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

2016-12-01 21:52金春憲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6期
關鍵詞:思想教育工作網絡教育新媒體

金春憲

摘 要:新媒體的普遍性、時效性、便利性和時代性等優點使得利用其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應做到轉變教育理念,加強新媒體交流平臺的建設,選擇具備合格素質的工作人員等。

關鍵詞:新媒體;網絡教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近些年來,微信、微博、BBS等社交網絡服務不斷涌現,它們可以統稱為新媒體形式。胡錦濤總書記也曾提出“如何積極主動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使大學生能夠通過現代信息傳播渠道接受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這一重要課題。所以,如果高??梢詫⑿旅襟w開發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效率一定能有所提高。

1 可行性分析

1.1 新媒體的優勢

新媒體具有普遍性。我國擁有6.3億互聯網用戶,12億手機用戶,5億微博、微信用戶,所以大學生更多的是通過新媒體平臺獲取各類信息。其次,新媒體有便利性和時效性。不論是校內寢室、辦公室、圖書館還是校外店鋪商場,幾乎都安裝了無線網絡,所以大學生隨時隨地利用新媒體進行網絡社交或瀏覽網頁,大大節省了信息傳遞的時間,并避免了誤傳和信息缺失等情況。另外,新媒體有時代性,它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的特征,是大學生和教師共同的選擇。

1.2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弊端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效率低,常常是教師講解,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而很多時候大學生根本無法全神貫注。同時,傳統方式主要是集體學習、會議討論、發放紙質版的宣傳資料或教師講、學生聽等方法,渴望新穎、生動方法大學生,排斥這些傳統方式(汪頔2010)。

1.3 網絡違法、不道德行為的促使

新媒體在方便了我們生活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很多弊端,包括網絡不道德行為和違法行為,很多大學生成為了此類行為的受害者甚至是實施者。既然這些違法或不道德行為起源于網絡,就要從網絡著手來解決,即利用新媒體在網絡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為正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戰地,而非不道德、違法行為的泛濫場所。

綜上所述,鑒于新媒體的自身優勢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弊端,若是加以合理利用,必定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蔡沂2009)。

2 問題及現狀

近些年,已經有很多學校嘗試利用新媒體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些問題也凸顯出來。

2.1 相關監管法律缺失

我國有關新媒體的法律監管體制還不夠健全,校方能采取的應對措施尚不明確(鄭元景2011),這便導致了大學生自身權益被侵害和大學生侵害他人權益兩種現象。其中,大學生自身權益被侵害的現象是更為常見的。例如,很多新媒體平臺在注冊名稱時并不需要使用真實身份信息,所以很多不法分子冒充他人姓名、甚至是各類機構來注冊賬號,并借此發布虛假信息以欺騙大學生。

2.2 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建設不受重視

目前,很多高校對利用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夠重視,甚至并不認為這是一條可行的渠道。很多學校雖然有意識嘗試并建立了各種新媒體教育平臺,但常常半途而廢,并沒有充分利用。

3 關于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議

3.1 對教育理念的建議

教師以及校方應該正確認識新媒體平臺,在教育理念上要做出相應轉變。當今時代要求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傳統模式(王煥成2011),如果教師能合理地利用新媒體與沉迷網絡的學生加強溝通,便能找到有效辦法幫他們擺脫沉迷網絡的惡習(錢文彬2008)。同時,要轉換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的設定。傳統方式下,教育的主體是教師,而學生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客體。但在新媒體方式下,二者可以互換,也就是說教師或校方也可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聽取大學生的見解,與大學生一同虛心學習黨的最新思想和決策。

3.2 對教育平臺建設的建議

首先,全校應該形成具有不同分支等級的新媒體教育平臺。具體說來,要形成從學校到各個學院、各個系的等級網絡,但又同時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整體。這樣,每個等級之間互相學習經驗,可以達到共同促進的目的。同時,多等級的同時運行,可以保證其互相監督和可持續性發展。下設的分支平臺可以具體到不同的學院、系、專業方向、班級、甚至寢室或者社團和活動小組。其次,每個新媒體平臺、以及每個教育模塊都應該配備專門的負責人員。在基本的建設之外,安全監督人員以及嚴謹的監管制度也是極其必要的。具體說來,必須有專門人員對交流平臺的日常運營、發布的內容進行及時、仔細地監督和管理。例如,負責人員要保證所發布的信息的準確、健康和安全,能夠避免不良信息或資源對本校大學生思想的危害(馮剛2009)。

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也需要精心編排。分類細致,主次標題明顯,結構安排合理,闡述簡明是最基本的要求。例如,我們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使教育內容的不同部分以不同的顏色和字體、以及多層級鏈接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不僅呈現形式生動,而且操作簡單,利于吸引大學生。

另外,在保證不遺漏、不誤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這一重要前提下,教育內容的傳播方法要新穎。例如,可以利用新媒體進行公開地話題討論、知識競猜、投票發表意見、演講及視頻呈現等不同方式。同時,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的說教,可以體現在其他很多方面。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在固定時間發布一條狀態,即用比較委婉的語言提示學生就寢或提示他們認真聽課、保護眼睛等。這樣的做法比傳統課堂上千叮嚀萬囑咐式的說辭教育更為有效。

3.3 對工作人員素質的建議

工作人員的素質首先體現在工作能力方面。相關工作人員首先要了解新媒體,掌握基本的新媒體技術,也包括一些基本的網絡基本知識和能力。同時,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具備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和能力,以便將教育內容和新媒體平臺的特征有效地結合起來。同時,工作人員要有一絲不茍的責任心,要有明確學生的興趣、從學生的態度變化中發現隱患的問題發現能力,要有關注時事熱點的媒體敏覺力,以及不斷地創新探索的創新能力。

3.4 對明確教育目的和方向的建議

在具體實踐中如果只是利用新媒體一味地迎合大學生的興趣而忽略了教育內容,那么用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意義。所以相關負責人要保證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能一直順利地朝正確方向發展,避免出現偏離主題等情況(付紅霞,劉瀟2013)。

3.5 對處理網絡違法、不道德行為的建議

日常的學生工作也應該包含法律知識、維權意識的教育。如果發現有學生的權益被侵害,學校應該安排專門負責人員及時指導學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不是隱忍放縱不法分子。同時,對于有網絡違法、不道德行為的學生,也應該及時制止并批評教育。

4 小結

新媒體,作為網絡時代的產物,具有普遍性、時效性、便利性和時代性等優點,因此備受大學生青睞。鑒于此,如果我們能避免新媒體的負面影響,做到轉變教育理念,加強新媒體教育平臺的建設和監管,選擇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明確本項工作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會大大提高。這將是一項符合時代要求的實踐性嘗試。

參考文獻

[1]王煥成.新媒體環境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個導向[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2]姜恩來.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

[3]錢文彬.淺析新媒體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普通高等教育研究,2008.

[4]俞樹彪.新媒體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

[5]付紅霞,劉瀟.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13.

[6]汪頔.新媒體對“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戰[J].思想教育研究,2010.

[7]馮剛.新媒體技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版),2009.

猜你喜歡
思想教育工作網絡教育新媒體
淺析文明城鎮建設中如何加強職工群眾思想教育工作
淺論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云計算教學平臺下課程協作教學設計
網絡教育新媒體的特點分析
網絡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建設研究與實踐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企業員工思想教育工作中所遇到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