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讓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2016-12-02 15:23陳紅
七彩語文·教師論壇 2016年11期
關鍵詞:深度素養語文

縱觀當下小學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學科教學單一,教學模式化,知識碎片化,學習淺顯化等等。尤其是語文學習,一篇一篇課文,一節一節語文課,學習機械化、技術化,一學期一學期看不清楚語文能力的提升。為了給學生創設更加廣闊的學習天地,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造就學生現在和未來必需的語文素養,我們必須研究、實踐深度學習。

一、 深度學習視角下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

“核心素養”,其實就是要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筆者認為應包含三個層次:學科特色核心素養、跨學科的共通素養以及自我發展素養。從學科的角度來看,學科素養是主干部分。從教學的角度來看,是從“學科教學”轉變為“學科教育”,從“知識本位”向“素養引領”的轉變,旨在彰顯育人價值,探索深度學習,讓學生健康發展、幸福成長。這也是踐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精神,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落實到語文學科教學之中,進行深度實踐的重要舉措。

(一) 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的根本是促進學生形成穩定的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因此,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形成必須關注人格的四層要素:志向(愿望、興趣、理想、信念等)、經驗(知識、技能、熟練、習慣等)、反映(情緒、思考、體悟、感情、意志、記憶等)、氣質(性別特質、年齡特質、身體變化等)。北京清華附小提出學生發展的五大核心素養:身體健康、成志于學、天下情懷、審美雅趣和學會改變。筆者所在學校提出:寬和心態、問學精神、和諧融通、審美情趣、學會改變。這一切,最終都指向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小學語文素養是以小學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是指小學生具有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文學、文章等學識修養和文風、情趣等人格修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和理解。筆者認為,學生年齡越小,越應當去學科化,培養共同素養。隨著年級升高,語文核心素養逐漸細化。

(二) 深度學習的內涵

深度學習是相對于淺層學習而言的,與淺層學習進行比較,在諸多方面都有較大差異,如:學習的狀況,記憶的方式,思維的層次,等等。深度學習是一種自主、批判式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理解、思維過程。它通常是個人在與他人分享學習和互動中發生的,其形成的知識是可遷移的,包括學科內容的知識及如何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國內提出的問學課堂、助學課堂、導學課堂等,在一定程度上都體現了深度學習的理念。美國課程學家拉爾夫·泰勒曾說:“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而發生,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師做了什么?!鄙疃葘W習更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提升學習力、思維力、表達力,使得學習成為有意義的過程。語文的深度學習,旨在讓學生在語言的海洋里感受多元的文化,接受情感熏陶,在閱讀與實踐中體驗、思索,做一個完整的人。

(三) 深度學習與素養提升的關聯

深度學習基于真實的問題與情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培養學生思辨能力,關注學習的全過程,培養學生一生有用的帶得走的能力。深度學習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快速提升。在深度學習的視角下,教師創造性地使用語文教科書,從學生的視野出發,構建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與多元思維方式的語文課程,進而推動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自主探究和自我體驗,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和發展語言。這種摸索、探究、積累、體悟,自我發展與超越的學習過程,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的有力抓手。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把合作性動手探究活動和閱讀文本、寫調查研究報告以及小組討論、專家指導結合起來,把學習引向廣闊的自然和社會生活實踐,學生綜合能力、語文素養必然大大提升。

二、 深度學習與語文核心素養的相融相通

(一) 深度學習的原則

康德說:“教育是由個體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構建、自我評價的過程,是自我能力的發展,它體現著社會意志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審慎嚴肅地共同探究的機理”,深度學習旨在讓學生達到深層的學習水平。

1. 問學有機結合:不代替學生思維?!鞍l明千千萬,起問在一點?!薄皢枴睘椤皩W”指明了方向,是“學”的思維起點;“學”是對“問”的探索,是經歷解惑的過程,能夠促進思維的發展,催生人的智慧,獲得解惑的快樂。問學相融,相輔相成,螺旋上升,同構共生?!皢枌W”既是提問,更是一種思維品質,是合乎兒童天性、順應兒童發展的一種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學習,是深度學習的關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會不斷產生新的問題,這些真實的問題是學生的關注點所在,他們必然邀請同伴合作互助解決,甚至進圖書館、博物館查閱資料,向教師、專家等咨詢請教……問學,學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均能得以提升。

