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與反思

2016-12-08 21:24嚴益娟
考試周刊 2016年91期
關鍵詞:微課設計高中數學教學微課

嚴益娟

摘 要: “微時代”早已悄悄來臨,微博、微信、微電影……這些名詞已經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課是校本教研新形式的產物,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的是教師在課堂內外教學過程中圍繞知識點和教學環節開展活動的全過程,主要形式是自主學習,視頻時間短,一般不超過十分鐘,特點是主題突出、內容具體。微課這種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成為“微時代”語境下一種新探索,精講型、討論型、啟發探究型等類型微課給課堂內外注入新鮮動力。

關鍵詞: 微課 高中數學教學 微課設計

“微時代”悄悄來臨,微博、微信、微電影……這些名詞已經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經過在教育領域不斷醞釀發酵,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翻轉課堂等學習方式成為教育發展的新理念,引發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與實踐,微課是“微時代”語境下一種新探索,是校本研究新形式的產物。微課是教師在課堂內外的精彩授課過程或重難點教學環節詳細講解和演示錄成視頻,用來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本文結合實際教學優選高中數學幾種常見課例展示類型談談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與反思。

微課非常重要的用途是可以自主學習,先來看看微課的分類,只有清楚微課的分類才好對應發揮每種類型微課在不同場景的作用。

1.按課堂教學方法分類:按照李秉德教授的意見初步將微課劃分為11類,分別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

2.按課堂教學主要環節(進程)分類:微課類型可分為課前復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

3.其他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微課類型有: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類等。

與按課堂教學主要環節分類有點類似的,我還喜歡以微課使用時機以敘述不同微課類型發揮的作用。微課的使用時機基本分成三個:

1.課前預習:預習對高中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學習新知識,但往往自己預習多是做一些很簡單的步驟,如看看書,把不懂的地方記下來,老師講時可以集中精力聽講。如果可以在學生預習的時候老師指導,并錄制下來,學生就可以下載觀看了,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更好更有針對性地預習。

2.課堂學習: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微課正是運用這種模式,也就是模擬現實生活,讓學生進入問題環境。運用微課構建框架突破重點難點,老師可以把重點難點制成微課,也可以制作PPT,做成課件給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課件具有動態化的特點,可以提高聽課效率。

3.課堂后:在校有限的課堂時間細化每一個知識點是教師們難做到的,有許多解題細節、難點需要留給學生課后自己探究完成,在課后自主探究過程中學生時常遇到一些不能理解或無法解答的問題。微課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家里可將高中數學教學內容中的某一知識點教授給學生。沒有聽懂的學生可以課下看視頻復習,也就是復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知識,視頻里有重點和難點,不同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視頻。

典例(一):三視圖的概念及做法,視頻長度約8分

年級:高一年級教材版本:人教A版必修1

微課類型:課前、課上、課后均可使用,講授型。

設計思路:初中生對三視圖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但是缺乏比較系統的認識,鑒于三視圖教學的重要性,我設計了這個微課。其思路是這樣的:首先,借助長方體的三視圖系統講授三視圖的概念,然后引導學生歸納三視圖的規律、判斷一些三視圖的正誤,增進理解。最后學生形成對三視圖的初步理解。引用正四面體的三視圖比較系統地講解、歸納三視圖的作圖要領。

教學過程:1.開頭:以幾張素描畫、建筑圖紙、一些商品圖等展示三視圖的常見生活用途。

2.正文講解:首先由長方體的三視圖介紹歸納三視圖的相關概念。接著講解三視圖的三個視圖的規律,舉例講解哪些視圖是不正確的視圖?舉四類例子:(1)長不對正;(2)高不平齊;(3)寬不相等;(4)視圖位置擺放不對。最后典例講解:正四面體的三視圖,重點講解正視圖和側視圖的做法,并通過此例題歸納:做三視圖時,能看見的輪廓線和棱用實線表示,看不見的輪廓線和棱用虛線表示。三個試圖“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反思:從生活例子引入,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課堂知識練習難度層層推進,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微課各個環節銜接緊湊。但是教學語言的語音語調缺乏抑揚頓挫、生動性。

這堂教授型微課可以課前、課上、課后使用,課前可以幫助概念學習,構架三視圖概念,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課上使用可以幫助重難點分別突出與突破,概念理解更加深刻。課后可以針對自己的理解程度重復學習或者加強學習。

典例(二):等差數列的定義,視頻時間9分鐘左右。

年級:高三教材版本:人教版A必修5。

微課類型:課上使用、講授型、問答型、練習型。

設計思路:在已經學過數列有關概念和數列兩種解法—通項公式法與遞推公式法的基礎上,歸納出等差數列的概念,概括出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教學過程:1.開頭:前面學習了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今天我們學習一種特殊的數列—等差數列。本節微課重點講解等差數列的定義,并且初步判斷一個數列是否是等差數列。2.正文講解:通過判斷分析總結出等差數列的定義,給出等差數列的定義及其數學表達式,接著判斷哪些數列是等差數列?并且求出首項與公差。根據這個練習總結出幾個常用的結論。

反思:本節課通過生活中一系列實例讓學生觀察,從而得出等差數列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學會判斷一個數列是否是等差數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做數學的過程,使學生對等差數列有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

這堂講授型、問答型、練習型微課,在課上使用最佳,通過生動形象的例子循序漸進地提問,層層遞進的練習對等差數列概念學習起到輔助作用。

微課的作用顯然很明顯,非常適合學生自學,時間地點也可以選,有較大的自主空間,適用不同程度的學生,可自行調整快慢節奏,反復觀看解決課堂上的疑惑點、難點等。老師通過微研究自我提升,提高制作微課的水平,希望給學生與課堂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曹殿波.“微課”實踐中亟待厘清的四個基本問題.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

[2]趙小萌.巧用“微課”打造高效信息技術課堂.教育教學論壇,2016.

[3]張鵬.基于微課視頻案例的教學研究.速讀.上旬,2014.

[4]王全瑞.接微課之手為高中數學學習助力.2016.1.

[5]張平.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2015.3.

本文系2014年度福州市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基于微課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的階段效果之一,課題編號:FZDJ2014B10。

猜你喜歡
微課設計高中數學教學微課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高中數學學科案例教學法的探討
解析情景教學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
微課程教學資源的設計與應用
產出導向法驅動下的微課設計與實踐研究
微課在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
淺談微課設計與制作的幾大關鍵點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