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在具體情境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2016-12-05 19:42王勝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創設教材

王勝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 “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苯嬛髁x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背景即“情境”相聯系,只有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才能激發起學生主動將新舊知識相互聯系、比較,并將其重組、建構,找到適應新的問題情境下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進而開展有效學習。下面,筆者將結合實例談一談對“在具體情境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些認識,以期得到同行老師們的指點。

一、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生活情境,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彼械男W數學知識都可以生活化,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應該是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教師應盡量尋找身邊的數學,在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例如,一年級下冊《統計》一課,教材提供了“數每種顏色的花有幾盆”這個情景,雖然很簡單,但是放大到課件上,圖片有些模糊,數起來也不方便。恰逢此時班里在征集隊徽,已經有了幾種備選圖案,于是,我便結合這一活動,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感受統計的意義。在選取隊徽的真實情境中,同學們經歷了收集原始數據、整理數據、統計、分析決策的過程,形成了數學模型,整堂課學生們都熱情高漲,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滲透了統計思想。

二、圍繞教材編排意圖創設情境,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教材是課程教學的載體,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教師只有善于駕馭教材,對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推敲,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運用適合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構建動態課程的生成,讓學生經歷數學模型建立的過程,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教師把握了教材編排意圖之后,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創設出合適的教學情境,以此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以三年級下冊《面積》一課為例,教師在上課伊始,創設與學生比身高的情境,從而抽象出身高就是再比線段的長短。然后與學生比手掌的大小,這就不是比線段的長短了,而是在比首長表面的大小。這一情境很自然的實現了學生的認識由一維到二維的過渡,并且滲透了比較的思想。在引出物體表面的大小之后,請學生觀察身邊的物體,摸一摸感知物體表面的大小,再由多媒體課件抽象出物體的形狀,也就是封閉圖形,并且拿出手中的圖形涂一涂。這一情景的創設,溝通了知識間的練習,引出了新概念,這一過程,適時的滲透了建模思想。

三、在知識的應用情境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在實踐中探究和應用數學知識,不僅能使學生感到數學與自身價值的存在,而且可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因此,教師要創設實踐情境,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去探究、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激活學生思維的同時,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時候,像計算“48+97+48= ”這樣的題目,學生常常計算的很慢,而且非常容易出錯。其實這類題目有一個合適的生活原形——生活實際中收付款時常常發生的“付整找零”的活動。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這樣的活動:星期天,明明和樂樂跟爸爸媽媽去肯德基,爸爸吃了48元,明明、樂樂一共吃了97元,媽媽吃了49元,問:他們一家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想:爸爸吃的付50元,還可以找回2元,明明、樂樂吃的付100元,還可以找回3元,媽媽吃的付50元,還可以找回1元。這樣的事實,小朋友都明白,所以很好理解。這個活動就是一個最普通的生活常識,也就是一個最簡單的模型。上面的式子可以看成50+100+50-2-3-1=100+100-2-3-1=194,這樣就在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情境中,滲透了建模思想。

總之,情境的創設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不僅很好的滲透了數學的思想方法,而且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創設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