2. 探究深度推進:不代替學生學習。語文學習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蘇教版小語教材一篇篇有價值的經典課文,尤其是那些文質兼美、能為學生精神打底的優秀課文,必須使用好。如《只揀兒童多處行》《望月》《黃果樹瀑布》等,僅一兩個課時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一周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就要靠教師創造性地拓展、加深,把短課變為長課,甚至空間變換。教師要多為學生搭建學習、探究的平臺,給學生分組,設計評價量表,督促學生全員參與,深度探究,合作前行。教師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理性地調整學生生成性問題的方向,以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學生在探究中不斷提升語文素養,形成能力。

3. 全心自主學習:不代替學生成長。學習不僅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過程。語文學習不是只給學生一個個答案,而應當讓學生總結自己的思維過程。教師主體性行為的合理讓渡,為學生主體性成長提供了空間,教師不再“以教代學”。原來本該由學生自己承擔的學習行為,比如自學、質疑、合作等到回歸學生本體,學生自己去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意志品質和情操陶冶都有積極的影響。教師對每個個體都要關照到,讓他們參與到深度學習中去,全面得到成長。

(二) 建立與核心素養契合的語文學習架構

課程是學校提供給學生在校期間,得以獲取知識、能力、人格及學習經歷等一切活動的總和。教師應當成為課程的開發者、使用者,用課程促進學生的生活體驗,滿足學生理智生活、情感生活、審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為此,必須建構與素養提升契合的語文學習。建議從三方面著手:

1. 提供深廣的學習內容:讓學習豐富起來。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身心健康的人,其價值是為了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基。教學目的就是使得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學生活兩個世界中,彰顯個性成長與生命成長,增強對幸福生活的敏感,收獲對自然、人生與社會的獨特理解,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為此,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課程觀、教學觀、評價觀、學生觀、教師觀,把語文的淺層學習與深度學習,項目學習與主題學習等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必備的共有素養,同時關注學生差異,彰顯學生的個性。

2. 追求幸福、自由、智慧的學習,讓學情真正發生。幸福、自由、智慧這三者,分別是對學生在道德學習活動、審美學習活動、認知學習活動中的終極關懷。首先,“立德樹人”第一,引領學生認識到幸福的真諦就是精神世界的豐盈,由他律到自律,團結合作,追求卓越。其次,“自由”是審美學習活動的終極追求。體味、感受、體驗……豐富情感,陶冶性情,讓學生自由徜徉、欣賞、創造。最后,乃是“智慧”,教育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的誦讀記憶固然必要,更多的還是要發展和創造,從要學,走向會學,乃至學成。

3. 教師行為的合理讓渡:讓學生成為自己。建構主義理論告訴我們: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教師雖然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但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他們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成長和發展的內因,教師應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健康地成長。

三、 語文深度學習的支架與建構

語文課程最終會留給學生彌足珍貴的東西,這種東西一定是深藏在課程核心的、賴以影響學生后續發展的精神財富,語文的深度學習便是如此。

(一) 深度學習支架建構的基本流程:

發現問題、確立專題→下發量表、自主學習→驅動問題、深度學習→完成量表、細致指導→成果展示、項目反思。

教師與學生一同閱讀教材,發現問題,師生共同擬定一個學年的語文深度學習專題內容;下發設計的深度學習總表、單項評價量表、過程及成效考核表(見表1、2、3);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同伴互助、教師引領、專家指導下深度學習,并完成各項量表;完成各項匯報材料,進行成果展示,同時撰寫學習反思,促進深度學習再度發生。

由三張表可以看出,深度學習關注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更多關注知識、技能和態度的綜合表現,以整合的方式推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素養可學、可評、可測,可提升。在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發展、學會合作,既訓練了運用語文的技能,同時陶冶人性,促進生命個體成長。

