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鎮茶葉生態旅游研究

2016-12-12 14:17劉均建黃慧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16年10期
關鍵詞:景德鎮茶葉旅游

劉均建+黃慧

摘要:茶葉生態旅游是人們接受與茶文化熏陶,實現當地自然生態和文化傳統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旅游方式,而景德鎮以“茶、瓷”為載體,體現出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生態觀和生態審美智慧,以及追求“公平。正義”的生態主義,給景德鎮茶葉生態旅游留下豐富的茶文化遺產。

關鍵詞:景德鎮;茶葉;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倡導愛護環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應的設施及環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損害生態系統或地域文化的情況下訪問、了解、鑒賞、享受自然及地域文化。其與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潮流相一致,強調在開展旅游活動時,游客與景區承載量相當,游客在享受旅游樂趣的同時,不僅要保護景區的自然生態環境,還要維護景區居民的生活常態,實現當地自然生態和文化傳統的可持續發展。

一、景德鎮茶葉生態旅游的文化基礎

茶葉生態旅游可以是到茶園或茶館觀光,買茶喝茶,欣賞茶藝表演,也可以是人們領悟與學習關于茶的品種、種植、采摘、加工、品茶、茶藝茶道、茶史等方面的知識,接受與“茶”相關文化熏陶的過程,是可持續的旅游方式。作為最早和世界對話的地區之一,景德鎮陶瓷聲名遠揚,但歷史上景德鎮擁有的不只是瓷,還有茶。其中“浮紅”更是在1915年就獲得了巴拿馬國際金獎,在2015年又獲得了“中國好茶”百年金獎??梢哉f浮梁茶大興是促進景德鎮陶瓷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浮梁茶始于漢代盛譽唐,唐王敷《茶酒論》指出: “浮梁歙州,萬國來求”,唐時浮梁是江南地區最大的茶葉集散中心,白居易“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中提到的就是景德鎮浮梁,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 “(浮梁縣)每歲出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 一縣茶稅超過全國(四十萬貫)的 1/3。

產茶區也必盛行飲茶,《膳夫經手錄》載: “饒州浮梁茶,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也”。 景德鎮瓷適應了飲茶風尚在社會上有了崇高聲望,窯業發達在明清時期變得一枝獨秀。故景德鎮 “一瓷二茶”兩者密不可分,始終是一個整體,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茶文化遺產 ,特別是其中的生態觀也為景德鎮開展茶葉生態旅游奠定了基礎。

二、景德鎮茶葉文化中的生態觀

1.茶葉中的生態觀

中國文化一個重要的特征是“物以載道”,茶可以說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物”。茶這一載體,體現出人們價值觀和世界觀,透過茶,可以看到人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等智慧和美德。

把“茶”字拆開來看是“人在草木中”,意思不僅是人與自然“天人合一”,還指人和茶一樣,是萬物中的一分子,而不是中心。在浮梁茶園,??梢姷讲枸忾g種著一些高大植物。這是因為,那些高大樹木既可為茶樹“遮蔭”的,也可以給茶農乘涼。堆積的落葉為青蛙和蟾蜍提供陰涼的棲居所,腐爛的枝葉可做肥料,除蟲施肥一舉兩得。構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

2.茶文化載體——茶具中的生態審美

茶藝六環節:選茶、擇水、備器、雅室、沖泡、品嘗體現出人們的生態審美智慧。 “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泡茶用水需“活水”,器具的選擇也不容忽視,品茗環境最好是室外,即所謂“詩意棲居” ,方能突顯茶的自然本性、生態之美。

3.茶道思想中的生態主義

客來須敬茶,這是儒家互敬互愛人倫關系的傳統,又是萬物倫理的反映。分茶講“公道”,體現追求“公平。正義”的生態主義;飲茶本與解毒相關, “禪茶一味”多了為人洗滌心靈的功用;品茗需“天人合一”,超越世。這一切讓人在紛繁蕪雜的社會里依然感受著“詩意”,優雅的生活著。

“茶之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性儉,或廉或清,得到幾乎所有人的認同,簡單的生活方式不僅讓大自然的負荷減輕了,人也從物質的追求中解放出來,有了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三、國內外生態旅游現狀

隨著景德鎮茶葉生態旅游開發從無到有,至今,浮梁茶文化旅游節也已經連續舉辦了九屆,但并非沒有進一步完善的余地。

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到大自然中旅游“留下的只有腳印,帶走的只有照片”的理念已經成時尚。人們提倡旅游交通以步行為主,接待設施不大興土木而以小巧為主,旅游者也多使用帳篷露營,盡可能地將旅游者的影響降至最低。常見的生態旅游方式主要包括參觀野生動物、觀察生態環境、深入原始部落、參觀土著居民、到森林中徒步、在河流間巡航以及生態教育等。

關于生態旅游的研究發現,生態旅游大大提高了生態資源的價值,而傳統大規模開發模式卻喪失這一價值。同時,對于生態旅游者的研究表明,明確區分生態旅游者與大眾旅游者比較模糊,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教育文化程度、工資收入上,生態旅游者相對更高,他們愿意為生態環境保護支付較高費用,也正因為如此,經濟欠發達國家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生態旅游者。但是,部分國外學者實地調研后發現,生態旅游環境壓力變大,所倡導的環境教育機會并不顯著,生態旅游的可持續性也有待驗證。

2014年,江西省提出,要穩妥處理茶文化旅游中“茶”與“游”的關系,把茶文化與生態旅游發展到更高、更深的層次,實現“茶”和“游”的雙贏,這也為景德鎮浮梁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指明了方向。以此為契機,景德鎮將茶葉生態旅游品牌打造成為景德鎮旅游的一塊金字招牌,從而有力地為景德鎮旅游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惠華.我國生態旅游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開發研究,2014(04): 85-88.

[2]王重尼.敦煌變文集: 卷3[M].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

[3]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 卷28[M].北京: 中華書局,1983.

[4]楊曄.膳夫經手錄[M]《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 第 1115 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劉均建(1978.11- ),男,湖北荊門,碩士,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景德鎮茶葉旅游
因為有你
——省景德鎮老年大學校歌
問一聲,景德鎮
《茶葉通訊》簡介
景德鎮陶瓷夏令營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香噴噴的茶葉
便攜式茶葉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