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級診療”咋就“玩不轉”?

2016-12-12 12:29劉洪清
中國社會保障 2016年5期
關鍵詞:分級診療李紅醫療機構

■文/本刊記者 劉洪清

“分級診療”咋就“玩不轉”?

■文/本刊記者 劉洪清

2015年9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出了分級診療改革時間表:到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和整體效益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明顯提升,就醫秩序更加合理規范。到2020年,分級診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機制逐步健全,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分級診療”是醫改路線圖中“吆喝”了多年的一項重要改革,可迄今為止依舊難見成效,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部分醫療機構和醫保經辦機構相關人士,將這問題“把脈問診”實話實說。

醫保僅是經濟杠桿

“在座的生病了,是否首先到基層社區醫療機構看???”西部某省醫保局負責人李紅(化名)在一次分級診療專題研究會上質疑醫改領導小組成員。該省的分級診療經驗被樹立為全國樣板之一,備受推廣。而在李紅看來,成績有一些,問題仍不少。這個直率的女人,因屢屢在醫改工作專題會議上“放炮”而聞名,以至于領導每每介紹她時,都有這樣一個開場白,“這是很‘厲害’的女人,當心和你‘急眼’”。李紅為了工作能較真“急眼”,但在日常工作中卻是好相處的同事。

李紅說話不轉彎拐角:“我不知道你們是怎樣看病的,反正我是不去社區看病。為什么?第一,沒有放心的好大夫看??;第二,花了錢還不一定能看好病?!?/p>

在李紅看來,行政強制的分級診療措施,對城鄉居民有效,而職工醫保的參保人員基本不去一級醫療機構看病,因為一級定點醫療機構本來就少,分布不廣,一級轉診還有定額限制,一年轉院率不能超過指標限制。由于職工選擇不了合適的一級定點,即使選擇了定點,若病情要住院又開不到轉診證明,導致轉診渠道“腸梗阻”,形成“職工抱怨、三級醫院也埋怨”的新怪圈。于是有三級醫院建議,能否把一級首診取消,直接二級轉三級?李紅覺得,應該尊重事實,職工沒有去一級醫院診療的意愿選擇,其實應當做出政策調整。

“這就是醫保經辦的現實。我們制定政策要從現實出發,從方便群眾醫療需求出發,引導群眾合理診療有一個過程,在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滯后的條件下,改革應該循序漸進?!崩罴t說。

華北某省醫保中心負責人田明(化名)就醫保制度對分級診療的推進作用持質疑的態度。他直言不諱地說:“如果我家小孩生病了,讓他到社區去瞧病,

我媳婦肯定得和我急眼?!?/p>

田明分析,業界普遍寄望醫保經濟杠桿撬動分級診療改革,通過差別化報銷政策引導患者理性就醫,有的地方實施參保人員不逐級轉診就不予報銷醫保費用的政策,導致怨聲載道。改變群眾自由就醫的習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醫保制度來推動分級診療,只是一個經濟杠桿,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果醫療資源配置、全科醫生配備、轉診科學便捷程序等措施跟不上,分級診療制度仍然會在執行中處處碰壁。

幫扶基層留住患者

“每天上班之前,我都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個優雅的女人。但是,每天‘吵架’吵得頭都大了,有時候真是要發飆。醫保對醫院都有一個‘緊箍咒’的協議約束,但對參保人員缺乏約束性協議。參保時沒有明確的協議條款,沒有詳細的宣傳解釋和溝通,居民參加醫保只是居委會派人去收錢,居民來看病時,產生的矛盾都指向醫療機構,導致醫療機構的壓力非常大。醫保應該與參保人員簽訂一個約定條款,像商業保險那樣與每一個投保人都簽份協議,哪些費用可以報銷,哪些不能報銷,轉診有哪些標準和條件等等?!焙D鲜∪齺嗈r墾醫院醫??崎L倪梅感慨萬千,她這個角色是“內外交集”:既要和病人“吵”,也要和臨床科室“斗”,還要和社保局“爭”。