(二) 深度學習的具體設計與實施

深度學習要在教材基礎上加以選擇。因此,教師要依托教材,帶領學生共同選擇,確立研究主題。

1. 設計過程。開學初,先讓學生整體閱讀蘇教版五年級教材。教師精選具有典型性和范例性的內容,學生從中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存在問題較多的內容。蘇教版五年級教材共有53篇課文,其中《精讀與略讀》《神奇的克隆》等23篇課文讓學生自讀自悟即可;《望月》《水》等30篇課文需要精讀。師生最終確定開展深度學習共6個專題:“珍惜水資源”“走向大自然”“月亮的研究”“長征行”“追尋一個名人”“說名道姓”。這6個專題學習時間不一,短則一周,長則貫穿一個學期。每一專題學習都以解決實際問題的邏輯順序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如以“追尋一個名人”系列活動為例,凡教材中涉及的作家高爾基、蕭紅、冰心或者課文主人公錢學森、諾貝爾、法布爾、海倫·凱勒……以及《中外名人故事》中選擇的愛因斯坦、錢學森、喬布斯等均可選擇。確定研究主題后,指導學生在活動中持續學習,教師、專家等進行協助、幫助、扶助。

2. 整合教材,實施深度學習。

(1) 根據兒童發展需求,整合取舍現行教材。根據兒童發展需求選擇教材,刪減增修。保留文質兼美,富有童趣的文本精讀,補充優秀的文學作品。細讀文本,讓學生感受人性的溫暖,感悟語文的溫度,轉化為精神力量,轉化為自己的智慧。如,增加20首古詞,20篇小古文,閱讀《童心里的詩篇》50首小詩,必讀書目《三十六計》《海底兩萬里》等6部。

(2) 利用兒童生活資源,充實優化課程內容。課堂只是小天地,課外乃為大課堂。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引導學生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學習一篇課文帶動幾篇,或者學習一篇課文帶出一本甚至多本專著。通過比較閱讀,拓展閱讀,有效充實課程內容。帶領學生走向廣闊的生活之路,閱讀之旅,實踐之程,才能刺激學生發展和創造的能量,成為他自己。

(3) 合理改進學習方式,共建動態共生課程?!耙皇乱晃锝哉n程”。我們把課程視為師生、教材、環境等協調運作的動態生長過程。在學校系列成長課程的基礎上,設置班本課程,如:《兩河讀書樂》《秀秀成語》《校園小向導》等。讓讀寫課、演講課、表演課成為常態,激發學生責任感、使命感,發展潛能,提升創造力。

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階段,閱讀蘇教版五年級教材,先學習《朝代歌》,了解不同時期出現的名人(時間4周)。

第二階段,細讀文本(課文),尋找作品或專著,進行閱讀、摘抄等(置于大背景下的閱讀,時間2個月左右,地點自選)。

第三階段,提出問題,搜集資料,開展活動。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寫感想、開演講會、寫研究報告、表演、參觀、訪談等促進學習(時間1月)。

第四階段,整理研究成果,匯報、展示,互相評價,撰寫學習心得,提出新的問題(時間2周)。

這樣的設計與實施,真正關注了兒童成長,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注重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獨特理解、質疑、應用上來,這種動態的運作過程,適用于不同學生的發展,真正通過深度學習,促進每一個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我們應該讓學生思考,我要成為一個什么人,我將來想做什么。想通了、堅定了,學習就會成為自覺行為。

語文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它不僅使得學生得到語文訓練,同時喚醒學生的情操與心靈、生命與人格,喚醒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力,喚醒學生生命成長的自覺。未來,教育者還需為深度學習的發生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技術的支撐資源,這是進行深度學習的基礎和關鍵,沒有學習資源,深度學習就無從談起。深度學習——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應然之道。語文深度學習的探索依然在路上……

(陳紅,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江蘇省小語會學術委員,連云港師專一附小教育集團副校長)

猜你喜歡
深度素養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