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楚辭》觀望“痛感之美”

2016-12-03 03:08趙亞平
現代語文 2016年10期
關鍵詞:楚辭

○趙亞平

?

從《楚辭》觀望“痛感之美”

○趙亞平

摘 要:從歷代文論對《楚辭》的研究出發,找尋“發憤著書”思想的成因。通過研究漢代以來文學大家對“發憤著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比較“痛感之美”在中國文化發展中的“反推”作用,以觀望知識分子所推崇的“痛感之美”。

關鍵詞:發憤著書 痛感之美 《楚辭》

一、引言

《楚辭》中收錄了屈原的傳世之作,還選錄了宋玉、賈誼等人的辭賦。兩漢文論研究的特點是強調文學和政治教化的關系、文學的社會教育作用,側重于探討文學的外部規律。其中,儒家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其文藝思想的基本綱領表現為“文學→人心→治道”的“詩教”公式,注重于闡述文藝和現實、文藝和時代的關系,并明確提出了美刺諷諫說。尤其是對《楚辭》的文論批評,從劉向、司馬遷再到揚 雄等諸多評論家的文論思想中,深刻地歸納和總結出文學創作與現實之間的審美距離——在乎“痛感之美”。

筆者從《楚辭》的研究文論中,找尋“發憤著書”思想的成因。并通過自漢代以來文學大家對“發憤著書”創作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來論述古代文論所推崇的“痛感之美”在當下的現實意義。

二、兩漢《楚辭》的文論研究

《楚辭》收錄了屈原的全部傳世之作,還選錄了宋玉、賈誼等人的辭賦?!端膸烊珪偰刻嵋氛f:“裒屈宋諸賦,定名《楚辭》。自劉向始也?!睗h代的《楚辭》研究包括注釋訓解和作家作品評論兩部分。其中,劉向、司馬遷和揚雄、班固對屈原及其作品的思想和藝術特點的評論有代表性。通過評論,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文藝思想成為漢代文論的重要內容。

最早對屈原和《楚辭》作出評價的是賈誼(公元前200~168)。他在《吊屈原賦》中充分肯定了屈原的為人,贊揚了他不向黑暗現實妥協、不與饞侫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繼賈誼之后從儒道結合的角度,對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全面評論并給予了極高地位的是淮南王劉安。據班固《離騷序》中的引用,聯系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可知,劉安所作《離騷傳》前有敘,對《離騷》作了重要評論。劉安認為,《離騷》可與儒家經典相媲美,兼有“好色而不淫”“怨誹而不亂”的特點;指出屈原雖處濁穢之中,卻能泥而不滓,保持品德的高潔。除此之外,班固在《離騷序》中記載:“淮南王安敘《離騷傳》,以《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蟬蛻濁穢之中,浮游塵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雖與日月爭光可也?!?/p>

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傳》中有云:“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庇勺约旱纳硎蓝撓氲角臑槿?,又“未嘗不垂涕”。由閱讀中的情感共鳴進入對屈原及其作品的理性思考時,司馬遷對屈原高潔的人格——“志潔”“行廉”和《離騷》的思想成就——“明道的之廣崇,治亂世之條貫,靡不畢見?!倍冀o予了高度評價。在其藝術方面,司馬遷更是毫不吝惜地評價說:“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p>

三、從《離騷》到“發憤著書”思想形成

仰望《離騷》在古代文論中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司馬遷認為,屈原心中有“憂愁幽思”之怨,就在于《離騷》是怨憤的產物。正所謂“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饞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者,猶離憂也”。

不禁讓人想起屈原的生平和創作實際。屈原曾談到自己的創作是“發憤以抒情”(《惜誦》),這種怨憤不只是一己之情緒,而是一個“志潔”“行廉”的正直詩人對不合理的現實發出的沉痛抗議。由于政治抱負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詩人便憤而著書,通過自己的作品來“抒其憤”。

司馬遷因替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辯解而獲罪,遭宮刑。出獄后,發憤著書終于完成不巧巨著《史記》?!妒酚洝酚性疲骸胺颉对姟贰稌冯[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鬃佣蜿惒?,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亦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蓖ㄟ^司馬遷的真情抒發,可知司馬遷不再把文學創作視為美諷刺喻的工具,而是把文學當成抒泄憤懣,實現作家社會抱負的途徑,這顯示了司馬遷不同于儒家教化中心論文藝觀的進步性。

漢代批評家通過對屈原及其創作的評論,奠定了“發憤著書說”在文論史上的重要地位。把怨憤之情視為文學創作靈感的源泉,把“發憤著書”看作文學作品取得藝術成就的必要條件,由司馬遷引發,并由歷代批評家不斷地豐富和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論家劉勰認為,“‘志思蓄憤’是為情而造文,其楷?!讹L》《雅》”。劉勰在其文論思想中一直推崇和強調的是“為情而造文”,而非“為文而造情”,他主張,只有發自真情實感的文墨才會成為經典,只有自然流露的情感才是藝術創作永恒的源泉。而內心的激憤和不平更是詩人或創作者經歷了人間疾苦、世間百態后所積淀的真摯情感,也是取得藝術成就的關鍵。到了唐宋時期,“志思蓄憤”的創作思想達到了普遍共識。李白的“哀怨起騷人”(《古風》其一)、韓愈的“不平則鳴”(《送孟東野序》)以及“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荊譚唱和詩序》)、歐陽修的“窮而后工”、王安石“詩三百,發憤于不遇者甚眾”(《書李文公集后》)。劉禹錫也曾指出,“發憤”之作的藝術成就,不僅取決于藝術家,而且與讀者接受心理中有無“遭罹世故”的憤懣之情有關??傊?,“憤”不僅是創作的動力,而且“憤”這情感本身就是抒情寫意作品的原料和養分。

