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墾區道路運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初探

2016-12-01 10:48朱婧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6期
關鍵詞:道路運輸墾區發展

朱婧

摘 要:目前,黑龍江墾區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一個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階段。因此,墾區的各個產業、各個行業、各個相關部門圍繞新階段新變化的形勢,都在做搶抓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文章。作為墾區道路運輸業也必須靜觀形勢,動態思考,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思進、思取、思做、思行。

關鍵詞:道路運輸;發展;墾區

1 瞄準墾區農業現代化的多樣需求,選準墾區道路運輸業可持續發展的對接點

墾區道路運輸業是墾區經濟結構群體中的一個重要產業,一個特殊產業,一個獨立產業,是墾區經濟發展空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關系,決定了道路運輸業的發展必須借助于墾區宏觀經濟的大勢去拉動、去助推。因此墾區道路運輸業必須擺正位置,把產業的發展,行業的振興放到墾區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大背景中去考慮。要從墾區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總目標體系中,選取行業、產業的空間布局,然后再去架構道路運輸業的自身產業結構,進而從多層面、多角度實現墾區道路運輸業與墾區宏觀經濟發展全面對接。

1.1 從農業規?;洜I的特殊需求出發,把調整道路運輸網絡作為對接點。農業現代化必須進行規?;洜I,規?;洜I將使農業生產隊數量減少,生活居民點減少,而使農場小城鎮和規模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強化。這種變化,要求道路運輸業必須按照農業規?;洜I后新的生產經營點和生活居民點布局去重新構思,調整道路運輸業的對接點和工作重點。

1.2 從農業產業化的特殊需求出發,把連接龍頭與基地道路運輸網作為對接點。目前,墾區進行專業化生產,進行集團化的構建和重組,這種產業化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按照局(場)行政板塊的道路運輸業的結構布局,形成“局與局,墾區與外部”之間大跨度交叉的運輸鏈條。這就迫使我們如何考慮建立適應產業化需求的快捷方便安全的道路運輸大通道。

1.3 從農業市場化、農村城市化的特殊需求出發,把建立農墾小城鎮與中心城市的道路運輸作為對接點。農業市場化和農村城市化使農墾與城市、農墾與發達經濟地區的經濟交往更加頻繁,尤其是隨著旅游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特色農業園區的建立,人際間交流,物質交流也更加頻繁,因此道路運輸業的延伸半徑和覆蓋面都要變化。這就使得原來的道路運輸鏈條和道路運輸網絡,橫向要延長,縱向要拓寬。

2 按照現代化道路運輸業標準,選取可持續發展的增長點墾區道路運輸業的資源要實現優化配置、資產要進行運作,就必須按照現代化的道路運輸業標準去構建。

2.1 道路建設要提檔升級。墾區的道路建設借助于國家、省公路網大上形勢的拉動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特點是近幾年通鄉(村)公路建設,加快了墾區道路提檔升級的步伐,應該說從分局到農場、到管理區的道路狀況明顯改善。但由于墾區資金有限,部分分局到場、場到管理區、龍頭企業到基地這些區段的道路狀況還沒有實現等級化。墾區要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規?;?、農業市場化、農業生態化,就必須把道路提檔升級和等級化建設提到議程,作為道路運輸業發展的增長點,我們要把公路建設納入總體經濟的發展目標,立項建設;從農場和龍頭企業籌集一部分資金把公路養護和改造建設結合起來,形成一部分配套資金,加強道路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把建設的重點放到基地、放到小城鎮和管理區的通暢連結上來,提高道路的通達深度和路網的技術等級。

2.2 運輸業要提質增效。要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進一步發展和規范運輸市場,保證墾區人流、物流的優化??瓦\業要滿足人流的多向、多層次需要,做到局、場、隊暢通,場與縣、市、省城暢通;貨運業要滿足物流的多向分流運轉的需要,確保市場流通線路暢通。在提質增效方面客運業要按照“方便、舒適、節時、省錢、安全”的要求去規范,提高墾區客運業服務的整體質量,增強競爭力。貨運業要按照“方便、節時、安全、保質(冷貯、保溫)、節能、多形(零擔、快件)”等要求去規范,提高墾區貨運業的整體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真正做到客運、貨運比翼齊飛,“雙流”(人流、物流)通暢。

