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合唱教學 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2016-12-02 00:51蔣宏蘭
黑龍江教育·中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聲部音樂教師

蔣宏蘭

合唱教學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音樂教育專家素來十分重視合唱教學。合唱教學的重要作用表現為兩點:一方面,合唱教學是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與素養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合唱教學在優化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藝術感悟力上具有明顯效果。但是,對合唱教學重視不足的問題長期存在,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學形式化等問題較為突出,須采取相應措施,調整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合唱教學優勢,努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調整教學目標,帶領學生感受合唱樂趣

數理化是外延真理,具有鮮明的客觀性,音樂屬于藝術的范疇,屬于內容真理,具有鮮明的主觀性。因此,藝術范疇的音樂,其教學目標應強調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氣質。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對合唱樂趣以及藝術魅力的體會是初中音樂開展合唱課的意義所在,而不是以專業技能培養作為側重點。因此,教師須明確專業合唱課與合唱教學的差異所在,調整教學認知。為保證教學成效,教師要謹記二者差異,不可本末倒置。教學應注重將學生帶動起來,而不是將歌曲教唱、音樂知識的傳授作為重點。將學生帶動起來需要教師花費一定的精力與時間,教師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合唱教學,如,可聽取學生反饋意見,或是觀摩、交流、學習其他教師的經驗,將一些新鮮有趣的教學方法添加至教學設計中,降低教學的嚴肅感,為學生體會音樂魅力創造良好環境。

以《雪絨花》合唱教學為例,教學時,教師可將柯爾文手勢應用其中,以直觀的手勢引導學生,對演唱時旋律的連與斷,情感的歡快與抒情、力度的弱與強、音高位置等產生影響。

唱名手勢的特點,即以直觀動作方式有效將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帶動學生跟隨教師活潑生動的肢體語言,豐富直觀的面部表情走進合唱音樂氛圍中。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對合唱歌曲的調性進行調整,盡管以原調演唱歌曲是較為理想的狀態,但正在生長發育的初中生較為特殊,在變聲期影響下,一些學生是難以唱出歌曲原調的。因此,教師要以學生實際為依據及時調整演唱歌曲的調,確保學生均能參與至歌曲的合唱中,收獲合唱的樂趣,體會音樂的藝術魅力,從而喜歡上合唱,樂于參與。

二、 分析教材內容,開展梯度進階合唱教學

對現階段所用的教材進行整合分析,人文線索在編排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學生學習合唱知識并掌握相關技能是一個具有規律性的過程,以其實際能力發展為依據選擇歌曲較為合理,但實際編排時卻是圍繞歌曲展開教學,由歌曲決定了合唱教學難度與編配,對于學生的穩步提高不利?,F行教材編排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為數量分布不合理,合唱歌曲在不同單元中數量差異明顯,對教學進度造成一定影響;其二,難度難以把握,合唱歌曲在各冊中無明顯的難易分布。

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以學生合唱能力為依據整合教材,對其布局與排序進行重新整理,使合唱曲目難易編排呈梯度,數量分布合理,確保教學的循序漸進。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學習應有明顯梯度,七年級教學應采取兩個樂句長度,主要學習具有較強旋律性低聲部,較大音程距離的合唱,以補充式、輪唱式為主;八年級教學可向四個樂句長度擴展,合唱主要是三度疊唱;九年級教學可適當提升難度,曲目選擇上較為多樣,在鞏固過往所學知識上進行提升?;蛘?,選擇某一合唱曲目,如《我和你》,教師可對這首歌進行改編,以難易程度不同將其分成多個版本,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學習相應的版本??偠灾?,合理的合唱教學須采用梯度進階方法,不斷引導學生以自身能力為出發點向更高一階的難度攀登,以不斷升級的方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三、掌握學生特點,激發學生情感審美體驗

合唱教學應以學生為主,因此,應選擇適合學生的曲目,在合唱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在歌曲選擇上首先要確保其具有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情感,能夠給予學生一種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并能夠通過形象思維來體會其中的內涵。在實際教學中不難發現,易于激起學生情感體驗的歌曲有以下特點,即貼近生活、易于為學生所理解。教師可依據學生這一特點展開合唱歌曲教學,培養其合唱能力。

