、逃逸”的問題,后來該動物致人損害的,原飼養人也不承擔責任?!肚謾嘭熑畏ā返诎耸l的規定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在可操作性上存在一定問題。如動物被主人遺棄或自行逃逸導致了流浪動物的數量越來越多,并給城市管理帶來一定的難題,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由流浪動物的原飼養人、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如何舉證證明某人即是被遺棄或逃逸動物的原飼養人或管理人,在有些情況下將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此方面有待進一步的學術研究和制定出更細致的法律來加以規制。

四、總結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自古就有了,它是個老話題,但它永遠都不會過時,并且將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與動物的關系將更加密切頻繁,動物對人的損害將在所難免,所以,討論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司法實踐意義。通過以上的論述,我覺得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責任重于泰山,但現實情況是動物飼養人、管理人對此并沒有重視,我認為,相關的實踐部門有必要針對動物飼養人、管理人的責任進行普法宣傳,使其明確自己的責任,加大管理,以進一步促進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促進社會的和諧。

參考文獻:

[1]張新寶.侵權責任法(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楊立新.侵權責任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3]楊立新.侵權行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