2.3 道路運輸業主管部門要提高整體素質和發展水平。道路運輸業的主管部門要引進現代化管理設備,采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從建立和完善綜合運輸體系、提升道路運輸整體水平大局出發,加強對汽車檢測、維修、支線客運、物流的市場化管理;加快推進道路養護招投標制度改革,加強對道路養護企業的定額養護管理;加強對道路運輸市場的從業單位的動態管理,實行質量否決制。通過嚴管細管,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增長速度、增長質量,使墾區道路運輸業管理水平與全國同行業先進水平接軌,真正擔起為墾區農業現代化服務的重任。

3 立足于現代化道路運輸業體系的構建,選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調整點

墾區道路運輸業要按現代化標準,走現代化發展的路子,是今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選擇。應該說,目前墾區道路運輸業的基礎和發展水平已經為今后墾區道路運輸業發展創造了一個好的條件?,F在關鍵是要圍繞現代化道路運輸業體系的構建,做好轉變工作,選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調整點,亦應從四個方面進行調整。

3.1 調整運輸服務的結構布局走向,由自由選擇為主轉向市場選擇為主。計劃經濟時期,無論是客運業發展,還是貨運業的發展都是運輸業從主體自發選擇和自由選擇產生的一種助推效應和發展的正面效應。這是對計劃經濟下運輸業總量和提供的服務份額在向市場經濟接軌過程中出現的量的不足和份額的短缺而給予的一種積極的填充和彌補,是墾區道路運輸業形勢發展所必須。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種量的擴張矛盾已經顯得隱性化,而墾區道路運輸業發展結構性矛盾開始顯現出來,并已經成為制約墾區道路運輸業向深層次發展、向高級階段發展的瓶頸因素。

3.2 調整運輸業運行組織結構走向,由分散經營為主轉向集團運作和公司股份制運作為主。在改革初期運輸業由以國有經濟為主體逐漸轉向非國有經濟為主體支撐,且充分顯示了分散經營的優勢。但個體分散經營從行業管理、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缺乏經濟組織優勢,因此,墾區道路運輸業必須在條件成熟時,按照經濟規律、經濟利益,用經濟紐帶組建客運、貨運股份有限公司,或建立行業集團。這樣把分散發展積極性,分散發展的優勢在一個更高的經濟組織內進行資源配置,解決行業管理、行業發展中深層次問題。但無論是集團運作還是股份制運作,都要摒棄單一行政管理方式的痼疾,剔除經濟“統、配”的平均主義分配方式,按照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運作規律,建制新型的運輸企業。

3.3 調整運輸業隊伍素質建設走向,由以短期培訓為主轉向定期培訓綜合考核為主。由于墾區運輸業在產業中的支柱產業位置,決定了運輸業隊伍素質建設的重要性。尤其是隨著道路運輸環節的改善,運輸裝備的水準提高,使得運輸業人員在一個完全現代化的氛圍中進行工作、進行從業。但目前墾區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特別是駕駛人員文化素質與工作環境的反差很大,高中文化學歷的人少;受過系統理論培訓的人少,甚至年輕從業人員中連當過學徒工的人都很少。因此對運輸業隊伍的從業人員必須改變短期培訓,單一考試,合格發證的這種業務教育管理方式,逐漸轉向定期搞理論和技術培訓,進行定期綜合考核,徹底實現運輸隊伍人員中由技術型向知識型、文化型、文明技術服務型轉變。

3.4 調整道路運輸業保障體系走向,由以修為主轉向全方位結合型為主。墾區道路運輸服務業的發展必須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相配套的服務保障體系作保證。但是由于墾區道路運輸業獨立位置形成較晚,所以運輸業服務的保障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從分析墾區道路運輸業服務保障體系現狀中我們不難發現,以修為主,以零件供應為主的單一硬件服務結構,遠遠滿足不了墾區道路運輸業的實際發展需求,按照全方位服務的后勤保障系統的目標建立要求不僅僅處在硬件服務的初始階段。因此,后勤保障系統,必須向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服務體系方面轉變,進而使墾區道路運輸業服務體系,為墾區運輸業、從業者提供道路運輸需求信息、購置市場信息、配貨搭橋、連鎖中轉運輸、搶救搶險修理服務,實現硬件服務與軟件服務的有機結合,實現墾區道路運輸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猜你喜歡
道路運輸墾區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鄉村道路運輸改革
落實兩學一做,推進道路運輸政工建設
基于大數據分析決策技術在道路運輸行業的應用
哈密墾區棉花超寬膜1膜3行稀植高產栽培技術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博樂墾區引進黑綠豆種植試驗
石河子墾區克瑞森無核葡萄適宜滴灌量篩選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