到了明清時期的小說批評家又對此理論有了新的發揮。其中,文論家李贄繼承了司馬遷以來關于“發憤著書”的文論思想,又有新的發展。他認為,真正的文學家,他不止為一般懷才不遇的文人鳴不平,而敢于替嘯聚山林的反叛者說話,此“憤”義為更大的正義性,這種正義的情緒充滿于作品中,必然具有更大的審美感召力。

四、“痛感之美”的心靈呼喚

1.何為“痛感”

文化學者李澤厚先生于1985年春在一次題為《中國的智慧》講演中提出了“樂感文化”與“罪感文化”這兩組相對的概念范疇。他認為,“樂感文化”是中國文化心理不以另一個超驗世界為指歸,它肯定人生為本體,以身——心幸福地生活在這個世界為理想、為目的?!墩撜Z·學而》的首章就向我們昭示了一個樂感的存在,引導我們去過一種內心充滿喜悅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就是“樂感”的生命存在方式。它向我們揭示了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層精神:樂感文化。

樂感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實用理性。由此觀之,中國人是最講實用,最講實際,最講實惠的。這種講實用,講實際,講實惠,使中國人具有了靈活變通的性格。正符合了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的精髓。

而“痛感之美”就像樂感文化中的一根利刺。以陣痛的方式迸發出思想力量的最強音。例如屈原用投江明志這種極端的方式來終結自我的人生,用一種頹疾之美震顫出生命之花。像屈原、司馬遷等諸多“發憤著書”的士大夫(知識分子),他們敏感地感受到時代賦予他們的責任和權力。他們不諳于世故圓滑的做人秉性、他們不受控于“發乎情、止乎禮”的節制世界。跳出整個歷史來看,他們追求的是彼岸世界的人生價值。用一種陣痛的代價告訴世人,彼岸的精神世界是任何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都應該向往和不懈追求的。

2.“痛感”所承受的生命之重

縱觀中國現代文學史,一位巨匠似的人物——魯迅,承載了中國人思想和文化的精髓。魯迅用棄醫從文的親身經歷,向世人宣告了他選擇用“文藝”來承載中國社會幾千來積壓的“痛感”?!栋正傳》《祝?!贰端帯?,等等,嬉笑怒罵的筆鋒無不戳痛了中國社會幾千年來的要害?!俺匀说谋拘浴薄芭判睦怼薄拌F屋理論”、以及“看客心理”,等等,都一針見血地雕刻出中國人人性之中的“丑態”“惡態”“病態”以及中國社會的“丑陋面”。有人說,在魯迅的小說作品中,很難找到一個健全的人。在其筆下,孩子是羸弱的、不健全的,如《藥》中身患癆病的小栓;婦女是受壓迫、無知的,如《祝?!分械南榱稚?;知識分子是迂腐、麻木不仁的,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農民是被苛稅、兵、匪、官、紳折磨的木偶人,如《故鄉》中的成年閏土??梢哉f,這些病態的人物在生活中又處處可見,甚至被魯迅先生精湛的雕刻功底刻畫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一個作家,放棄了歌功頌德的筆法,放棄了迎合當政者心坎的大好前途,像一個精神斗士般地選擇用生活中最寫實、最丑陋的真實面來表現對社會發展、對人性啟蒙的“大愛”。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敢于扯開民族幾千年遺留的“頑疾之痛”,這才是真的勇士。

這些敢怒、敢言的“勇士”,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意義。小到魏征的直言納諫,迎來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大到一個魯迅的出現,成為整個中國文學史、乃至整個中國民族的驕傲。他們正是用一種“痛感”的方式來喚醒身邊人,用一種“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犧牲精神來啟蒙麻木的民族,用一種“飛蛾撲火”“舍我其誰”的責任意識來擔起整個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魯迅曾說:“走人生的長途,最容易遇到的有兩大難關。其一是‘歧路’。倘是墨翟先生 ,相傳是慟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岐路頭坐下,歇一會,或者睡一覺,于是選擇一條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其二便是‘窮途’了,聽說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卻不像在歧路上的辦法一樣,還是跨進去,在刺叢里姑且走走?!保ā秲傻貢ざ罚o論是“歧路”還是“窮途”,選擇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魯迅深信人生路途上選擇的意義,他勇敢承擔了自己的責任。在選擇中,找尋人生的意義,在苦難中,感悟生命的價值。

回頭再次觀望,是否因為魯迅用一種“扯痛”的方式表現中國社會的“丑陋”,我們就不欣賞、不接受他?恰恰相反,正是這種極端辛辣的筆觸刺痛了中國人劣根性的麻木神經,正是一種“痛感”的呼喊喚醒了鐵屋子里熟睡的愚昧之人,正是“痛感”所承受的生命之重的人生選擇,讓我們的民族在一次次的危難之際,轉危為安。讓我們的文化在思想的領地顯得深邃、久遠!

參考文獻:

[1]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李澤厚.美學三書[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3]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4]蕭兵.楚辭的文化破譯[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趙亞平 貴州貴陽 貴州省教育科學院 550001)

猜你喜歡
楚辭
《翻譯美學視角下的楚辭英譯研究》評介
《楚辭·九章·惜往日》校讀一則
關于海外《楚辭》譯介與傳播的思考
李鐵環作品
屈原和楚辭
《楚辭》中“飲食”類動詞語義場分布淺析
秋夜讀《楚辭》
日本漢學界楚辭研究述評
發憤抒情,以情譯詩——楊憲益、戴乃迭《楚辭選》英譯析評
On the Life and Political Ideals of the Poet Qu Yua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