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職業標準的高職課程改革途徑分析

2016-12-05 07:28李穎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職業標準高職課程途徑

李穎

摘 要: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是培養高職生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對學生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高職院校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方向,合理設立課程,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學生,從而推動經濟市場的發展。本文首先闡述了基于職業標準的高職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接著分析了我國高職課程標準改革的現狀,最后探討有效的高職課程改革策略。

關鍵詞:職業標準 高職課程 改革 途徑

前言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一大分支,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為社會貢獻了不少,不僅拉動了我國的市場經濟,而且還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大學本科培養的是綜合型人才,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兩個分支正好平衡了我國的人才市場。其中,在高職教育中,課程體系要對學生有針對性,設置好與就業崗位的實際情況緊密相關的課程,提高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動手能力,使學生對其就業崗位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促進學生的就業意識,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加對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梢?,基于標準的高職課程改革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基于職業標準的高職課程改革意義

1.有利于高職更加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課程在教育中起著關鍵作用,也是院校培養人才的主要途徑,對高職生的職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良好的課程體系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也能為社會輸送需要的人才,為社會創造價值。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能型的應用人才,側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能,所以高職課程的設置要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把握好每一個科目的內容,并且要根據崗位的實際情況,使課程更加有意義。換言之,高職院校要遵循以“市場為導向”的辦學原則。通過課程改革,高職的理論課程會與實際聯系更加緊密,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1]

2.有利于學生更加了解有關就業崗位

在我國當前的高職教育中,很多學校都是把理論知識學習與專業實踐課程分開的,而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所接觸到的專業知識不多,所以學生在實踐的時候缺乏經驗意識。高職院校應根據企業的用人需要以及行業的技術標準,通過課程的開發與改革,實現以學科知識為導向轉換到以實踐活動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建立一套完整而有實際意義的教學體系。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壯大教師隊伍,要求教師要把理論聯系實際,傳授與企業實際運營流程相關的經驗知識給學生。在高職課程的改革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覺得更加有意義,能引導學生提前引導學生更加快速地接觸到本崗位的相關技能要求,從而促進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與掌握。[2]

二、我國高職課程標準改革的現狀

1.國家層面人才培養層次的指導性標準不夠具體

目前,我國的學歷體系對中職、高職、普通高等教育做出了大體上的區別規定,但是其標準規定不夠具體,其中,指出了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技能人才,但是對于高技能人才的具體解釋和表現卻沒有明文規定,從而導致不同學校間的高職課程設置差距甚遠。例如,有的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向是培養社會中的超技能人才,要求學生學會與之相關的所有技能,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而有的院校則放寬對學生的要求,認為學生只要掌握基本技能就可以了,所以在對學生的實踐要求方面比較低。由于學歷體系對高技能人才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了很多高職生并沒有發展成為理想中的高技能人才。

2.課程標準體系單一,不具有針對性

我國課程標準的常規性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課程定位、課程教學目標、課程教學內容、考核方式與標準、課程教學資源及使用要求、課程實施建議及其他說明。從表面上看,這個課程規定說明了課程的具體設立過程,為學生指明了方向,但是實際上,它并沒有指出具體的崗位要求和人才培養的層次,這導致很多學校在開發、改革課程的時候不夠細致深入。當前,我國的高職課程改革仍然主要針對學科知識,很多院校與行業企業沒有深入溝通交流,因此課程改革就缺乏了企業的參與和指導,從而無法培養出適合企業的高技能人才。

此外,很多學校的不同專業所設立的課程有很多公共課程,即專業間的課程是相通的,這樣很難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例如,對于汽車維修專業,校方所設立的英語是基礎英語,與汽車維修有關的專業英語關系不大,這無疑是在浪費時間,甚至使學生產生一種厭惡感。因此,校方要針對不同的專業來設置相應的課程,從而使學生能更快速地掌握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

