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能力的培養技巧

2016-12-01 21:48黃亞彬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6期
關鍵詞:數感培養小學數學

黃亞彬

摘 要:數感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對小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為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與語文學習中的語感一樣,數感就是學生對數學和數字的一種感知能力,是學習數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前提,因此在教學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對學生的數感培養非常關鍵。本文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感能力的方式和技巧進行分析,找到目前我國的小學教學數感培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為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創造前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感;培養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時代到來,全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每個行業都在向數字化方向轉變,這就要求人們擁有非常高的數學素質。素養是一個學生學習能力、水平、方法等的綜合體現,數感是數學素養的綜合組成部分,也是所有構成數學素養的元素中最基礎的部分,要想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進行數感培養是非常必要的。數感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其培養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完成,所以要重視從小學開始就對學生進行數感培養。

1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感培養的重要意義

1.1 數感的含義

所謂數感,實質上是一種對數與數之間關系的感悟,即對數的把握、理解和靈活運用。數感主要包括三個方而的內容,最基礎的是數與數量;然后是數量關系;最高層次是數的運算和估計。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數感,才不會鬧出小亮身高170米、小紅體重25克的笑話。具備數感的人,能夠自然而然地把數與實際生活問題聯系起來,用數學的方法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12 培養數感的重要意義

數感是學習一切數學知識的基礎,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并能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解決數學問題中,還可以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數感能力以及運算能力等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問題。通過數感的培養,人們可以更好的對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以及整個社會中的事物進行觀察,了解我們的世界。例如,一張桌子上有二十只香蕉,中午午飯后有十個小朋友來桌子上拿香蕉,沒人拿走一個,這個桌子上還剩下幾個香蕉?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這樣的問題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將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其更快的接受數學知識、將其學習能力提升,還能夠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另外,數感的培養還能夠使學生對我們生活中的數學關系有更好的把握。例如,學生可以依照一頓水等于一千生的原則對家中各生活環節的用水量計算,然后算出每天加重需要消耗的水費數量。使用我們在數學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2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感的策略

前文中已經提到,數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節課就能解決的,它是一個潛移默化、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在每一次的數學課堂上,教師都必須根據課程要求和學生的需求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和內容,列舉各種新穎生動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逐步建立數感。筆者以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的部分課程為例,探討培養學生數感的各種策略。

2.1 聯系現實生活,不斷獲取數感

現實生活中總能發現數學的身影,可謂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案例,打開學生的思維和觀察角度,不斷培養他們用數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的意識和能力。

例如,在進行“分一分,認一認”的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觀察教材中的配圖或課件中的圖片,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讓學生對圖片中兩個盤子中蘋果的數量、兩位小朋友的身高或兩只鉛筆的長短進行分類和對比。然后再運用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工具,例如粉筆、格尺等向學生展示教學,讓學生通過實物觀察來理解對物品數量、長度以及高度等方面的對比,聯系實際增加學生的興趣,然后在課堂上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對教室中某些屬性相似的事物進行對比,培養學生對數量管理的認知,養成良好的數感思維。

2.2 開展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數感

交流與合作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強化學生知識、開拓學生思維的重要方法。從小教會學生合作學習和團隊意識,有利于全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完善學生的人格建設。例如在教師講解完比較長短、大小一級高矮的知識之后,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游戲,讓對自己的身高進行比較,對每個人鉛筆盒中鉛筆的數量進行比較等等。這樣既可以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鍛煉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與同學相處的能力,還可以高質量的完成對學生的數學教學工作。

2.3 強化觀察比較,不斷優化數感

生活和數學是形影不離的,把握數的大小關系,是學生理解數的抽象概念的需要也是學生深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的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加深對大、小、多少、多幾個、少幾個、幾倍等的理解,從而使數感得到優化。

還是“分一分,認一認”這單元課程的教學,這類課程教學是在對數有了完全良好的認知之后才能進行的,在學習這單元課程之前學生們已經對數有很好的認識和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數進行比較可以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數的認知。如果說對數的認識是在對學生的數感進行初步培養,那么,比一比的課程學習就是對學生數感的鞏固過程,學生可以通過觀察來對數量關系進行比較,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可以實現完成對其語感的優化。

此外,對高年級的學生還要加強對數的運算能力的訓練,把數量關系深化到另外一個層次,通過數的運算,學生能夠解決生活中較多的問題,從而把數感的培養內化為自身的素養,讓數學在生活中綻放光彩。

3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感應注意的問題

3.1 必須要結合現實生活情境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必須服務于生活。生活情境更貼近學生實際,也便于學生對抽象數宇的理解和把握。

3.2 必須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

數感的培養是層層遞進的過程,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隨著課程內容的加深,數感的培養方式和要求也要隨之加深。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感的培養非常關鍵,只有從基礎開始進行良好的數感培訓才能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隨著新課標的出臺,國家對小學數學教育的目標和教學方式都有了新的要求,數學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也得到了改進、有了更多的變化,同時對學生數感的培養方法也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對數感的培養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應當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向龍.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數感[J].新課程(下),2014(02).

[2]陳靜.新理念下如何培養學生數感[J].文理導航(下旬),2014(05).

[3]胡瑞鏈.例談小學生數感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0).

猜你喜歡
數感培養小學數學
淺談構建數學模型,建立千以內數的數感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探究初中生數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