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專業社會實踐

2016-12-05 19:12畢艷茹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高校優化

畢艷茹

摘 要:伴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人才培養問題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之一。目前,專業社會實踐作為社會實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提升高校學生專業素質具有直接的影響力。雖然現階段高等職業學院對于專業社會實踐的重視程度普遍提升,但是就高職學生專業社會實踐開展的效果而言,整個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體系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優化。

關鍵詞:高校 專業社會實踐 優化

一、專業社會實踐概述

1.專業社會實踐的定義

專業社會實踐是以學生大學所學專業為基礎、為就業提供必要社會實踐工作經驗支持的活動。專業社會實踐是社會實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高校普遍開展的實習內容。通過專業社會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找準職業定位,提升對于專業技能的把握與應用,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專業社會實踐對于學生教育成長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2.專業社會實踐的重要性

專業技能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的首要內容。但是,書本中所講授的專業知識與實際工作中的專業知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通過專業技能實踐活動能夠將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素質,提高專業技能掌握能力。

專業社會實踐是以職業工作環境為基礎的,作為真實工作環境,能夠令學生接觸最真實的工作問題,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專業社會實踐能夠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而職業技能是獲取就業優勢的根本,在實際的應聘過程中,招聘單位非常注重工作經驗。專業社會實踐的過程就是一個累計工作經驗的工程。通過專業社會實踐工作能夠分析找到自身在專業技能方面存在的劣勢,進而對于自身的工作能力進行不斷提升。[2]

二、當前高校專業社會實踐問題分析

1.組織管理規范性意識不強

目前,學校內部從事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員缺乏組織管理規范性意識。其組織管理規范性意識不強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于組織管理規范性認識不足。目前,組織管理是維持學生專業社會實踐活動有序、科學開展的重要保證。通過訪談資料可以看出,目前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通過與同學協商解決,與教師的交流非常少

第二,對于規范性組織管理措施不了解。所謂的規范性管理,實際上要求教師能夠通過有效的途徑約束自己的行為,并且能夠發揮管理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規范性組織與管理,應當在學生專業社會實踐的活動中組織次數、組織時間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

第三,缺乏組織管理工作能力與積極性。由于廣東省A職業學院并沒有設置專門的管理部門,因此從事組織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往往對于學生專業社會實踐活動不能做到計劃性的監督與管理。

2.形式與目標存在偏離

目前,專業社會實踐活動往往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專業社會形勢與目標存在偏離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

第一,學生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項目方向的盲目性。筆者在調查過程中對正在參加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參加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盲目性非常強。往往過分地追求最終的專業社會實踐成績審核表,對于學生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選擇存在一定的“避難就易”的情況。

第二,專業實踐活動開展方式方面存在的隨意性。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決定了專業社會活動開展的時間。目前,部分學生在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并不能根據自身時間、專業需求選擇活動形式。部分參與調查的學生反映,在選擇專業社會實踐形式的過程中缺乏對于相關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了解,往往在較短的實踐選擇持續時間較長的專業社會實踐形式,進而浪費了專業社會實踐資源。[3]

3.學生參與度不足

專業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僅是一個鍛煉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過程,其對于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個人表達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在實踐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過分地依賴學校方面對于相關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安排,無論是依靠老師的關系網絡還是依靠學生家長的關系網絡都是屬于依附性的關系。并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爭取的專業社會實踐機會。

三、優化高校專業社會實踐的對策分析

1.優化專業社會實踐體系規劃

專業社會實踐體系的規劃中應當包含了參與專業社會實踐體系的主體、參與途徑、參與方法、組織內容以及最后的結果反饋等等。目前高校在制定專業社會實踐體系規劃的過程中普遍較為保守,整個規劃體系的內容陳舊,并且漏洞頗多。優化專業社會實踐體系,需要學校對于自身的專業社會實踐體系規劃進行了解、分析,并且有高校之間的社會實踐體系內容進行對比,尋找自身規劃體系存在的問題,并且進行積極的優化。在制定專業社會實踐體系規劃的過程中學校不能夠搞“一言堂”,應當采取廣泛討論的方式邀請教師、學生對于專業社會實踐體系提出自己的意見,通過整合多方面、多角度的意見對現有體系進行優化與調整。[4]

2.加強教師的干預與指導

教師對于學生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干預與指導是解決學生專業社會實踐活動效果問題的關鍵。目前,專業社會實踐應當配備必要的師資服務,提升教師對于學生實踐行為的指導。學校方面應當劃定學生的專業社會實踐指導老師,并且要求教師每隔一段時間對學生的專業社會實踐行為進行跟蹤與管理,通過跟蹤管理了解相關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進度,聽取學生的收獲與疑問。對于學生遇到的專業技術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建立信息反饋、利用機制

學校應當與用人單位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要求企業對學生開展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通過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學校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在參與專業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真實表現,并且能夠對信息進行利用。相關專業社會實踐的部署情況可以根據得到的反饋信息進行及時的調整,進而提升學生對于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關注度,也能夠增強學生參與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夠更好地發揮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

4.加強專業實踐活動體系質量監測。

加強對于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體系的監測單單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不足的。學校方面在對自身活動質量檢測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包庇”問題,因此需要學校方面能夠邀請教育部門、友鄰學校對于自身的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體系的質量進行測評,從客觀、公正的角度來分析專業社會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 王景英.教育評價理論與實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3:68

[2] 顧成昕.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現實意義及其基本形式[J].遼寧高等教育研究, 1996,5:94-95

[3] 徐艷蘭.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的構建[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37—40.

[4] 榮黨.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理論淵源[J].學術探索,2000,(3).

猜你喜歡
高校優化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由“形”啟“數”優化運算——以2021年解析幾何高考題為例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