3.課程內容知識缺乏實踐性

當前,我國高職課程體系仍然以學科知識為主,缺乏真實的工作情境,相關專業知識的實踐性不夠強。例如,對于秘書這一專業,很多學校在設置課程的時候會更加注重對其職業的描述和相關要求,在專業教材中有著很多知識點,尤其是在基礎課程中,理論比比皆是。對于秘書這一職位,書本會重點介紹秘書所具備的素質和技能,但是對于具體的實際操作則缺乏詳細的描述。對于秘書遇到突發情況這一點,尤其是具體的案例分析,課本里沒有實際的操作過程,其做法理論是相對空泛的。因此,當前高職課程的內容知識缺乏實踐性,這會使得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左顧右盼,不知應當如何應對,不利于學生充分掌握專業技能。[3]

三、基于職業標準的高職課程改革途徑與方法

1.政府要加大對高職課程標準的構建力度

高職課程的有效改革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幫助,所以政府要加大對高職課程標準的構建力度,推動高職課程改革的發展。首先,政府要督促相關部門細化高職課程標準的規定,使高職院校更加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教育部門要重新審視對中職、高職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有關規定,完善其規定內容,對于這三個層次的職業能力范疇給予確切的規定,并提供相應的數據分析,以明確限定這三類高等教育的界限,從而為院校提供更加具體的目標規劃。其次,政府要加大各大行業與院校的合作力度。要求特定領域的相關行業必須與高職院校進行合作,只有校企合作才能對課程改革有更加明確的認識和規劃,這樣才能加強校方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增強他們對人才培養的信心,才能為我國社會創造更高的價值。

2.行業企業與高職院校共同研究課程改革,增強課程的實用性

在高職課程標準的改革下,院校要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研發課程標準,構建實用的課程體系,增強課程的實用性。在課程標準的改革中,應以行業為指導,院校結合行業的相關需求,制定出符合行業職業要求的課程標準體系,而企業要為課程實踐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在這三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高職課程改革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空間,學生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也會收獲更多。例如,在對汽車維修專業課程的設置時,要充分考慮當前市場對汽車維修工的素質和技能要求,具體分析當前課程的構建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其中,思想道德修養是必修的,而對于英語這一門課程,校方與行業企業細細研究斟酌以后,可考慮減少其課程或者撤銷,可替換增強學生溝通交流能力的其他課程。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的時候,相關行業企業要積極參與,與院校共同探究、規劃有關課程體系,探索出更加適合學生發展、迎合企業需要的課程體系。

3.積極鼓勵教師進行企業實踐,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學生學習課程的指導者,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為了培養出一支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校方要創造條件積極鼓勵教師去企業進行實踐。首先,高職院校要與相關企業建立深層次的合作關系。在校企合作的條件下,教師可到企業進行實踐學習,可深入了解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技術發展等情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并從中發現問題或者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其次,高職院??沙浞掷帽拘5膶嵱柣?,對教師進行實訓,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技能,也為教師到企業進行考察、學習提供了有利的機會。

對于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方面,高職院校還可以積極引入在企業任職的專家或者技術人員到學校兼職教師。這樣一來,學校不僅能減少聘請長期教師的教學費用,而且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接近企業實際操作的教學機會。作為兼職教師,專家或者技術人員能為學生帶來企業一線的操作技術,在課堂中能熏陶學生的思想,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高職課程標準改革不容樂觀,要針對高職課程標準改革的問題探討相應的改革對策,才能培養出當前人才市場真正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了使稿子課程改革更加細化,政府要充分發揮其領導作用,督促教育機構對課程標準規定進行細化,要求各大行業企業與院校進行合作,院校還要積極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致力培養出一支具有專業實踐技能、又具備理論知識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唐振華. 基于職業標準的高職課程改革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02-19.

[2]姜靈芝. 深化高職課程改革的途徑[J]. 企業導報,2013-07-01.

[3]薛艷莉. 淺談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途徑[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7-10.

猜你喜歡
職業標準高職課程途徑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多種途徑理解集合語言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SPOC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基于職業標準的三維數字建模技術課程改革
高職選修課《演講與口才》訓練策略與原則探析
慕課對于高職課程教育形態的創新與推動作用
基于職業標準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標準建設研究
基于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