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難治性癲癇臨床觀察

2016-12-07 08:29韓國華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8期
關鍵詞:臨床治療中西醫結合

韓國華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難治性癲癇的臨床效果。方法 60例難治性癲癇患兒,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西醫治療, 實驗組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 對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并檢測血漿丙二醛水平和總抗氧化能力水平。結果 經治療后, 實驗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0.0%(27/30), 對照組為73.3%(22/30),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后血漿丙二醛水平和總抗氧化能力水平和治療前比較顯著改善, 實驗組患兒改善更加明顯,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兒難治性癲癇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能夠產生顯著效果, 保證患兒體內自由基水平得到改善, 進一步阻止神經元放電, 對其腦組織進行保護, 緩解其癲癇癥狀,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使用和推廣。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小兒難治性癲癇;臨床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148

癲癇是不同因素誘發的腦部神經元出現高度同步化的現象, 是因自限性異常放電導致, 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短暫性、發作性、刻板性異常。癲癇患兒對于藥物的治療反應性較差, 當患兒發作時病情難以控制, 稱之為難治性癲癇或者頑固性癲癇。該種疾病可能導致患兒的生命質量受到影響, 特別時對于發育階段的患兒來說, 可能會出現精神衰退、智力降低等問題, 導致其正常的發育和生長受到影響[1]。為了進一步探討中西醫結合方法運用在小兒難治性癲癇臨床治療中的方法和效果, 現選擇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難治性癲癇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難治性癲癇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2例, 女28例, 年齡6~12歲, 平均年齡(7.5±1.5)歲。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

1. 2 方法 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西藥治療, 丙戊酸鈉20~ 30 mg/(kg·d)和拉莫三嗪2~10 mg/(kg·d);癥狀較重者加氯硝西泮0.1~0.2 mg/(kg·d)或奧卡西平30~45 mg/(kg·d)。實驗組患兒在對照組西藥治療基礎上配合中藥湯劑, 主要成分:橘紅20 g、法半夏20 g、茯苓20 g、膽南星15 g、竹茹15 g、枳實15 g、石菖蒲15 g、地龍30 g、全蝎30 g、甘草10 g以及水蛭18 g。針對瘀血阻絡患兒可以配合使用當歸、雞血藤、桃仁等;針對體質偏寒患兒可以使用白附子;針對體質偏熱患兒配合使用丹參治療;針對陰虛患兒配合使用阿膠、白芍、龜板等中藥, 1劑/d, 用水進行煎服, 共接受3個月治療[2]。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 并檢測治療前后血漿丙二醛水平和總抗氧化能力水平。

1. 4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癥狀無發作, 腦電圖顯示正常, 隨訪期間未出現復發;顯效:癥狀發病次數減少75%左右, 停藥6~12個月后出現復發;有效:癥狀發病次數減少25%~75%, 停藥6個月后出現復發;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治療后, 實驗組患兒(治愈15例、顯效8例、有效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0%(27/30), 對照組患兒(治愈9例、顯效6例、有效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3.3%(22/30),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血漿丙二醛水平治療前后分別為(13.8±3.2)、(16.8±5.5)mmol/L;對照組分別為(13.5±4.5)、(13.5±4.9)mmol/L。實驗組患者總抗氧化能力水平治療前后分別為(42.5±9.5)、(37.4±7.2)U/ml;對照組分別為(42.5±8.5)、(40.5±9.5)U/ml。兩組患兒治療后血漿丙二醛水平和總抗氧化能力水平和治療前比較顯著改善, 實驗組患兒改善更加明顯,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根據相關資料分析, 我國目前癲癇患兒發病率為7/1000, 大部分患兒在兒童期發病, 在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后能夠產生顯著的效果, 讓患兒社會適應能力逐漸提升, 病情消失[3]。

癲癇屬于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神經內科疾病,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得出, 腦神經元異常放電誘發反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現象, 目前臨床醫學中主要選擇控制癥狀的方法, 但個別患兒的癥狀得不到完全控制, 長期使用抗癲癇類西藥會誘發較為嚴重的副作用[4]。

根據祖國醫學來分析, 癲癇為“癇癥”, 患兒發病原因包括火、風、虛、瘀, 和患兒的腎、肝、脾相關。癲癇發作的主要和先后營養不足相關, 所以,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要能夠以健脾化痰、熄風定癇為主要治療原則, 瀉火、化瘀為輔助治療原則[5]。本文治療選擇的中藥湯劑中主要中藥成分包括橘紅、茯苓、膽南星、竹茹、全蝎、石菖蒲等, 其中橘紅能夠達到消痞散結的功效;法半夏和竹茹則具有清熱的效果;石菖蒲和膽南星能夠化痰開竅;地龍、全蝎、水蛭則具有較強的散結通絡、活血化瘀以及熄風止痙等效果。血漿內部的丙二醛屬于不飽和脂肪酸實現降解的產物, 其血漿水平能夠從根本上反映出患兒脂質過氧化的程度[6]。

總之, 小兒難治性癲癇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能夠產生顯著的效果, 保證患兒體內自由基水平得到改善, 進一步阻止神經元放電, 對其腦組織進行保護, 緩解其癲癇癥狀,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繼德, 張琳. 中西醫結合治療難治性癲癇102例臨床觀察. 湖南中醫雜志, 2013, 29(1):35-36.

[2] 唐賢勇. 中西醫結合治療難治性癲癇61例臨床觀察. 中醫藥導報, 2013(8):60-61.

[3] 李驪, 宋秀娥, 程為平. 中西醫結合治療癲癇的研究現狀.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5(4):363-365.

[4] 范文濤, 王倩. 中西結合綜合治療方案治療難治性癲癇臨床觀察.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9):102-103.

[5] 楊華. 左乙拉西坦治療小兒難治性癲癇療效研究. 實用醫技雜志, 2015(4):418-419.

[6] 劉曉燕. 小兒難治性癲癇的研究進展.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012, 34(22):2240-2243.

[收稿日期:2016-04-25]

猜你喜歡
臨床治療中西醫結合
中藥湯劑聯合中藥足浴及耳穴壓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小兒腹股溝疝的臨床治療進展述評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