倪梅認為,分級診療如果做好了,對病人、對醫院都是有好處的。三亞農墾醫院每天早上都是人山人海,比菜市場還熱鬧。最勞累的是兒科醫生,一個醫生每天要看200個左右的病人。醫院運轉負荷達到極限狀態,無奈只能限號或停號,可又會被患者打市長熱線電話投訴。其實,病人有小病不必來大醫院,一個呼吸道感染患者完全可以在社區醫療機構治療解決,但是病人不信任社區醫療機構,非要擠到大醫院來看病。還有一些患者,在三級醫院治療好轉后,要求他們轉到下級醫療機構康復治療,卻賴著床位不走,這也造成醫療費用攀升和醫療資源的浪費。

倪梅說:“分級診療的難點還是在于基層醫療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我們三亞農墾醫院正在對一些基層醫療機構進行智力幫扶,讓病人留在當地就近看病。同時,應加大醫保報銷的激勵引導功能。目前,一級醫療機構統籌項目報銷比例為90%,二級88%,三級85%,激勵引導效果不明顯?!?/p>

讓“無花果”開出“健康花”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為分級診療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長李立明就開出了“多管齊下,五招并舉”的改革清單。

李立明認為,分級診療就是為了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理想就醫格局。分級診療是新醫改攻堅階段的重頭戲和有效降低醫療費用、緩解“看病貴、看病難”的重要舉措。

李立明建議,第一招,完善區域衛生規劃,優化區域內醫療資源配置。在功能定位上要明確城市大型公立醫院、縣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范圍與主要任務;在發展規模上要體現優先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嚴格控制公立醫療擴張規模,特別是普通門診服務的擴張;在機構設置上要按照服務人口、服務半徑等科學合理地設置醫療衛生機構;資源配置上要以提供連續性醫療管理為目標,體現出不同等級的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差異性發展。

第二招,加大基層投入力度,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重視全科醫生培養、加強基層醫生的繼續教育與專業培訓、鼓勵大醫院醫生到基層多點執業、組建醫療聯合體、構建合理的補償與激勵機制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層醫療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和醫療技能,確保他們具有承擔起“守門人”職責的資質和能力。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投入力度,改善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條件和設施,擴大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品使用目錄,切實改善基層醫療機構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能力。引導居民首診放心到社區,大病轉診到醫院,康復安心回社區。

第三招,完善醫保支付政策,提高社區報銷比例,鼓勵門診社區首診,充分發揮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報銷比例的經濟杠桿作用,通過對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實行差異化的報銷標準,對患者就醫行為進行引導。

第四招,建立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通過院辦院管、委托管理、一體化管理、醫療聯合體等多種形式,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健全利益分配機制,實現多方共贏,確保分工協作機制的順利實施;同時,完善轉診標準和轉診流程,實現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互聯互通,確保雙向轉診通道順暢有效。

第五招,通過健康教育與媒體宣傳,改變公眾的就醫觀念和習慣,引導患者在基層首診,實現就醫需求的合理分流,為分工協作和分級診療奠定基礎。

單兵突進,只是“無花果”。分級診療是一項綜合的醫改措施,綜觀多年醫改困局,背后的不同患者群體、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不同統籌層次醫保經辦機構,以及不同醫療、醫保主管部門之間均有著不同視角的利益博弈,造成改革的糾葛和錯位,并非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那么簡單。找準共同點,逐步消融化解差異點,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滴水能穿石,分級診療改革正在路上!■

猜你喜歡
分級診療李紅醫療機構
問 好
淺析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對醫院經濟的影響
沈陽地區青年人對當今醫患關系看法分析
醫生集團為什么不是醫療機構?
張角定理及其應用
醫療機構面臨“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層醫療機構到底啥問題?
天津:促進醫療機構改善管理
啞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