以《保衛黃河》為例,教學前,教師可先與學生進行簡短的交流,詢問學生有沒有到錢塘江觀潮的經歷,有沒有見過那種波濤洶涌的場景。我們在聽很多音樂作品時往往能感受到自己仿佛身處在音樂意境中,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音樂的美妙之處,而今天要學習的這首歌曲也有這樣的神奇效果,聽和唱的時候仿佛此起彼伏的浪潮就在眼前一般。接著,教師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優秀學生合唱作品播放給學生,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奇特之美,再將相關的知識向學生說明,如輪唱知識、演唱力度以及順序等,在學習后進行初步嘗試,感受歌曲中蘊含的堅實力量,再向學生介紹歌曲相應的背景,深化主題。

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在學習一些時間較久的歌曲時并無明顯興趣,相比之下,學生更喜歡當下的流行歌曲。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挑選一些流行歌曲作為教學素材,增添合唱教學的時代感,使教學與時俱進,同時,教師也可適當圍繞學生所喜歡歌手的音樂與學生進行交流,以此方式增加師生間的相互了解,幫助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合唱技能的提升可以是非??鞓?、值得享受的過程,而并不應該只是一項任務。以二聲部訓練學習為例,教師應掌握學生最近發展區,以能夠正確把握音準為前提,對學生的情緒進行啟發,在其能力基礎上進行二聲部合作,學習發音的基本方法,并將合唱相關規則傳授給學生。以《北京歡迎你》為例,這首歌演唱者較多,其中不乏學生喜愛的歌手,教師可將其作為合唱教學材料,依據學生能力調整教學方式。如可應用欣賞與對比教學,說明影響音樂形象的具體要素及其具體作用,如速度與力度等??偠灾?,為提升學生音樂素養,應掌握學生特點,并多樣化選擇音樂作品,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中的靜與動,掌握不同音樂的特點與風格。

四、 進行科學訓練,提升學生合唱綜合素質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對合唱教學的科學訓練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維果茨基認為開始某一種教學必須以學生的發展與成熟為前提,知識技能的訓練和行程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茖W的合唱訓練表現在訓練聲部由少到多,節奏變化由簡到繁,作品結構由短小簡單到長而復雜,和聲及調式調性由少變化到多變化等。

合唱能力訓練涵蓋的內容非常多,如氣息控制、音準與節奏把握等基礎技能。氣息控制訓練可采取聞花香、吹乒乓球等較為有趣的教學方法,長期堅持下去,使學生逐步掌握科學的呼吸方法。再如聲部均衡訓練,合唱時,若學生不具備群體意識就很難將歌曲中豐富的表現力展現出來。作為合作藝術,統一與和諧是合唱的關鍵,而聲部的均衡則對合唱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須注意聲部均衡訓練。教學中,教師應教導學生學會“聽”,聽聲部間的均衡,聽不同的聲部是否被壓倒了。在節奏訓練方面可采用跺腳、拍手等方式,多樣化訓練防止盲記盲聽,培養學生協調能力。

五、利用輔助手段,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內涵

合唱教學時,教師單方面的解說較為單調,若對相關輔助手段加以利用則可豐富教學,有助于學生對其內涵進行深入了解。以《讓世界充滿愛》教學為例,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將相關資料展示給學生,聲像材料、視頻資料、音頻資料均可,利用輔助手段將音樂知識立體化。將這首歌中的“愛”凸顯出來,將作者信息通過多媒體展示,結合圖像視頻等資料進行背景介紹,幫助學生體會其中內涵。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讓世界充滿愛》的創造有其意義,而多媒體資料則可立體展現其意義。實際上,雖然不少合唱歌曲創作時間較為久遠,但卻非常典型,有其深刻意義。為提升教學成效,應從音樂風格,演唱的情緒、形式以及速度等方面入手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其中情感并表達出來。

此外,若教學條件較好,各類樂器較為齊全,教師也可利用電子琴、鋼琴等樂器展開聽辨與模唱教學,訓練學生音高、音準。通過鮮明的力度變化、情緒對比可幫助學生明確歌曲表達需要什么樣的情緒與音色。

總之,合唱教學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實施有效合唱教學,教師須不斷學習,尋找適當的教學方法,有效帶動學生,并在實踐中反思,不斷改進,滿足學生情感與審美需求,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

猜你喜歡
聲部音樂教師
最美教師
梅花
——為混聲四聲部合唱而作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小學中低段合唱中聲部配合的有效教學
合唱的音響效果之我見
多聲部視唱訓練研究——以《鈴兒響叮當的變遷》為例
圓我教師夢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